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岩:人品文品两相映

日期:2003.03.07 点击数:9

【类型】报纸

【作者】 侯尔瑞

【关键词】 柯岩 

【地址】 地址1

【来源】 中国民族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如果说诗人是真诚、热 情、年轻而又精力充沛的人, 那么,著名满族女诗人、作家 柯岩同志,就正是这样的人。$$ 柯岩衣着素雅大方,动 作敏捷,说话快,音量大,风 度潇洒且平易近人。她有两 只明亮的眼睛,仿佛能看透 人的心里。她年逾古稀,可她 的性格和年青人一样,让你 感到的是朝气。我们过来的 人都会唱一首:“革命人永远 是年轻”的歌。柯岩是把歌唱 在心里,她与人民同心,与时 代同步,随共和国的脚步成 长成熟起来,她不仅著作等 身,成绩斐然,而且近年来又 连续被选为第八届、第九届 全国人大代表。在她身上,人 品和文品交相辉映。$$ 文如其名$$ 柯岩原名冯恺,原籍广 东省南海市,1929年7月14 日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一个 铁路员工之家。在中学和师 范学校读书期间,参加过争 取民主的学生运动。受父亲 进步思想和文学爱好的影 响,于1949年5月,她毅然 中断大学生活,服从国家需 要,成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 的一名编剧。$$ 柯岩曾向她的美国同行 们介绍自己的笔名里所蕴涵 着的追求,说:“中国古时候, 把小树称为柯,把坚硬的石 头称为岩。岩石上是很难长 出树来的,因此,凡是能在岩 石上成长的树,它的根须必 经透过岩石上的缝隙寻找泥 土,把根深深扎入大地,它的 生命力必须加倍地顽强。” “将这两个字用于我的笔名, 是因为我知道,写作是一件 很难的事,只有把根深深扎 入大地,终身奋力地攀登,才 能使我的作品能像岩石上的 小树那样富有生命力”。柯岩 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著名作家刘白羽同志写 道:“柯岩是坚持社会主义道 路的杰出作家,她的很多作 品都达到很高的诗的境界”。 诚然,柯岩是新中国最有影 响的作家之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柯 岩以儿童文学、戏剧文学闻 名于世。改革开放以来,她一 方面再度深入工读学校及劳 改场所做实际工作,应邀到 一些大学当客座教授,为反 对“左”和右的错误思潮而呐 喊,一方面以高昂的激情投 入文学创作,在诗歌、报告文 学、散文、小说、儿童文学、影 视文学等领域都作出了重要贡 献,在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 少年中有广泛的影响。因而多 次荣获全国少年儿童先进工作 者、青年思想教育先进工作者 及妇女先进工作者称号。其作 品多次荣获全国文学创作大 奖。《周总理,你在那里》、《中国 式的回答》、《奇异的书简》、《追 赶太阳的人》、《天涯何处无芳 草》、《船长》、《癌症≠死亡》、 《寻找回来的世界》、《红蜻蜓》、 《他乡明月》等作品,都被电台 联播,或入选学校课本,或被译 成俄、英、法、德、日、朝、西班牙 等多国文字。$$ 1996年9月,三百多万字 的《柯岩文集》出版。当年9月 19日,中央及北京的各大报刊 等31个单位联合发起举办的 柯岩作品研讨会,对其作品与 人品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探 讨,对其作品、情操、品格、为人 和为文广泛地进行了研究和探 讨,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她的 作品格调高昂、文风明快,跳荡 着时代的脉搏,汇集着四方风 云。她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解 中外文典之精妙,悟古今名篇 之神韵,形象生动,富有魅力。 不少力作被誉为中国当代的教 育诗和惊世之作。认为柯岩的 成功在于她认识到了生活是创 作的惟一源泉,在深入生活方 面下了大的工夫。$$ 人如其文$$ 1998年,《柯岩研究文集》 出版。人们谈到,在所谓反右 斗争中,在三年自然灾害和 “文革”期间,柯岩无论在政 治上还是在生活中,常常是自 己处于困境,却仍然向遭到不 幸的同志伸出了援助之手。她 将自己的刚出世40多天孩子 的定量牛奶,主动让给本单位 患重病者的同志;她设法帮助 外单位一位被划成“右派”的 体弱病重女作家调动工作;她 暗中对所谓“畏罪自杀的反革 命家属”进行开导;她带头要 求下调工资、带病要求下乡开 展工作。她的所作所为,同她 在作品中塑造的典型人物一样 都在做人的楷模,都在尽革命 的人道主义。即便现在的柯岩 体内已少了一个肾脏,心脏也 做过搭桥手术。但她为了青少 年的健康成长,为了祖国的未 来,仍笔耕不缀。去年,她出 版的新书有《和“巨人”对 话》、《柯岩诗存》等,也许 她的人生观正如她的书中所 说:“对革命,对人生,/无 法朦胧”。柯岩还在不懈地奋 斗……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