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话说兰亭
作者: 徐冰若  来源:上海集邮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兰亭》  明信片  极限片  集邮 
描述:话说兰亭
空灵超迈 挥洒自如
作者: 范扬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竹林七贤》  空灵  《兰亭》 
描述:好梦者,日有所思,好古者,心有所系。顾平好古,情系魏晋。先是画《竹林七贤》,伏案数月,作千竿翠玉,十万竹叶,层层积染,摇风弄雨,含露吐雾,而高士隐约其间,抚琴、啸歌、醉酒、批书,萧然忘羁,悠闲自得,飘然于世外也。后画《兰亭》,暮春之初,修禊事也,群贤毕
读赵孟頫《兰亭十三跋》札记
作者: 曹淦源  来源:收藏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兰亭》  赵孟頫  札记 
描述:、安歧诸家收藏。嘉庆十三年(1808年)后,此本及诸家题
犹是兰亭寻书韵
作者: 马之军  来源:青少年日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兰亭》    会稽山 
描述:会稽山,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你的笔尖也早已触及到了心底儿的《兰亭》。行走在似醒非醒的尘世,挥毫着鼠须笔无意勾勒的画面:似断实连,亦走亦飞任感情肆意地宣泄厚积薄发式的表达。这便是我最初对天下第一行书的浅显认识。
犹是兰亭寻书韵
作者: 马之军  来源:雨花(青少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兰亭》    会稽山 
描述:顽皮的我竟然也在醉与醒的抉择中,不觉爱上了它。竟一直默默地蘸墨习书还这么多年在一张泛黄的卷轴旁,父亲指着那古朴圆润的“永”字,戏笑着说:这幅便是《兰亭序》。几年之后的今天,当我再次握紧笔端,托举着上百张临摹用过的废纸,沉重的感觉,猛然涌上心头。抽动的嘴角胡乱地说着些什么,可笔下的线条不觉又让我想了很多:犹是兰亭寻书韵,只愿沉醉不愿醒。 在中国书法中“一横”应该算是最简单的笔画了,可他又却是最复杂的。有一种被刻在骨子里的韧性不屈亦不斜;一竖,带着满身的慧气与铮铮铁骨,昭示着中国人挺直的脊梁。像先生一样: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倾其一生无不在呐喊着要重树中国之人格。一撇,纤瘦秀气的身姿似一根饱经沧桑的的老胡,衬托着嘴角上迷人的笑意,好像在无情的笑无数天下可笑之人他包容着一切看见看不见的难容之事;一捺,永远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静观其变,在收放自如中而又不失时机地猛一回锋。
元赵孟頫之“古意”揭谜
作者: 曾华伟  来源:新美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意”  赵孟頫  《兰亭》 
描述:赵孟頫提出的“古意”出自于其(定武《兰亭》跋)中。对“古意”的理解,长期以来看法不一,甚至离题甚远。现摘其原文如下
曾熙题跋选注(四)
作者: 曾迎三  来源:书法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题跋  曾熙  《兰亭》 
描述:跋道人《黑女志》临本 梅弟临《黑女》,不让信本。临《兰亭》道州临《衡方》。跋云:“与《黑女》同得于滦城,前跋失之不考耳。”辛亥(一九一一)七月,熙。钤印:永建斋(白文)。
从冯承素说起:浅谈书法临摹的重要性
作者: 陈贞坦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冯承素  《兰亭》  临摹 
描述:临摹在书法学习中一直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对书法家的创作起到奠基的作用.本文试从唐代书法家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来阐述书法临摹的重点和要点,以期提高对临摹活动的重视.
毛泽东关心《兰亭》论辩
作者: 有威 张诚 闫秀冬  来源:四川党史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毛泽东  《兰亭》  王羲之  中国  文学研究 
描述:毛泽东关心《兰亭》论辩
宁静中和 忘己忘物:台湾著名书法家董开章先生书函展在沪举行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艺术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法家  宁静  先生  台湾地区  《兰亭》 
描述:董开章.字斐成.号天南居士.浙江奉化人。生于1909年.卒于1998年。早年得益于沪上诸位名家指点.初踪褚虞.继踵羲献.于《黄庭》、《兰亭》、《圣教》、《十三行》诸名帖习久研深.以习二王书法知名于世。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