犭央犭茶 湖避塘的“实用与诗意”

日期:2013.05.26 点击数:12

【类型】报纸

【副篇名】“多功能设计”让我们感叹古代绍兴人有多聪明

【关键词】 绍兴人 

【地址】 地址1

【来源】 绍兴晚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避塘上石亭

本版撰文记者徐霞鸿

解读新晋“国宝”

犭央犭茶湖避塘的“实用与诗意”

“多功能设计”让我们感叹古代绍兴人有多聪明

绍兴又新增了1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近,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名单”中,绍兴古桥群(元——民国)、兰亭(东晋——清)、湖避塘(明)、大运河(春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宋六陵(南宋)、舜王庙(清)、柯岩造像及摩崖题刻(隋唐)、绍兴越国贵族墓群(春秋战国)、东化成寺塔(北宋)、曹娥庙(民国)、春晖中学旧址(民国)、凤凰山窑址群(三国——西晋)、华堂王氏宗祠(明至清)、小黄山遗址(新石器时期)、大佛寺石弥勒像和千佛寺造像(南朝)成为新晋“国宝”。

在这些新晋“国宝”中,除了绍兴古桥群、兰亭、大运河、宋六陵、舜王庙等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外,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熟悉中带点陌生的字样,比如湖避塘。绍兴人都知道湖,但可能很多人都说不清楚避塘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它能被评上“国宝”。

始建于明天启年间的

犭央犭茶湖避塘

是古代绍兴舟楫往来的

傍岸避风设施

绍兴城西北10公里,有湖名曰。清乾隆年间的《绍兴府志》清楚记载了这个湖名的由来:越人呼黄色无鳞有刺之鱼曰“”。此湖多此鱼,故名。湖避塘,就是位于这个湖上的,独具江南特色的石结构建筑。顾名思义,避塘就是避风港的意思,是古代舟楫往来的傍岸避风设施。

绍兴市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湖避塘始建于明天启年间,崇祯十五年(1642)遂成雏形。而据清嘉庆《山阴县志》载:湖“周围四十里,傍湖居者二十余村。湖西尤子午之冲,舟楫往来,遇风辄遭覆溺。明天启中,有石工覆舟遇救得免,遂为僧,发愿誓筑石塘,十余年不成,抑郁以死。会稽张贤臣闻而悯之,于崇祯十五年建塘六里,为桥者三,名曰天济,盖罄资产为之,五年而工始竣。塘内舟行既可避风涛之险,兼以捍卫沿湖田囿”。从此,“舟行塘内,以避风涛,全活甚众。且沿湖田囿,亦免水激岸坍。乡人感戴,塑像于湖畔古庙,并立二子牌位。厥后,塘有倾圮,子孙即起而修之,以承前志。”(清程鸣九纂《三江闸务全书》)

清康熙《会稽县志》上也说,张贤臣筑湖避塘,“石费、工费六千两有奇”。此外,从避塘西侧湖口庙(又名水神庙)内壁间镶嵌的《捐修塘碑》和《禁碑》上也可以得知,湖避塘在清代曾作过多次修缮。特别是道光已酉(1849)、庚戌年(1850),湖避塘因“连遭大水,塘桥俱坍”,于咸丰三年(1853)由徐芷香等人集资重修,“自北首湖梢起至南首中济桥止。共修塘路三百八十四丈,兼修三眼普济东西桥堍,又修通济桥加扶侧石,并造浪桥四座,接修南塘。”这是维修工程中规模较大的一次。

除历史上的维修外,湖避塘自1987年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以来,绍兴市、县文物部门先后对避塘进行维修,保存状况较好。1989年升格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绍兴县文物管理部门鉴于塘上石亭长年受风浪搏击,整个基础由西向东倾斜,梁柱断裂,基石移位,拨款按原状作了修缮。1996年,又修复了石亭以南塘路80余米和部分塘面石板。2005年3月,绍兴市区行政区域扩大,湖避塘划归绍兴市文物管理局管理。同年,绍兴市文物部门制订维修方案,镜湖新区管理委员会出资对避塘进行了修缮。

横跨湖中、延绵七里的

犭央犭茶湖避塘

为古代水利设施中罕见

至今保存基本完好

南起灵芝镇林头村,北至七星江村,湖避塘全长约3.5公里,呈南北走向,横亘于湖上,由实体塘堤、石桥、石亭相间组成。实体塘堤是整条避塘的主体,它两面临水,破湖而建。“堤塘的平面略呈s形弯曲状,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分解了风浪对地基的猛烈撞击,同时也使避塘富于变化,增强美感。站在塘上极目远眺,宛若一条游龙逶迤伸向天际。塘身用长约2~2.30米条石顺丁叠砌,或顺叠而成,自下至上逐层收分。上铺石板,石板之间用榫卯衔接。为便于通行,在避塘上建桥数座,气韵生动,错落有致。”绍兴县文化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绍兴县博物馆馆长周燕儿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对这条湖避塘进行过专题调研。

他告诉记者,作为沟通南北两岸交通的通道和船只躲避风浪的屏障,湖避塘历时多年,工程浩大,横跨湖中,延绵七里,为该类古代水利设施中所罕见,并至今保存基本完好。最特别的是,除了实体塘堤,茶湖避塘每隔里许还有5座凸起的石桥和两座古朴典雅的石亭相连接。它们既在功能上满足了避塘的要求,又避免了塘堤单调划一的缺点,因此在我国建筑史上同样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旧时避塘上有石桥5座,分别取名为天济、永济、中济、通济、普济。“文革”期间,将永济桥、中济桥、通济桥分别改名为群建桥、金光桥和朝阳桥。目前保存较好的只剩下普济、天济两座了。普济桥坐落在湖避塘的北侧,是一座平面与塘堤呈“t”字形交接的三孔石梁桥。天济桥位于湖避塘的中部,系单孔石桥梁。这种突起于塘面的桥梁,即起着调剂水源的作用。此外,船在行驶过程中,倘若遇到较大的风浪时,便可穿越桥孔,进入塘堤另一侧躲避或紧靠塘堤继续行驶。

两座石亭也保存得比较完好。长方形石亭坐落在天济桥以南约100米的湖避塘上,坐东朝西,供塘上行人休息或躲避风雨,整座石亭古朴粗犷,其建筑风格与塘堤、石桥相协调。六边形石亭则位于湖避塘的南端,坐北朝南,其造型优美,结构稳固,在绍兴一带尚属罕见,因而弥足珍贵。

既是避风港

又是古纤道

可为船只挡风浪

同时可行舟背纤

“顾名思义,湖避塘是专为船只躲避风浪之患,保护沿湖田园农舍,使之免遭水击坍塌而设置的。但是从现存于普济桥下的纤道路来看,亦同时起着行舟背纤的作用。”周燕儿在调研中发现,紧贴普济桥东孔桥堍的地方,有一条宽0.65米的石砌纤道路,沿桥孔内侧盘绕而过。而清康熙《会稽县志》卷二十五“张贤臣”条下所说的“舟行登塘,举纤舟无覆者”之句,也正好印证了这一说法。

因此,我们可以说,湖避塘集塘堤、石桥和石亭建筑于一体,功能多样,设计精巧,工程浩繁,是名副其实的“国宝”。“每逢暴风骤雨来临之际,避塘一面惊涛拍岸,声若闷雷;但另一面沿塘一线却舟楫如织,风平浪静,这充分体现了古代绍兴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无穷的创造力。”周燕儿告诉记者,湖避塘建成后,绍兴其它一些“风涛较险”的湖泊也竞相仿筑。比如清乾隆《绍兴府志》就记载,位于昌安门外约2.5公里的一个湖,在清乾隆三十八年由“邑人童岳荐倡筑石塘,仿湖之制,工未竟卒。”

“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这一段避塘最具水乡特色,人行其上,两面临水,视野开阔,再现了古人所吟咏的绍兴美景意境。同时,其用材和建筑方式较为古朴,凸现了一种原始、粗犷的建筑艺术风格,堪称绍兴石文化中的重要代表性建筑,并直到现在还继续发挥着它的功能。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