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2)
按栏目分组
绍兴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06 (2)
按来源分组
中国改革报 (1)
西部时报 (1)
相关搜索词
传统越剧遭遇现代文化冲击
作者: 张乐姜瑞余靖静  来源:西部时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礼服时装取代了长衫水袖,说唱摇滚盖过了委婉清唱。话剧、音乐剧、影视片、流行音乐成为潮流所向,曾经风靡中国大地的传统戏剧却日益少有人问津。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在百年历史发展以及不断的继承和变革中前行。从舞台到演员,从题材到舞美,从唱腔到服饰,百年越剧不断地汲取着其他艺术的养分,一代代优秀的越剧表演
全文:

礼服时装取代了长衫水袖,说唱摇滚盖过了委婉清唱。话剧、音乐剧、影视片、流行音乐成为潮流所向,曾经风靡中国大地的传统戏剧却日益少有人问津。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在百年历史发展以及不断的继承和变革中前行。从舞台到演员,从题材到舞美,从唱腔到服饰,百年越剧不断地汲取着其他艺术的养分,一代代优秀的越剧表演艺术家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不断的变革中让越剧充满了时代特色。3月27日,越剧迎来了她100岁生日。辉煌的历史和官方庆典的隆重热烈,难掩现代文明冲击下的落寞和无奈。中国传统越剧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现代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地处东南沿海的浙江和上海近百年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思想最开放、潮流文化最时尚最先锋的地方。当年,越剧在浙江萌芽成长,并在上海汲取了传统京剧、昆曲的养分,借鉴了话剧、电影等新兴艺术,一登台亮相就艺压群芳,一举成为引导时代潮流的先锋文化。如今,潮流文化成了影视、音乐剧和流行音乐的天下。欧美流行乐曲、日韩影视作品最早在这里登陆,一些年轻人对日韩潮流文化如数家珍,却从未看过一场越剧,甚至不知越剧为何物。市场萎缩,观众日趋老化。有资料显示,尽管风靡全国、贵为中国第二大剧种,但越剧的观众群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人群,其中尤以中老年人居多。在年轻一代中,越剧则少有人问津。缺乏观众,一些国有剧团艰难度日,少数甚至黯然解散。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将其归咎于当代文化的多元。他认为,现代社会比过去有更丰富的艺术品种、艺术样式和文化产品。因此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热衷于其他艺术而非越剧等地方戏剧,完全可以理解。但他同时也坦言,越剧确实面临着如何使更多的年轻人接受的问题。“越剧年轻观众的缺失,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我们的戏曲艺术还不太为年轻人所了解或熟悉。”近年来,江浙沪等地的文化机构和演出机构探索用低票价的方式争取观众,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有名角的戏一票难求,但没了名角,许多场次的售票窗口仍然门庭冷落。上海、浙江等地的文化人士和越剧名团为争取年轻观众,开展了越剧进高校活动,在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学府举行越剧演出和越剧知识介绍。虽说温婉优美的越剧让青年学子眼前一亮,但结果并没有像一些人预测的那般乐观。剧团坦言“去一次亏一次,不可能有经济效益”,讲课人感慨多数学生只是好奇,看热闹的心理和一次两次的授课培养不了对越剧的兴趣。面临窘境的并非只有越剧,中国许多传统戏曲正在潮流文化的冲击下加速消亡。文化名人余秋雨认为,传统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它符合了当时的时代审美和情趣,时代变化了,被取而代之是历史的必然。人们无权也不可能要求一种传统文化永远占据潮流的先锋。“正如只存在了75年的元曲,尽管时间短暂,却并不影响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他说。不过更多的人并不希望它们消亡。如为了挽救有“百戏之祖”美誉的昆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甚至将其列入了首批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抢救和保护。政府也相继拨出资金或出台政策,对这些艺术奇葩予以扶持。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省曾在全省范围内选拔戏剧好苗,予以集中培养打造。以青春姿态亮相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艺惊四座,不仅再度掀起了一股越剧的潮流,还走出国门,赢得了海外观众的喜爱。“纵观中国越剧百年历史,兴衰似乎都与创新改革密切相关。”当今中国越剧第一女小生茅威涛是坚定的改革派。她的脱颖而出得益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那轮成功的越剧改革。尽管困难重重,但茅威涛一直没有放弃探索文化革新之路。近些年来由她领衔主演的《孔乙己》、《藏书之家》未必能赢得所有戏迷的拥护和支持,但却让人耳目一新。她说,自己的新剧目舞台面貌虽然变化很多,但越剧的基本点不会变。那就是写意型的戏曲精神不变,“女子越剧”本体不变,浙江嵊州方言不变。“新世纪的新越剧,应该依然有牢固的民族文化之根,依然是堂堂的中国气派、婉约的江南风格!”有人认为,越剧想要重振昔日辉煌,还必须与时尚主动结合。为此,越剧在百年诞辰之际,在杭州首次进入酒吧,成为探询是否为年轻人所接受、愿意掏钱消费的一次大胆实验。上海也在纪念越剧百年诞辰活动中安排了一系列非常时尚的活动,如让参加《越剧的诞生》直播晚会的越剧艺术家们像电影明星一样走过星光大道,踏上红地毯。上海越剧院与报纸在网上开辟越剧博客,并举办博客大赛,增加越剧的时尚魅力,吸引年轻人对越剧品头论足。不管迎合和接轨潮流元素的改革尝试结果会如何,人们仍然希望越剧能借百年诞辰举国庆贺之际,重获青春与魅力。

“酒吧越剧”是毁还是救
作者: 张乐姜瑞余靖静  来源:中国改革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从民间小调发展成仅次于京剧的 中国第二大剧种,起源于浙江嵊州的 越剧近日迎来了她100周岁的诞辰。 明星汇集,镁光灯频闪,在鲜花烹 油的锦绣庆典外,越剧界却不得不直 面困惑:观众群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 人群,而其中尤以中老年人居多,年轻 一代中则少有人问津;一些国有剧团 艰难度日,少数甚至黯然解散…
全文:

从民间小调发展成仅次于京剧的 中国第二大剧种,起源于浙江嵊州的 越剧近日迎来了她100周岁的诞辰。 明星汇集,镁光灯频闪,在鲜花烹 油的锦绣庆典外,越剧界却不得不直 面困惑:观众群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 人群,而其中尤以中老年人居多,年轻 一代中则少有人问津;一些国有剧团 艰难度日,少数甚至黯然解散…… 新华社记者报道指出,这些烦恼 同样困扰着其他中国传统戏曲。在多 元文化形式的冲击下,消亡,是否越剧 等中国传统戏曲的历史“宿命”?要怎 样落笔,才能重拾青春与魅力? 百年越剧面临三大困惑 100年来,越剧界星光灿烂、明星 辈出。无论是当年红遍上海滩的袁雪 芬、徐玉兰、尹桂芳等“越剧十姐妹”, 还是赵志刚、茅威涛、钱惠丽、何赛飞 等当红小生、花旦,在上海、浙江、北京 等主要省市甚至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都拥有大批的戏迷。 然而好景不常在,越剧市场日渐 萎缩已是不争的事实。要在新的时代 找到新的定位,它所面临的困惑有三: 困惑一:固守老观众还是培养新 人群? 有资料显示,越剧的观众群日趋 老龄化,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人群, 而其中尤以中老年人居多。而年轻一 代中,越剧则少有人问津。 据新华社报道,浙江省文化厅厅 长杨建新在中国越剧百年诞辰纪念活 动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越剧确实面 临着如何使更多的年轻人接受的问 题,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我们的戏曲 艺术还不太为年轻人所了解。 困惑二:坚持传统还是迎合潮流? 近年来,“青春”、“时尚”就成为了 传统戏曲的一个亮点,为年轻人量身 定做的青春版越剧登台亮相。痞子蔡 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被搬上 越剧舞台,不少年轻人叫好,老年人却 大摇其头。很多上了年纪的观众表示, 越剧就应该是他们习惯了的那种表达 方式和模样儿,他们不会去酒吧听越 剧,也不太接受青春版的越剧。 困惑三:定位城市还是重返农村? 越剧诞生于农村,可没有上海这 个大城市的大舞台却难以走向全国。 然而百年之后,这一切却恰恰颠倒了 个个儿。越剧在城市门庭冷落,在农村 却异常火爆。 市场经济的杠杆下,为谋生计,许 多省市专业剧团也不得不放下架子, 将农村市场作为大部分的收入来源。 绍兴小百花越剧团陈团长介绍,现在 剧团80%的收入来自农村市场。而在 城市,即便是像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这 样的名团,完全以市场化的方式演满 100场,也是艰巨的任务。 改革越剧 是救 还是毁 而在现今传统戏曲普遍遭遇“寒 流”的情势下,“越剧第一女小生”茅 威涛成了中国当代越剧创新进程中 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她所带领的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锐意改革,希望能 借此从“田歌”中走出越剧的清新高 雅之路来。 对越剧的未来,茅威涛有着自己 的守望:“我们的越剧不能再停留于表 现家居女性最为关注的儿女情长这一 狭窄领域,即使是儿女情长的题材,也 需要注入全新的人文关照。因此我们 这一代越剧演员需要更多思考,需要 寻找更能适应新时代的文化消费主体 的题材,需要为越剧的艺术表现寻找 新的增长点。”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越剧该走 高雅路线的想法。浙江省文化厅厅长 杨建新就直言不讳地说,越剧作为带 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戏剧品种,有其特 有的表现形式和擅长的表达方式,《春 琴传》的题材和内容未必就适合越剧。 他认为,作为探索可以尝试,但必定不 会是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 谁是越剧的“系铃”“解铃”人 面临改革窘境的并非只有越剧, 中国的许多传统戏曲同样在潮流文化 的冲击下加速消亡。 中国文化名人余秋雨认为,传统 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她符合了当时的 时代审美和情趣,时代变化了,被取而 代之是历史的必然。人们无权也不可 能要求一种传统文化永远占据潮流的 先锋。“正如只存在了75年的元曲,尽 管时间短暂,却并不影响它在中国文 化史上的地位。”他说。 不过更多的人并不希望它们的消 亡。如为了挽救有“百戏之祖”美誉的 昆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甚至将其列 入了首批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 抢救和保护。政府也相继拨出资金,或 出台政策,对这些艺术奇葩予以扶持。 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主席黄先钢认 为,“艺术家不断探索,而观众则不断 地选择,越剧的命运最终是由观众和 市场决定的。” 对此,茅威涛认为应该把越剧的 消费人群予以分类。她认为,首先,今 天越剧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越剧观众,不再单纯只是 草创时期的山村农民,也不是上海租 界时期的家庭妇女。随着公民普遍教 育水平的提高,戏剧爱好者的欣赏需 求也在变化。她说,以女性为例,这 样的变化尤其大。除了家居女性的 欣赏水平与审美趣味已发生了巨大 变化,还出现了一个新的女大学生 票友群体,她们对戏剧欣赏格局的 影响,是每一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 越剧演员都不能漠然视之的。”茅威 涛说,“在我们的‘爱越俱乐部’里, 还包括很多高学历的越剧爱好者。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剧当然需要重 新为自己定位。” 浙江和上海地处东南沿海,是越 剧的发祥地和繁荣地,也是目前中国 经济最发达、思想最开放、潮流文化最 时尚、最先锋的地方之一。3月23日, 作为在越剧百年诞辰之际对越剧新生 存方式的尝试,越剧在杭州首次进入 了酒吧,成为探询越剧是否为年轻人 所接受、愿意掏钱消费的模式的一次 大胆实验。在酒吧里,传统戏曲拉近了 与年轻人的距离,使年轻人对越剧有 了新的认识。 不管迎合和接轨潮流元素的改革 尝试结果会如何,人们仍然希望,越剧 能借百年诞辰举国庆贺之际,重获青 春与魅力。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