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田野上的华丽乐章 ——柯岩街道十年文化之路

日期:2011.08.26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关键词】 柯岩 

【地址】 地址1

【来源】 绍兴县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文化如水,滋润心田。

2007年,红红火火的“种文化”运动,吸引了柯岩街道成千上万的父老乡亲参与其中,感受快乐。

一首首田园新曲,一段段优美舞蹈,一台台家门口的大戏……5年过去了,庄稼地里的“文化”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越来越多的农民兄弟从看客成为主角,从台下走到台上,香醇浓厚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重新散发出了新时代的魅力。

“哆”——播种

近年来,随着与柯桥主城区融合日益紧密,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柯岩居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虽然街道每年多次组织省、市、县的文艺骨干“送文化”下乡,但限于各种因素制约,毕竟不能天天“送”。

如何让文化的“种子”散播农村,在基层茁壮成长,关键是依靠农村文化的本土建设。从2007年起,柯岩在街道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村“种文化”——“三百”工程,提出用3年时间,培养出100名文体骨干、建立起100支文体队伍、建设好100个文体活动阵地,以此挖掘和保护具有柯岩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让农民在亲身参与中体味文化带来的快乐。

37个村居纷纷行动起来,把“种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谋划。从组织村级农民篮球赛到红歌赛;从传统故事、民间工艺品到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事活动,使“种”的文化真正适合农民口味。创新文化基因,想点子、出主意,成立读书社、玩起网络文化、组建摄影小组……内容一项比一项新奇,活动一个比一个时髦。同时还陆续设置了总共约300块各式宣传栏、阅报栏等文化宣传阵地,并坚持每日更换报纸,成为村民们“知晓国家大事、学习致富技能”的新窗口。

“口来”——开花

5年来,柯岩街道紧紧围绕“播下文化种子、盛开文明花朵、结出和谐果实”的主题,做到政府倡导、村居引导、骨干辅导、农民参与,37个村居按照“一村一品”要求,建立了120余支彰显特色的文体队伍,活动内容涵盖30多个项目,参与群众达5000余人,基本上实现村村“天天有活动”的良好文化氛围。

新风村的现代集体舞,河塔村的喜庆腰鼓,州山、秋湖村的健身舞蹈,新未庄的太极拳(扇),红旗村的气功,阮三居的戏曲,海山村的莲花落,丰项村的青年大联唱,永进村的交谊舞……文化活动形式多样,文体队伍迅速扩张,柯岩街道的男女老少、外来务工者都加入到“种文化”的行列中来。

目前,柯岩街道各村居排演较高档的文艺节目达50多个,基本上达到村村都有一个代表性节目的目标,最多的一个村有10个文艺节目。这些本土节目都具有“小型、方便、多样、普及、经常”的特色,既体现了农民口味,又显示出了一个共同点——倡导和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咪”——结果

种下文化的种子,收获文明的果实。

5年下来,当地农民的一些生活习惯正在悄然改变。在村道、农舍旁几乎看不到随意丢弃的废纸垃圾和乱堆乱放现象;晚饭后经常“小搞搞”的村民,一个个走下棋牌桌,走进训练场,跳跳舞、扭扭秧歌,不仅身体健康、心情愉悦,日子也过得和睦了;节假日,城里人与村居结对家庭走亲访友;暑假里,孩子们社会实践互换角色……同时,文化活动还增强了村居“两委”的向心力和村民的凝聚力。

“种文化”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也促进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如红旗村的腰鼓队、阮三居的戏曲队、海山村的莲花落表演,经常被请往各地表演。一些村居自编的顺口溜、三句半,引导农户走科学生产路子,取得了较好成效。

实践证明,通过农民“种文化”活动,柯岩街道农民兄弟的文化生活及精神面貌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农民变得更加快乐和自信,农村也变得更加和谐与文明。

社会事业发展篇 和谐社会建设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