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兰亭序》

日期:2011.02.22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关键词】 兰亭序 

【地址】 地址1

【来源】 青岛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薛 原●

是的,就这样一张印刷品,怎么能说是国宝呢?但这的的确确是国宝,当然,不是说印刷品是国宝,而是说印刷的是国宝。

我铺开放在书案上,又打开一本大开本的书画大辞典,相互比照着细看,发现还是这样的单幅印刷品看起来更清晰,也更舒服。

这幅单幅印刷品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幅长约100厘米,宽约34厘米。

其实,看着这幅印刷品,让我起了感慨:现在这样的单幅印刷品一般都是一些杂志社作为新年给读者的礼物夹在杂志里随邮当赠品的,一般尺幅都不大,像这幅《兰亭序》,已经属于大尺幅了。读者收到这样的印刷品,少有特意珍藏的,也不会把印刷品镶进镜框挂到墙上当艺术品。喜欢艺术的人,在家里即便挂字画之类,也一定是名家真迹,当然名家书画不是能容易进寻常百姓家的。有实力有地位的人家,挂的名家书画自然那“名家”的名头非同小可,一般人家,若没有条件得到“名家书画”,又想装饰家庭,也会想方设法求几幅“名家”书画,当然,大多是所谓的“地方粮票”。名家书画的赝品自然不需多说,是市场的需要,若是你家里挂一幅名家的赝品,如果只是自家欣赏,赝品也无可厚非的。其实更多人家,挂的大多是不入流的一些所谓地方名家的“墨宝”。

我觉得与其挂那些不入流画家的不入流的“墨宝”,真还不如挑选几幅国宝的印刷品镶进镜框或直接贴在墙上。至少这样的艺术珍品,即便是印刷品,挂在墙上天天看着,也“养眼”。曾在一位朋友家,看到他墙上挂的吴冠中、叶浅予的国画作品卷轴,大为惊讶,朋友回答:是从北京荣宝斋买的水印木刻复制品,价钱不贵。是啊,这样的原作水印木刻,对于喜欢艺术的朋友,所费不多,又满足了自己的艺术享受,既然不是在墙上挂“钱”,何必非要原作真迹呢?况且,真正的艺术精品,最好的去处应该是美术馆博物馆,断非寻常人家的装饰。

记得1970年代中期以后,原来样板戏画面的年画被一些国画作品所取代,例如李可染的《井冈山》、钱松?的江南水乡等都印成了“年画”,我家里有一年墙上贴的都是这些国画大家的作品“年画”,直到来年春节前才换了下来。其实那个时候这样的艺术印刷品,才让一流的艺术进入到了寻常人家。

1980年代以后,随着艺术品渐渐成为收藏品,越来越成了更多人家收藏的“钱”后,一流的艺术渐渐也就远离了大众的生活,现在还有多少一流的作品会以印刷品的形式进入寻常人家呢?即便是成了印刷品,也成了小众的欣赏。三流甚至不入流的艺术,成了寻常人家的艺术装饰。

现在,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已经进入到“凶猛的亿元时代”,例如2010年12月北京瀚海秋拍上,徐悲鸿的《巴人汲水图》以1.7亿多人民币拍卖成交,这个价格又刷新了现代艺术大家的拍卖纪录,也意味着更多的艺术品个人收藏成了遥远的故事,以前那些令人回肠荡气的收藏家故事越来越不可能延续了,因为即便以一个家族几代人之力,也难以在这样的天价前有所作为,艺术品高端精品的拍卖更多成了金融投资,也只有“专业的投资机构”才有实力和能力涉足其中。

当艺术精品越来越远离大众,甚至也远离了在大众之上的“小众”,我想,艺术珍品的印刷品反而成了我辈读者的可亲近之物了。记得1980年代初,我从书店里买过可以直接展开挂在墙上的四屏条,当然是印刷品,是郑板桥的墨竹,我至今记得在底端印着出版社和印刷版次的那行字前边,还注明着“刘靖基 藏”。这四幅画,很窄,我挑选出一幅,挂在窗边,我当时住的房间窗边窄窄一条,正好可以挂开一幅,一年四季,我就轮流挂这四幅郑板桥的墨竹。

其实若现在,有些艺术珍品,若印刷成便宜的印刷品,不必是那种非要带上画家本人签名并注明只有限量多少张有收藏价值的丝网印刷品,就是如荣宝斋那样的水印木刻,这样的画轴挂在墙上,不是养眼的艺术欣赏吗?吴冠中、李可染、潘天寿的佳作是应该在美术馆和博物馆里的,但他们的佳作的印刷品是我辈读者可以拿来挂在墙上相伴的。

我的这幅《兰亭序》是海南《天涯》杂志社印制的,应该是《天涯》杂志给读者的新春礼物吧。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