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2)
按栏目分组
经济发展 (1)
绍兴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2 (1)
2011 (1)
按来源分组
广州日报 (2)
相关搜索词
[4图]越剧大师王文娟:做了一辈子的“林妹妹”
作者: 巩一璇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 86岁的王文娟依然精神爽利。  大师系列之王文娟  20世纪初,他们锐意进取、开风气之先,他们在各自的行业不懈追求,成绩卓然……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些跨世纪的大师,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重温一个时代的精髓。  1926年12月19日生于绍兴嵊县,中国戏剧家协
全文:

86岁的王文娟依然精神爽利。

 大师系列之王文娟

 20世纪初,他们锐意进取、开风气之先,他们在各自的行业不懈追求,成绩卓然……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些跨世纪的大师,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重温一个时代的精髓。

 1926年12月19日生于绍兴嵊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 ,曾任上海市人民代表,上海越剧院小红楼剧团团长,擅长越剧青衣。王文娟的丈夫是著名艺术家孙道临。

 专题策划: 刘放

 文/图: 上海站记者 巩一璇

 八月的上海烈日炎炎,但37摄氏度的高温也没有浇熄上海书展的人浪。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书展人气最高的作者,并不是那些“明星作家”,而是一位86岁高龄的女士,她就是暌违多年再次现身的越剧大师——王文娟。

 林黛玉这个角色太有诱惑

 “演不好砍我的头”

 立“军令状”来演“林黛玉”

 在王文娟的艺术生涯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饰演“林妹妹”一角,王文娟回忆说,对于许多不熟悉越剧的观众而言,拍摄于1962年的戏曲电影《红楼梦》是他们了解这个剧种的开端。

 其实,早在1955年,也就是王文娟刚加入上海越剧院那一年,编剧徐进开始着手策划改编《红楼梦》,对于这样的构思,很多人并不看好,“一本一百多万字的文学名著,如何改成3小时的戏曲作品?就算有了本子,谁又能演?”

 一日,伊兵(编剧)和徐进到大众剧场看戏,演出结束后到后台,伊兵突然问王文娟:“你敢不敢演林黛玉?”王文娟那时正在卸妆,也就随回答了一句:“敢啊。”伊兵接着问:“你能演好吗?”王文娟不假思索地回答:“演不好砍我的头!”回忆起当时那么一个贸然的“军令状”,王文娟坦诚地说,虽然当时听起来像是一句玩笑话,但是林黛玉这个角色对于演员来说实在太有诱惑了,她开始了全力以赴的准备工作。

 连演五十四场,场场爆满

 这部剧在当时是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剧目,由哪个团来排演,由谁来演都是所有人瞩目的焦点,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争议,最终决定由上海越剧院二团演出,钟泯担任导演,徐玉兰(越剧名家)饰演贾宝玉,王文娟饰林黛玉。

 为了排好这出剧目,演活林黛玉这个角色,王文娟花了大量的时间来细读《红楼梦》原著,反复地推敲他们之间的人物关系,将林黛玉的对话部分用红色的笔标注出来,便于一看再看;除了基本功的准备之外,王文娟还观摩了许多古画中的侍女形象,作为她塑造林黛玉形象的借鉴。“林黛玉的难演之处,还在于这个人物拥有复杂多层次的情感,经常在短短几分钟之内要表现出她‘惊、气、冲、退、悲、忍’六个层次的感情变化。”

 “虽然在排练的过程中,耗神耗心,但最终的演出效果就如我们后来知道的那样,大获成功,连演五十四场,场场爆满,赢得了文艺界的一片喝彩声。”王文娟在她的新书《我的越剧人生——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中写道:当时周恩来总理也来看了他们的演出,并提出建议,要求在字幕的处理上也要讲究精细。后来周总理生病期间,也常在病榻上听《红楼梦》的唱段,并不止一次地说:王文娟演林黛玉就是合适。

 黛玉访黛玉:

 陈晓旭求艺王文娟

 王文娟扮演的“林妹妹”获得观众的喜爱,也被同行后辈奉为“经典”,其中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一段佳话,乃是陈晓旭在电视剧版《红楼梦》拍摄期间,专程求艺王文娟的故事,被人称为“黛玉访黛玉”。

 王文娟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陈晓旭的那天,这位年轻的“林妹妹”着一身淡黄色的春装,脖子上搭配白纱巾,既柔美又清新。王文娟看着晓旭连连称赞:“样子蛮好,很年轻,像一朵花……”

 王文娟说陈晓旭是个有心人,来访前做了很多功课,准备了一堆创作上的疑难问题。谈话一开始,她就急切地抛出问题:“王老师,我真是碰到了很多难题。林黛玉寄人篱下,孤单无倚,体弱多病,她和宝玉的纯真爱情又遭到破坏,处处给人一种哀伤愁苦的性格特点;可是拍摄中导演提出还要表现她开朗、爱说笑,甚至逗得别人捧腹大笑及尖刻、孤高等其他侧面,这样,不知观众能不能接受?”

 王文娟听得很开心:“你们的导演提得好,过去,无论舞台剧或者拍电影,都受到限制,只反映了她和宝玉的爱情悲剧,表现她郁悒悲愁的一面多。实际上她有时很开朗,有猛然笑,抿着嘴角儿笑,嗤的一声笑,笑得捂住胸,笑得岔了气、伏在桌上直叫唉呦……”

 对于陈晓旭提出的“原来戏剧里表现的林黛玉的悲剧是封建家庭造成的,但电视连续剧中强调了她的性格悲剧”这个问题,王文娟印象很深,她当时的回答是:“林黛玉的悲剧很复杂,所以人物也难演,光讲封建压迫太简单了;掌握她的感情也要有分寸,没有激情会平淡,感情太强烈又不像,尖刻了不可爱,不尖刻又不是林黛玉……”

 王文娟说她自己在演这个戏时,也流了好些眼泪,每看一遍小说,每排一遍戏,都要流泪。

 “我看黛玉这个人感情是非常深的,爱情就是她的生命,宝玉没有了,她就死了。她争取理想的生活,但决不去投靠人家,讨好人家,决不用什么手段,而是以自己真诚的感情去换取对方真诚的感情。林黛玉是孤高自傲,因为她聪明,看事情看得深,肚子里有学问,所以要演好林黛玉首先要懂得诗,理解了她的诗才能理解她。”

 回忆老伴:道临爱护了我一生

 道临的信写得多而勤

 1962年,当越剧电影《红楼梦》的拍摄进入尾声的时候,王文娟也完成了人生的另一件大事:和著名的电影演员孙道临结婚。那一年,孙道临已经41岁,王文娟也是36岁的成熟女性了,在当时的社会气氛下,这样的婚姻也算奇事。王文娟自己也笑言道:“用现在的话说,我们就是标准的‘剩男剩女’了。”

 在认识孙道临之前,王文娟一心都扑在戏曲事业上,然后想着把弟弟妹妹培养成人,并无着心在自己的婚恋问题上,直到黄宗江这个“大媒”出现。黄宗江和孙道临是多年同窗挚友,合作演出了《雷雨》等话剧,而黄宗江跟王文娟也是文艺圈的好友。1958年春天,王文娟记得很清楚,那是她和孙道临正式认识的日子,黄宗江带着孙道临,徐玉兰陪着她,两人在作协招待所见了面。

 “那天道临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列宁装,看起来书生气十足。我本来就内向少言,意外的是,道临也很少插话,在我印象中,电影界人士大多性格活泼,能说会道,身后的这位似乎是个例外。”临走时,孙道临提出送王文娟回家,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看过你演的《梁祝》和《西厢记》……”

 那次见面后,两人就开始了通信,因为两个人工作都常在外地,见面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只有以书信来寄情,王文娟说:“道临的信写得多而勤,常常是我的回信还没有寄出,他新的一封信又寄到了;每次看完我的演出,他都会写下观后感,厚厚一叠寄给我。”

 我的“花轿”是一张小板凳

 当时的两人都已经是文艺界的大红人,和现在一样,一旦恋情曝光,无论成与不成,都必然成为别人中的话题,所以他们两人的恋爱也谈得辛苦,为了躲避人群,很少白天出门,约会都是在晚上散散步,看电影、逛街、吃饭这些安排是很少有的。

 但这些都不是阻碍他们相爱的问题,当他们的恋爱关系日益公开之后,双方单位的政审成为最大的障碍。

 终于,经过重重困难,在朋友的支持下,两人于1962年7月低调成婚,结婚照请同事帮忙拍摄,由王文娟的小弟担任司仪,两个人就穿着简单的衣服在亲友的祝福下完成了结婚仪式。

 婚后的蜜月旅行,两人计划去杭州游玩,因为买不着坐票,两人只好买了两张站票出发。谈起这件事情,王文娟还是记忆犹新,她说:“道临像变戏法一样拿出一张小板凳,笑着拉我坐下,轻轻说:‘哪有叫新娘子站到杭州的道理。’”

 王文娟说:想起小时候在家乡,常羡慕新娘子坐花轿,想着自己哪天出嫁了也要坐花轿,没想到现在坐的却是板凳,这就是我的“花轿”了。

[3图]贺敬之:下辈子,我还选柯岩做爱人
作者: 巩一璇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柯岩 
描述: 柯岩 柯岩 著名作家、诗人柯岩病逝,曾创作广为流传的《周总理,你在哪里》  “妈妈,又出差了。”贺小雷说,他无法面对母亲已经去世的事实。就好像母亲生前“永远都在路上,永远都在处理事情”一样,这一次,她的离去,就当作她生命中又一次的“出差”吧。 贺小雷是柯岩
全文:

柯岩

柯岩

著名作家、诗人柯岩病逝,曾创作广为流传的《周总理,你在哪里》 

“妈妈,又出差了。”贺小雷说,他无法面对母亲已经去世的事实。就好像母亲生前“永远都在路上,永远都在处理事情”一样,这一次,她的离去,就当作她生命中又一次的“出差”吧。

贺小雷是柯岩和贺敬之的儿子,在她的眼中,妈妈就是一个“工作狂”:“她身体一直不好,做过心脏搭桥手术,摘除一个肾脏,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直到临终前,母亲也没有放下手头的编辑工作。”

2011年12月11日13时35分,曾创作《周总理,你在哪里》的著名诗人柯岩永远地搁下了她握了一生的钢笔。据贺小雷透露,柯岩在住院期间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切开气管进行抢救,因此没有机会留下最后的话语。

专题采写及图 

本报驻上海记者 巩一璇 

“人们的哭声给了我 创作《周总理,你在哪里》的灵感”

“中国古人把绿绿的小苗称为柯;岩就是大大的坚硬的岩石。岩石上是很难长出树来的,因此,凡是能在岩石上成活的树,它的根须必须透过岩石的缝隙寻找泥土,把根深深地扎入大地……我取它做我的笔名,因为我知道写作是一件很难的事,决心终生扎根大地,终生奋力地攀登,从而使我的作品能像岩石中的小树那样富有生命力。”柯岩曾这样阐释自己笔名之含义。她的愿望,随着柯岩这个名字,一点点走近读者的心。

柯岩本名冯恺,1929年出生,20岁就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之后六十余载,她笔耕不辍,佳作频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她曾以儿童文学和戏剧文学作品闻名于世,她的《“小兵”的故事》、《“小迷糊”阿姨》等作品,为她赢得了无数儿童“粉丝”。由她创作的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更是轰动全国,叩动了几代人的心弦。

1976年,柯岩从收音机中听到周总理病逝的消息,当她亲眼看到无数群众送别周总理的场面后,决定要用笔记录下这一时刻。“刚开始写的东西都像记流水账,后来我每天到广场和群众一起哭,看到一位老大娘,她一边拍着人民英雄纪念碑一边哭,我当即决定用哭亡灵的形式来写作。”柯岩曾这样回忆说。在周总理逝世一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公开发表了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充满真挚情感的诗歌打动了无数读者。

“在我80年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经历了阳光灿烂,也跌入过深渊,跋涉过险滩,但只有在知道了我是谁、懂得了感恩之后,才有了完满的幸福和真正心灵的安宁。”两年前,柯岩在《我是谁》一文中写下这样的话。

而柯岩的这一生,的确如她自己描述的这样,充满了坎坷。1981年,柯岩因心脏病住院,出院不久,又因疑患肾癌重新住院。在住院一年的这段时间里,她多次在死神的门口徘徊,而在癌症病区,她又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生离死别,痛苦和折磨,同时也接收到了很多新的医学理念和治疗信息。

出院后,柯岩把她的所见所闻整理成文,创作了报告文学《癌症≠死亡》,用文字来讲述生命的顽强和感动,让无数癌症患者看到生的希望,也使人们改变了对癌症的认识。而柯岩家也因此被迫成为了“癌症咨询中心”。

贺敬之谈妻子:是一场大病将柯岩送到我的身边

柯岩的离去,受影响最深的,是她相伴一生的丈夫——著名诗人贺敬之。

两位老人共同的友人王金虎在柯岩去世后,赶去探望贺敬之。他说,地上、桌上、柜子里,全是书,书柜前摆放着许多大小镜框,里边镶嵌着柯老和贺老的照片。“什么都没动,还是跟柯岩生前的摆设一模一样。”贺敬之孤独地坐在书房里,指着柯岩的书桌和椅子说:“这么多年,我们吃饭时都是面对面,工作时也是背靠背。现在都空了。”

贺敬之与柯岩这对文坛伉俪,令许多人羡慕不已。一次英达在节目中采访他俩,问“下辈子的选择是什么”,贺敬之回答:“下辈子我还找她。”当时坐在贺敬之身旁的柯岩,笑得很灿烂。

回忆两人最初的相识,贺敬之说:“是一场大病将柯岩送到我身边。”

1950年初,柯岩所在的剧院举行剧本座谈会,邀请当时已非常有名的贺敬之去谈《白毛女》的创作经验。初次接触,贺敬之对柯岩的印象很好——朴素、热情、不矫揉造作,而柯岩一见到贺敬之却大感意外——《白毛女》的作者竟这么年轻、文雅、幽默,完全没有大作家的架子……

1951年初,贺敬之到河北乡下采风,但没待多久就感到身体不适,去县医院看病,被诊断为肺结核,而后立即被送回北京,住进当时专治结核病的北京红十字医院。为防止传染,医院规定外人不可来探视,但柯岩竟很快出现在贺敬之的病床前。担心柯岩被传染,贺敬之要求她别再来,但柯岩却笑着说:“越害怕才越会被传染呢。”这句话给贺敬之留下了别样的感觉,“也许这个女人就是要陪伴我一生的那个人”。1953年10月,这对文坛金童玉女结为夫妻,至今相伴走过了58年的人生岁月。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