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绍兴经济的“蓝海”

日期:2012.09.18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关键词】 绍兴经济 

【地址】 地址1

【来源】 绍兴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首席记者 李菲

孕育人类生命和文明的海洋,正向我们发出新的伟大召唤。

置身2万平方米的第二届海洽会展馆,未来十年浙江经济图景毕现。新一轮经济赛马沿着广袤的海岸线展开。这一不争的事实,必将深刻地改变长三角经济版图。

滨海的绍兴也将融入这一片蔚蓝,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展会现场,一批先知先觉的民营资本开始竞波逐浪。

海洋经济发展,从开发海洋资源开始。

越隆集团是绍兴县一家传统家纺企业,他们将产品展示在绍兴馆显著位置。依托一个引进的“海外英才”项目,这家原本只懂得用棉、麻、化纤织布的企业,开始用从深海捞起的“海带”作原料,成功开发出“海之素”系列产品。

新成立的越隆控股绍兴蓝海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林鹏说,“海带”织物在医用敷料上有广阔应用前景,它能吸附伤的渗出液,形成一个凝胶状,帮助与空气隔绝,与普通棉纤维比起来,护理时间缩短三倍以上。

今年正式投入市场的这个全新产品,更让人兴奋的一个特性是,可以用水作提取物溶剂,完全不加任何化学试剂,因而攻克了纺织品生产固有的污染。

这是绍兴纺织转型的一个全新方向。在过去几十年,绍兴人尝试过包括豆子、竹子等在内的植物材料,用于织物制造并获得成功。但将目光转向海洋还是第一次。

这样的“第一次”,将因绍兴海洋经济产业带的成形,形成汇集效应。

滨海新城是绍兴海洋经济的主战场,酝酿打造一个逾千亩的技术产业园。参与海洽会的滨海新城投资促进局局长王黎萍透露,新城已与复旦大学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准备兴建复旦在上海之外的首个科技园。

记者注意到,参与其间担纲主角的是绍兴在沪企业联合会。绍兴充沛的民间资本,一旦与高校的高新技术联姻,将为绍兴发展海洋经济提供全新的动力。

海洋经济兴起,打开一个庞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精功(北京)通用航空公司的一架八座轻型飞机前往参展,成为现场最受瞩目的焦点。明年初将投入市场的这种机型,已经拿到8架订单。

该公司董事长李晨说,海洋经济与航空器密不可分。比如岛与岛之间的人员往来,以及岛屿的补给运输,乃至海上游览,都需要有航空器。

目前,这种源自澳大利亚技术,可做海上搜救、海上巡逻、海上勘测、海上侦查、空中游览等多种用途的轻型飞机,还只是在国内代理销售。“省市都在抓海洋经济,对我们这个行业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李晨透露,国内维修中心项目已定,如果销售量大,未来不排除在中国组装的可能。

海洋的开发,打开了空中航空器的需求。而其产业链之巨大,或将超出人们想象。

本次海洽会绍兴签约的最大项目,隶属上海启德通用航空公司。他们将在上虞杭州湾工业园区投资50亿元,打造一条基于海洋经济的航空产业链。

上海启德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市场营销部总监曹立意告诉记者,上虞项目将包括机场、航空俱乐部、航空会展中心、飞行培训学校等,同时,还将引进全球领先的国际航材生产线。

所有这些,均在于他们看到了绍兴发展海洋经济的潜力。

海洋经济兴起,绍兴的发展优势将集中呈现。

上述项目之所以能落户绍兴,正基于海洋经济的蓬勃兴起。曹立意举例说,滨海新城的开发,以及杭州湾第二座跨海大桥的建成,解决了航空产业的交通、运输、平台难题。未来的通用航空,也将因此而增强其辐射力,带动整个上虞以及绍兴相关产业发展。

夏文武从两届海洽会的对比中,看出其中端倪。“去年的展馆主要展示规划的内容,通过一年多努力,我们开始展示涉海和海洋经济的成果。”这位市发改委规划与环资地区处处长说,向大海要纺织品,以及航空产业等的顺势崛起,都昭示了绍兴海洋经济的潜力。

上虞市副市长余云才接受采访时认为,在未来海洋经济的角逐中,绍兴良好的区位优势、较齐全的基础产业配套、雄厚的民间资金实力都是其不可多得的优势。这些优势将促成绍兴重工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沿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带的崛起。

余云才认为,在具体的海洋产业选择上,绍兴必须科学考量自身优势,更多地选择能实现江(海)-陆地经济联动发展的产业。比如生物医药等已经具备一定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或将是绍兴未来的最优选择。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