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越剧百年
作者: 崔衍  来源:上海采风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越剧  舞台演出  艺术家  上海  演员  唱腔  梁祝  市场运作  文艺晚会  记者 
描述:》的一个序曲。真正的好戏于次日正式鸣锣开场。3月27日晚,在上海东视大厦宽阔的广场和草地间,有一条红地毯铺成的"星光大道"。越剧演员们有史以来第一次走"星光大道",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等年过八旬的老一辈艺术家和钱惠丽、单仰萍、方亚芬、
命运悲惨的一代越剧红伶——筱丹桂
作者: 钱永林  来源:戏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越剧  舞台演出  上海市  高升  戏院  嵊县  演员  艺术家  女子  科班 
描述:(纪念筱丹桂逝世六十周年)一代越剧红伶筱丹桂逝世于1947年10月,离今已是六十周年。值此越剧百年刚过,新百年开始之时,纪念她更有意义。在早期女子越剧中,旦角演员名声较大的要数"三花一娟"和"一桂"(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
华采神韵自天成
作者: 李惠康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韵  尹桂芳  舞台演出  青年时代  尹派艺术  爱好者  美感  越剧 
描述:凡在上海看过尹桂芳舞台演出的越剧爱好者们,现在大多进入退休岁月。如今,他们经常相聚一起缅怀尹桂芳,唤起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表达他们对尹派艺术的钟情和怀恋。这生动地反映出尹桂芳演艺非同寻常的美感和魅力。这种美感和魅力主要表现为三大方面。
尹桂芳演艺的美感和魅力
作者: 李惠康  来源:戏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尹桂芳  美感  舞台演出  青年时代  真情实感  舞台艺术  爱好者  越剧 
描述:凡在上海看过尹桂芳舞台演出的越剧爱好者们,现在大多都已进入退休岁月。然而他们经常相聚在一起缅怀尹桂芳,唤起自己少年或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津津乐道自己看尹桂芳演戏的真情实感,一台戏如何反复观看,一段唱如何百听不厌,几十年如一日念念不忘,等等,以表达自己对尹桂芳
天上“再掉”林妹妹——纪念经典版越剧《红楼梦》五十年
作者: 胡凌虹  来源:上海采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五十年  越剧  贾宝玉  经典  郑国  林黛玉  玉兰  舞台演出  里程碑 
描述:2008年7月1、2日,由郑国凤、王志萍主演的经典版越剧《红楼梦》在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上演。很多人兴奋地对郑国凤、王志萍说:等你们这对组合,我们等了十年。还有很多人勾起了五十年前就在心中植下的红楼情结。
越坛春秋四十年(谈一九四二年的越剧改革)
作者: 吴琛  来源:人民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十年  越剧  繁荣发展  舞台形式  戏曲程式  舞台演出  剧种  孤岛  服装  椅子 
描述:九三九年初,上海“孤岛”一片升平歌舞。当时越剧已比较时兴。有的越剧团已摆脱一张桌子、两张椅子的旧戏曲的舞台形式,采
越剧是嵊县土生土长的
作者: 丁一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昌高腔  说唱艺术  越剧  嵊县  宣卷  小歌班  调腔  艺术形式  舞台演出  动作表演 
描述:越剧的形成和发展,早在她的前身——“落地唱书”形成前,约太平天国时期的嵊县乡间,就流传着多种说唱艺术。如调腔班(新昌高腔)、紫云班(绍
敢于横向多吸收
作者: 马科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越剧  表演艺术  舞美设计  舞台演出  勇于革新  观众  评论  导演  驸马  唱腔 
描述:趣。本刊编辑部在四月和五月先后召开了两次座谈会,邀请有关编导和评论工作者参加讨论,就这些新戏的得失成败,研讨一下越剧艺术如何更好创新问题。出席会议的有各院团编导庄志、黄沙、石景山、朱铿、邵慕水、纪乃成、薛允璜、吴兆芬、薛宝根、张森兴、罗怀臻、李莉、金风、红枫、贝凡、范迪声、张光楣、徐丽金、马科、杜冶秋、刘同标和评论工作者卢时俊、高义龙,傅歆、王历来、吴正德、郑楚华等二十余人。大家认为:越剧艺术,从剧目到唱腔,一定要出新,要发扬越剧勇于革新、善于创新的优良传统,对这些新戏的某些改革,作了充分肯定。但在如何才能出“新”和怎样才算出“新”上,则各抒己见,引起争鸣。有的认为革新不能离开越剧传统和越剧观众,有的认为对新东西不能先定一格,要大胆闽路。有的建议座谈会能就越剧革新问题再作进一步探讨,并邀请表演、音乐和舞美等方面同志参...
拍摄电影《祥林嫂》的二三事
作者: 袁雪芬  来源:电影艺术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祥林嫂  电影艺术  越剧  鲁迅  舞台演出  影片  戏曲舞台  剧团  国民党  老板 
描述:祥林
合作越剧团的坎坷历程
作者: 华振鹤  来源:钟山风雨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越剧  剧团  合作  舞台演出  血手印  玉堂春  演员  李卓  戏院  公积金 
描述:越剧能从农村的“草台班子”走进大上海,并发展成全国第二大剧种,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就在于人才辈出。上世纪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