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里叹三经

日期:2013.11.23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关键词】 兰亭序 

【地址】 地址1

【来源】 北京晚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斯舜威

无论文章还是书法,《兰亭序》都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也是魏晋文化的经典之作。要了解中国书法,就必须了解《兰亭序》和王羲之。很多习字者学习《兰亭序》,主要力气都用到了对字形笔画的临摹上,津津乐道的,是关于21个“之”的不同写法,自己在写书法时,也以留意同一字的不同写法为能事。实际上,这多少有点舍本逐末了。至少,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学习法,太过直截了当的学习法,反而欲速不达。

这或许是对《兰亭序》的误读,也是对王羲之的误读。王羲之是魏晋文化的代表,我们要向王羲之学习的,是一种艺术精神,一种魏晋文化精神。“魏晋风度”在王羲之身上,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文采风流、旷达情怀、恬然自适。王羲之的艺术精神体现在三个层面:

一是“道”的层面,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最合适的就是“道”字。“道”是中国的本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一种至高无上、至大无极的境界。魏晋时期是道教的繁盛期,王羲之本人以及他的家族,都是崇尚道教的。当然,我说的体现在王羲之身上的“道”,并不局限于道教之“道”,而是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集中体现;二是“文”的层面。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出现了一大批文学大家,那些经典诗文,现在读来依然令人荡气回肠。学其文,才能识其道,赏其书;三是“书”的层面。对《兰亭序》的巨大成就,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已经众所周知,毋庸多言。应该知道,书法是“诗余”,是道和文的体现。

但对王羲之,长期以来确实存在着“误读”现象。这种“误读”,表现在:

首先,没有把《兰亭序》和王羲之放到整个魏晋文化大背景下去考察。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混乱、社会痛苦,精神上却极度自由、解放,最富艺术激情、艺术精神的时代,文学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魏晋艺术家崇尚自然,崇尚独立的人格,清谈通脱,率性自然,清静无为,无拘无束,及时行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魏晋风度”。王羲之的《兰亭序》,是“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贯穿于《兰亭序》中的思想,和“竹林七贤”等魏晋文人的情怀是息息相通的。要解读王羲之,要和解读嵇康、阮籍、刘伶等文人结合起来,要和解读建安文学结合起来,从而对汉末、魏晋文化有深入的了解。魏晋文人的思想倾向不完全相同,但总体上老庄思想是占主导地位的;其次,没有把王羲之看成一个全面的文化人,只把他看成一位书法家。王羲之“书圣”的桂冠,是后人加给他的,作为他本人而言,应该说只是把自己当做一个文人而已。尽管也当过官,后人以他曾经担任的职务“王右军”称呼他,但他本人并不喜欢当官。庾亮临终前曾向朝廷举荐,预召其为侍中、吏部尚书,但王羲之坚辞不就。他喜欢会稽有佳山水,49岁出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移居山阴,但也只干了5年就辞去了,发誓再不做官,原因是不堪为王述属下。文人们总是追求清静无为、淡泊自由、娱乐山水的境界;再次,仅仅局限于通过《兰亭序》来看待王羲之以及那个时代的书法。王羲之的书法博大精深,但许多学王羲之的人,只学《兰亭序》,这样,势必路越走越窄。

不言而喻,王羲之是“书圣”,这是无可动摇的,但支撑“书圣”大厦的,不仅仅是《兰亭序》,应该全方位认识王羲之,才有可能学到他的精髓。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