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2)
报纸 (1)
会议论文 (1)
图书 (1)
按栏目分组
绍兴文化 (4)
经济发展 (1)
按年份分组
2008 (1)
2007 (2)
1995 (1)
1990 (1)
按来源分组
镇江高专学报 (1)
中国文物报 (1)
王羲之 (1)
浙江学刊 (1)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
相关搜索词
[0图]古城三部曲 镇江城市考古
作者: 刘建国  来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考古 
描述:古城三部曲 镇江城市考古
吴越文化二论
作者: 刘建国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百越文化  商周文化  吴国  西周时期  周人  吴越文化  历史学  太伯  江南地区  公元前 
描述:1990年8月21日至24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了首届国际百越文化学术讨论会。来自亚、美、欧三大洲的一百多位代表出席了这次盛会。大会共收到论文和论著84篇(本),它标志着百越文化史研究的新高峰。为及时反映这次会议的学术成果,本刊特增加大量幅推出“国际百越文化学术讨论会专辑”,选登部分论文以飨读者。
王羲之与瘗鹤铭:《瘗鹤铭》作者归属的重新审视
作者: 刘建国 潘美云  来源:王羲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瘗鹤铭》  东晋  王羲之 
描述:本文通过对《瘗鹤铭唐人金山本》和唐代(《润州图经》的分析,同时又对王羲之与朱方(京口)的关系、“雷门鼓事”的时代以及东晋书风的特征等方面进行深入地考证,从而得出《瘗鹤铭》作者就是东晋王羲之的结论.
王羲之与《瘗鹤铭》
作者: 刘建国 潘美云  来源:中国文物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羲之 
描述:镇江焦山《瘗鹤铭》石刻,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古来即被书家誉为“大字之祖”。它原刻于焦山西侧临江的崖壁之上,大约在唐代后期或稍晚坠落江中,破裂残损。$$虽然,《瘗鹤铭》石刻本身未署撰书者姓名,而是以名号代之。但关于它的作者,早在唐代《润州图经》中已经记载:“《瘗鹤铭》为王羲之书”。$$可是,
全文:

镇江焦山《瘗鹤铭》石刻,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古来即被书家誉为“大字之祖”。它原刻于焦山西侧临江的崖壁之上,大约在唐代后期或稍晚坠落江中,破裂残损。$$虽然,《瘗鹤铭》石刻本身未署撰书者姓名,而是以名号代之。但关于它的作者,早在唐代《润州图经》中已经记载:“《瘗鹤铭》为王羲之书”。$$可是,自宋代开始,一些学者对此提出异议,并以欧阳修、蔡襄、黄伯思、董辶卣、刘昌诗等为代表,分别从书风时代、活动条件以及铭文内容等方面否定王羲之作铭的可能。其中,如北宋欧阳修认为《瘗鹤铭》书法类似唐人作风,蔡襄则论定是隋人风格,而黄伯思判断酷似梁代陶弘景笔法,他们都在书风的时代上否定了王羲之;董辶卣提出王羲之“其时未尝至朱方(即东晋时京口,今江苏镇江)”,则又从瘗鹤书铭的活动条件上否定了王羲之;而刘昌诗考证,“雷门鼓事”是孙恩战乱中发生的事情,“此时岂复有羲之”,进而从书写年代上否定了王羲之。应该说,上述几位宋代学者对王羲之说的批判影响较大,他们的合围攻势似乎起到某种颠覆性的作用,致使许多后人在论述王羲之书铭的种种可能性时,便望而却步,难以逾越。而在此后的数百年间,王羲之书铭说在书论界长期遭受冷落、沉寂的境遇。$$那么,宋代至今一些持否定意见的学者,他们的观点是不是证据确凿,确有道理呢?带着这个疑问,近些年来笔者通过对《瘗鹤铭》文本、王羲之事迹以及东晋书风等方面作了深入考证,从中得出的结论却是大相径庭,我们认为《瘗鹤铭》的著作权仍然应该归属于王羲之。本文仅将这重新审视的若干要点作一简略阐述,并祈求方家识者教正。$$当我们在讨论《瘗鹤铭》的时候,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当是文本的甄别问题,即哪一种文本才是最为接近《瘗鹤铭》原刻的文本。$$考之《瘗鹤铭》的传世文本有三大系列:有以宋存残石为依据加以“括”厘定的《邵亢本》、《张堂本》等,属于《残石本》。其二,就是北宋“刁景纯(约)就金山经庋中得唐人于经后书《瘗鹤文》”,此本简称《金山本》。此外,还有宋代佚名学者将《残石本》与《金山本》等内容结合起来,添加编撰形成的文本,称之《别刻本》。在以上三种系列的文本中,属于前半部“序”文的内容相互区别不大,差异主要集中在后半部“铭”文部分,这与石刻中相对应的文字残损程度有关。$$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邵亢本》,它是《残石本》系列的代表,此文曾被宋代黄伯思的《东观余论》、卢宪的《嘉定镇江志》等所载。$$现将其全文抄录如下:$$瘗鹤铭 华阳真逸撰 上皇山樵(阙)$$鹤寿不知其纪也壬辰岁得于华(阙一字当为亭)甲午岁化于朱方天其未遂吾翔(阙一字,当为寥)廓耶奚夺(阙四字)遽也廼裹以元黄之币藏乎兹山之下仙家无(阙四字)我囗(此字不完)故立石旌事篆铭不朽词曰$$相此胎禽浮丘(阙二字)余欲无言尔(阙五字,当有雷门二字)去鼓(阙一字,当作华)表留(阙二字,当为形义)唯仿佛事亦微冥尔将何之解化(阙五字)囗(不全,又阙二字)惟宁后荡洪流前固重扃右囗囗囗囗囗囗(六字不全,又阙八字)华亭爰集真侣瘗尔(阙两字或文但止于此,未可知也)丹阳真宰(此四字不知其次)$$以上《邵亢本》由于问世较早(大约在北宋康定、庆历年间),并且又是以焦山宋存残石为据,因此古来学者多推崇有加。可是,人们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邵亢在厘定文本时对于不少残损部位的孤立残字以及阙字的编次,诚如南宋刘昌诗的评议多是“以意 括”的结果,这就难免要打上推想、臆测的主观印记。$$如果我们仔细审读《邵亢本》,就会发现文中确是多处存在文义结构方面错杂失序的现象。$$例如,“铭”文部分开头从“相此胎禽”到“事亦微冥”,主要是介绍鹤的身世。可是文本厘定者硬是将表示郁怨心情的“余欲无言,尔囗囗囗”句插入其中,则就明显割裂了前后文义的连贯性。$$在接下来“尔将何之……后荡洪流”诸句,应是同属于仙鹤解化升天活动的内容,可是在它们中间却又平添了“惟宁”等意境不相协调的文句,打破了这一组合文句的完整性。$$至于,在以下“前固重扃”(前途遭遇锁闭)一句的后面,理应衔接同属忧郁之情的内容。可是,邵亢却将“右割荆门”句编缀其后。此句文义表示凌空趋右,割断荆门的态势,显然与“前固重扃”的内容不合。而且,“右割荆门”还应是属于组合型句,因为古汉语中有着先左后右、左右并列的句式通例,此处前面明显缺失“左”字开头的另句。$$由此可见,《邵亢本》的文义结构,确是存在有多处失序、错杂的现象。这大概应是由于当时人们缺乏原刻资料的对比、鉴别的缘故,因而对于《邵亢本》及《张堂本》等都抱着全盘接受的态度,进而逐渐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甚至,连《别刻本》也受其影响,它的内容虽然比之《邵亢本》有所增补或变异,但是其文义结构、乃至错乱失序的现象却并没有大的差异。$$而在《瘗鹤铭》传世的文本中,只有《金山本》呈现出的则是另一种景象。《金山本》见录于宋代董辶卣的《广川书跋》,兹将其全文抄录如下:$$瘗鹤铭$$鹤寿不知其纪。壬辰岁得于华亭,甲午岁化于朱方。天其未遂吾翔寥廓也,奚夺余仙鹤之遽也?裹以元黄之币,藏之兹山之下。故立石旌事,篆铭不朽。词曰:$$相此胎禽,仙家之真。山阴降迹,华表留名。真惟仿佛,事亦微冥。西竹法里,宰耳岁辰。鸣语解化,浮邱去莘。左取曹国,右割荆门。后荡洪流,前固重扃。我欲无言,尔也何明。爰集真侣,瘗尔作铭。宜直示之,唯将进宁。$$丹阳仙尉、江阴真宰立石。$$此文本的来历,据董辶卣在《书<瘗鹤铭>后》中介绍:“昔刁景纯就金山经庋中得唐人于经后书《瘗鹤文》”。志载,刁景纯名约(1000年前后~1082或1083年),“少有盛名,擢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第,宝元中(1038~1040年)入为馆阁校勘”。“约独四十年周旋馆学,天下士无问识不识,皆称之曰 ‘刁学士’,而一世名德相望。告老而归(润州)”。因此,以他的为人和学识,所发现、判断的《瘗鹤铭》唐人抄本,其文本时代当是可资凭信的。$$我们再看上引的《金山本》,它的“铭”文完全是另一种格局和面貌。其中,第一部分内容全部都是介绍仙鹤身世的事迹(“相此胎禽,仙家之真,山阴降迹,华表留名”,“西竹法里,宰耳岁辰”);第二部分又全部是表述解化去莘的过程(“鸣语解化,浮丘去莘,左取曹国,右割荆门,后荡洪流”);而第三部分则表露的是在“前固重扃”的逆境之下产生的郁怨之情(“前固重扃,我欲无言,尔也何明”,“宜直示之,唯将进宁”);最后,第四部分介绍集侣作铭的活动(“爰集真侣,瘗尔作铭”)。《金山本》“铭”文的四个部分,相互递进,层次分明,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文字如行云流水,没有任何牵强、补缀的痕迹。这与其他各式文本所显露出的诸多失序错杂,或生造硬凑的现象形成强烈的反差。并且,在《金山本》中无一例重复《邵亢本》所发生的错置句式。而凡是被《邵亢本》割裂或拼凑的残文断字,都在《金山本》中能寻得本源的形态。尤为难得的是《金山本》的文字格局,亦与宋存原刻残石的字位及内容基本一致。$$如果,将《金山本》与其他系列的《瘗鹤铭》文本做一番比较,还会发现《金山本》具有更多的原真形态。例如,《邵亢本》的文前署“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文后署“丹阳、真宰”,这种将撰书人名署于文前的做法比较晚出,当是隋唐开始流行;而《金山本》则只见在文后署有“丹阳仙尉、江阴真宰立石”,如此将撰书人与立石人合二而一的署号方式,其格式不但接近汉魏碑刻遗风,而且符合主人和养鹤之间的特定关系。再如,《邵亢本》等对于仙鹤解化后的活动交代模糊,只剩下一句孤立的“右割荆门”残句。而《金山本》对此则有着完整的表述,即“鸣语解化,浮丘去莘,左取曹国,右割荆门。”表示鹤在解化升天以后,目标并不是琼瑶仙境,而是中原莘野,并且在途中还浩浩荡荡地进行了取城夺地的行动。这四句组合所体现的主题昭然若揭,它与东晋初期王羲之的侨民身份及北伐理想完全相符若节。由此可见,《瘗鹤铭》并不属于通常的游仙诗一类的题材,它所反映的精神面貌是与同时代郭璞“名为写仙,实为写郁”的《游仙》诗是相通的。郭璞与王羲之都是南渡的士族侨民,都有着失去故土的痛苦以及中兴晋室的强烈愿望。在他们的诗文中,既对神州中原充满思念,又对现实政治怀有忧虑,体现了东晋初期士族文人的时代精神。$$因此,基于对上述传世文本的考察和比较,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金山本》应是最为接近《瘗鹤铭》的原刻面貌,堪称为《瘗鹤铭》石刻尚未坠残前的珍贵记录。$$二$$史传“瘗鹤铭为王羲之书”,其出处即唐代《润州图经》。$$唐代孙处玄编撰的《润州图经》有二十卷,规模较大,内容丰富,当是包括润州及其所辖六县在内的历史沿革、风土民俗、名胜古迹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但令人遗憾的是《润州图经》与古代许多珍贵图书一样没有能被流传下来。$$《润州图经》中有关《瘗鹤铭》书者的记载有幸能被传诸后世,这要归功于北宋学者欧阳修。在他所编撰的《集古录》书中,曾两处引用《润州图经》的文字: 一处为“右《瘗鹤铭》, ……按《润州图经》以为王羲之书,字亦奇特”;另一处,《润州图经》以为王羲之书,字亦奇放。上述引文尽管只是寥寥数十字,但对于了解《瘗鹤铭》的作者归属来说,意义十分重大。$$至于,这段文字虽属转引,但我们可以确认它的理由主要有两条:$$其一,引用者欧阳修曾多年在朝廷秘阁三馆中任职,并“奉诏修《唐书》纪、志、表, 自撰《五代史记》,法严词约,多取《春秋》遗旨。”可见,他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所录引文,必有所据。$$其二, 由于欧阳修力主“《瘗鹤铭》不类羲之笔法”,将《瘗鹤铭》归于唐人所书,其观点正与《润州图经》相左。一位对王羲之书铭持异议的学者,他不可能去生造、杜撰与自己立论相悖的内容。因此,欧阳修的引文也就更具有可信性。$$而《润州图经》所记录的王羲之书铭内容,更是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记录承先。如果将《润州图经》的书铭记载与宋代以降的各种书论做一个比较,就不难发现在它们之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即《图经》所记录的王羲之书铭事迹,并不是《图经》撰者孙处玄的个人学术观点,而只是对这一流传至唐代的文化遗产的忠实记录,孙处玄所扮演的是一个记录者的角色。而千百年间数以百计的文人学者,他们围绕《瘗鹤铭》所发表的各种书论,都只是属于学者们的个人观点。因此,这两者的性质和分量不能等同视之:前者属于记录史传,后者属于研究心得;史传体现的是文化的积淀,心得体现的是个人的感想。$$二是史传唯一。《瘗鹤铭》自诞生以后,至公元十一世纪欧阳修提出异议之前,鹤铭书者除王羲之外,史料中未见有任何第二人。只是,在明末清初时期曾出现过一段插曲,即明代商维氵睿 、焦 以及清初周辉、王士稹等提出在所谓“唐代李石”著述的《续博物志》中,已见有《瘗鹤铭》书者为梁代陶弘景的记述,也就是似乎在唐代的史料中已出现陶弘景书铭的内容。但,这只是一场不应该发生的误会,因为在《续博物志》一书中收录有大量宋代的人物事迹,该书作者为南宋李石。上述学者硬是将南宋著作误以为是唐代志书,所谓唐代已有陶弘景为《瘗鹤铭》书者的记载纯属子虚乌有。$$三是世说久远。尽管近千年间,关于《瘗鹤铭》书者的异说纷起,争论不绝,但是,似乎主要还是限于书斋范围,因为王羲之的书铭事迹在社会上、人世间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此,我们如果稍作细心一点观察,就会发现在书论史上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历代许多持不同观点的著名学者,无论是宋代的蔡襄、黄伯思、董辶卣 、蔡佑、张邦基、刘昌诗,还是元代陶宗仪、清代程南耕等,他们往往在发表自己的论点之前,都要首先表述王羲之的书铭事迹,并且多是以“世谓”、“世传”、“世因”、“俗传”、“相传”等述语而冠之。这实际上反映了古代社会始终存在着关于《瘗鹤铭》书者为王羲之的文化传承和主流意识。

王羲之与瘗鹤铭——《瘗鹤铭》作者归属的重新审视
作者: 潘美云 刘建国  来源:镇江高专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瘗鹤铭》  东晋  王羲之 
描述:详尽地分析《瘗鹤铭唐人金山本》和唐代《润州图经》,深入地考证王羲之与朱方(京口)的关系、雷门鼓事的时代以及东晋书风的特征,可以得出《瘗鹤铭》作者就是东晋的王羲之。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