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1)
按栏目分组
绍兴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07 (1)
按来源分组
中国文化报 (1)
相关搜索词
“原生态越剧”VCD:冬天里的一把火
作者: 白炜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农民们喜欢看什么戏我非常了解,但‘原生态越剧’音像制品在农村市场达到如此热度还是令我们始料不及。”浙江音像出版社社长陈伟民近日对记者说。$$说这话时,浙江音像出版社投资百万元拍摄制作的“原生态越剧”VCD,正在搅热江南的农村文化市场,先期投放市场的3000套产品已销售一空。出版社
全文: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农民们喜欢看什么戏我非常了解,但‘原生态越剧’音像制品在农村市场达到如此热度还是令我们始料不及。”浙江音像出版社社长陈伟民近日对记者说。$$说这话时,浙江音像出版社投资百万元拍摄制作的“原生态越剧”VCD,正在搅热江南的农村文化市场,先期投放市场的3000套产品已销售一空。出版社不断接到江浙沪乃至全国各地戏迷的来信来电,要求尽快补货。在时下低迷的戏曲音像市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注册“原生态越剧”商标$$越剧老戏何以如此受到青睐?陈伟民认为,这反映了人们对越剧传统的一种回归与追求。浙江音像出版社在全国率先提出“原生态越剧”这一新概念,并组织人力寻找和抢救拍摄此系列节目,是经过充分市场调查后做出的决策。$$陈伟民说:“做这件事,说是市场意识,不如说是一种责任意识。一则,当今的社会文化逐渐趋向‘洋化’,传统的、本土的东西不断被蚕食,一些传统越剧连配乐用的都是西洋乐器,念白很少听得到浓浓的古越方言;二则,“原生态越剧”的特点是没有剧本,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草根演员,口口相传下来的,越剧发源地嵊州农村现在还有600余部越剧老戏,大都面临失传,抢救任务非常艰巨迫切,想办法拯救和保护这些剧目,是我们出版工作者的责任;三是市场需求,许多观众尤其是农村观众喜欢原汁原味的东西,经过抢救录制的《双状元》、《王氏卖布》、《状元审父》等老戏如同一杯浓茶,能让人们充分领略到古老越剧的魅力。”$$浙江音像出版社的“原生态越剧”产品推出后,反响热烈,戏迷们纷纷写信求购。其中江苏省吴江市震泽镇的沈先生在信中讲道,他和很多戏迷都非常喜欢越剧传统戏,可惜现在原汁原味的老戏越来越少,希望出版社能继续挖掘保护濒临失传的越剧老戏。“如今我们认识了‘原生态越剧’这个品牌,我们会经常选购这个牌子的越剧传统剧目VCD。”一位家住杭州南星桥的盲人从电视上听到消息后,四处打听出版社的地址,大冷天步行了3个小时赶去购买传统越剧VCD。$$据了解,浙江音像出版社目前正在向国家工商部门申请办理“原生态越剧”的商标注册登记。他们表示,要继续用“以精品投放市场,以品牌树立形象”的理念,奉献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百年百碟”工程服务新农村$$作为传统文化的关注者和推崇者,陈伟民注意到一个现象——现在各大专业越剧团常演剧目不过是《红楼梦》、《梁祝》、《碧玉簪》等几十部,舞台演出大多“炒冷饭”,原创剧目少得可怜,而民间相对较为完整的“原生态越剧”剧目多达五六百部,却濒临失传,群众很难看到。$$在农村进行实地调查时乡民们反映,现在城市里的越剧“洋化”了,曲调上有“歌”化趋势,听戏能听出歌的味道,念白和唱词掺进了上海、杭州等城市方言,有些字甚至说的是普通话。配器、道具、灯光和舞美等也越来越高档,但他们更怀念以前原汁原味的越剧。$$后来陈伟民在浙江嵊州农村找到了原汁原味的越剧。这一带农村长年活跃着一些民间越剧团,用“草台班子露天戏”的方式,传承着原创性极强的“原生态越剧”。这种本乡本土的越剧,颇有鲁迅笔下“社戏”的韵味,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物质生活富足之后,农民们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大增,但在农村看戏并不是件容易事。陈伟民想到,把戏“装”入光碟中,村民们在家里就可以欣赏到“原生态越剧”,这是出版工作者用实际行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于是,2004年浙江音像出版社启动了“百年百碟”工程。$$陈伟民介绍说,1906年浙江嵊州东王村演出的大戏《双金花》、《十件头》,标志着一个新的剧种——越剧诞生了,到2006年,中国越剧已走过了百年。“百年百碟”工程就是要用100部“原生态越剧”音像制品来纪念越剧的百年华诞。历时3年,现在已拍摄、制作、发行了30部越剧VCD,其余70部计划在2008年年底之前完成。$$陈伟民告诉记者,此项目当初的定位就是面向农村市场,以公益性服务新农村建设,所以将载体定为VCD,并且这30套节目全都是以低于成本价向农村发行。为了减少中间环节,让更多农民看到这些节目,出版社派出了面包车到江浙沪农村地区直销,很受农民欢迎。首批3000套产品销售一空后,第二批货正在追加中。$$在当前音像出版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少单位只抓投资少、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而浙江音像出版社却要用5年时间、数百万资金打造这样一个公益性项目,许多人表示不理解。陈伟民说,这几年我社制作推出的《西湖情韵》、《风雅钱塘》等几个节目获得成功,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原生态越剧”项目到目前已投资的100万元,都是我社自己赚的钱。“原生态越剧”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我社积累了自主知识产权版源,还打响了一个品牌,我认为是一举多得。$$2006年年底,浙江音像出版社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版发行先进集体”。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