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绍兴经济更强音

日期:2011.07.18 点击数:9

【类型】报纸

【作者】 石菲 刘昕

【关键词】 绍兴经济 

【地址】 地址1

【来源】 国际商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编者按:在内外贸逐步走向融合的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下,对外经济贸易与国内市场发展、国内产业与国际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破之前内贸、外贸分隔管理的局面,浙江省在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中,各地市、区县商务系统内外融合的大幕正在开启。

组建商务局,将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招商服务局)的职责、与经济贸易委员会的内贸管理以及对外经济协调的职责统一整合划入商务局,无疑让处于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重镇”浙江,可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满足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需要,也更有利于深化全省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绍兴、舟山、嘉兴被选为最早一批挂牌的地市级商务局,它们都具有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加国家战略发展的海洋经济,这样的选择自然有浙江自己的思量,而三个地市商务系统成功合并内外贸的经验,也必将进一步助推浙江其它地区内贸体系尽早融合完善。

从本期开始,本报将陆续对上述三个地市的商务局整合内外贸的情况予以报道,希望三市的示范效应能给商务系统工作带来更多启迪。

时间刚刚进入2011年的下半年,浙江省绍兴市商务局已经开始按照部署推进工作了。在记者拿到的该局上半年总结和下半年计划纲要里,没有了之前满眼外向型经济的“科目”,内贸方面的内容也只占到1/3。

计划纲要的悄然“变脸”,缘自绍兴市政府机构改革后,内外贸商务系统的全面融合。而能成为浙江省内外贸合并最早的地市,得益于“内外贸工作之前打下的坚实的工作基础”。在绍兴市商务局局长章光华看来,“融合内外贸不是单纯的机构合并,而是商务系统干部思想观念的融合和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的整合”。

秉承这样的工作理念,合并以来,绍兴市各项商务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据悉,今年1~6月,绍兴进出口快速增长,外贸进出口值达156.1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21.8亿美元,增长了26.6%;进口额为34.3亿美元,增长了18.5%。在打通内外贸隔墙后,绍兴的内贸工作也乘势而上,在流通市场建设和强化市场监管范围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正在进行的由绍兴市商务局牵头的“商务服务月”,也首次将内容由外经贸拓展到内贸、投资等领域,参与部门也从5个拓展到11个之多。

内外贸融合:1+1>2拓展商务工作

2011年上半年,是绍兴市商务系统内外贸融合期。为理顺工作关系,整合各类资源,加快推进内外贸两个市场的整合,绍兴市商务局不仅调整了人事内设机构,理顺处室职责,实现平稳过渡,还在整合各项商务职能的基础上,突出了内外贸工作重点。他们排定内外贸展销计划,编制了《2011年度全市重点组织和推荐的境内外展览项目》等,以明确内外贸市场拓展重点。

“绍兴的内贸外贸工作合并在省内是最早的。虽然有以前各方面好的工作基础,但具体实践中,还需要在逐渐地摸索与磨合。”章光华并未讳言内外贸商务工作合并中遇到的问题,反而清楚地指出,这与以前内外贸分隔时在工作的性质以及相关性上较多的差别有很大关系。

他告诉记者,长期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使外贸工作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更加直接的关联,而内贸工作则更多地与民生福祉交织在一起。“现在,我们的干部不仅要关注企业的订单、外商的引进,外经的‘走出去’,更要关心起市民的‘菜篮子’。”

大部制机构改革,不仅仅是机构的整合,更是发展理念的融合,发展思路的聚集,发展措施的提升。章光华明确指出,“融合内外贸的过程,也是商务工作发展提升的过程。随着整个商务机制慢慢完善融合,内外贸的发展趋势也必将达到融合的境地。”

对此,他显得很有信心,“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合力,一定能让绍兴的商务工作取得1+1>2的效果。”

今年上半年,绍兴市商务局的内外贸工作不仅运行平稳,而且亮点颇多,不得不说,这与绍兴内外贸融合工作顺利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记者了解到,以专业市场密集知名的绍兴正布局一批“国字号”新型专业市场。而袍江作为绍兴市区工业经济主战场,继中国汽车城后,袍江新区将再建三家“国字号”100亿市场——中国机电城、中国钢材城和中国安防城。这批市场起点高、功能多、带动能力强,将成为绍兴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突破口。同时,他们还要大力发展品牌专卖连锁网络,帮助浙江日月集团等7家企业成为全省第二批品牌专卖连锁网络建设省级试点企业。

在强化市场管理方面,绍兴市商务局完善了生猪肉品配送网络,确保肉品市场稳定;农贸市场规范化管理平台、典当拍卖行业管理以及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工作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下半年,绍兴市商务局将继续以扩大内需消费为重点,继续推进一批重点商贸设施建设,抓好市场新建与改造;全力促进市场消费,抓住国庆黄金周等假日的机遇,组织开展节日特色展销活动,促进假日经济消费;同时走出去拓展内需市场,重点组织武汉、内蒙古等区域市场参展。

后危机时代:助力企业促转型

宏观数据显示,绍兴出口额在遭受2008年强大的金融危机冲击后,经过几年调整修复,整体趋势是上升的。今年1~6月,绍兴出口增幅高于全省4.3个百分点,一直保持着外贸全省第三位、外资第四位、外经第三位、服务外包第四位的良好成绩。

但这并没有让章光华松口气,“浙江民营企业居多,绍兴又以纺织企业为主,大多属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同质化竞争激烈。单从数字看,增长还可以,但有竞争力的大企业不多,产品附加值不高,很多中小企业面临汇率上升、经营成本增加等,往往有单不敢接,经营困难。绍兴要从‘出口大市’转向‘出口强市’,也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他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嵊州的领带驰名世界,中国90%的领带,世界40%的领带,甚至一些顶级的品牌都是在嵊州代加工生产的。但如何才能做强自己的品牌,加强技术研发,建立营销网络,打造诚信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显得更为重要。而政府部门要善于为企业搭建服务平台,除组织各类展会外,还要对重点展会抱团参展,集中推介,扩大区域品牌的影响力,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今年6月,绍兴市商务局就组织了33家企业入驻北京名品中心。“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劳动力价格上涨、国际贸易摩擦增多等都是企业要面临的难题。”韩洪江说,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纺织品进出口大市的绍兴,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国际环境,政府部门应加大扶持的力度,全力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他表示,为推动外贸出口,绍兴市商务局将全力促展,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培育出口品牌,抓好公平贸易,不断完善预警体系建设,并做好出口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此外,还将强化招商选资和引导优势产业赴境外投资,抢抓当前国际产业分工调整机遇。

商务服务月:会诊企业摸排“软肋”

5月20日至6月20日,绍兴市开展了为期一月的“商务服务月”活动。据绍兴市商务局副局长韩洪江介绍,“商务服务月”是“外经贸服务月”的延续和拓展。在绍兴的内外贸商务系统合并后,首次将服务月内容由外经贸拓展到内贸、投资等领域。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工资、融资和管理成本的上升,以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加上大规模的限电,不少企业出口出现较大困难。政府各部门就要为企业营造提升信心的氛围,为企业提供各种有力的实质性帮助。”韩洪江说。据介绍,“商务服务月”主要落脚在“培训、政策、调研、协调问题”四个点上。

服务企业“面对面、零距离”。绍兴市商务局牵头组织各纺织企业参加国际国内重大展会,举办多个产业对接及政策宣讲、培训活动。此外,“出口企业”、“商务企业”、“国际物流”等六个专题小组还深入企业调研走访,开展与企业“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沟通”,倾听呼声、了解需求,收集到包括用工、融资、参展等几十个制约当前企业发展的“软肋”。

对于企业提出的问题,绍兴市商务局及相关部门想方设法帮助解决。据了解,“商务服务月”活动最终梳理出30个问题。对此,绍兴市商务局同市商检、国税、外管、海关等十多个部门共同召开绍兴市商务工作联席会议。

会上,凡是问题涉及的不同管理部门,都有准备地交出了具有操作性的答案。但“一次联席会议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章光华说,接下来,商务主管部门一定会重视企业发展的需求,主动了解企业发展中的瓶颈,“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攀升、推进新型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更甚于活动本身的意义。”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