水乡绍兴涌动“新水运”投资热潮

日期:2012.11.23 点击数:48

【类型】报纸

【关键词】 水乡绍兴 

【地址】 地址1

【来源】 绍兴晚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造船车间

核心提示:老绍兴们肯定还记得这样的情景:春节前,“城北桥码头”就船满为患,很多人划着船进城采购年货;码头上的人流运送着各种原料和产品;外地的客商来看布,坐着乌篷船去工厂。

而在更久远的历史记载中,鉴湖水系,浙东运河将水乡绍兴与全国水陆交通网连接起来,也就此留下了“唐诗之路”的千古佳话。

而现在,水乡绍兴再次涌动起投资新水运的热潮:港口码头不断新建扩建,水运条件不断改善,运输能力不断增长……

港口码头的建设背后有怎样的玄机?“新水运”怎样改变绍兴从业者的生活?“新水运”时代将给绍兴经济和产业带来哪些影响?

本报“新闻深呼吸”栏目从今天开始,将从多个角度予以关注,敬请期待。

聚焦绍兴新水运(一)

上虞诸暨扩建港口“嵊州港”呼之欲出

全市110个港口码头八成以上由民企投资

□记者陈乙炳通讯员吴惠国文王丽红摄

新闻事件

上虞诸暨扩建港口码头,“嵊州港”呼之欲出

昨天,上虞市道墟镇积山村济生桥东侧的一片空地上,大型打桩机、挖土机声音此起彼伏,一片忙碌景象。这里是上虞曹娥江作业区的工地,上个月才刚刚开工。该项目有10个500吨级的码头泊位,年吞吐量将达到190万吨。

与此同时,诸暨港区城郊作业区的两个300吨级成品油码头工程港池疏浚施工也已开始。而上虞的邻居——嵊州市也将拥有自己的内河码头。由嵊州港中泰现代物流园承建的这一项目,位于曹娥江上游三界红旗畈,占地面积为200亩,一期建成后将形成港区河岸线210米,3个500吨级的码头作业区,项目设计年吞吐量为240万吨,项目将于明年3月动工。

记者亲历

绍兴最大的港口,每天10多艘重吨位船靠岸

昨天傍晚,绍兴越城区东湖镇窑湾江边的空地上,到处是一片忙碌景象:地上堆着一捆捆手指粗的钢条,7台高高耸立的龙门吊机一字排开,1200多米长的河道里停泊着4艘500吨级的船舶。吊机的下面,每隔半小时就有一辆大卡车开走。

王金凤是其中一个龙门吊机的驾驶员,她告诉记者,每天早上7点,她就要爬上10多米高的龙门吊机,在上面一呆就是8个小时。只要有货船靠岸,她就开动吊机,把货物从船上“搬”到停在吊机下面的货车上。运不走的,暂时转移到附近的空地上堆好。“每天差不多要卸四五艘船的货物。”她说。

6点左右,老陶载着钢材的船靠岸了,拴好船索,他蹲在船头抽起了烟。“现在每个月要跑3趟绍兴,一趟能赚个3000元左右。”老陶是江苏盐城人,跑水上运输20多年了,现在主要给绍兴的一家钢材企业拉货。

绍兴港现代物流园有关负责人徐先生告诉记者,老陶用的是500吨级船舶,像这样规模的船平均每天要开进园区10来艘,多的时候有20多艘。“现在园区每月的吞吐量在10万吨左右,这段时间每天要卸货到晚上9点。”徐先生说,这个港口从今年5月正式开运,现在已建有17个500吨级的泊位。

新闻调查

水运成本优势越来越明显

钟建潮是诸暨市直埠镇的船老大,30年来他一直在做黄沙生意。近几年当地不断开建的重大工程项目,让他的生意十分火暴,但由于直埠镇没有码头,钟建潮只得将黄沙卸在10公里外的另一个码头上,再花钱从陆路转运。

“去年,我和别人合伙投资300万元,在直埠镇西浦阳江边建造一个码头。”钟建潮告诉记者,他很看好自建码头的前景,“码头建好后,可以节约三分之一的运输成本。”

而绍兴港现代物流园的投资方浙江鼎嘉投资有限公司也有类似的看法,该公司的董事长余伟国说,水运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运费几乎是公路运输的四分之一左右;该园区的建成和投入运营,能使水网纵横的绍兴内河成为“黄金水道”,降低大宗物资的物流成本。

水运降低成本的优势到底有多大,绍兴滨海热电厂晒出的账单是每年600万元。

位于滨海新城的滨海热电厂每天需要烧掉大量的煤,为此该厂在筹建时就决定要造一个卸煤码头了。记者在现场看到,400米长的码头平台横在曹娥江上。顺着边缘处,安装有一条宽1.4米的传送带。煤船靠岸后,4台卸船机同时开动,煤炭被直接送到厂区的仓库内。

该厂的沈先生给记者算了笔账,从去年9月开始运行到今年10月底,这个码头已卸煤109万吨。而水运煤炭的成本每吨比陆路便宜至少6元,这样以来,一年的运输成本至少节省了600万元。“虽然总投资花了1.2亿元,但还是划算的。如果杭甬运河宁波到绍兴段开通,运输成本将更省了。”

全市110个港口码头八成由民企投资

水运的成本优势如此明显,精明的绍兴民企自然肯“砸钱”,现在绍兴各地纷纷开建的港口码头背后,频现民企身影。

2009年,浙江兆山建材集团入股原诸暨万兴码头,出资百万元取得该码头50%的股权,码头也更名为“兆山万兴码头”,此举带给兆山集团的不仅仅是冠名权,更重要的是集团可以改变原料运输模式,每年仅煤炭运输成本就能节省300万元。

去年7月,由当地政府部门投资2.3亿元的诸暨城郊作业区码头也开工建设。与此同时,由当地多个民营资本投资、总额2000万元的7家码头,也都陆续进入报批、建设程序。

投资8290万元的上虞杭州湾作业区卧龙电气专用码头现已完成施工。上个月,由民营企业投资3.76亿元的上虞曹娥江作业区也开工建设。

市港航管理局局长刘丽华告诉记者,目前全市共有110个港口码头在使用或建设当中,这中间民间资本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约80%的港口码头是由民企投资建设的。“作为交通融资新举措,民企投资港口是一个尝试。”刘丽华说。

新闻延伸

水运载重量直线上升,绍兴船厂日子过得滋润

水运重新崛起也带动了绍兴造船业的发展。

在东湖镇,杭甬运河边上,并排建有3个船厂。这里的松陵造船厂则是绍兴最大的船厂。

记者在现场看到,河上停着10多艘500吨级的大船,4个船台里,工人们正在焊接船体。该造船厂负责人何关明告诉记者,这个船厂是从他父亲手里接过来的,在他父亲经营时,主要为本地人造3~5吨的水泥船,现在则生产各种大吨位的钢质船。

“以厂里的技术水平,生产千吨级以上的大船也没有任何问题。”何关明说,过去绍兴造船工艺比较落后,设施也陈旧,生产的船舶以人力舵机为主,而现在生产的船舶采用液压舵机,无论稳定性、抗击能力都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载重能力大幅提升。

虽然今年整体经济增速放缓,但松陵造船厂的订单很不错,今年估计能生产、交付50~60条各类船舶。公司业务范围除涵盖绍兴全市之外,还接到来自萧山、富阳乃至北京的订单,所建船舶种类也从各种普通货船到客渡船、旅游船、码头趸船等各类船舶。

“过去生产的船舶载重量一般都在300吨左右,现在已经实现了从300吨级到500吨级再到800吨级的‘三级跳’。”市港航管理局局长刘丽华说,随着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造船业振兴规划等利好政策的出台,加上杭甬运河基本贯通,绍兴水运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航道”,无论是船舶运输企业还是造船企业的日子都比以前好过多了。

据了解,目前绍兴全市共有12家船舶修造企业,其中3家为造船厂,每年新造的各类船舶达120艘。

■新闻附件

绍兴水运船少了运力却增长了

“绍兴水运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航道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绍兴港航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10年前,绍兴可通航50吨级船舶的航道只有689.9公里,而现在全市共有航道119条,通航总里程为1111.5公里,其中等级航道746.84公里。

目前,绍兴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一河两江”h型四级以上高等级骨干航道为骨架,以五级至七级航道为支脉,连接众多厂、矿区的航道网络。其中,“一河两江”骨干航道网中的“一河”就是指杭甬运河,绍兴段全线按四级航道标准建设,2009年已建成通航,全长102公里,可通航500吨级船舶。

据市港航管理局统计,2001年底,全市共有内河货船3740艘,8.7万载重吨,内河货船的平均吨位为23.48吨;而到了2012年9月底,全市共有营运船舶888艘,19.3万载重吨,内河货船的平均吨位为198载重吨。平均每条船的运力是10年前的8倍。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