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二百年研究方向的错误

日期:2012.07.06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关键词】 兰亭序 

【地址】 地址1

【来源】 新疆经济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曾论证《清明上河图》画首的驴不该删,画尾是倒叙出城祭扫,是完美艺术奇迹,并非残卷、扫除千年误传,引起文化界关注的著名书画鉴赏家王开儒,继2008年考证《兰亭序》冯承素本为明代书法家丰坊所伪之后,近日又考证出另一发现:正因冯承素摹本被乾隆刻入兰亭八柱,奉为第一才引出清后期李文田至郭沫若等人200多年方向错误的论争。

追源:蒙蔽乾隆赝品入八柱中华文化瑰宝天下第一书王羲之的《兰亭序》,由唐太宗推崇。他把原迹殉葬,世间只凭他生前主持的摹本传承。由于这些摹仿人的学养不一,所摹出的《兰亭序》虽与王羲之字迹相像,但其精神却各有千秋。当时唐太宗把最接近原迹的摹本,签了“贞观”小印,藏于皇宫,其它摹本分赐给了太子诸王。所以后世依据的《兰亭序》都是字迹相像却精神不一的祖本,而经宋元明清翻摹,自然使兰亭精神万千。宋米芾、桑世昌、清翁方纲等人对《兰亭序》各类版本做了梳理论证,其源流大体可归纳为定武本(宋朝在定州发现的石刻,是黑纸白字的拓帖),神龙本(有唐中宗“神龙”年号的半印,是白纸黑字的墨帖)两大流派。宋代黄庭坚称定武本:“肥不剩肉,瘦不露骨”。元代赵孟頫对定武本更是推崇备至,定武第一论笼罩书坛近千年。

自宋代以来围绕《兰亭序》的各类版本哪个距王羲之原迹近,哪个远一直争论不休,直到清乾隆皇帝发现了冯承素本牵丝映带,贼毫、叉笔,纤毫毕现,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妩媚动人,超过了定武和所有本,正因它字迹好,才无视其墨气、帖名、印章、题跋的破绽,认为是摹于王羲之原迹,才将其刻入兰亭八柱(刻有兰亭序的八棱石柱,现存北京中山公园)。但是,乾隆并不知道冯承素本其实是明代丰坊30多岁按神龙原帖所摹的,他偷梁换柱,以自摹本冒充了神龙真帖,尽管它胜过其它所有版本,但其笔力尚嫩,比王羲之传世的其他行书行笔慢、肥散、软媚,欠缺雄强之气,因此才引起世人对冯承素本的怀疑。自此,此本的真伪就成了兰亭研究的焦点。也正是由此,王开儒考出远胜冯承素本的天一阁藏,丰坊晚年据神龙原迹所摹刻的丰刻神龙为国之重宝(神龙真迹在1562年万卷楼大火中销毁),也正是此本佐证了冯承素本为丰坊早年所伪。

论争:从孰近孰远上升到怀疑作者王羲之

乾隆之后的阮元、包世臣、李文田、何绍基、康有为等人至2000年后的郭沫若、启功等人(1965年在《光明日报》掀起兰亭论辩)才绕过唐人编纂详述王羲之的《晋书》,转而在南北朝的《世说新语》和刘孝标的注释等著中寻找破绽。虽然《世说新语》明确记载王羲之写了《兰亭序》,但因刘孝标为此书注释只摘录《兰亭序》的前半部,概括了《兰亭序》和此次活动,共150多字。据此他们怀疑《兰亭序》后半部多出的文字是后世所伪;又以南京出土的王、谢墓志为据,称王羲之时代没有行书字体,应当有隶书之意,所以判《兰亭序》根本不是王羲之所书。把兰亭研究从孰近孰远上升到怀疑作者王羲之未写过《兰亭序》。

历史事实是,行书发明于汉末,早于王羲之的多人已有行书记载。《兰亭序》沾溉整个中华民族,唐宋元明清至今所有书人无不由此帖启蒙,并且没有哪一位书法大家临摹、创作的兰亭序能与丰坊30多岁所伪冯承素本相媲美,更不用说其晚年摹刻的神龙兰亭了。足以证明唐太宗的决断是英明的,王羲之确是书圣,他324个字的《兰亭序》确是天下第一书。

而李文田至郭沫若等人一面认为冯承素本不符合王羲之书风,又一面承认其贼毫、叉笔,“流美添润”,“离原作当不甚远”,“是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的真迹”,因此不但没有深究冯承素本谁作伪,相反倒以此本为根据,反考证了作者王羲之。才酿成这200多年方向错误的论争。

故宫:在倒推历史在王开儒考出冯承素本为明丰坊所伪之后,2009年9月故宫承认冯承素本有伪,但年代应早于明代,至于何代可由将来兰亭特展得到解决。可是2011年9月故宫的兰亭特展和研讨会,展出逊于丰刻神龙本的30多个兰亭帖,却没展能佐证冯承素本为伪作的丰刻神龙本。就连故宫网上早已公布的:冯承素本的“帖名不必置信”、“题跋是拼配的”也只字不提。反以冯承素本的贼毫、叉笔、墨色动人反复称颂其是最接近王羲之原迹。显然为保他“天下第一帖”,掩盖其马脚,为蒙蔽世人竟把历史倒推到乾隆时代。岂不再我们论争200年?!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