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6)
按栏目分组
绍兴文化 (6)
按年份分组
2015 (1)
2007 (1)
2006 (1)
2005 (1)
2002 (1)
1980 (1)
按来源分组
戏文 (2)
浙江画报 (1)
今日浙江 (1)
上海戏剧 (1)
浙江人大 (1)
相关搜索词
江南奇葩:滑稽越剧
作者: 赵卿峰  来源:戏文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越剧艺术  滑稽  说唱艺术  艺术形式  观众  相结合  诞生  诙谐  江南  后期 
描述:江南奇葩:滑稽越剧
就越剧现状的一些思考
作者: 夏永盛  来源:戏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越剧  现状  说唱艺术  40年代  30年代  呤哦调  袁雪芬  曲调 
描述:越剧诞生于1906年,时称"小歌班"其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艺人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曲调沿用唱书时的[呤哦调],以人声帮腔,无丝弦伴奏,剧目多是民间小
百年越剧
作者: 蔡荣章  来源:浙江人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越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  发展史  嵊县  剧目  女子  说唱艺术  小歌班  表演艺术  创作人员 
描述:班艺人在嵊县创办了第一个女子科班。上世纪30年代,女子越剧进入上海后,涌现出了“三花一娟”(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等名伶及越剧《碧玉簪》、《梁山伯与祝英台》、《孟丽君》等一批代表性剧目。新中国成立后,越剧艺术迎来了全面发展的鼎盛时期,绍兴嵊县这块土地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王文娟……她们从乡村的草台唱进了繁华的都市,从豆蔻年华唱到两鬓白发,将当年的落地唱书的笃班,根据各自的风格演绎出流光溢彩的唱腔流派,成为越剧百年发展史上抹不去的记忆芬芳。《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胭脂》等一批优秀剧目广为传唱。20世纪80年代,越剧“小百花”开遍浙江,以茅威涛为代表的一批越剧表演新星和创作人员为越剧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五女拜寿》、《陆游与唐琬》和现代戏《巧凤》、《舞台姐...
越剧是嵊县土生土长的
作者: 丁一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昌高腔  说唱艺术  越剧  嵊县  宣卷  小歌班  调腔  艺术形式  舞台演出  动作表演 
描述:越剧的形成和发展,早在她的前身——“落地唱书”形成前,约太平天国时期的嵊县乡间,就流传着多种说唱艺术。如调腔班(新昌高腔)、紫云班(绍
从“落地唱书”到全国第二大剧种——略记越剧的发展轨迹
作者: 赵征  来源:今日浙江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越剧  小歌班  说唱艺术  剧种  女演员  剡溪  艺人  发展轨迹  剧目  观众 
描述:不久前,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老、中、青三代演员30余人专程赴越剧艺术发源地——嵊州,利用送戏下乡间隙寻根探源。这对于越剧的继往开来是很必要的。说起越剧发源,早在公元1852-1906年期间,嵊州市剡溪两岸民间流传着一种叫做“落地唱书”的说唱艺术。这是越剧的
绍兴平湖调:岁月弹指一曲间
作者: 徐红 盛洁 陈晓  来源:浙江画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绍兴市  平湖  说唱艺术  浙江省  演唱者  南词  江南  戏曲研究  唱腔  表演 
描述:绍兴平湖调又称"越郡南词",简称"绍兴平调",是流行于浙江绍兴及其周围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因所唱主要曲调为"平湖调"而得名。相传这一曲艺初创于明代初期,成形于清代初期。绍兴平湖调的表演方式为一人自弹三弦说唱,以唱为主,间有说白。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