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世界”里的绍兴人

日期:2007.11.01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地址】 地址1

【来源】 绍兴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院士名片: 吴常信,1935年11月出生于浙江嵊县。1957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留校任教。1979年~1981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进修数量遗传与动物育种。回国后,历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教授、畜牧系主任、动物科技学院院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世界“遗传学应用于畜牧生产大会”国际委员会委员。现任世界家禽学会中国分会主席,中国马业协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畜牧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咨询专家组成员,科技部国家奖励评审专家养殖组组长,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执行副主编,《中国畜牧兽医学报》、《中国畜牧杂志》编委会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其研究成果8项获国家级奖励,6项获省部级奖励。发表论文100余篇。 小梅访院士 绍籍院士风采 绍兴市科协 绍兴科技馆 协办 这是一位比较符合我们传统观念的科学家。毕其一生,在科研领域里,孜孜以求,诲人不倦。 年逾古稀的他没有告别相伴一生的“动物世界”,也没有沉醉于已有的丰硕成果和无数荣誉,而是只争朝夕,奋斗不止,继续攀登,并以此为乐。 在中国农业大学的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位长者的身影:穿着一身朴素的白大褂,骑着一辆老旧的自行车,平和而从容地往来于实验室、教室之间。 他把长期艰苦而寂寞的研究称为爱好,把紧张而繁忙的工作当成生活。 他就是我们的老乡,又一位院士吴常信。 那天逗留的时间很短,我们提议吴院士有空的时候回家乡看看,吴先生愉快地答应了。他执意送我们下楼,直到我们上车缓缓开动,吴先生还在甬道上挥手目送家乡人远去。 夕阳更奋蹄 痴迷动物研究 ■记者 周国勇 邵肖梅 潘琼英 夕阳更奋蹄 北京,坐落在圆明园和颐和园之间的中国农大,红墙绿树,古朴幽雅,捧着书本挎着肩包的青年学子随处可见。 我们按预先约定,找到中国农大畜牧楼三层一个明亮的实验室。一位身穿白大褂、架着近视眼镜的先生正在埋头做着实验。一问才知道,他就是我们要找的嵊州籍中科院院士、动物遗传育种学家、畜牧学家吴常信先生。吴先生确实像他在我们来京之前电话联系时说的那么忙碌,又不像我们想像中的那么年迈。今年已经72岁的他,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好多。 我们在实验室里边的一间小办公室坐下,办公室里放置着各种实验设备和器具。话题从他刚才在做的实验说起,吴院士告诉我们,刚才做的是选种模拟实验,玻璃试管里放的是果蝇,为家畜家禽的选种提供经验。 我们是外行,提问当然离不开动物界的流行病——禽流感、疯牛病、口蹄疫和蓝耳病,吴院士却认真地说,这些课题并不是他的强项,他主要研究方向是家畜家禽的遗传和育种。于是我们把话题引到了动物克隆,吴院士介绍,以英国“多利”羊为标志的高等动物克隆技术出现已整10年,现在我们国内已经成功克隆了羊、牛、猪等家畜,目前在做熊猫的克隆实验,但还没有成功。 提起家乡,吴院士说他还是十来年前回过一次,老家在嵊州城关镇,现在只有远房亲戚还在那里。 虽然早过了退休年龄,但吴先生依然每天来这里上班,来这里给学生们上课。在他眼里,生命的词典里没有“退休”两个字。吴先生说他年轻的时候排球、篮球、足球、羽毛球什么都打,但现在除了乒乓球,其他都打不动了。因此,现在的他反而没有了“业余”的概念,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 那天逗留的时间很短,我们提议吴院士有空的时候回家乡看看,吴先生愉快地答应了。他执意送我们下楼,直到我们上车缓缓开动,吴先生还在甬道上挥手目送家乡人远去。 痴迷动物研究 吴常信1935年11月出生在嵊县。母亲是嵊县人,父亲是鄞县人。但长大后,吴常信喜欢把自己称为嵊州人。他在宁波上小学,又在杭州念了中学。 1953年,少年吴常信正在杭州第二中学读高三。有一天,班主任问学生以后的志向。当时的同学纷纷表示对机械、电子、纺织、医药、军工等工科感兴趣,只有一个学生例外,表示对生物学感兴趣,希望今后在这方面有所发展。这名“特殊”的学生就是吴常信,后来的中国知名动物遗传育种专家。就在那一年,这名踌躇满志的追梦少年顺利考上北京农业大学,离开熟悉的南方生活,只身前往陌生而向往的红色之都——北京求学。因为自幼喜欢小动物,吴常信选择了畜牧专业。 1957年,吴常信以优异成绩本科毕业,留校任教。从此开始了他的教学和科研事业。为了满足心中对动物的爱好,为了追求年少时的理想,吴常信几乎耗尽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一晃就是半个世纪。 1970年初,参加中国黑白花奶牛的育种工作成为吴常信早期从事科研工作的标志性项目。作为北方地区黑白花奶牛品种标准化工作主要负责人,他对北京市种公牛进行了育种值的计算,提出了公牛后裔鉴定方案和种子母牛的选配计划。1976年,他制定“北方黑白花奶牛品种标准”,意味着中国黑白花奶牛的培育项目获得关键性突破。 接着,他领导主持北京白鸡品种的育种工程,组织开展畜禽遗传规律及其应用的研究推广,均取得成功。 1979年,吴常信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在这所大不列颠著名学府的遗传系进修数量遗传与动物育种。这是当时动物基因研究领域世界领先的前沿技术,黑头发、黄皮肤的吴常信每天穿梭在金发碧眼的同学中,往来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科学的雨露,饕餮着知识的盛宴。 3年后,学成归国的吴常信“技高胆大”,开创性地开展了多个动物育种和资源保存的重大科研项目,它们的巨大成功进一步奠定了吴常信在这一领域的权威地位。 中国美利奴羊新品种的选育项目,是“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作为内蒙古良种细毛羊育种协作组成员,兼“良种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的计算与应用”课题主持人,吴常信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绵羊育种资料数据库,进行了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的育种参数计算,对种公羊做出育种值排队和制订了选择指数。1985年“中国美利奴羊新品种育成”项目通过鉴定,1987年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蛋鸡合成系育种的理论与实践中,吴常信历时10年,提出蛋鸡合成系选育的理论与方法,丰富和发展了蛋鸡育种的理论体系,突破了传统理论中“闭锁”和“纯”的观点的束缚,解决了我国蛋鸡育种长期闭锁群选育造成的遗传进展缓慢的问题。该项成果于1992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而为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与技术,吴院士为之付出了13年的努力。经刻苦研究,他阐明了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分析了影响保种的遗传因素,提出了保种的优化设计,解决了保种群体的大小、世代间隔的长短、公母畜禽最佳的性别比例和可允许的近交程度等一系列群体遗传学的理论与方法问题,对我国和其他国家的畜禽遗传资源的保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科研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于1999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上世纪90年代,吴常信将“攻关”的方向转到了节粮小型蛋鸡的选育上。经过8年的选育,成功地将肉鸡中的小型基因引入到中型褐壳蛋鸡,育成了小型蛋鸡纯系。每只小型鸡可比普通蛋鸡增加收入8~10元,料蛋比达到2.1∶1,超过了国际上目前优秀普通型蛋鸡测定站测定的水平。 进入新世纪后,吴院士开始致力于畜禽对高原适应的生理学和遗传学基础研究,并不顾年迈,亲往西藏高原和云贵高原考察,调研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我国的高原地区畜牧业。 年逾古稀的吴常信没有坐拥已经取得的成果和荣誉而安享晚年,他以只争朝夕、奋斗不止的精神,开拓着人生新的境界。 不离三尺讲台 在科研领域取得一个又一个新成果的同时,吴常信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教师。这么多年来,无论科研项目任务多重,压力多大,他始终没有耽误给学生讲课授业。 吴教授在中国农大动科院给本科生主讲的课程有:生物统计学、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群体遗传学;给研究生主讲的课程有:数量遗传学、动物比较育种学、现代动物育种进展;参加部分讲授的课程有:畜牧学概论、动物育种各论、生命科学进展;另外还给农业部干训班和农业广播学校讲授家畜遗传育种学。 由于教学经验丰富、语言生动、逻辑性强,他的课深受学生欢迎。他曾多次被学校、北京市、农业部评为优秀教师。除了讲课,吴常信还亲自编写教材,其主编的教材有《家畜遗传育种》,合编的教材有《数量遗传学》,参编的教材有《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动物育种各论》。 在教授大批本科学生外,吴先生还亲自带研究生。截至2006年,他已培养博士生57名、硕士生44名、指导博士后7名、指导进修教师6名。名师出高徒,他的弟子中,先后产生了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奖者等重量级名家学者。还有很多在动物科学界崭露头角的青年专家,他们中有不少已是教授、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 吴常信挚爱“三尺讲台”,非常重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已完成的教学研究“坚持改革,不断提高《群体遗传学》和《家畜育种学》的教学质量”,获1989年北京市高教局优秀教育成果奖;他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动物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获2001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教学过程中,吴老身体力行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并通过亲身体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1991年国务院给吴先生颁发“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证书,同年中组部、中宣部、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中国教育工会五单位又联合授予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2004年吴老被中国农业大学评为“师德标兵”。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