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张桂凤逝世“越剧十姐妹”又少了一位

日期:2012.03.05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作者】 李峥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解放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本报讯(记者 李峥)昨天凌晨6:18,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中国共产党党员张桂凤同志因病在徐汇区中心医院去世,享年89周岁。消息迅速在网络蔓延,许多网友自发在微博转帖悼念:“张老,一路走好!”

张桂凤生于1922年,是浙江省萧山人。 1936年,她加入嵊县招龙桥科班学戏,拜袁曾灿为师,工老生,兼习小生、花脸。出科后先后加入越明舞台、月月高升舞台,向徽班出身的邢胜奎师傅学习演出了武戏《关公显圣》和功架戏《包公打銮驾》等剧目,打下能文能武的功底。 1941年,张桂凤来到上海,1945年加盟袁雪芬创立的雪声剧团。 1947年,她参加了上海越剧十姐妹为筹款创办实验剧场和越剧学校联合义演《山河恋》的活动,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越剧十姐妹”之一。

由于唱腔刚劲挺拔、表演个性鲜明、擅演剧目众多,张桂凤有个“千人千面”的美誉,她饰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公远、《打金枝》中的唐皇都深受观众喜爱。再加上她戏路宽广,除了老生行当,对丑角、老旦也多有涉猎,为越剧历史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记忆。 “《西厢记》中的崔夫人、《祥林嫂》中的卫癞子都是她塑造的经典人物形象。上世纪中期,越剧从歌剧改编移植了《江姐》一剧,张桂凤在剧中饰演双枪老太婆,得到了广泛赞誉,歌剧《江姐》甚至反过来向她学习怎么演这个角色。 ”作曲家陈均说“张桂凤善于广泛吸收其他艺术门类的精华。她曾说自己受周信芳创立的麒派影响,才能将程式化与生活化结合演好。”陈均说,“她对艺术的严谨到了严酷的程度。排练后,她还能边走路边吃饭边背戏。 ”张桂凤严谨的艺术态度,使她在抠戏时挖得深、看得准。有一次,陈均与吕瑞英排越剧《穆桂英》,排到穆桂英久违沙场再见帅印,回忆战场杀敌的一段唱。剧组主创人员听后交口称赞,却只有张桂凤一个人说不好。她说:“这里缺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穆桂英久不上战场,回忆应该是逐步明朗起来的。 ”这一番话,陈均和吕瑞英顿时深感赞同,整整呆坐了三刻钟,才想出了以“由慢变快”的节奏来表现。

如今,越剧行业的小生花旦最受人追捧,老生的光芒黯淡了许多。上海越剧院院长李莉感叹:“越剧行里常说 ‘十老九张’,就是说张桂凤桃李满天下,就算不是张桂凤自己的学生,也多有学张派的。上海越剧院今天还有深厚的老生力量,张桂凤老师是立下汗马功劳的。 ”作为张桂凤最小的一名正式弟子,上海越剧院的演员吴群回忆:“张老师在专业上真是非常严厉,她认为演员是没有资格生病的,会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的身体管好而批评我们。但是一下台,老师就会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慈祥的‘外婆’,会用冬虫夏草炖了鸽子给我们补身体。虽然老生没有小生花旦如此夺目,但张老师曾告诉我们,行行出状元,只要认真演戏、摆正位子,一样会赢得观众的喜爱。”

图为张桂凤在越剧《梁祝》中饰演的祝公远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