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评抗战影片《兰亭》的艺术张力
作者: 刘孟达  来源:绍兴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兰亭 
描述: 文艺评论 在过度娱乐化的影视剧充斥屏幕的当下,如何突破所谓抗战“神剧”的怪圈,打磨出回归艺术本真的精品力作,以赢得更多观众?这是近年来影视界冥思苦索的话题。如果观看了由绍兴市委宣传部和杭州市诗情画意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由肖风导演、程晓玲编剧的抗战影片《兰亭》以后,也许不难找到些许答案。这部影片
全文:

文艺评论

在过度娱乐化的影视剧充斥屏幕的当下,如何突破所谓抗战“神剧”的怪圈,打磨出回归艺术本真的精品力作,以赢得更多观众?这是近年来影视界冥思苦索的话题。如果观看了由绍兴市委宣传部和杭州市诗情画意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由肖风导演、程晓玲编剧的抗战影片《兰亭》以后,也许不难找到些许答案。这部影片讲述了主人公林耕由逃避战争到投身抗日、最后殉国的故事,再现了战争的残酷、献身的壮烈和凄美的爱情。影片质朴无华,平实恬淡,既没有气势恢宏的场景,也没有惊悬跌宕的情节,却扣人心弦,感人至深,充盈着饱满激昂的艺术张力。

造型意象的张力:平凡视角与深邃主题

造型意象是电影艺术家把审美意念融入客观物象并以独特方式在视频画面上的再现。《兰亭》将深邃的主题藏匿于平凡之中,体现了“执凡求真”的艺术法度。通过民间的姿态、平凡的视角、真实的细节,将真切感人的精神力量嵌入观众的心灵深处,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戳破了那些抗战“神剧”的泡影。

意象是心与物的交融、情与景的映辉。《兰亭》发自肺腑的真话、真情、真实,将意象功能与美学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她用影像的方式“活化”了1931年至1941年十年间发生在绍兴城的一段传奇往事,真切地还原了当时的民间抗日原貌。之所以说是“活化”,是因为这部影片真正打动观众的,除了深邃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还有对真实性的展示和细节的打磨。比如,影片最出彩的小人物“小巷阿婆”的三个镜头,即“用擀面杖敲日本兵的头”、“擦掉墙上的血迹”、“插上红伞为两颗高悬的头颅遮雨”,都非常真切感人。尤其是第一个镜头,在关键时刻救了主人公林耕一命,这个细节确实在绍兴发生过。这位“小巷阿婆”喊不出慷慨激昂的抗日口号,也讲不出格调高雅的豪言壮语,只是日本人“太欺负人”,加上她儿子牺牲在抗战中,才有如此举动——这彰显的是人性层面上最闪耀之处。

显然,这部影片从生活真实达到艺术真实,凝聚着主创人员正确的价值理念、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娴熟的艺术技巧。为了让事件回归本真,增强历史真相和人物真情的现场感,主创人员冬去春来,含辛茹苦,一边辗转村巷,采访抗战亲历者、搜集材料、体验生活,一边风餐露宿,拍摄当地一年四季的不同场景。正是得益于主创人员面向生活去发掘,才赋予了林耕和秀代、方均鹏和阿姿,以及“小巷阿婆”等一批平民英雄以共同的人性美,从而让影像的质感以及艺术意蕴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影片《兰亭》不仅仅叙述凄美的爱情,演绎残酷的战争,其深意在于这些故事背后埋藏着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她带给观众的,没有太多复仇的快感,却为人们留下了深沉的反思,那就是:铭记历史,可以温故而知新。这部电影其实就是诠释王羲之在1600多年前发出的一声悲叹,“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诚然,时光的流逝也许会磨灭人们心头的许多记忆,但充满着“血与火”的往事却历历在目。她告诫人们,忘却历史就是意味着背叛。以史为鉴、勿忘国耻、居安思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

文化隐喻的张力:战争悲情与兰亭遗梦

电影艺术是一种文化潜意识和审美心理的宣泄。她不仅带给观众瞬间的“快感”或“悲思”,而且最终传达给观众并镌刻在其潜意识中的还有信念或感悟。从《兰亭》所呈现的极具视觉感的影像语镜中,不难感悟出有两处物象的文化隐喻最为突出。一处是“兰亭”。显然,1660年前的“兰亭雅集”谈笑鸿儒、与世无争,她所折射的人文精神就是闲适、自在和超然。影片运用“以乐景写哀情”的叙事技巧,使“兰亭”周边(如竹林、蝴蝶湾、荷花池、运河小码头等)唯美清新的画面,与刑场血流成河、城墙人头高悬的惨烈场景形成鲜明的反衬。这种反衬,强烈地控诉着日寇的惨无人道,仿佛向人们昭示:如果没有战争的蹂躏,“兰亭”的一切将会是另一番美好景象。在影片中,林耕的日本妻子秀代魂牵梦萦的愿望,就是“想去兰亭看看”,可真正的“兰亭”在影片中却始终不曾露面,喜欢“舞文弄墨”的秀代到死也没有实现“兰亭梦”。但是,影片却以此为题,因为“兰亭”作为文化符号,象征着恬适安逸的美好生活,即便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暂时无法出现,却是所有痛恨战争的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共同向往和企盼。

另一处是“风雨”及“雨伞”。林耕对方均鹏的女儿兰儿说,要为她做一把伞,为她遮风挡雨。这里,“风雨”不仅是指自然界的凄风楚雨,更是指日寇践踏下风雨如磐的黑暗社会;做“伞”象征着革命先辈们为下一代幸福生活而不惜牺牲的心愿。后来,林耕为救共产党员在与日军的对峙中壮烈牺牲,当他和秀代的头颅被高悬示众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雨。无疑,这腥风血雨是对残酷的战争岁月及日寇残暴行径的隐喻。就在这时,那位“小巷阿婆”将一把红伞高高插上,替两颗头颅遮雨……在三代人中两次出现“上一代甘为下一代遮蔽风雨”的场景,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那“雨伞”鲜红的颜色正是象征着革命先辈为国捐躯的赤胆忠心。在这里,正是编导们的匠心独运,让观众领略了许多久违的不朽的人类精神和最纯粹的心灵寄托。

审美语境的张力:恬淡韵味与浓厚意蕴

影视作品是以图像为中心的视觉艺术,审美语境是考量她是否拥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尺度。《兰亭》远离宏大叙事的酣畅,摒弃矫揉造作的煽情,通过平实质朴的视觉语言和形象,映射出真善美的人性魅力和人物情感,升华了影片关于“人性美”的主题,从而在精神价值体现、人性魅力展现和视觉艺术表达上达到了高度契合。

影片让“绍兴人自己”来演绎绍兴故事,真实地还原了那段悲壮的历史。大多数演员由非职业的绍兴本地人担纲,14位主要演员有11位是地道的绍兴人,那位饰演“小巷阿婆”的演员就是一位住在小弄里九十高龄的老奶奶。这些土生土长的绍籍演员与人物贴合度很高,从外形上规避了因明星演员熟面孔引起的副作用。影片以绍兴方言为主,辅以杭州话、普通话、日语等平实对白,强化了影片的乡土韵味,使每个角色的语言都符合其身份,使片中人物更加形象、生动、立体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构建了活生生的审美力场。比如,方均鹏和阿姿这对革命情侣在就义前,没有豪迈雄壮的言语,也没有高呼“共产党万岁”之类的口号,而是用杭州话深情地回忆起两人相处时的点滴往事,声情并茂,娓娓道来,此情此景令人潸然泪下,让观众对革命者顿生无限敬意。

影片《兰亭》用最平实的语言讲述最深刻的道理,突破了主旋律影片“脸谱化”的叙事模式。透过林耕、方均鹏等一批平民英雄朴实恬淡的举止、平易近人的叙事、通俗简明的对话,使《兰亭》产生了撼人心魄的感染力。比如,影片中的“小巷阿婆”,在林耕、先生与两个日本兵缠斗的时候,突然从家里走出来,用擀面杖猛敲日本兵的头,在关键时刻救了林耕和先生的命。这里,没有壮怀激烈、大义凛然之类的客套,就因为日本兵“太欺负人了”。再如,在林耕带着秀代隐居到风景如画的蝴蝶湾时,奉行的是最为草根的生存哲学,那就是先“活”着。而当弟弟林田、好友方大哥夫妇相继惨遭日本人杀害之后,林耕便开始想“做真正的男人”。于是,他和手下弟兄们开始用船运送抗战伤兵……其结果惨不忍睹。这对本想躲避战争的年轻情侣终究以“枭首”的悲剧收场,而刽子手竟是秀代的父亲井上。在枪杀前,井上称秀代是“日本人的败类”,而秀代则骂他是“人类的耻辱”。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对白,却慑人魂魄,发人深省。

可见,在弥漫着浓浓绍兴乡土气息的背后,《兰亭》凝聚着深邃幽远的审美魅力。镌刻在绍兴抗战记忆中那些凝重的镜头或片段,赋予了观众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德国美学批评家伊瑟尔说过,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必定能提供给观众尽可能多的值得咀嚼的空间和意义。的确,《兰亭》就是这样一部值得好好品味的佳作。她能够让观众抚今思昔,在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中,领悟到剧中所蕴涵的巨大审美价值,从内心深处激荡起强烈的历史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地方戏曲赖终演之路:以越剧《梁祝》明星版为例
作者: 刘孟达  来源:文化产业导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梁祝》  地方戏曲  明星  越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专场演出  港澳台地区  文化发展 
描述:近年来,由绍兴市演出公司、同唱一台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精心制作推广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明星版,除了在全国近百个城市巡演300余场以外,还远渡重洋,先后赴法国、美国以及港澳台地区专场演出,受到热捧。
绍兴市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路径探析
作者: 刘孟达  来源:现代农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休闲观光农业  发展路径  研究 
描述: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注重特色,突出农味;综合开发,产业联动;创新观念,打响品牌。在此基础上,加强引导,整合资源,规范管理,注重培训,扩大宣传。
绍兴模式:凸显科学发展的逻辑架构
作者: 刘孟达  来源:浙江经济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架构  绍兴  逻辑  以人为本  经济  社会 
描述:"绍兴模式"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发展架构。这种完整性凸显了"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多个层面的内容
波澜壮阔的历程 灿烂辉煌的成就:绍兴改革开放30年回眸与沉思
作者: 刘孟达  来源:浙江经济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改革开放  时代主旋律  绍兴市  历史文化名城  长江三角洲  古越文化  成就  经济社会  时空  发展阶段 
描述:在声势浩大的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激荡着一支率先奔涌的洪流;在以改革和发展为时代主旋律的神州大地上,有一方令世人瞩目的热土。她,就是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的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市。穿越2500年的时空,从古越文化中走来的名城绍兴素有山清水秀之乡
波澜壮阔的历程 灿烂辉煌的成就--绍兴改革开放30年回眸与沉思:独辟蹊“径”:30年路径选择和基本特点
作者: 刘孟达  来源:浙江经济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绍兴市  经济体制  市场化改革  先发优势  创新实践 
描述:绍兴体制先发优势的形成,就任于率先推进了市场化改革。30年的创新实践,绍兴基本上实现了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社会形态的转轨。绍兴的改革与发展既带有与全国类似的共性,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与个性.
产业集群的演进规律探析——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
作者: 刘孟达  来源:经济论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演进规律  绍兴市  浙江省  专业化产业区  地理位置  产业联合体  独立企业 
描述:产业集群是指由众多自主独立企业,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和一定地理位置上,通过集聚过程形成的相互依存的专业化产业区,是基于地缘关系、产业技术链、同业交往等关系,在竞争和合作中共同获得比较优势的产业联合体。地理上的群落是外在现象,内在的关联、交流、合作与竞争才是产业集群的本质。
多元视角下的“绍兴模式”
作者: 刘孟达  来源:浙江经济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绍兴  多元视角  区域发展模式  民营经济  人文精神  政府推动  先发优势  制度变革 
描述:发展模式
金融危机背景下绍兴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问题研究:以生产性服务业为分析视角
作者: 刘孟达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生产性服务业  转型升级 
描述:机制的活力,有效促进集群内专业化分工协作机制的发展和完善,大力推进产业共性与关键技术平台的建设,从而推动绍兴产业集群逐步由低成本低端形态向创新型高端形态转型与升级。
[0图]区域经济发展新空间 基于绍兴产业簇群及其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作者: 刘孟达  来源: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 
描述:本书借鉴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结合翔实的案例和实际素材,对绍兴的产业簇群及其竞争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富有启示性的新见解。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