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1)
按栏目分组
经济发展 (1)
按年份分组
2004 (1)
按来源分组
中国文物报 (1)
相关搜索词
天一阁藏《神龙兰亭》考疑
作者: 贺宇红  来源:中国文物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兰亭 
描述:天一阁藏书名满天下,天一阁所藏帖石在国内 也名闻遐迩。现藏明代的丛帖刻石中著名的有《义瑞 堂帖》十一种,《天一阁帖》八种,《万卷楼帖》三种,丰 坊的《底柱行》,以及解放后又收集到《三忠遗墨》和 《老易斋法帖》等等,还保存了明代书法家文徵明、丰 坊、薛晨、薛选等人的法书及范钦的手书墨迹。在众 多的帖石
全文:

天一阁藏书名满天下,天一阁所藏帖石在国内 也名闻遐迩。现藏明代的丛帖刻石中著名的有《义瑞 堂帖》十一种,《天一阁帖》八种,《万卷楼帖》三种,丰 坊的《底柱行》,以及解放后又收集到《三忠遗墨》和 《老易斋法帖》等等,还保存了明代书法家文徵明、丰 坊、薛晨、薛选等人的法书及范钦的手书墨迹。在众 多的帖石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通《神龙兰亭》。$$ 《神龙兰亭》因有“神龙”半印而得名。此本首题 “唐模兰亭”四字,首有“政和”“宣和”“绍兴”“洗玉 池”、“米芾”诸印,在十三行与十四行之间有“贞观”、 “褚氏”、“绍兴”三方印鉴,末又有“褚氏”印,次行即 “丰氏存礼”、“南禺外史”、“审定真迹”等印,帖尾还 有“长乐许将熙宁丙辰孟冬开封府西斋阅”行书两 行。全石共有三十五印。$$ 对天一阁藏神龙兰亭的祖本问题争议较多。从 现有的资料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清嘉庆十八 年内阁大学士翁方纲对此帖进行鉴定,认为《唐褚遂 良临兰亭》真迹,他认为:“四明天一阁兰亭,海内褚 临本之冠”,并题跋做诗云:“唐临绢本极纷拿,始信 朱铅态莫加。漫执神龙凭诸印,不虚乌镇说文嘉。书 楼带草盟兰渚,玉版晴虹起墨花。今日四明传拓出, 压低三米鉴藏家。”金石学家冯登府在《石金阁金石 跋文·书天一阁事》中对此定论又作了否定,他认为: “天一阁唐摹《兰亭》本乃丰道生伪刻,后有印记可 验。《神龙兰亭》有南渡诸公题字墨迹,藏天籁阁,后 付之石,为竹垞检讨所得,今不知流落谁氏矣。阁本 即从此本■出,而仅留‘熙宁许将’一行。翁覃溪认 为真神龙本,误矣。”清藏书家周世绪在《枋社胜触· 兰亭》中却认为:“天一阁所藏丰考功上石兰亭记,相 传褚河南摹本,余审视之,当是米南宫临者,今海内 推为第一妙刻。”总之,对于祖本问题众说纷纭。$$ 上述几种说法,笔者认为冯登府在《石金阁金石 跋文·书天一阁事》中的驳言中所指兰亭当为《唐褚 遂良临兰亭》真迹而非冯摹《神龙兰亭》,当时嘉兴项 元汴的天籁阁,同时藏有冯摹《神龙兰亭》和《唐褚遂 良临兰亭》真迹,项元汴每得名迹,即遍钤收藏印记并 常邀当时名家,特别是文家兄弟文彭和文嘉前来鉴 定真伪,所以其藏书皆精妙绝伦,有钤印和题跋为证。 至于清藏书家周世绪在《枋社胜触·兰亭》所言,则是 根据帖上所铭的“米芾”和“褚氏”印铭所下定论,依据 不足。多年来人们倾向于翁方纲一说,今笔者对《唐褚 遂良临兰亭》、冯承素摹《神龙兰亭》并进行对比和考 证,认为天一阁藏《神龙兰亭》的祖本应以冯承素摹 《神龙兰亭》为底本,所铭之印为丰坊伪刻。$$ 首先,天一阁藏本与其他的藏本之比较。天一阁 所藏《神龙兰亭》较之于今藏故宫博物院之褚遂良临 《兰亭》,前者神完气足,间架结构精美,笔法遒劲,墨 色浓淡有别,姿态横生;后者则点画沉重,笔意圆活 清秀,以“群”字为例:前者顶平斜折而下,群底三横 并贯双叉,后者顶平竖折而下,群底二横以下双叉; 又如“崇”字“山”下三小点,前者仅见两点,而后者三 小点俱全;改字处如:“因”字“向”字前者应运墨的浓 淡,可分出改字前后的层次,后者则逊色许多,尤其 是“因”字笔画、墨色均无变化。较之于台北故宫博物 院所藏的褚遂良临《兰亭》(黄绢本)也有明显的区 别,就“群”字而言未见双叉,改写之处未见明显层 次。较之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欧阳珣定武本宋 拓《兰亭》亦有不少差异:该本行与行之间加了直栏, 字与字之间作了调整,字形如启功先生所言“仅存梗 概,无复风采”。较之于张金界奴本,该本“崇”下有三 小点,“群”底未见双叉,较之于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冯 承素摹《神龙兰亭》,两者均呈现出以下共同点:改写 的各字如:“因”“向之”“痛”“夫”“文”等字都表现出 层次分明,用墨浓淡得当,使人感到改写的程序一目 了然;其次,字形如出一辙,尤其“崇”“群”“之”等,尤 其是,再者,“破锋(例如‘岁’‘群’等字)、断笔(例如 ‘仰’‘可’等字)贼毫等等表现出谨慎精确的态度。” 天一阁藏《神龙兰亭》在上石之时在行与行之间的距 离上作了适调而显得规整,但保持了原来字距,并保 持原迹勾摹的痕迹。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天一阁藏 《神龙兰亭》与冯承素摹《神龙兰亭》之间有着密切的 渊源关系即:冯承素摹《神龙兰亭》是天一阁藏《神龙 兰亭》的祖本。$$ 其次,天一阁藏本的上石者与印章问题。对于天 一阁藏《神龙兰亭》上石者不少学者认为是明丰坊摹 刻,并以“丰坊之印”“丰氏存礼”、“南禺外史”印鉴为 依据。帖上的印章有两种可能,一是收藏印,再者摹 刻者印。根据有关专家的考证:自唐以后,此帖“曾入 宋高宗、理宗内府、后由驸马都尉杨镇藏之,元入郭 天锡之手,后又藏于明内府,后又依次藏于王济、项 元汴、清陈定、季寓庸诸家,乾隆时再入内府”。从收 藏的过程上看,丰坊对冯摹《神龙兰亭》收藏的似乎 可能性不大,后面的三枚丰氏印章应为摹刻印。那么 摹刻的祖本又从何而来?在冯承素摹《神龙兰亭》的 原迹后面有嘉靖五年李廷相题跋,跋云:“兰亭石刻 往往人间见之,余家亦藏有善本,至于唐摹真迹,则 仅见此耳。存礼考功偶出示,为题其后而归之。嘉靖 丙戌春三月望日濮阳李廷相观于金陵寓舍。”可证此 件在嘉靖五年前后冯摹兰亭曾落丰坊之手。又据有 关专家考证:“文嘉为明收藏家项元汴作的跋文中写 道:‘嘉靖初,丰考功存礼曾手模,使章正甫刊石于乌 镇王氏’”。在天一阁还有一落款为:“嘉靖五年八月 十日丰坊临”,有“丰坊”“存礼”钤印的丰临《兰亭》 碑,此帖也是以冯摹《神龙兰亭》为祖本所临,仅见其 影,而未见其神。也就是说冯摹《神龙兰亭》曾落丰坊 之手,在嘉靖五年,“章正甫刊石于乌镇王氏”,指的 是丰坊以冯摹《神龙兰亭》为祖本摹刻了天一阁《神 龙兰亭》这是其一。其二,文嘉所跋的乌镇王氏即王 济(?-1540),明浙江乌镇人,“家富好客,与祝允明、 文徵明等名士相交……有长吟阁、宝岘楼,图史鼎彝 夺目充栋……”王济好客,同时代的书画家、鉴赏家 自然成为的他的座上客,丰坊在王济处获冯摹《神龙 兰亭》摹刻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其三,在原本和天一 阁刻本的第一行末“初会”旁均有“王济赏鉴过物”印 也说明此本当时藏王济处。以上几点不仅说明了天 一阁藏兰亭系丰坊所刻,同时也进一步证实了冯承 素摹《神龙兰亭》是天一阁藏《神龙兰亭》的祖本。$$ 至于藏本上所钤的印章笔者认为系丰坊所伪。 丰坊,初名坊,字存礼,后更名道生,字人翁,人 叔。“尽鬻以购法书名贴,又常夜以继日,心摹手 追,故书学极博,五体并能”。王世懋说:“人翁 实有笔,人忘不副,天下恶其人,并废其书,非 也。今观诸帖,虽多老年颓笔,然时出二王,兼存 米颠之风。”又据《列朝诗集》记载:“坊家藏古 碑甚富,临摹乱真。为人撰定书法,以真易赝,不可 穷诘”。丰坊的书法的博大精深为世人所认同,其滑 稽玩世,徜徉自恣,目空古今,伪作甚多,留下恶名。 冯摹《神龙兰亭》原本,本无“洗玉池”、“米芾”“褚氏” “政和”“宣和”……等钤印,翁方纲在《苏米斋兰亭 考》中认为“四明丰刻以逮,后来翻刻诸本,无不前 之,贞观神龙诸印灿然惟此,密阁续帖无此诸印。”孙 矿也认为:“若贞观、淳化、宣和、大观四印,则的为伪 作无疑”。丰坊欺世,伪刻“贞观”“政和”“宣和”诸印 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丰坊误认冯摹《神龙兰亭》 便是传世的褚临神龙兰,因为此兰亭帖无论从笔法、 章法还是墨色的变化、点画的位置优于其他传本, 在当时“人间艺林皆推褚临”。褚临神龙兰亭世人 认为与米氏有关,“米芾对于《兰亭》模本常题为 褚笔……实是米芾自临自题”;元郭天锡在帖后的 跋文中也提到了“米芾”“褚遂良”……。所以丰 坊认为此帖是《唐褚遂良临兰亭》真迹。而冯摹 《神龙兰亭》之名是在丰坊伪刻之后藏家项元汴根 据元郭天锡在帖后的跋文所定,后人一直沿用至 今。再者,丰坊在书法鉴定方面也多有误。董其昌 在《跋张旭草书》一文中云:“项玄度出示谢客真 迹,余乍展卷即命为张旭。卷末有丰考功持谢书 ……所谓元常老骨更蒙造者矣。遂为改跋。”又徐 渭《跋梁武帝丰考功评书》:“至于丰考功,则抑 扬过当……贻墨之见耶”。所以,丰坊在上石之时 摹刻加刻了“米芾”“褚氏”诸印。$$ 关于天一阁神龙兰亭的源流问题,历史上有 多种说法,本人的观点仅一家之言,目的在于抛砖 引玉,引起学术界的 关注。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