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越剧新的黄金时代

日期:1994.10.26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作者】 刘厚生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暂无

【来源】 人民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创造越剧新的黄金时代

刘厚生

从9月下旬到10月初,中国文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人民日报社和中央电视台等四单位在杭州举办了“’94中国小百花越剧节”。这是当前戏曲领域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重要的活动。

越剧产生于浙东嵊县农村,在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形成民间小戏型的“小歌班”,由全部男演员发展为全部女演员,由浙东嵊县、绍兴一带进入杭州、上海等大城市,成长为受到市民欢迎的剧场艺术——越剧,至今也不过70余年的历史。其中1942年著名演员袁雪芬等在上海高举改革大旗,在体制上、艺术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是越剧得以发展提高的关键。建国后,首先在50年代,在新的时代新的环境中,越剧的事业规模和艺术创造力都有了更为惊人的开展和提高。越剧已成为全国性或接近全国性的剧种。就年龄说,她是众多戏曲剧种中的小妹;就艺术革新说,她的勇气胆识与成就却走在许多古老大剧种的前面。

但是,随着近十余年来整个戏曲形势的下滑,越剧就其整体说,也出现了相对停滞的局面。虽然还有一部分越剧院团日子过得仍然相当红火,但多数不景气的情况已使得越剧界许多有识之士感受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温了。1992年秋,在纪念袁雪芬同志倡导越剧改革50年的活动中,上海举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研讨会,目的就是总结历史经验,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寻找可能的和可行的答案。那次研讨会是有成效的,但是当然不可能把各种复杂的情况和问题的解决毕其功于一役。现在的小百花越剧节以演出为主,我以为其意义也不仅仅是一阵热闹,不止于评选出一批好演员,而是要对当前越剧队伍的实力做一次检阅。通过参加这次越剧节的浙江、福建、江苏等省市重要越剧院团的剧目演出,人们可以较准确地看出当前越剧的思想艺术水平究竟如何,现今的问题同过去有何同何异,出路何在,如何前行,等等。1992年的上海研讨会着重于历史的纵的总结剖析,今年的越剧节则着重于现状的横的审视扫描。前者务虚而后者务实。纵横相交,虚实结合,都是为了使越剧能在历史新时期中更加健康,更为辉煌,更能成为我们祖国的艺术瑰宝。

越剧节以小百花命名,或以为是由于浙江有着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为首的多个县市的小百花剧团,小百花已成为浙江越剧的标志;但是我以为不是如此。真正的涵义应该是说,小百花一词代表了一代新人,显示了越剧的未来,预兆着越剧的新的春天。小百花不仅是浙江的,也是所有各地越剧界的;不仅是越剧的,更是所有各种戏剧的,是一个有着普遍意义的标志、象征。这次越剧节有一个特殊的新鲜做法:在演出多台越剧之外,还邀请了六七个姊妹戏曲剧种如川剧、黄梅戏、粤剧、雁剧、秦腔等的剧团——而且都是青年剧团到杭州演出,共襄盛举。我想这一方面是把姊妹剧种当做革新创造的参照系,相互比较,相互借鉴学习,借以发现彼此的优势与不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小百花包容广泛的含意。这种以本地剧种为主,兼及若干其他地方剧种的做法,今后是可以推广的。这可以使交流活动更加充实,更加活跃。也会把节日的气氛渲染得更为光彩。

戏曲是我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越剧是极为重要的戏曲剧种之一。她曾有过自己的黄金时代,她更应该创造出新的黄金时代。这需要主客观全方位的努力。从根本上说,关心越剧,关心整个戏曲,以各种措施促使戏曲走出当前困境,使戏曲艺术更好地振兴起来,成为社会主义祖国大地上到处绽放的绚丽的百花,这是当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应缺少的具体内容之一。因此我希望这次小百花越剧节能够得到各地各剧种戏曲工作者的密切注意和重视,也希望广大观众都能予以热心的关注。越剧是我们的国宝,她的发展与提高离不开观众的爱护与帮助。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