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为何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日期:2012.09.09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关键词】 兰亭序 

【地址】 地址1

【来源】 新快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冯承素摹写兰亭序 局部。 (冯承素 唐代书法家)

蔡显良(暨南大学副教授、书法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历史上的书法作品也浩如烟海,而王羲之在公元353年所作的《兰亭序》独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这是为什么?

《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品。王羲之出生于东晋著名的簪缨世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豪门,家中多人担任朝廷要职。因此,王羲之也有空闲研习书法。他曾先向卫夫人(汝阴太守李矩之妻)学习,随后改师叔父王廙。二十岁以后,王羲之正书、行书宗尚钟繇,草书效法张芝,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

33岁时,王羲之在一次文人雅集中写出《兰亭序》。当时是农历三月三日,按照习俗人们都到水边嬉游,感受春意,消除不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来到绍兴兰亭,曲水流觞,饮酒赋诗,汇诗成集。微醉间,王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就是《兰亭序》。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之后,又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于是他感叹说,当时一定有神仙在帮助我,否则我是写不出来的啊!从这方面来看,《兰亭序》的诞生是偶然的。

但王羲之能够创作出千古佳作更是一种必然。因为魏晋时代是人的自觉时期,也是书法等艺术发展的自觉时期。楷行草书蓬勃发展,并经钟繇、张芝等书家之手日臻成熟,王羲之刻苦习书,继承钟法,变化旧体,成为一代大家,因此他才能书写出流传千古的《兰亭序》。

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美轮美奂的书体,开创了妍美流畅的行草书法先河———这是王羲之最大成就,而其代表作《兰亭序》自然是皇冠上的最耀眼一颗宝石了。

《兰亭序》有如行云流水,遒美劲健,潇洒飘逸,无论横、竖、点、钩、折、撇、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后人评说“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衂挫于毫芒”。这样的风格也影响中国书法,直到如今。

自唐太宗推尊王羲之的书法“尽善尽美”后,便成了千余年来书家的共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便得以确立。尽管清代的李文田、现代的郭沫若等人都曾怀疑和否定过《兰亭序》,尽管现存的数件《兰亭序》均为摹本或临本,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自从王羲之妍美洒脱书风横空出世,其后的整个书法史,都是在二王一系文人流派书法的审美趣尚所涵盖之下不断充实、变异与发展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使在清代碑派书法兴起之后,康有为在其集大成的碑学经典著作《广艺舟双楫》中,不但丝毫未曾贬抑王羲之的书圣地位,甚至还大加褒扬这位帖学书法的祖师爷。由此可见,二王流派所独具的系统效应,在中国书法史的舞台上始终扮演着第一主演的角色。

所以回头一看,王羲之能变革汉魏质朴书风,创出“飘若浮云,矫如游龙,波谲云诡,变化无穷”的妍美洒脱书风,而且这样的风格最终影响后世一千六百余年,更成为后世书家衡量书艺的艺术标尺,至今未衰……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也不奇怪了,他的代表作《兰亭序》自然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整理:收藏周刊记者吴璇实习生徐超)

蔡显良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