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1)
按栏目分组
绍兴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2 (1)
按来源分组
今日桐庐 (1)
相关搜索词
[2图]越剧在桐庐(上)
作者: 胡泉森 杨露萌    来源:今日桐庐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 本版文字胡泉森杨露萌 本版图片黄强 潮起嵊县 越乡锦绣,钱塘管弦。越剧的发源地是嵊县(今嵊州市),自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创立至今已有百余年。地处钱塘江流域的桐庐,越剧的历史也很早,特别是解放以后,越剧在这块土地上得到很大的发展,还被誉为越剧“梅花奖”的摇篮。 清代,嵊县唱书“呤哈调”流
全文:

本版文字胡泉森杨露萌

本版图片黄强

潮起嵊县

越乡锦绣,钱塘管弦。越剧的发源地是嵊县(今嵊州市),自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创立至今已有百余年。地处钱塘江流域的桐庐,越剧的历史也很早,特别是解放以后,越剧在这块土地上得到很大的发展,还被誉为越剧“梅花奖”的摇篮。

清代,嵊县唱书“呤哈调”流到县内。班组人员三五无定,乐器只用的鼓、檀板,演员按节拍清唱,有的只单人说白、清唱,也有分角色对唱,甚至鼓板师傅也任角色帮唱,简单表演奉茶、缝纫、上楼、走马等动作,因每唱段完了,多有“啊哈呤哦伊呤哦——哎伊啷嗨”的拖腔,故称“呤哈调”。演出不上舞台不化妆,演员时坐时立,多为坐唱,只在家庭、旷场随地演出,故也称“落地唱书”或“文书班”。剧目有《珍珠塔》、《七美图》、《卖婆纪》、《兄妹看相》等,受其影响,县内也有艺人搭成班组,于农闲时穿村走乡,为村民提供文化生活。艺人大多亦农亦艺,为家庭弥补收入。

1906年,唱书艺人应观众之请于于潜县(今属临安市)乐平乡外伍村开始分角色上台演出《赖婚记》、《倪凤扇茶》等剧目,此为越剧滥觞。演员均为男性,只有适宜便装,并简单敷粉、画眉、着色化妆,称“清水打扮”,曲调糅入山歌、宣卷等唱腔。此时仍无丝弦、锣鼓等配乐,演出时唯闻台上鼓板的“的的笃笃”之声,故称此为“的笃班”。演出简短小戏,如《小放牛》、《箍桶记》、《十件头》、《双珠凤》、《庵堂认母》等,多为“一旦一生”或“一旦一丑”的对子戏,演员边歌边舞,故又称为“小歌班”或“鹦哥戏”。比较落地唱书已跨出一大步,且已在台上演出,化妆也较前讲究,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县内艺人纷纷仿效。

1922年,嵊县小歌班经闯荡上海后,始有管弦、锣鼓伴奏,后演员也由男子改以女子为主,曲调除本地民歌、小调外,还吸收其他剧种腔调并加以改进,创造“四工调”、“弦下调”、“萧板”等。剧目开始全本大戏,行当角色齐备,并向京剧、绍剧等学习表演技艺,形成以女子为主,唱腔优美,表演细腻的新剧种,因剧目多为反映以婚姻伦理为主的内容,与绍剧的宫闱戏、武功戏有明显差别,故称之为“绍兴文戏”,又因绍兴为古越之地,所以又称“越剧”。代表剧目有《碧玉簪》、《琵琶记》、《玉蜻蜓》、《双狮图》、《孟丽君》、《盘夫素夫》、《梁祝哀史》、《三看御妹》、《泪洒相思地》等。此后外地越剧团来桐演出渐多。30年代后,可知有以支兰芳领衔的凤鸣舞台;王杏花、姚水娟领衔的越升舞台;徐玉兰领衔的东安舞台;筱丹桂、商芳臣领衔的高升舞台;张茵、邓翠云领衔的小高升舞台等。其中1932年,嵊县崇仁高升舞台来桐演出,班主裘光贤,得旧县乡乡长张隆宪支助,在宁国寺收徒学戏,为演员无偿提供食宿,但必须于每天午后在罗家厅为镇民义演一场(有时只相当于“串红台”,即走台彩排)。后高升舞台向建德、金华流动演出。在金华演出期间,该科班主要演员筱丹桂、邢银花被上海商人所收买,跳槽去了上海。两年后,裘光贤又从嵊县招来一班姑娘,仍在宁国寺学戏,并在我县招收艺徒,学成后科班仍名高升舞台,不过老百姓称此为“小高升舞台”。此科班培养出张茵、钱兴培等著名演员,小高升舞台曾长期在富春江流域一带演出。

波涌桐庐

小高升舞台的热闹引得县内艺人也纷纷组织班社,其中有1938年在下南乡建立的之江舞台,班主徐俊豪;四管乡(新合)组建的雅溪舞台,班主潘子兴;1940年凤川组建新民舞台,班主李福生;深澳组建大新舞台,班主申屠绍堂;是年,于窄溪另组建桐江舞台,班主仍为徐俊豪;1946年在凤川组建天新舞台,班主孙樟水;1947年在百江也建立了类似的戏班,称“小京班”,实际演出的是越剧,班主陈月富。其中桐江舞台、新民舞台主要演出于分水江流域一带。科班往往于农闲时临时组合,演员聚散无常,乐师常有道士充入。那时盛行无脚本的路头戏,演出前导演只作剧情介绍,安排角色和简单串台走排,演出时唱词和演技全凭演员临场发挥。有些演员懂得韵脚,重要唱段往往可连唱数十句,达到淋漓尽致的效果,搏得观众赞誉。还常演连台戏,有的戏竟有连演十余场,如《十美图》、《狸狸换太子》、《火烧红莲寺》等,还有一些宣扬宗教教义的戏,如《探阴山》、《关公显圣》、《目莲救母》等。

时有横村镇板头村人柴云升,家道小康,尤酷爱丝竹。1947年,柴云升雇佣武功师傅在乡招收艺徒,初在近旁石门寺学戏,后转本村陈家花厅。那时学戏均为贫家女子,演戏遭社会鄙视,所谓婊子、戏子和粮子(当兵),学戏实为无奈出路。学戏又是一门苦差使,不仅夏炼三伏,冬炼三九,一早起来空着肚子,师傅就要叫孩子面壁双手撑地倒立,时间至少半小时,往往冬天许多孩子冻得倒挂口水结冰,稍有懈怠,师傅就藤条鞭笞。翻跟斗伤筋动骨是常有的事。炼功后是吊噪子。学徒期间伤病生死,与科班无涉。出师后才有微薄收入,演出中如忘了台词或唱错轻则罚薪,重则体罚。科班在地方演出遭土豪、地痞捣蛋是常有的事。至于睡戏台庙角,受跳蚤、臭虫之苦这就是戏子的生活。1948年,柴云升卖田20亩,从杭州买来戏衣、道具,有戏箱六只,打出云升舞台科班名,开始在县内演出。1950年春,科班从建德流入兰溪,由于时代变革,地方请戏班演戏很少,就雇船回到横村,科班就地解散。

4月,县人民政府公安局长高国璋,为发展桐庐地方经济与城关村行政主任陈荣弟、杜寿昌、闻祥丰等商议,县城需要组建一支剧团。三人就来到凤川,找到原浦江嫦娥舞台演员倪雪芳。倪雪芳为挂牌文武小生,此时因成家落户凤川。三位向她提出意向,因倪雪芳曾在云升舞台做过客师,于是她就赴胜峰与云升舞台班主柴云升商量组建剧团,柴云升当即同意,就以原云升舞台为班底,在县城又招收部分闲散艺人,成立桐庐县民艺剧团,共约30人,团长倪雪芳。倪雪芳筚路蓝缕,弹精竭虑,经过一段时间准备和排练,于是年9月正式开台演出,这是我县解放后建立的第一个越剧团,初属县公安局,后为自负盈亏的集体企业。是年冬,分水建立群众剧团,51年更名分水实验越剧团。由于国家扶持,50年代是我国越剧空前繁荣时期,剧团遍布全国,成为我国仅次于京剧的第二大剧种。民艺剧团队伍整齐,演艺不断提高。剧团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在宣传党的政策方针,表彰先进新事,活跃城乡文化中作出巨大贡献。演员们不辞辛劳,坚持上山下乡,为工农兵服务。主要演员除倪雪芳外,尚有花旦孙凤仙、陆桂娟、孔爱卿,老生徐桃娟,小生朱冬兰,丑角李杏秀等。至今县内的老人都还能记得当年他们的台艺丰采。

1958年11月,为支援富春江水电站的建设,民艺剧团调至七里泷工地,更名为富春江越剧团。与此同时,杭州市新六越剧团下放新登,并因并县转我县,更名桐庐越剧团。1965年,两团合并,仍称桐庐越剧团,分大、小两团演出。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文化部被批为“帝王将相部、才子佳人部”,女子越剧被称为“六十年代的怪现状”,传统古装戏被全面禁演,戏衣、道具烧毁,大批艺人受迫害,改行。剧团改名“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小分队”,只演现代戏和小节目。直到粉碎“四人帮”,桐庐越剧才迎来重新繁荣。

花开山乡

桐庐越剧曾誉称梨园的老名家有:

倪雪芳,1921年生于嵊县城关镇的一个贫民家庭,本名倪爱金。13岁曾在上海绸厂做童工。16岁因工伤回里。伤愈后顶着家庭压力入科班学艺,凭着坚忍的毅力和超强的悟性,成为一名文武兼备的小生。19岁为浦江嫦娥舞台的头肩小生。1942年转辗来桐庐演出,即走红富春江流域,并更名倪雪芳。她扮相俊美,唱腔圆润流畅,不仅开拓桐庐越剧事业,还先后担任桐庐民艺剧团、富春江越剧团团长。1969年离开艺坛,改革开放后,又满腔热忱地辅导民营剧团,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丁菊香(1926——2010),嵊县幸福乡溪西村人。10岁从艺,炼下扎实功底。14岁满师,工花旦,文武兼备。先后在嵊县双凤舞台,复兴剧台;宁波姐妹剧团、雪芳剧团;上海虹口剧院、光明剧院;绍兴文英剧团担任头肩花旦。1950年任杭州新六越剧团团长。1958年响应国家号召,带团下放新登县,未久因“三县合并”更名为桐庐越剧团,仍任团长。从艺50年,带徒十余人,为全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获首届浙江省戏剧会演一等奖。她的执着艺术追求精神和众多艺术形象至今仍留在人们记忆里。

邓翠云(1926—2010)桐庐县城人。1934年随父亲入嵊县高升舞台学戏,科班班规甚严,以男女交往为大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信条。她八岁即走红舞台,故艺名“八岁红”。武功基础全面,可连作23个小翻,从三张桌子上作鹞子翻身下台。曾与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筱丹桂、商芳臣同科班,为文武小生。观摩京剧名家梅兰芳、周信芳、盖叫天、尚小云演出,以融入自己演艺。先后在嵊县、上海、杭州、富春江流域献艺,并任新六越剧团、桐庐越剧团副团长,塑造公孙子都、十一郎、陆文龙、薛平贵等艺术形象。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