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11)
按栏目分组
社会生活 (5)
绍兴文化 (4)
经济发展 (2)
按年份分组
2014 (5)
2013 (4)
2012 (2)
按来源分组
绍兴晚报 (9)
今日嵊州报 (1)
天天商报 (1)
相关搜索词
嵊州一农民
作者: 陈正军  来源:天天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羲之 
描述:商报讯 4月10日,嵊州举行第十届国际书法朝圣节,54岁的三界农民张金荣特别兴奋。从一个手握锄头的农民到一个小有名气的书法爱好者,还加入了嵊州市书法家协会,仅仅6年时间。他说,这一切都得归功于王羲之,自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王羲之粉丝,6年临摹王羲之的书法有3000多幅,仅《兰亭序》就达500多幅。虽然
全文:

商报讯 4月10日,嵊州举行第十届国际书法朝圣节,54岁的三界农民张金荣特别兴奋。从一个手握锄头的农民到一个小有名气的书法爱好者,还加入了嵊州市书法家协会,仅仅6年时间。他说,这一切都得归功于王羲之,自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王羲之粉丝,6年临摹王羲之的书法有3000多幅,仅《兰亭序》就达500多幅。虽然没有人邀请他,每年嵊州举办书法朝圣节,他都会赶来参加。

张金荣是嵊州市三界镇清水塘村人,早年做过木匠,也到上海包过田、管过工地,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十分喜欢书法,练习王羲之的书法是他一生的追求。由于疲于生计,这样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

前几年,张金荣在三界镇上开了个烧烤摊,因为生意比较清淡,练习王羲之书法的念头再次在他的心中萌动。烧烤的间隙,他向旁边的单位讨来一捆捆的旧报纸练习,过往的行人总是称赞他的书法写得不错。

张金荣说,在6年中,他临摹王羲之的书法有3000多幅,写过的宣纸堆得和他一样高了,光是《兰亭序》就书写了500多幅。只要有出去的机会,他就会带上散发着墨香的书法作品,每到一个城市总会第一时间寻找花鸟市场推介自己的作品。“我从来不跟店主讨价还价,店主能给多少就给多少。”如今,上海、苏州、昆山、绍兴等等10多个地方的花鸟市场都放着他的作品,300元一幅、500元一幅随便给,据说,最高的一幅《兰亭序》卖到了1500元。“对我来说,有人买我的作品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张金荣说。

在张金荣的书画室里,最长的一幅书法作品有8米左右,几千字的作品没有一处笔误,对于这一点他自己非常自豪。墙上还挂着他去全国各地参加书法比赛时获得金奖的证书。近期,他迷上了书写袁志鹏作的《嵊州赋》。“美哉!嵊州山水之廊!壮哉!名士寄情之处!……”大段大段的《嵊州赋》,张金荣已烂熟于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书法作品,来宣传嵊州的文化底蕴,宣传嵊州的人文精神。

69名越剧艺校毕业生昨被一抢而空
作者: 陈正军  来源:绍兴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本报讯抢!嵊州越剧艺校的学生成了香饽饽。昨天,嵊州市越剧艺校举行2013届毕业生实习就业洽谈会签约仪式,69位学生全部签订协议。校长钱江南说,这几年来,艺校生就业从来不用担心的,但像今年这样火暴还是第一次。 据悉,昨天前来嵊州艺校挖人的有来自全国各地50家越剧院团,共推出300多个就业岗位。而201
全文:

本报讯抢!嵊州越剧艺校的学生成了香饽饽。昨天,嵊州市越剧艺校举行2013届毕业生实习就业洽谈会签约仪式,69位学生全部签订协议。校长钱江南说,这几年来,艺校生就业从来不用担心的,但像今年这样火暴还是第一次。

据悉,昨天前来嵊州艺校挖人的有来自全国各地50家越剧院团,共推出300多个就业岗位。而2013年越剧艺校毕业生69人,其中越剧表演专业54人,越剧音乐专业15人,供需之间差距巨大。为了抢聘学员,各院团各出奇招。

宁波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向学员承诺:实习期每月工资4000元,还加上每场的演出补贴。他们想把13位传承班学员全部“抢”过去,但无奈被其他院团捷足先登了。

让人意外的是,上海越剧院、浙江越剧团等大牌剧团也放下自己的身段,加入“抢”人行列,上海越剧院要了两名学员,浙江越剧团要了3名学员。据悉,这些院团其实从去年开始就一直紧紧地盯着几个苗子,进行先期的情感投资。

钱江南告诉记者,嵊州越剧艺校学生虽然一直以来都是“紧俏货”,但这样优厚的待遇,火暴的场面还是第一次。他认为,一方面是这些年来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越剧院团的演出市场越来越火暴,也是一大原因。

[2图]茅威涛谈回“家”的感觉宋卫平“说”越剧的明天
作者: 陈正军  来源:绍兴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 先有袁雪芬等老艺术家的倡议和义演集资,建成“越剧之家”,后有嵊州籍企业家宋卫平捐资1.68亿港元建设美丽新校园……嵊州越剧艺术学校从培训班起家,发展到成为行业内全国硬件设施第一的艺术学校,并成为全国越剧人才的一大“摇篮”。 昨天,嵊州市为这所培养了一大批越剧演艺人才和承载着越剧艺术
全文:

先有袁雪芬等老艺术家的倡议和义演集资,建成“越剧之家”,后有嵊州籍企业家宋卫平捐资1.68亿港元建设美丽新校园……嵊州越剧艺术学校从培训班起家,发展到成为行业内全国硬件设施第一的艺术学校,并成为全国越剧人才的一大“摇篮”。

昨天,嵊州市为这所培养了一大批越剧演艺人才和承载着越剧艺术希望的学校庆祝五十华诞,典礼不仅吸引了众多戏曲界名家的到来,而且为全国众多越剧迷们所瞩目。

记者张亮宗通讯员胡吉摄

袁雪芬,建越剧人才的摇篮

1962年,以袁雪芬为代表的嵊州籍老艺术家倡议:在越剧的故乡建立一所培养越剧人才的学校,老艺术家们身体力行,义演筹资,最终成立了“越剧之家”。1996年,“越剧之家”易名为嵊州越剧艺术学校,走上了一个新台阶。2010年,嵊州籍企业家宋卫平捐资与嵊州市人民政府共建新校园,使学校成为硬件设施全国第一的学校。

50年来,嵊州越剧艺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越剧艺术人才,向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个专业文艺团体输送了1200多名优秀演员、演奏员,这其中有知名歌手李玲玉、白雪,戏曲“梅花奖”获得者黄美菊、徐铭,戏曲“白玉兰奖”获得者丁小蛙等。

嵊州越剧艺校校长钱江南说,50年历程,学校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起初的只开设培训班到现在的综合性艺术学校,如今正在向“越剧艺术人才的培养基地、越剧艺术文化传承基地、越剧艺术研究交流中心”的目标前进,学校也相继成为“上海戏剧学院嵊州教学点”“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艺术教育中心越剧教学基地”“中国戏曲学院教学实践基地”以及“中国戏曲学院生源基地”。

茅威涛,到艺校有回“家”的感觉

嵊州越剧艺校五十华诞是中国戏曲行业的一大喜事,昨天吸引了诸如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汪世瑜、越剧领军人物茅威涛等一大批名家出席庆典。

茅威涛与学校有着很多交集,她深情回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她便多次随越剧老艺术家袁雪芬、王文娟等拜访当时的“越剧之家”,每次总有回“家”的感觉,她认为这是所有越剧人的一个家。从当初的“越剧之家”到现在美丽的新艺校,一步步走过来非常不易,最让她高兴的是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越剧人才,为越剧艺术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基础。“有这么一所堪称中国最美的越剧艺术学校,嵊州何其幸,越剧何其幸,越剧人责任更重,也相信越剧会走得更好。”茅威涛说。

作为校友代表,去年新晋“梅花奖”得主的徐铭同样感慨良多。徐铭说,这些年来,她经常会回到母校看望老师和学妹学弟。她说,老师们不仅教他们艺术,更教他们做人。

宋卫平,最关心越剧的明天

昨天,最开心的莫过于著名嵊州籍企业家宋卫平,回到这所自己亲手雕琢的美丽学校,他直言“非常激动”。

“我为自己是嵊州人感到骄傲,虽然从小离开了嵊州,但每逢听到优美的越剧旋律,就会想起家乡。”宋卫平深情地说。他认为,是嵊州人唱响了越剧,同样越剧也承载了嵊州人的文化和价值理念。

但宋卫平更多地是在为越剧的明天思考,为越剧如何更好地适应时代而建言献策。他认为,虽然京剧是中国戏曲第一大剧种,但越剧并不逊色多少,而且从听众普及度而言,越剧的影响更为广泛,演绎的内容也更具情感化和平民化。

“当然,时代在发展,在现代社会如何提升越剧的艺术水准和影响力,如何把这门传统艺术和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作为嵊州人我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便是我几年前捐资建设新艺校的一个动机。”宋卫平说,越剧人应有信心把这门戏曲艺术做成与京剧一样的影响力。

对于适逢五十华诞的嵊州越剧艺校,宋卫平寄予厚望:“作为全国唯一的越剧专业学校,五十华诞是一个契机,是发扬越剧事业的一个新起点,通过大家的努力,把它打造成培养越剧人才的真正摇篮。”

讲述50年历史的校史馆正式成立

越剧名角和嘉宾参观校史馆

[1图]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嵊州“小梅花”四进央视唱越剧
作者: 陈正军  来源:绍兴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 本报讯这几天,嵊州市城南小学一年级的“小梅花”章晌旻朱又一次成了新闻,受中央电视台《回声嘹亮》和《北京欢迎你》栏目邀请,再次北上录制节目。这是6岁的小明珠自今年元宵晚会后第四次进央视表演。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她同时受到两个栏目的邀请。 日前,记者联系章晌旻朱父亲章涛时,他说《回声嘹亮》已经
全文:

本报讯这几天,嵊州市城南小学一年级的“小梅花”章晌旻朱又一次成了新闻,受中央电视台《回声嘹亮》和《北京欢迎你》栏目邀请,再次北上录制节目。这是6岁的小明珠自今年元宵晚会后第四次进央视表演。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她同时受到两个栏目的邀请。

日前,记者联系章晌旻朱父亲章涛时,他说《回声嘹亮》已经录制好了,《北京欢迎你》是10日录制的。章涛告诉记者,7月10日左右,他接到央视《北京欢迎你》导演组电话,邀请章晌旻朱和陈果演出,7月30日左右,又意外接到《回声嘹亮》导演组的电话。“现在正好是暑假,不需要请假,也不会对女儿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答应了央视的邀请。”章涛说,凑巧的是两个节目录制时间相近,不需要多次来回奔波。

据悉,《回声嘹亮》是央视综艺频道今年全新推出的一个栏目,主持人由李思思担纲,栏目主打怀旧牌,邀请艺术家重温经典,现已成了央视综艺频道的品牌栏目。章涛告诉记者,与以往节目的严肃不同,女儿这次参加《回声嘹亮》有嘉宾间的互动,是一个充满笑声的栏目。他透露,与女儿同一期录制的包括博林、白凯南等著名笑星以及女儿最喜爱的主持人鞠萍姐姐。女儿与老搭档陈果除了演唱传统经典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还现学现唱黄梅戏《女驸马》和豫剧《朝阳沟》。而最让小明珠激动的是她居然当起了评委。当博林和鞠萍唱完黄梅戏《天仙配》后,主持人让孩子们坐到嘉宾席上进行评论,轮到章晌旻朱评论时,她居然躲到桌子下面去了,引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主持人李思思问表演者可以得几分,明珠说200分,陈果说500分,两个小孩子的争相“拍马”,又引得热烈掌声。

昨天开始,章晌旻朱和搭档陈果开始央视暑期少儿特别节目《北京欢迎你》的排练。据悉,这个节目中参加的演员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小朋友。章晌旻朱和陈果演唱的仍旧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一次偶遇,洗脚妹成了紫砂传人
作者: 陈正军  来源:绍兴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嵊州紫砂 
描述:一个偶然碰到的洗脚妹因为对紫砂十分感兴趣,提出拜师学艺,金祖稠看到她有这方面的天赋,欣然接受。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金祖稠说有责任把嵊州紫砂的技艺传承下去,而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寻找这方面的人才。 在一度辉煌的嵊州紫砂沉沦之际,紫砂工艺大师金祖稠夫妇苦苦坚守,终于使得嵊州紫砂重新赢得世人
全文:

一个偶然碰到的洗脚妹因为对紫砂十分感兴趣,提出拜师学艺,金祖稠看到她有这方面的天赋,欣然接受。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金祖稠说有责任把嵊州紫砂的技艺传承下去,而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寻找这方面的人才。

在一度辉煌的嵊州紫砂沉沦之际,紫砂工艺大师金祖稠夫妇苦苦坚守,终于使得嵊州紫砂重新赢得世人青睐。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博艺杯全国工艺美术精品展”上,金祖稠创作的紫砂壶作品《六方如意》获得金奖。对金祖稠而言,嵊州紫砂重获肯定,比得金奖更加重要。

紫砂夫妇的坚守

嵊州紫砂一度辉煌,与嵊州竹编齐名,曾与宜兴紫砂相媲美。然而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种种原因,嵊州紫砂开始沉沦。金祖稠和妻子钱小英本是嵊州紫砂厂的技术员。10年前嵊州紫砂厂破产后,金祖稠夫妇成了嵊州紫砂孤独的“坚守者”。

金祖稠夫妇的紫砂事业可谓曲折坎坷。“其实上世纪90年代形势还是不错的,那时生产的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法国等。”钱小英告诉记者,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了他们致命的打击。“积压了几百万元的东西,到现在才可以稍微喘口气。”但在危机中,夫妻俩并未放弃从事了一辈子的紫砂事业。

昨天,记者在采访时,有一位女士上门订购500套茶具。女士告诉记者,这些紫砂茶具是作为礼品送人的。金祖稠说,现在紫砂茶具在礼品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不少人都是成百上千只订购。“紫砂品不仅仅是商品,更是一种艺术品,适合送礼和收藏。”进军礼品市场,让金祖稠看到了曙光。

洗脚妹成紫砂新传人

金祖稠的坚守获得了回报,他现已成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这对我们而言是一种肯定和鼓励,更是一种责任,传承嵊州紫砂技艺,我们责无旁贷。”钱小英说。她担心的是,虽然在他们夫妇的努力下,嵊州紫砂暂时稳住了,但如果不发展、不传承,等他们老去后,嵊州紫砂会失传。深知身上肩负的重担,这些年来金祖稠和钱小英为此费尽心思。

收徒是传承紫砂技艺的一个好方法。金祖稠说,收徒与招收职工不一样,要求更高,不但要掌握紫砂技艺,还要有创新精神。

让金祖稠高兴的是,因为嵊州紫砂的“元气”渐渐恢复,主动上门要求学艺的人越来越多。“不过作为一门艺术,从事的人要有天赋和灵气,只要有这方面的资质,我们都愿意倾囊相授。”金祖稠说。

前段时间,金祖稠夫妇收了一个徒弟,被传为佳话。这个叫李晓乐的女徒弟本在嵊州一家洗脚房工作,一次金祖稠因腿抽筋去泡脚碰到了她。聊起紫砂,李晓乐很感兴趣,对紫砂的历史和相关知识也相当了解。后来李晓乐提出拜师学艺,金祖稠看她有灵气,便同意收她为徒。“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李晓乐进步很快。”金祖稠说。

小乌溪江,又见鱼儿成群
作者: 陈正军  来源:绍兴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最近,嵊州市里南乡小乌溪江沿岸一带的村民发现,几乎每天都会有大人带着小孩,到小乌溪江玩耍戏水,原因据说是被这里成群畅游的鱼儿所吸引。 几天前,记者曾去小乌溪江采访,发现这里果然处处鱼儿成群,小的如虾米,大的如手指。附近村民告诉记者,几年前小乌溪江的鱼儿很多,但后来抓鱼的人也多了,鱼儿就渐渐少了,直到
全文:

最近,嵊州市里南乡小乌溪江沿岸一带的村民发现,几乎每天都会有大人带着小孩,到小乌溪江玩耍戏水,原因据说是被这里成群畅游的鱼儿所吸引。

几天前,记者曾去小乌溪江采访,发现这里果然处处鱼儿成群,小的如虾米,大的如手指。附近村民告诉记者,几年前小乌溪江的鱼儿很多,但后来抓鱼的人也多了,鱼儿就渐渐少了,直到最近才重新出现鱼儿成群的现象。村民说,这与乡里实施禁渔措施有关。

据悉,从今年4月份起,里南乡实施“三禁”措施:禁止在全乡境内的河道电鱼、毒鱼、炸鱼。据乡组织员马耸介绍,里南乡地处山区,环境优美,河流众多,尤其是流经里南全境的小乌溪江,江水清澈,鱼儿成群。然而,近年来,小乌溪江经常有人拿着电瓶电鱼,甚至用下毒的方式捕鱼,江里的鱼儿逐渐减少,有的河段甚至见不到鱼儿,水质也受到污染,当地群众意见非常大。

“禁渔措施得到了沿岸村民的大力支持,只要发现有偷鱼的,村民都会积极举报。”马耸告诉记者,上半年,几个外地人拿着电瓶到小乌溪江大溪村段电鱼,村民发现后一边汇报给乡镇府,一边围住电鱼者以防脱逃,电鱼者除了受到处理,最后还必须道歉,并保证今后不再到小乌溪江捉鱼。据马耸介绍,一些电鱼者是后半夜偷偷来的,但即使这样,也会被警惕的村民发现并赶走。

为了彻底杜绝电鱼、毒鱼现象,里南乡还组织了巡逻队,并联合公安、渔政等部门,不定期的在各河道巡逻,对违反规定捕鱼者进行驱赶、收缴工具和处罚。“禁渔措施实施4个多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曾经绝迹的鱼儿又游回到小乌溪江了。”马耸高兴地说。

据悉,7月份里南乡还请有关部门在小乌溪江投放了50万尾鱼,这样小乌溪江上的鱼儿数量基本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夫妇俩的坚守,只为嵊州紫砂东山再起
作者: 金斌 陈正军  来源:今日嵊州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嵊州紫砂 
描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金祖稠,最近接收了一位对紫砂有着浓厚兴趣的打工妹作为徒弟,“近年来一直在寻求嵊州紫砂工艺的传承人,有年轻人热衷紫砂,我愿意传授。” 嵊州紫砂一度辉煌,但随后渐渐沉沦。紫砂工艺大师金祖稠和妻子钱小英苦苦坚守,终于使嵊州紫砂东山再起,重新赢得世人青睐:近日在北京举行的“
全文:,金祖稠特地委托在浙大当老师的一位同学进行试验,结果发现有14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但难点在于如何把紫砂与麦饭石有机结合。为攻克这个难关,金祖稠花了1年多时间,进行了上百次试验才成功。令人欣喜的是
下王镇有支158人的“村嫂志愿服务队”
作者: 陈正军 文/摄  来源:绍兴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俗话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嵊州市下王镇158名妇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个道理。由这158人组成的下王镇村嫂志愿服务队,在“五水共治”中表现出来的干劲令人刮目相看。在4月29日举行的首次集体志愿活动中,所有队员一个不缺。该镇一名村支书颇为感慨:前段时间曾组织了村里的党员搞卫生大行动,但有多名党员缺席。
全文:

“俗话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嵊州市下王镇158名妇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个道理。由这158人组成的下王镇村嫂志愿服务队,在“五水共治”中表现出来的干劲令人刮目相看。在4月29日举行的首次集体志愿活动中,所有队员一个不缺。该镇一名村支书颇为感慨:前段时间曾组织了村里的党员搞卫生大行动,但有多名党员缺席。

据悉,这些参加志愿队伍的村嫂们平时都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她们表示今后更要以身作则,做村民的表率。

158名妇女加入了志愿队

在“五水共治”中,如何发挥妇女的作用?下王镇妇联主席俞水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此前俞水花进行了调查,她发现目前农村家庭卫生保洁工作大都由妇女负责,她们勤快又细心。“是否成立一支全部由妇女参加的志愿服务队?”

俞水花的这个设想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今年三八妇女节期间,下王镇村嫂志愿服务队招募工作正式启动,先在下王、小溪、上店和石舍4个村招募志愿者,主要对象为女村委干部、女人大代表、女党员、女村民代表等。“一开始我心里也没底,会有人报名参加吗?”俞水花说。让她意外的是,不仅女党员、女干部们积极报名,许多普通妇女也积极响应。上店村本来只设定30个名额,但报名的人太多,最后增加到50个。截至4月10日报名结束,4个村共有158名妇女加入了这支队伍。

下王镇副镇长张波告诉记者,除去外出打工的,这158名妇女占在家妇女的三分之一以上,个别村的比例更达到一半左右。

首次志愿行动全员参加

按照计划,村嫂志愿服务队一年至少开展4次活动。4月29日,第一次活动开展,内容是清理下王镇内两条主要河流十八都江和四都江的垃圾。

对于这次活动的时间安排,上店村妇女主任俞伟平一开始还有些担心,因为这段时间刚好是农村茶叶采摘旺季,村嫂们每天采茶至少有100元的收入,让她们放弃赚钱的机会来参加义务劳动,她们会乐意吗?俞伟平试着向每一名志愿者打电话通知活动时间,让她高兴的是,大家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更让她意外的是,有3名在外面打工的妇女(一个是党员,两个是村民代表)在4月28日打电话给她,表示第二天赶回来参加志愿活动。“其实这3人因为常年不在村里,我们在招募志愿者时并没有通知她们,她们是从其他渠道获悉消息的。”俞伟平告诉记者。

4月29日上午9点,下王镇村嫂志愿服务队所有成员准时出现在活动现场,从两条江的上游到下游,志愿者们一字排开,开始清理江中及两侧的垃圾。活动整整持续了两个半小时,结束时大家都满头大汗。“只要河道干净了,我们辛苦点也是愿意的。”一位村嫂志愿队员这样说。

年龄最大志愿者

“承包”了一条弄堂的保洁

在上店村的村嫂志愿服务队里,有一名队员特别瞩目,她便是73岁的叶香招,是这支队伍中年纪最大的队员。当初听说镇里要成立村嫂志愿服务队时,她立即赶到妇女主任俞伟平家里,腼腆地问俞伟平,像她这样年纪的人可不可以参加?当得到肯定的回答时,叶香招很高兴。

昨天,叶香招告诉记者,她平时就喜欢干净清爽,自家房前屋后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自从成了村嫂志愿队,她更是觉得有责任搞好村里的卫生。上店村主干道一条通往她家的长四五十米的弄堂便成了她的“责任地”,每天进行清扫,不留一点垃圾。

在张波看来,成立村嫂志愿服务队,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仅仅搞几次活动,而是这些志愿者平时通过管好自家门前屋后的卫生,以身作则,带动其他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果人人讲卫生了,村庄和河道就干净了。“从这个角度而言,志愿者队伍越庞大越好,一旦时机成熟,将在其他村庄适时推广。”张波告诉记者。

一纸村民公约,保九曲水圳清流
作者: 陈正军 俞其军  来源:绍兴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嵊州市金庭镇华堂村,有一条从村东侧平溪江引入的水圳(即水沟、水渠),水圳宽0.8米左右,弯弯曲曲地穿街入户,忽而流进了村民的道地,忽而从灶间流出,时隐时现,继而拐向中心街一直向西,通往村外的农田。当地人称这条水圳为“九曲水圳”,据考证距今已有近600多年历史,是王羲之第三十九世孙王普为纪念先祖的兰
全文:

在嵊州市金庭镇华堂村,有一条从村东侧平溪江引入的水圳(即水沟、水渠),水圳宽0.8米左右,弯弯曲曲地穿街入户,忽而流进了村民的道地,忽而从灶间流出,时隐时现,继而拐向中心街一直向西,通往村外的农田。当地人称这条水圳为“九曲水圳”,据考证距今已有近600多年历史,是王羲之第三十九世孙王普为纪念先祖的兰亭诗会所建。

九曲水圳长约380米,沿途有六七百户人家。一直以来,华堂村村民悉心呵护着这条水圳,并设立卫生公约进行保护,使其清水长流。近日,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慕名参观华堂九曲水圳。这条水圳集洗涤、消防、灌溉、安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设计,令这位国内知名专家赞叹不已,并高度评价“这是中国规划史上的一个奇迹”。

A 九曲水圳是规划史上的一大奇迹

华堂村东侧那条宽阔的平溪江,是曹娥江的支流,水圳的水便是引自此江,水圳从东向西,最终流入村西的农田。

这条水圳并不平直。华堂村干部王利强说,总体而言,水圳呈“弓”字形,中间有九个“曲”,因此被称作“九曲水圳”,每一弯曲处设立了水埠头,供村民洗涤之用。

最让人称奇的是,九曲水圳并不一直裸露,它时而流进某户村民的家里,时而又露出地面。不少村民在自家道地里筑一个埠头,或放一块石板,以方便洗涤;水圳甚至流经几户人家的厨房,村民铺上一块可活动的石板,要洗涤东西时翻起石板就可以了,十分方便。

王利强自豪地告诉记者,九曲水圳的设计很科学,集多种功能于一体,除洗涤和灌溉功能,它设计成“弓”字形也大有讲究。据他讲,以前村里曾发生过小孩不慎掉入水圳里的事,但村民不必担心会出危险,即使一时追不上水流的速度,失足孩童必定会在下一个弯曲处被搁住。“还有对消防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20年前村里一位精神病患者曾接连放火焚烧了几个台门,就因为有这条水圳,村民救火时方便多了,大大降低了火灾事故的损失。”

“水圳不时穿行于村民的房子里,由此可以看出,先人在设计时应是先建水圳,后建民居的。”金庭镇党委书记黄景认为。这个观点得到了中科院副院长、地质和古环境学专家丁仲礼的认同。

近日,丁仲礼回乡考察时特地慕名去华堂村参观了这条九曲水圳,他从东侧一直看到西侧,仔细观察,认真琢磨,足足花了半天时间。丁仲礼参观后认为,“可以肯定,没有这些民居时这条水圳已经先存在了。”而对于水圳的巧妙设计以及其众多功能的归集,丁仲礼认为这是中国规划史上的一个奇迹。

B 王羲之后人为纪念先祖而建

金向银是嵊州市研究王羲之的专家。他依据王羲之晚年的600多封书信,对王羲之归隐金庭的历史进行了科学详实的考证研究。而对于华堂村的这条九曲水圳,他也重点进行了关注。

“据《金庭王氏族谱》载,九曲水圳是王羲之三十九世孙王普(1423年~1496年)蕙庄书院(王普号蕙庄)的园林遗存。当时王普以曲水流觞纪念先祖王羲之的兰亭诗会。”金向银认为。

金向银研究后发现,在形制上,蕙庄书院与绍兴兰亭相似,除曲水流觞,这里还有荷池与莲池,与鹅池、墨池一样,都是纪念书圣的标志物。据悉,王羲之晚年酷爱荷花,在池塘里种荷花,还种了好几盆睡莲。

“但华堂的九曲水圳和荷池与兰亭的形制在文化内涵方面各有表述。九曲水圳不是纯粹的园林建设,它还融合了田园文化,又有“风水”的考量,是和王羲之晚年的田园生活密切相连的。”金向银说。

在金向银看来,虽然现存的九曲水圳是蕙庄书院曲水流觞的遗存之一,但绝不是华堂最早的园林形制。《蕙庄记》上说,“慨兰亭之迹既泯”,说明其先早有曲水流觞的园林存在,王普无非是“以复其旧”而已。

C 一纸公约让九曲水圳清水长流

村民王香宝已60多岁,家住九曲水圳的入口处。记者采访时,看见他正在水圳里洗马铃薯。他把刮下的马铃薯皮捏在手中,洗好马铃薯后把皮扔到家里的垃圾桶里,而没有随手扔进水圳。王香宝告诉记者,多年来他已养成了习惯,不会把垃圾随手扔进水圳里,不止是他,其他村民也一样,非常爱护这条水圳。据悉,九曲水圳沿线有六七百户人家,基本上家家放有垃圾桶,保证了九曲水圳的卫生。

九曲水圳的水清澈见底,干净清爽。87岁的陈再花大妈60多年前嫁到华堂村,在她的印象中,九曲水圳的水一直都是这样干净清爽。“10多年前村里还没有自来水的时候,水圳的水就是村民的饮用水。”陈大妈说。

村干部王利强告诉记者,很早以前华堂村就注重保护九曲水圳的水,并制定了“华堂村水圳卫生公约”,还把它写在墙上。遗憾的是,由于房子装修,墙上的公约文字在去年被粉刷掉了。“不过,公约的内容村民早已牢记心中。”王利强说。

80岁的村民王伯江曾于上世纪60年代末受命在墙上重写“华堂村水圳卫生公约”,对于公约内容,王伯江记得清清楚楚。他告诉记者,公约有6条内容:第一条规定每天上午7点之前禁止在水圳里洗涤东西,这段时间供村民取饮用水;第二条严禁把鸭、鹅等家禽赶放入水圳;第三条严禁把脏物抛入水圳;第四条严禁向水圳排放生活污水;第五条严禁将病死动物扔进水圳;最后一条是希望村民严格遵守公约,互相监督,违者罚款。

D 九曲水圳已成文保点,当地将进一步保护

2012年,华堂村的九曲水圳被列为嵊州市文物保护点,水圳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得到了承认和重视。此后,当地政府对其的保护工作也拉开了帷幕。

据黄景介绍,虽然九曲水圳的主干水流几百年以来一直畅通无阻,但近年来一些支流由于村里搞建设而被堵。去年5月份,华堂村已经通过省里的论证,成为浙江省首批43个文化古村落之一。趁此机会,镇里正在对华堂古村的古建筑进行保护和修复,而九曲水圳的保护便是一个重要内容。“目前正在实施‘五水共治’,这让我们更有信心把九曲水圳保护和治理得更好,我们将重新疏浚被堵的支流,让水圳的水更加灵动。”黄景说。

除了疏浚支流,一些遭到破坏的埠头也将逐渐恢复。“水圳取名九曲水圳,是因其有9个大‘曲’以及相应的埠头,其实还有一些小曲,以前小曲处也有供洗涤用的埠头,我们将陆续恢复其原貌和功能。”黄景说。

嵊州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作者: 陈正军 通讯员 金斌  来源:绍兴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昨日,记者从嵊州市农办了解到,该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已经有23个村进入到全面施工阶段。 根据省、市安排,今年嵊州市要完成125个行政村的建设任务,不少乡镇、街道面临着较重的任务。但在各地的重视和努力下,工作推进较为顺利。目前125个行政村已有93个村完成设计工作,37个村确定施工单位
全文:

昨日,记者从嵊州市农办了解到,该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已经有23个村进入到全面施工阶段。

根据省、市安排,今年嵊州市要完成125个行政村的建设任务,不少乡镇、街道面临着较重的任务。但在各地的重视和努力下,工作推进较为顺利。目前125个行政村已有93个村完成设计工作,37个村确定施工单位,65个村确定监理单位。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