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白宫的绍兴人

日期:2008.08.28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地址】 地址1

【来源】 绍兴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访谈 ●记者 邵肖梅 悠悠寸草心 博学、儒雅,作为中美关系研究专家,陶文钊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学者风度, 从伊拉克战争局势到美国大选的前景,无论在央视国际频道和英语频道的演播室还是在各种国际学术交流场合, 侃侃而谈的陶文钊给人们留下深刻记忆。 8月24日,奥运会闭幕之际,当记者与正在北京的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电话连线时,三句不离本行的陶文钊“透露”了美国方面的最新信息:“开幕式上,大家从电视镜头里看到布什与胡锦涛主席亲切的会见场面,其实这已经是他们第15次见面, 真可谓是老朋友了。布什在两年前就答应出席奥运会开幕式,是承诺最早的外国元首,而且一直没有反复过。前几天,我在美国访问,就听到了不少美国学者盛赞奥运,连原先持反对意见的人也都对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表示祝贺。” 曾是外语系的俄文高才生,如今又常以一口流利的英语对外交流,但是当这位65岁的中美关系研究专家用地道的绍兴话娓娓道来时,留给记者的却是家乡人不事雕琢的亲切。 “我出生的地方就在东街附近,记得那时家旁边还有一座睡仙桥, 我还在浣花桥小学上过学,不过这些桥这几年回来时再也找不到了。” 1943年2月4日,农历马年的除夕夜,陶文钊出生在绍兴城区,按照绍兴人的传统习俗,第二天,陶文钊就已经是虚岁两岁了。 “正因为是按虚岁算的年龄,从小到大读书我总是班上年纪最小的一个,11岁小学毕业,14岁初中毕业,17岁就考上了大学。” 在陶文钊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初中时代的班主任、数学老师徐百器了。 当时在稽山中学上初中时,尽管年纪是班上最小的一个,但成绩却很优秀,这也是陶文钊引以为傲的事。直到有一天数学课上,徐老师的一番话深深地刺痛了他。 “徐老师当时也很年轻,二十多岁,对我们很严格,尤其对我们一些成绩比较好的要求更高。我记得那次上数学课时我正在开小差,被徐老师发现了,他点名让我站起来回答问题,我自然答不上来,还表现得不耐烦,徐老师这时用很严厉的声音说:‘我一直把你当成优等生,没想到你是一个劣等生。’” 这一句话犹如当头一棒,让年少气盛的陶文钊受到了沉重打击,一下课就在教室里哭开了,许多年长的同学都过来安慰他。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也为我敲响了警钟,使我懂得,不管有什么成绩,都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此后,上课时再也不敢开小差了。初中毕业时我作为班上惟一的一名保送生被保送进绍兴一中读高中。” “现在我只要回绍兴,总要去看看徐老师,80多岁的人了,说起当年的事依然记忆犹新。有一次徐老师对我说,当时我也年轻,处理事情也简单急躁。我没有说破,但我知道,他是指这件事情。虽然有过这么一件事情,但我们师生之间没有什么芥蒂。而且我知道,如果没有老师当年给我敲响警钟,没有老师的认真教诲,也没有我的今天。” 在陶文钊就读稽山中学时,年长他三岁的哥哥陶文铨正在稽山中学读高中,兄弟俩优异的成绩一时成为学校的美谈,后来,哥哥考上了西安交大,陶文钊考上了杭州大学外语系,兄弟俩各赴前程,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1982年哥哥陶文铨从美国公派留学两年回国前,陶文钊也被公派美国留学两年,兄弟俩有了在美国共同留学两个月的经历,但因为身处两地,且离得很远,他们没有能够在美国见面。 “半路出家”的学者 综观中国对外关系历史,有着许多转折点。而对于陶文钊来说,研究中美关系也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 1964年,当时的陶文钊正在杭州大学外语系读大四,作为俄文高才生,他也面临着毕业分配问题。“记得有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系里教师让我参加一次翻译考试,说是教育部要检查质量。考试对于我来说是平常的事情,当时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我就像平常考试一样,事后也没有当回事。” 但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道路在这一场考试后拐向了另一条通道。 陶文钊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近代史研究所,专门研究中俄关系。但他没有想到,人生还有无数次的考试在等待着他。 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坚冰被打破,学习英语也因此成为社会上许多人的时尚。 “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了一个英语讲座,由北外的陈琳教授主讲,大家跟着学。一开始学习的时候,满大街人都在念ABCD,一两个月后已经没有多少人了。我从初级班跟到中级班,跟了三年,到那个时候,跟着学的人确实已经不多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陶文钊把英语自学得基本可以使用的时候,1981年国家教委有一个公派美国的名额拨给了近代史研究所,凭着陶文钊自学的英语水平,在没有任何培训的情况下,第一次考试得了63分,这在当时已经算是不错了,可以直接派出去了。但当他知道一起参加考试的人大都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时,他坚持也要去培训。1981年下半年陶文钊得到了一次去西安外语学院培训的机会,培训后当他再参加国家教委的英语考试时成绩达到了85分。 “这两次考试的机会很偶然,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大学毕业时的那场考试,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我很可能不会来北京,不会从事现在的工作;如果没有三年时间坚持不懈自学英语的基础,那公派留学的机会也不会落到我的头上。” 回味起自己人生经历中的偶然,陶文钊更多的是感叹自己的幸运,但在这背后,又有谁知道他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 难忘白宫行 1982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向世界打开了国门,陶文钊也开始了自己的美国之行。就读美国乔治城大学,研究美国外交和中美关系史。 “记得第一次去白宫的时候,是一个星期天。白宫的周六和周日是公众开放日,所有人都可以排队领票进去参观。像所有第一次去美国的留学生一样,刚在美国安顿好不久,就独自一人去白宫转悠了,当时的总统办公室是进不去的,但周围的一些建筑物和办公室还是可以参观的,‘9·11’事件以后,美国加强了安保,白宫也不开放了。” 在美国,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陶文钊把研究的目光定格在上纪世三四十年代的中美关系上,大部分时间泡在国家档案馆和总统图书馆里,如杜鲁门图书馆和罗斯福图书馆,发现了一大批鲜为人知的档案资料。 “在美国档案馆里,当我看到一大批有关上海租界的档案资料时,真的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喜悦。”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上海租界,限于历史原因,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档案都在美国。陶文钊向中国国家档案馆反映了情况,引起高度重视,国家档案馆专门派工作人员找到陶文钊了解情况,事后从美国国家档案馆找到了那批珍贵的资料。 美国大选前的悬念 “8月25日,举行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9月初,美国共和党代表大会也将召开,11月4日,美国下一届总统将正式选举产生。”作为美国问题研究专家,陶文钊的工作也显得格外繁忙。对于大家关心的美国大选话题,陶文钊把自己的分析文章与家乡人一起分享。 记者: 这次大选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陶文钊:这次美国大选是一次异乎寻常的大选。这是从1952年以来第一次没有现任总统或副总统参加的大选。从1960年肯尼迪当选总统以来再没有参议员当选为美国总统,但今年,两党的候选人全是参议员。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在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妇女或黑人竞选总统,可是这一回民主党的两位候选人恰恰是妇女和黑人。虽然希拉里在初选中失败,但她十八个月来辗转各地,顽强拼搏,不屈不挠,虽败犹荣,她已经创造了历史。不管奥巴马能不能在11月的大选中取胜,他也已经创造了历史。 记者: 到现在为止,大选中最精彩的剧目是民主党的这场‘二人转’。希拉里在选举中起跑最早,有8年第一夫人的经历,是第二任纽约州参议员,在美国政坛声名显赫。谁料竟输给了在大选之前名不见经传的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奥巴马。那么,奥巴马是靠什么法宝战胜希拉里的呢? 陶文钊:首先,奥巴马抓住了民众求变的心理。美国民众先是对伊拉克战争不满,发动战争的理由站不住脚,民众被误导了。美国花费了5000多亿美元,死了4000多人,可是美军至今陷在伊拉克。这一两年,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布什政府应对不力。危机波及其他经济领域,失业率上升,今年第一季度丢失了20多万个就业岗位。5月份的一次民调显示,81%的民众认为国家是在错误的轨道上。奥巴马抓住了选民的这种心理,高高举起变革的旗帜,奥巴马的个人魅力也是重要原因。他年轻,才47岁,和蔼可亲的外表,充满激情的演讲,与听众情感的沟通,自然散发的活力,草根的背景,精英的履历,他塑造了近乎完美的形象,年轻人像追歌星一样追奥巴马。 记者: 对于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通往白宫的路将面临怎样的艰难? 陶文钊:麦凯恩的工作同样艰难。麦凯恩要赢得选票首要的事情是要证实他的政策不是布什现行政策的延续,他当选不是第三个布什任期。 但麦凯恩要说服选民他能实现变革并不容易。首先,共和党保守派是他的基本盘,他要与布什政府的政策拉开距离必须小心翼翼,而不能得罪了共和党的保守派。他不能公开批评现政府的政策。两个多月前,他到新奥尔良视察。前年应对卡特林娜飓风灾难迟缓被视为布什执政不力的象征。麦凯恩表示,如果他当总统,在发生类似自然灾害的时候,救灾工作一定会迅速得多,有效得多。其次 ,他过去作过的表态已经被人抓在手里,他是很难再收回去了。他一贯支持伊拉克战争,在选举中他曾说,如果需要,美军可以在伊拉克呆上五十年,一百年。此言大谬,且与美国民众的心理相背,现在他是很难自圆其说的。麦凯恩的另一问题是年龄。到11月投票时,他已经是72岁高龄了,虽然他说他的家族有长寿史,现在他90多岁的老母亲依然身体健硕,但年龄终究是个问题。当总统将面临许多棘手的挑战,不仅需要智慧和经验,而且需要精力和体力。选民不能完全不考虑年龄问题。当他与奥巴马站在一起进行辩论时,那是两代人的竞争,对比将十分鲜明。如果在接下来几个月中,在多场激烈辩论中,在多场造势集会中,他可以精神饱满地坚持到底,那将是有说服力的证据。 从江南学子到专家学者,陶文钊的人生经历里有过无数次的偶然,但他庆幸成功的机会最终降临自己头上。 从研究中俄关系的学者到研究中美关系的专家,陶文钊的职业生涯也吻合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节奏。 无论是接受央视国际频道和英语频道的电视访谈,还是接受家乡媒体记者的采访,温文尔雅的陶文钊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