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68098)
期刊 (20039)
图书 (9922)
抓取新闻 (236)
学位论文 (232)
会议论文 (206)
人物 (55)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40021)
绍兴文化 (26102)
经济发展 (14348)
社会生活 (9522)
绍兴动态 (4702)
绍兴名仕 (4093)
按年份分组
2022 (81)
2021 (110)
2020 (45)
2019 (37)
2017 (436)
2016 (1465)
2015 (3853)
2014 (46053)
2013 (3819)
2012 (4073)
2011 (4269)
2010 (3728)
2009 (3317)
2008 (2715)
2007 (2360)
2006 (2271)
2005 (1377)
2004 (1221)
2003 (1033)
2002 (871)
2001 (819)
2000 (845)
1999 (792)
1998 (687)
1997 (606)
1996 (687)
1995 (568)
1994 (525)
1993 (430)
1992 (327)
1991 (369)
1990 (323)
1989 (311)
1988 (380)
1987 (308)
1986 (359)
1985 (331)
1984 (313)
1983 (376)
1982 (356)
1981 (370)
1980 (261)
1979 (247)
1978 (114)
1977 (126)
1976 (151)
1975 (53)
1974 (65)
1973 (97)
1972 (95)
1971 (18)
1970 (6)
1969 (2)
1968 (12)
1967 (22)
1966 (84)
1965 (78)
1964 (102)
1963 (189)
1962 (358)
1961 (360)
1960 (981)
1959 (874)
1958 (262)
1957 (146)
1956 (83)
1955 (36)
1954 (27)
1953 (15)
1952 (22)
1951 (75)
1950 (40)
1949 (21)
1948 (34)
1947 (54)
1946 (61)
1945 (4)
1944 (19)
1943 (19)
1942 (4)
1941 (19)
1940 (11)
1939 (11)
1938 (16)
1937 (21)
1936 (36)
1935 (21)
1934 (26)
1933 (18)
1932 (9)
1931 (9)
1930 (14)
1929 (12)
1928 (11)
1927 (5)
1926 (5)
1925 (4)
1924 (3)
1923 (6)
1922 (3)
1921 (3)
1920 (15)
1919 (6)
1918 (3)
1917 (3)
1916 (2)
1915 (1)
1914 (1)
1911 (18)
1902 (1)
1898 (40)
1896 (1)
1887 (1)
按来源分组
其它 (5130)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5)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35)
北京:中华书局 (105)
文物出版社 (100)
中央文献出版社 (97)
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 (91)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79)
陕西人民出版社 (7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4)
天津人民出版社 (71)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68)
人民出版社 (67)
浙江人民出版社 (54)
上海文艺出版社 (52)
上海人民出版社 (50)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49)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49)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8)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47)
北京:作家出版社 (47)
北京:中国书店 (46)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45)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5)
北京大学出版社 (44)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44)
青岛:青岛出版社 (43)
中华书局 (42)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42)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42)
中国青年出版社 (41)
吉林人民出版社 (41)
北京:文物出版社 (39)
越剧 (39)
湖南人民出版社 (38)
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38)
中共党史出版社 (36)
东海文艺出版社 (36)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36)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36)
人民美术出版社 (35)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35)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35)
宁波:宁波出版社 (34)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4)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34)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34)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34)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33)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3)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33)
山东人民出版社 (32)
重庆出版社 (32)
荣宝斋 (3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31)
浙江文艺出版社 (30)
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30)
北京:华夏出版社 (30)
北京:北京出版社 (30)
四川人民出版社 (29)
上海:学林出版社 (29)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9)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9)
福建教育出版社 (28)
河北教育出版社 (28)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8)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8)
辽宁人民出版社 (27)
上海书店 (27)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5)
鲁迅全集出版社 (25)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5)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5)
中国华侨出版社 (24)
华文出版社 (24)
浙江大学 (24)
上海书店出版社 (24)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4)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4)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4)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4)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4)
河南人民出版社 (23)
贵州人民出版社 (23)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3)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3)
北京:人民出版社 (22)
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2)
河北人民出版社 (21)
商务印书馆 (21)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1)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1)
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1)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21)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1)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1)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1)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
北京:方志出版社 (20)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
重庆:重庆出版社 (20)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
巴蜀书社 (19)
花城出版社 (19)
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 (19)
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19)
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19)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19)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
北京:金盾出版社 (19)
吴越 +文化 (19)
百花文艺出版社 (18)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8)
合肥:黄山书社 (18)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8)
长沙:岳麓书社 (18)
南京:凤凰出版社 (18)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8)
福建人民出版社 (17)
北京出版社 (17)
红旗出版社 (17)
东方出版社 (17)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7)
线装书局 (17)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7)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7)
广州:花城出版社 (17)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7)
兰亭 (17)
安徽人民出版社 (16)
山西人民出版社 (16)
江苏教育出版社 (16)
天一出版社 (16)
华夏出版社 (16)
杭州:杭州出版社 (16)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6)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6)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6)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16)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6)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6)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6)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16)
上海书画出版社 (15)
人民日报出版社 (15)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5)
新文艺出版社 (15)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5)
北京:学苑出版社 (15)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15)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5)
北京:新华出版社 (15)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15)
广州:广州出版社 (15)
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15)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5)
北京:科学出版社 (15)
上海:百家出版社 (15)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5)
山东文艺出版社 (14)
山东大学出版社 (14)
江苏文艺出版社 (14)
南开大学出版社 (14)
益民书局 (14)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4)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4)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4)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4)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14)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4)
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14)
湖南文艺出版社 (13)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3)
中国文史出版社 (13)
岳麓书社 (13)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3)
外文出版社 (13)
宁夏人民出版社 (13)
远方出版社 (13)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3)
沈阳:辽海出版社 (13)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13)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1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3)
北京:京华出版社 (13)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 (13)
北京:台海出版社 (13)
绍兴 +经济 (13)
广西人民出版社 (12)
长江文艺出版社 (12)
河南大学出版社 (12)
文化艺术出版社 (12)
山东教育出版社 (12)
东方出版中心 (12)
吉林文史出版社 (12)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2)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12)
苏州:古吴轩出版社 (12)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2)
沈阳:沈阳出版社 (12)
武汉:武汉出版社 (12)
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12)
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 (12)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2)
北京:商务印书馆 (12)
北京:线装书局 (12)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2)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2)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12)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2)
绍兴 +旅游 (1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1)
辽海出版社 (11)
解放军出版社 (11)
齐鲁书社 (11)
中国电影出版社 (11)
山东画报出版社 (11)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1)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1)
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11)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1)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1)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1)
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11)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11)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1)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1)
北京:东方出版社 (11)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11)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1)
北京:团结出版社 (11)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1)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1)
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 (11)
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11)
北京:海洋出版社 (11)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1)
上海文化出版社 (10)
文汇出版社 (10)
太白文艺出版社 (10)
四川文艺出版社 (10)
学林出版社 (10)
中国戏剧出版社 (10)
漓江出版社 (10)
江西美术出版社 (10)
春风文艺出版社 (10)
辽宁大学出版社 (10)
团结出版社 (10)
江西人民出版社 (10)
光明日报出版社 (10)
浙江教育出版社 (10)
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10)
济南:齐鲁书社 (10)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 (10)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0)
北京:群众出版社 (10)
济南:明天出版社 (10)
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10)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0)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0)
西安:三秦出版社 (10)
开明书店 (10)
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10)
科学出版社 (9)
作家出版社 (9)
世界知识出版社 (9)
新蕾出版社 (9)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9)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9)
天津古籍出版社 (9)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
安徽教育出版社 (9)
中国戏剧家协会浙江分会绍兴县绍剧搜集小组 (9)
上海古籍书店 (9)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9)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9)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9)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9)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9)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9)
深圳:海天出版社 (9)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9)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9)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9)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9)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9)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
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9)
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9)
上海:文汇出版社 (9)
绍兴 +桥 (9)
绍兴 +黄酒 (9)
中国画报出版社 (8)
辽宁教育出版社 (8)
甘肃人民出版社 (8)
广西教育出版社 (8)
吉林大学出版社 (8)
花山文艺出版社 (8)
安徽大学出版社 (8)
云南人民出版社 (8)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8)
湖南教育出版社 (8)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8)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
中州古籍出版社 (8)
四川大学出版社 (8)
泥土社 (8)
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 (8)
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 (8)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8)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8)
成都:巴蜀书社 (8)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8)
济南:济南出版社 (8)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8)
北京:现代出版社 (8)
北京:九州出版社 (8)
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8)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8)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8)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8)
北京:外文出版社 (8)
郑州:文心出版社 (8)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8)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8)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8)
北京:知识出版社 (8)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8)
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8)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7)
海南出版社 (7)
中国工人出版社 (7)
上海辞书出版社 (7)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7)
新疆大学出版社 (7)
荣宝斋出版社 (7)
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7)
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 (7)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7)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7)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7)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7)
北京:红旗出版社 (7)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7)
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7)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7)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7)
北京:华文出版社 (7)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7)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7)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7)
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7)
北京:同心出版社 (7)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7)
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 (7)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7)
北京:朝华出版社 (7)
王羲之 (7)
新疆人民出版社 (6)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
浙江古籍出版社 (6)
江苏美术出版社 (6)
南京大学出版社 (6)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6)
河南文艺出版社 (6)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6)
武汉大学出版社 (6)
人民教育出版社 (6)
青海人民出版社 (6)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6)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6)
浙江大学出版社 (6)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6)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6)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6)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6)
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 (6)
长春:长春出版社 (6)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6)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6)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6)
北京:金城出版社 (6)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6)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6)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6)
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6)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6)
厦门:鹭江出版社 (6)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6)
桂林:漓江出版社 (6)
北京:西苑出版社 (6)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6)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6)
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6)
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 (6)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6)
文字改革出版社 (6)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6)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6)
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6)
北京:华龄出版社 (6)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6)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6)
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 (6)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6)
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6)
绍兴 +产业 (6)
中原书局 (5)
武汉出版社 (5)
书目文献出版社 (5)
少年儿童出版社 (5)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
人民中国出版社 (5)
宁波出版社 (5)
大象出版社 (5)
时代文艺出版社 (5)
作家书屋 (5)
中山大学出版社 (5)
西苑出版社 (5)
黄河文艺出版社 (5)
宝文堂书店 (5)
北京:中国ISBN中心 (5)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5)
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 (5)
武汉:崇文书局 (5)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5)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5)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5)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5)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5)
北京:研究出版社 (5)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5)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5)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5)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5)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5)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5)
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5)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5)
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 (5)
太原:希望出版社 (5)
北京:蓝天出版社 (5)
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5)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5)
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5)
北京:农业出版社 (5)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5)
北京:长征出版社 (5)
大连:大连出版社 (5)
北京:测绘出版社 (5)
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5)
轻工业出版社 (5)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5)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5)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5)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5)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5)
绍兴 +农业 (5)
西泠印社出版社 (4)
绍兴鲁迅研究学会 (4)
云南教育出版社 (4)
华龄出版社 (4)
海峡文艺出版社 (4)
百家出版社 (4)
广东鲁迅研究小组 (4)
中国文联出版社 (4)
贵州教育出版社 (4)
上海市中小学教材编写组 (4)
教育科学出版社 (4)
凤凰出版社 (4)
上海大学出版社 (4)
中国书店 (4)
重庆大学出版社 (4)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4)
当代中国出版社 (4)
崇文书局 (4)
四川教育出版社 (4)
南京出版社 (4)
西北大学出版社 (4)
杭州出版社 (4)
北新书局 (4)
上海百家出版社 (4)
天马出版有限公司 (4)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4)
万里书店 (4)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4)
北京:长城出版社 (4)
正中书局 (4)
天津市古籍书店 (4)
西安:未来出版社 (4)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4)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4)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4)
北京:学习出版社 (4)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4)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4)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4)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4)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4)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4)
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4)
海口:海南出版社 (4)
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4)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4)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4)
北京:长江出版社 (4)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4)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4)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4)
南京:南京出版社 (4)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4)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4)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4)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4)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4)
北京:华艺出版社 (4)
扬州:广陵书社 (4)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4)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4)
绍兴师范专科学校 (4)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4)
绍剧 (4)
上海译文出版社 (3)
近代中国出版社 (3)
中国书籍出版社 (3)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
中国言实出版社 (3)
古典文学出版社 (3)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3)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3)
文史哲出版社 (3)
中国商业出版社 (3)
今日中国出版社 (3)
京华出版社 (3)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3)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3)
党建读物出版社 (3)
群言出版社 (3)
广东经济出版社 (3)
江苏古籍出版社 (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 (3)
吉林美术出版社 (3)
广西美术出版社 (3)
四联出版社 (3)
新星出版社 (3)
传记文学出版社 (3)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3)
石油工业出版社 (3)
中州书画社 (3)
现代出版社 (3)
广东旅游出版社 (3)
中央编译出版社 (3)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3)
河北美术出版社 (3)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3)
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3)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
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3)
郑州:大象出版社 (3)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3)
音乐出版社 (3)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3)
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 (3)
名望出版社 (3)
北京:新时代出版社 (3)
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3)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3)
二玄社 (3)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3)
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3)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3)
济南:黄河出版社 (3)
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3)
北京:学苑音像出版社 (3)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3)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3)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3)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3)
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 (3)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3)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3)
武汉:长江出版社 (3)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3)
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3)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3)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3)
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3)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3)
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3)
珠海:珠海出版社 (3)
北京:地震出版社 (3)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3)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3)
北京:新星出版社 (3)
北京:民族出版社 (3)
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3)
广州:新世纪出版社 (3)
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3)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3)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3)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3)
沈阳:白山出版社 (3)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3)
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 (3)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3)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3)
西安:西安出版社 (3)
北京:群言出版社 (3)
上海书籍出版社 (3)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
北京:龙门书局 (3)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3)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3)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3)
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3)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3)
越瓷 (3)
蔡元培故居 (3)
兰亭序 (3)
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2)
中国致公出版社 (2)
苏州大学出版社 (2)
大众文艺出版社 (2)
安徽文艺出版社 (2)
中西书局 (2)
通俗读物出版社 (2)
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
哈尔滨出版社 (2)
文津出版社 (2)
杭州大学出版社 (2)
长征出版社 (2)
上海鲁迅纪念馆 (2)
成都出版社 (2)
全球书店 (2)
峨嵋出版社 (2)
台湾学生书局 (2)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
山西教育出版社 (2)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出版社 (2)
知识产权出版社 (2)
气象出版社 (2)
吉林书店 (2)
中国档案出版社 (2)
上海全球书店 (2)
广陵书社 (2)
山西师范学院中文系 (2)
台湾商务印书馆 (2)
金盾出版社 (2)
中国纺织出版社 (2)
大中书局 (2)
东南大学出版社 (2)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
江西教育出版社 (2)
宗教文化出版社 (2)
兰州大学出版社 (2)
沈阳出版社 (2)
香港万源图书公司 (2)
平明出版社 (2)
金城出版社 (2)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
河南师范大学函授部 (2)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
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 (2)
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 (2)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
新华书店 (2)
通辽: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 (2)
北京:劳动出版社 (2)
世界图书广东出版公司 (2)
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2)
中国美术学院社 (2)
北京:气象出版社 (2)
中国轻工业年鉴社 (2)
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 (2)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
济南:泰山出版社 (2)
北京:语文出版社 (2)
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2)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2)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
中国出版社 (2)
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2)
北京:档案出版社 (2)
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 (2)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2)
北京:凤凰出版集团;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
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
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2)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
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2)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
北京:中华地图学社 (2)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
香港:银河出版社 (2)
柯岩 (2)
绍兴 +商业 (2)
绍兴 +书法 (2)
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
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1)
中正书局 (1)
中国卓越出版公司 (1)
古吴轩出版社 (1)
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室 (1)
大连出版社 (1)
淮阴县文教局教研室 (1)
巴盟教师进修学校 (1)
邳县文教局教学资料编写组 (1)
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 (1)
北平文化学社 (1)
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组 (1)
白山出版社 (1)
?众图书公司 (1)
山西出版集团 (1)
平顶山市图书馆 (1)
华欣文化事业中心 (1)
抗战出版部 (1)
汕头大学出版社 (1)
文通书局出版社 (1)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1)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1)
曲阜师范学院图书馆 (1)
济南出版社 (1)
中国民航出版社 (1)
柯文出版社 (1)
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
武汉大学经济系七二级工农兵学员 (1)
复文图书出版社 (1)
各埠中华书局 (1)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
中原农民出版社 (1)
波文书局 (1)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1)
陕西旅游出版社 (1)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 (1)
铁岭市艺术研究所 (1)
专利文献出版社 (1)
广东师范中文系函授教材编写组 (1)
西南民族学院语文系 (1)
东北书店 (1)
珠海出版社 (1)
中亚书店 (1)
大中华书局 (1)
延安新华书店 (1)
台湾文化协进会刊 (1)
文光书局 (1)
新象书店 (1)
安徽工农大学中文系 (1)
人物出版社 (1)
生活导报社 (1)
陕西师范大学革委会政宣部 (1)
生活书店 (1)
山西省《运城地区报》拼音版编辑部 (1)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
光华出版社 (1)
泰山出版社 (1)
开封师范学院革命委员会 (1)
云南大学出版社 (1)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处 (1)
湖北省图书馆 (1)
辽宁大学中文系评论组 (1)
山西师范学院 (1)
甘肃师范大学科学研究科 (1)
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 (1)
通辽师范学院出版 (1)
江苏师范学院 (1)
郑州大学图书馆 (1)
重庆人民出版社 (1)
清华大学出版社 (1)
民馨书店 (1)
启智书局 (1)
新时代书局出版 (1)
生物出版社 (1)
离骚出版社 (1)
青光书局 (1)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
江西省广昌县印刷厂印 (1)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
兵器工业出版社 (1)
安徽美术出版社 (1)
党建读物出版 (1)
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1)
江苏文史资料编辑室出版社 (1)
东北戏曲新报社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
棠棣出版社 (1)
星洲出版社 (1)
云南民族出版社 (1)
旅游教育出版社 (1)
上海北新书局出版 (1)
万卷出版公司 (1)
光明书局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
上海仿古书店 (1)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
中国农业出版社 (1)
上海北新书局 (1)
北京大学中文系 (1)
学海出版社 (1)
南充师范学院鲁迅作品浅析编写小组 (1)
苏州市第四十二中学 (1)
天津市南开区文教局教育教学研究组 (1)
吉林图书馆 (1)
华艺出版社 (1)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
天天出版社 (1)
云南美术出版社 (1)
辽宁民族出版社 (1)
石油化工工业出版社 (1)
北京师范学院 (1)
丹东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1)
阿坝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1)
汶川县旅游局 (1)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
大光出版社有限公司 (1)
长安出版社 (1)
河南省文联筹委会 (1)
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民间文学教学组 (1)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1)
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 (1)
绍兴县文化广播电视局 (1)
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 (1)
浙江省艺术研究社 (1)
上海:新美术出版社 (1)
新知识出版社 (1)
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1)
福州:海风出版社 (1)
北京:时事出版社 (1)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
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1)
中国儿童书店 (1)
《戏剧界》杂志社编辑出版 (1)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
苏南人民出版社 (1)
艺术出版社 (1)
天下书报社 (1)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
上海天下书报社出版 (1)
中国出版集团;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1)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
上海:世界图书上海出版公司 (1)
潮锋出版社 (1)
厦门越剧团 (1)
厦门越剧团翻印 (1)
杂志公司 (1)
汇文书店 (1)
中央文化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印发 (1)
世界书报出版社 (1)
上杂出版社 (1)
上海:上海火星出版社 (1)
上海倡明书局出版 (1)
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1)
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 (1)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 (1)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
国际村文库书店有限公司 (1)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1)
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 (1)
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 (1)
海鸥出版公司 (1)
成都古籍书店 (1)
益群书店 (1)
有正书局 (1)
武汉古籍书店 (1)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 (1)
北京:北京书籍出版社 (1)
武汉市古籍书店 (1)
香港:名人出版社 (1)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
郑州:海燕出版社 (1)
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 (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1)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
香港昆鹏有限公司 (1)
济南: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 (1)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
北京:工商出版社 (1)
中国轻工业年临鉴社 (1)
浙江年鉴社 (1)
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 (1)
新业书局 (1)
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 (1)
商务出版社 (1)
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 (1)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1)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1)
黄山出版社 (1)
历史教学社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1)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1)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
东南亚研究所 (1)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
慈溪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1)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1)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1)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
江苏研究社 (1)
南京:译林出版社 (1)
上海:上海书店 (1)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1)
香港金陵书社出版公司 (1)
辽东文学社 (1)
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 (1)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
非正式出版物 (1)
郑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1)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1)
杭州大学历史系资料室 (1)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1)
亚洲文化艺术出版公司 (1)
北京:中国线装书局 (1)
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 (1)
浙江省文物考古所 (1)
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 (1)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
北京:北京出版社;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1)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
芒:德宏民族出版社 (1)
浙江省高等师范院校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教学研究会 (1)
湘潭大学教材科 (1)
北京:地质出版社 (1)
水利水电出版社 (1)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
喀会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 (1)
水利出版社 (1)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
北京:昆仑出版社 (1)
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
江汉石油报社 (1)
华乐出版社 (1)
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 (1)
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现文学教研组 (1)
黑龙江省函授广播学院 (1)
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
中国人民文化出版社 (1)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
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1)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1)
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1)
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1)
天津:新蕾出版社 (1)
人文出版社 (1)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
江苏年鉴杂志社 (1)
汉文正楷印书局 (1)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1)
人民画报社 (1)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
台湾:台视出版社 (1)
大冶市诗词楹联学会;西塞山诗社 (1)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
《西湖》文艺编辑部 (1)
中华国际出版社 (1)
香港南苑书屋 (1)
石笕茶 (1)
鲁迅故里 (1)
大禹陵 (1)
沈园 (1)
绍兴 +工业 (1)
绍兴 +水乡 (1)
绍兴 +戏曲 (1)
相关搜索词
吴越文化与徽文化在皖南的交汇(五)
作者:暂无 来源:黄山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黄山区戴新彪戴红莲 (四)、两地的古建筑 皖南古民居是我国七大民居类型之一,与其它民居类型相比较,拥有自己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是民居密集众多。整个皖南不下万处,古村、古镇随处可见,古民居相当集中。二是年代相对久远,。其中明代民居相当多,绩溪、歙县、黟县、休宁、泾县居首,有的村镇甚至成片分布。三
全文:

黄山区戴新彪戴红莲

(四)、两地的古建筑

皖南古民居是我国七大民居类型之一,与其它民居类型相比较,拥有自己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是民居密集众多。整个皖南不下万处,古村、古镇随处可见,古民居相当集中。二是年代相对久远,。其中明代民居相当多,绩溪、歙县、黟县、休宁、泾县居首,有的村镇甚至成片分布。三是特色显著。从村落布局到民居结构,都有自身特色,青山绿水之中的白壁灰瓦马头墙,特别惹人喜爱。四是文物艺术价值高。其建筑学价值之高固然勿庸置疑;其徽派本雕、砖雕、石雕,更是工艺精湛,文化内涵十分丰厚,保存了大量的哲学、美学、宗教、民俗、艺术等历史文化信息。五是由于上述诸多特点,其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十分巨大。

泾县的查济、茂林、章渡等地现仍保存众多古民居。而黄山区的古建筑类型基本与泾县一致。综述两地的建筑,其特点如下:泾县古民居建筑保存最为集中的是查济村,民居、店铺、作坊,紧密相连,依石板路而立,顺溪水而下,错落有致。外形虽然是徽派马头墙,但翘角平射,堂心宽大,显示北方人的心胸,又借鉴了徽州人的建筑特点。桃花潭的翟氏宗祠是翟氏一位将军领衔创建,故高而大,史称占地十亩,在全国占据第一,故被中国古建筑专家罗哲文称为“中华第一祠”。考古专家称,此祠既参照徽派而建,同时又有吴越文化要素,显示地方特色。茂林的整体建筑气宇非凡,但又秀气,这与历史上出了多名高官,尤其是文官为主有很大关系。云岭,是西北乡古民居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当年新四军军部办公处“种墨园”和叶挺、项英等军部领导人的住处,都是地主庄园、官宦府第,所以都高大宏伟,但他们主要元素还是以徽派为主。黄山区(原太平县)古民居建筑与泾县基本相似,历史上同属一县,文化内涵基本一致。由于与徽州近邻,加之一些村庄姓氏就是从徽州迁入的,所以他们的建筑都是按徽派形式而建。但处于吴越文化区城,尤其是受泾县、青阳和沿江地区影响,同时渗入了这些地方建筑的要素,因此黄山区的古民居上下两层,楼上低矮局促,龙门乡与新明乡(已淹村庄)的古民居有很大部分楼上也高,作住房,像这类民居称为“跑马楼”。

泾、太(黄山区)两地民居与徽州古民居的差异是:徽州古居民,不仅在村落选址上讲究整体协调,而且其村落在居民中的建设中也特别重视整体规划、整体协调。比如呈坎古村、罗氏宗族分前罗族、后罗族,整个村庄建设在宗族祠堂的有效掌控之下,统一规划,井然有序。

徽州古居民根据皖南山区气候潮湿、山区地窄人稠寸土寸金的特点和山区木材充裕价廉的优势,采用砖木结构,木屋架梁都不用铁钉,主要防铁锈蚀。这是越文化的杆栏式结构,这一点,泾、太地区有杆栏式的也有不少地方采用了。徽州山区因地基珍贵,古民居几乎都二、三层楼屋,这一点,泾、太两地极为少见,因为这两地地基(除少数山区外)较为宽裕,只扩大地盘,间数增多,不向高层发展。

徽州建筑的装饰“三雕”(砖雕、木雕、石雕)在泾、太地区较为普遍,功能作用也极为突出。但有明显的差别是:徽州的马头墙有三叠式、四叠式,甚至五叠式,泾、太地区最多的只有三叠式,翘角也是平伸式,徽州翘角仰首式,显示徽州人的一种豪气。而泾、太两地为何只一、二叠式?经考证,原因是这里离长江较近,夏季狂风暴雨常光顾这里,多叠式墙容易被狂风刮倒,为安全起见,一般都不建三叠式以上翘角。但有的地方如祠堂、塔,翘角多层次,弯度大的都有。这些不是学习徽州模式,而是吴越建筑在皖南引用的表现,包括徽州地区和沿江地区。在徽州(包括整个皖南)还没有徽派建筑前,江苏无锡、苏州就有了翘角式建筑。比如:孙吴赤乌年间(238~249年)初建的“慈云寺塔”;西晋咸宁二年(276年)创建的“玄妙观”,是典型的江南道观建筑;六朝时期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建筑的“寒山寺”、“保圣寺”、“北寺塔”;唐代咸通二年(861年)建造的“双塔”;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建的“方塔”;元代(1271年)至明嘉庆靖年间(1522年)先后建成的“西园寺”等等。这些建筑的特点是翘角弯曲舒展,重檐复宇,翼角飞雉。楼阁砖木结构,外廊柔和,花纹图案,色彩瑰丽,顶层直刺云霄,整体雄伟庄严。吴越建筑始借于中原建筑形式,后根据苏南地区特点创造了吴越式建筑风格。而徽派建筑吸收吴越精华,结合皖南山区特点创造了徽派建筑风格。

徽派建筑实用、美观,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近几年来,黄山区、泾县大力推行建徽改徽工程取得了实质性效果,推动了旅游发展。这两个县(区)在322省道区域全部实行徽派建筑,对原建其他式祥的实行政府少量补贴,个人投资为主的方式进行改徽。据不完全统计,从泾县至黄山区322省道沿线,建徽改徽的房屋达1000余栋。除黄山市以外,其他市县也推行徽派建筑。如合肥市新建设的磨店一条街,全是古徽建筑。还有芜湖郊区、青阳、南陵、潜山等县等地在建设新农村示范点中,也有乡镇推行了徽派建筑。(完)

吴越文化与徽文化在皖南的交汇(二)
作者:暂无 来源:黄山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二、吴越文化的特征 自商末周初起,吴和越两个国家分别在今天的江、浙地区逐渐形成,并于春秋时期相继称霸。这一地区在公元前11世纪“泰伯奔吴”之前,已经达到较高的文明程度。这从近半个世纪以来马家浜文化时期和良渚文化时期的考古发现中可以得到佐证。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六朝时期以前产生并存续于江浙地区的吴越文
全文:

二、吴越文化的特征

自商末周初起,吴和越两个国家分别在今天的江、浙地区逐渐形成,并于春秋时期相继称霸。这一地区在公元前11世纪“泰伯奔吴”之前,已经达到较高的文明程度。这从近半个世纪以来马家浜文化时期和良渚文化时期的考古发现中可以得到佐证。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六朝时期以前产生并存续于江浙地区的吴越文化,尚未形成一种真正具有核心价值理念,具有鲜明的统一性和系统性的文化形态。直到六朝前期,吴越民众仍以尚武逞勇为风气。相比中原地区,吴越文化的落后是明显的。但就总体性状而言,粗犷中蕴涵精雅,是当时吴越文化的显著特征。从近年来出土的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春秋吴国大基的玉器、青铜器中可以看出,吴越人已具有从粗犷中追求精雅的审美心理和实践创造力。

经古籍记载和考古证实,可以看出吴越的相同特征:一是稻作文化相同。由于气候地理都适于稻作生长,水稻种植都成为吴越的主业;二是淡水养殖业相同。由于地处水乡泽国,有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渔业成了吴越的经济重要行业。三是制造工艺相同。吴越都制造几何印文陶器。近年出土的“夫差自乍其元用剑”(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和“越王勾践自乍用剑”(现藏湖北省博物馆),其制作工艺水平和风格特征均无多大差别;四是语言相同。吴越古语都是讲越语,椎髻鸟语,吴语是随着历史的演变而来;五是习俗相同。如《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太伯、仲雍二人本荆蛮”,后“纹身断发,凿齿锥髻,踞箕而坐,喜生食,善野音,重巫鬼,习水便舟,巢居,善铸铜,饭稻羹鱼”,“火耕水耨”。这种习俗固然与图腾崇拜有关,也反映出吴越先民的审美意识。另外,在葬俗上,土墩墓和石室土墩墓是吴越地区相同的埋葬方式。

三、徽州文化内涵

徽州文化简称徽文化。徽文化是中原儒家文化的厚实积淀,明清时期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西晋以来中原世家士族大举南迁,给徽州带来了中原孔孟儒家文化,唐宋以后徽州人到江浙经商和江浙一部人途迁徽州,使吴越文化渗透到皖南徽州,从而逐以形成了重血缘、严主仆的宗族社会;加上徽州处于崇山峻岭之中的闭塞,较少战乱的侵扰,丰富的物态和非物态文化遗产得以大量留存。宋以后二程、朱熹理学对其祖籍地徽州的深刻影响,构成徽州文化的理性内核,提升了徽州文化的理性层次;到了明清时期徽商经济的发展繁荣,又促进了徽文化的发展,使之在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实现了徽州文化的“区域总体全面发展”,成为明清时期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因此说徽文化有中原文化,特别是吴越文化的元素。十二世纪朱熹的理学是接受孔孟儒学的基础上,吸收它的精华,提出了理论上的思辩性和物质存在的自然科学性。十八世纪清代哲学家戴震第一次对“后儒以理杀人”的批判、对上下尊卑封建等级制度的质疑,其“体情遂欲”哲学的阐发,突出反映了徽州文化勇于自我革新、进行思想开拓的创新品格;二十世纪胡适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严厉审视,倡导白话文,推动以科学民主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集中体现了徽州文化的时代创新个性。

徽州文化是徽州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经过千百年的长期孕育和陶冶,逐步形成了异彩纷呈、争奇斗艳的新安理学、徽州朴学、徽州教育、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州档案、徽州方言、徽州文学、徽州戏曲、徽州版画、徽州篆刻、徽州民俗、新安画派、徽州书法、徽州宗族、徽州土地制度、徽州历史文物、徽商、徽州科技。

吴越文化与徽文化在皖南的交汇(四)
作者:暂无 来源:黄山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黄山区戴新彪戴红莲 (二)、两地民俗风情 由于两地同属宣州吴语,所以民俗风情都有相同之处。比如,春节,俗称过年,家人外出,不论远近,都力争赶回家团圆。正月初一这天开始,村民登门相互拜年,初二至初六这几天,长辈还领着小辈们上坟拜祖。清明节前三天开始到祖坟上挂纸钱或烧香祭祖,农村家家用糯米或籼米做艾
全文:

黄山区戴新彪戴红莲

(二)、两地民俗风情

由于两地同属宣州吴语,所以民俗风情都有相同之处。比如,春节,俗称过年,家人外出,不论远近,都力争赶回家团圆。正月初一这天开始,村民登门相互拜年,初二至初六这几天,长辈还领着小辈们上坟拜祖。清明节前三天开始到祖坟上挂纸钱或烧香祭祖,农村家家用糯米或籼米做艾稞,以示纪念这个节日。

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绿豆糕,门前插艾(古称“招福旗”)、挂菖蒲(古称“斩邪剑”)等。村中处于大河旁的村庄每年都要组织划龙舟活动,最典型的是泾县桃花潭镇,从明朝开始至今不衰,安徽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多次进行过报道,这与新安江上的龙舟活动相媲美。

每逢八月十五中秋节都有吃月饼的赏月习俗。其他如婚丧喜事的习俗两地基本相同,也有很多民俗风情与徽州、苏南、浙北相近,这可能是历史上吴越文化与徽文化交汇形成的原因。

(三)、徽州与泾、太两地文化名人

徽州历史上出了许多名人,休宁是状元之乡,从隆阜走出的戴衢亭连中三元,一举摘得状元桂冠。宋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经济文化繁荣,仅名医就涌现出500多人,写有医学专著300多部。尤为歙县人吴昆最为突出,他们独树一帜的“新安医派”丰富了我国中医学宝库。这里还须补充的是与徽州近邻的旌德县江村人氏江希舜,继承和发展了祖传的医道,写下专著《痘疹元珠》,开辟了中国人自己“人痘接种术”来预防天花的先河。后来,英国牧区乡村医生琴纳在中国人发明的“人痘接种术”的基础上,研制改进,接种牛痘成功。后被世界认可中国是“人痘接种术”的发明国。休宁人“珠算之父”程大位,创立的《算法统宗》问世后,流入全世界,在世界进入计算机的今天,加减运算还属珠算快捷。给朱元璋充当谋士之一的休宁人朱升,给朱元璋献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歙县人王茂荫是马克思的《资本伦》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还有陶行知、胡适等等。

在吴越文化与徽文化的交汇地,历史上也出现了多位名家,创造了灿烂的徽州文化成果。驰名海内外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为我省独占。除徽墨、歙砚外,宣纸、宣笔都产泾县。因泾县历史上属于宣州,故名宣纸、宣笔。歙县产的“澄心堂”纸,也是宣纸中的珍品。

泾县历史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了一代代学子英才。其中历史文化名人有:唐代的左震,他任过黄州(今湖北黄岩岗)、商州(今陕西商县)、金州刺史,官至待御史。宋代的凌策曾任工部侍郎,施元长曾任工部郎中。最闻名的是列入安徽历史教科书课中的清代包世臣(1775~1855年),他曾任江西新渝知县等职,官虽不大,但在江西有“政简民和”之称。他博学多才,阅历深广,尤其是他反侵略的爱国思想令人敬佩。

近现代还有: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中国美术家吴作人。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吴祖湘等。

黄山区比泾县历史要短,人口相对不多,但历史上人文荟萃,杰出者遍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医疗、佛学、学术研究各个领域。历史上被称为集“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唐代宣州都督左匡政(史名难当),就出生在龙门乡左家宕(现秀湖村戴家)。他的诗作《白龟城》颇有影响,受到诗仙李白的好评。他的弟弟左难定官至工部尚书,写过许多文章。黄山脚下焦村出生的宋代名将,文武状元焦炳炎、焦焕炎两兄弟,在军务繁忙中写下了许多诗篇,其中著名的有《黄山赋》。元代青花瓷的发明人,张文进(号文登)就是龙门乡人,他研制的青花瓷在国内外颇有影响,英、美、韩等国至今有收藏。周怡,明代进士,曾任吏部给事中等职,他的文集有《讷溪文集》27卷,书目入《四库全书》。周子千,仙源人。他师于泾县名医薛立斋学医,后来他医学成就名闻江南,与新安名医汪机、徐春甫、方有执等齐名海内。后世有“自明以来,江南言医者,类宗周慎斋”之说。他的医作有《慎斋医案》共10卷,因该书对后世影响颇大,近代医学专家吴球、曹炳章两度校订,将其编入《中国医学大成》丛书。还有明代先后任职工部尚书、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的毕锵将军。清代政治活动家崔国因。近代书画家,安徽大学国文讲师徐建生。集作家、画家、诗人、学者、教授于一身,闻名海峡两岸的名人苏雪林。

由于两地文化名人的影响,使得吴越文化和徽文化更加融入和交汇,使之渗透到各个方面。

吴越文化与徽文化在皖南的交汇(三)
作者:暂无 来源:黄山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黄山区戴新彪戴红莲 四、吴越文化与徽文化在泾、太两地的表现 吴越文化和徽文化是泾县、太平(现黄山区)两地的根基,好比房屋中的两根柱子,不可抽走一根,两地文化民俗、名人和古建筑可以说明这一点。 泾县,处长江南岸与皖南山区交接地带。“枕徽襟池,缘江带河”,这是说连着徽州,又与池州交织,按吴越文化划
全文:

黄山区戴新彪戴红莲

四、吴越文化与徽文化在泾、太两地的表现

吴越文化和徽文化是泾县、太平(现黄山区)两地的根基,好比房屋中的两根柱子,不可抽走一根,两地文化民俗、名人和古建筑可以说明这一点。

泾县,处长江南岸与皖南山区交接地带。“枕徽襟池,缘江带河”,这是说连着徽州,又与池州交织,按吴越文化划分范围,又处芜、宣之内,西汉和东汉时期,即公元前109年,泾县属丹阳郡。公元281年,丹阳郡又划分两个郡,一个仍名丹阳郡,另一个名宣城郡。泾县属宣城郡。

太平县,现为黄山区,历史上属泾县。公元745年,即唐天宝四年,割泾县西南十四乡置太平县,历史上与宣城、旌德、南陵、泾县、宁国同属宣城郡、宁国府管辖下,与泾县同为吴越文化圈内。

这两地古代与徽州一样,以“山越”土著居民为主体,东汉山越成为强宗大族,其后,随朝代更迭,兵祸战乱以及水旱灾害,造成多次人口急剧下降和大批流徙。到了明清时期,徽州人口突增,山地容纳不了,为找生计,徽民一部分迁往泾、太两县。据大姓的一些家谱记载,他们有很多一部分是从徽州迁往泾、太两县的,尤其从歙县、屯溪迁往泾、太两地最多,如泾县的陈姓,云岭镇陈家就是从歙县迁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的故里,泾县厚岸王家就是从徽州祁门县闪里镇迁入泾县的,称“新安琅琊王氏”。还有其他一些姓氏。在黄山区,如新华乡的黄姓,是明代从休宁迁入太平县;程姓,从歙县迁太平;徐姓,从歙县迁太平;戴姓,从休宁隆阜(现为屯溪区)迁太平;郑姓,从祁门迁太平;这两县记载他们为客户。随着时间一长,后来对徽州迁入的不再叫客户,对北方迁来户仍称客户。民国时期,乡镇配有户籍管理人员,进行户口登记,为便于管理,彻底取消客户(籍)、主户(本县籍)的之分,现在每人户口本上的籍贯地能看出他原籍在何处,一般只以建国后迁入的计算。

(一)语言上的共性与异性

泾、太(黄山区)两地在语言上,虽然语音差别很大,但都属于宣州吴语,也称皖南吴语。吴语来历是宣城这一带历史上属吴国,故在吴国内的语言称吴语。吴语与徽语一样是现代汉语中十大方言之一。据《泾县志》记载:“泾县话属于安徽省境内的宣州吴语。宣州吴语区还包括铜陵市郊、铜陵县、石台县、太平县、南陵县(圩区)、芜湖县(圩区)、当涂县(圩区)、宣城县(圩区)”。泾县的方言,有泾县话、外地话两种。外地话是历史上江北地区迁来的一些户,如孤峰、童疃一带人讲怀宁话,汀溪和包合一带人讲湖北话,爱民一带人讲安庆话。靠宣城的乡镇如琴溪镇不少人讲宣城话。泾县话分四小片,有县城话、黄田话、章渡话、厚岸话。厚岸话准确说是泾县西乡话,200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与日本和北大、苏州大学对皖南语种考察时,发现泾县桃花潭一带(包括厚岸)语言与陕西凤翔一带语言相似,经查,该地隋朝万氏一支移民从陕西转江西豫鄣(现南昌)而入。后来与当地土著语言相触入,经过几千年而成了泾县西南乡的主要语言。此语言一直延伸到黄山区的新丰乡、新华乡、龙门乡的北岸几个村。泾县厚岸的查济话至今仍将我自称为“俺”,家谱记载:查姓从山东济南而迁入,山东人的自称仍保持现在,连从歙县迁入厚岸的王姓也跟着自称“俺”。泾县话整体来说,发音重,坚硬,不留后尾,呼叫韵母4个调,有芜湖、宣城话音的元素。

《黄山区志》记载:“太平话,仙源、甘棠、耿城、三口、新明、焦村、龙门乡的大部分及贤村乡的上岭村、谭家桥的长源村、罗村等处土著居民说太平话。属吴语宣州片太平小片,是宣州吴语的代表性地点方言。”县城话应称太平话,受迁入此地的山东人影响很大,主要以甘棠崔氏为主。据崔氏家谱记载,崔姓原籍山东,宋末,崔寿一由宣城洪林桥迁居太平县,元代崔喜翁定居东乡甘棠。崔姓虽在宣城繁衍多代,因祖籍山东,仍保留北方“俺”的变种,自称“啊里”,不过强悍的音弱了,与泾县查济同一从山东而来查姓发出的“俺”也有所不同了。崔姓经过与宣城话的融合,来到太平与土著语言的渗透,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语言,因此语言基本在甘棠、仙源两地居多,后人称这种语言为太平话。广阳、乌石、永丰、秧溪(现已淹没)等地是秧溪话。这一带受泾县西南方语言和青阳语言影响,演变一种秧溪话。新明、三口、焦村(靠外)、龙门(靠南)等地,受县城话影响,也讲太平话。谭家桥茶林场一带有许多村民讲怀宁话,经查,这里村民是清代后期和民国时期逃避灾荒迁入的怀宁人。新丰、新华、永丰,龙门北岸等地语言为泾县话。以甘棠、仙源为中心的太平话音与徽州语有根本区别,有青阳话音的元素,声调柔性,拖音较重,呼叫韵母6个调,与泾县话调值也有很大差别。

皖南地区各县的吴语后来与江苏、浙江一带的吴语出现了大的区别。主要原因是与历史上多次移民有关。第一次是永嘉之乱造成北方人大量南流,并在沿江一带设置侨郡县,使沿江许多操吴语的城市变成说江淮官话的重要原因。第二次是晚清移民。太平军战争之后,处于战事频繁的皖南一些县土著居民大都逃离和伤亡,加之瘟疫流行,死亡殆尽,造成大片土地荒芜。清政府为了恢复战后农业,便鼓励各省移民入迁皖南。第三次是抗日战争暴发。日军第六师团参与南京大屠杀后于12月21日进驻芜湖,大肆烧杀淫掳,造成南京、芜湖等沿江城市的机关、学校、工厂及避难市民先后大批迁移皖南各地。这么多人带来的江淮官话,使皖南吴语又受到了一次大范围、最直接的冲击。

吴越文化与徽文化在皖南的交汇(一)
作者:暂无 来源:黄山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吴越文化是苏、浙、沪、皖(沿江以南)一种大文化,后来延伸的还有楚文化、长江文化。这些文化和徽州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应予以保护和开发。 吴越文化在苏、沪、浙影响较大,当地党委、政府极为重现,尤其江苏在无锡成立了吴越文化研究会。吴越文化在安徽区域分布于马鞍山、芜湖、宣城(部分县)、铜陵、池州等地。
全文:

吴越文化是苏、浙、沪、皖(沿江以南)一种大文化,后来延伸的还有楚文化、长江文化。这些文化和徽州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应予以保护和开发。

吴越文化在苏、沪、浙影响较大,当地党委、政府极为重现,尤其江苏在无锡成立了吴越文化研究会。吴越文化在安徽区域分布于马鞍山、芜湖、宣城(部分县)、铜陵、池州等地。去年我们有幸参加了有关研讨会,加深了我们对皖南沿江地区吴越文化与徽文化相互交汇、渗透的了解。2007年8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连续对徽州文化生态整体保护作出重要批示,之后,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获批准正式挂牌。此范围跨涉三市(本省黄山市、宣城市、江西省上饶市),九区、县(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绩溪县、婺源县)及黄山风景区的文化生态区块。2009年7月,安徽省政府批准设立“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规划范围更广,有黄山、池州、宣城、马鞍山、芜湖、铜陵及安庆市的潜山县,共47个县(市、区)。今年我省三市(黄山、宣城、池州)欲捆绑申报设立“徽州生态文化国家公园”。这次范围增加了宣城市的旌德县、池州市的石台县,国土面积1.3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011年度统计数)为191.8万人。这一系例规划、政策、措施、定位出台,有助于提升徽州文化、皖南高品质文化旅游资源的品位,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品牌。

一、吴越文化的起源

在古代,吴和越是活动于今长江以南的东南地区的原始居民,是东南地区的两个土著部旅。据历史记载,这两个部族实际上同属于古越族——“百越”,是“百越”的分支。百越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分布于我国东南及南部,甚至越南的北部广大地区也有百越的足迹。越有百种,其中于越、句吴、杨越、闽越、南越、东越、山越、骆越、瓯越等,都是越族中著名的分支。百越支系虽然繁多,但有许多相同之处。吴越文化起始于春秋时期,吴、越二国史实见诸文献,始自春秋。《春秋》、《左传》、《国语》等史书都有记载。吴王阖闾都于姑苏,越王勾践都于会稽,这是史书上都已注明。然而在这之前,吴越文化中心又在何地?文献上记载是周太伯奔吴,初居梅里,后居姑苏。要追溯悠久的历史,那就从泰伯、仲雍“奔吴”讲起。

据史籍记载,约在公元十一世纪我国商代末,中原渭水之滨的岐山南面,居住有一支黄帝的后裔——以古公禀父为首领的姬姓部族,因其住地名周原而自称为周人。古公有三个儿子,叫做泰伯、仲雍、季历。季历生子名昌,就是后来为周朝的建立奠定基础的周文王。相传姬昌长得颇不凡俗,很得古公的疼爱,被看做是周人振兴的希望。泰伯、仲雍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的心意,为避免权位之争,便一起离开中原,不远千里来到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

当时聚居在江南一带的是被称为“荆蛮”的人,经济上尚处在比较落后的状态,由于多水的自然环境,生活习尚与北方也不相同。泰伯、仲雍到达后,遵从当地风俗,“断发文身”和荆蛮人打成一片;同时将中原地区先进的耕作和筑城技术带到了江南,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而赢得了荆蛮人的信任和拥护,被推为领袖,建立了一个部族小国,号曰“勾吴”,这就是吴国的起始,也是苏州称为“吴”的由来和依据。泰伯、仲雍的“奔吴”是苏、锡地区和江南一带受到中原文化影响的最早记载,也是中华民族内部相互交流和融合的一个生动例证。

泰伯当时活动于无锡一带,他所建立的勾吴都城在无锡梅里的平墟(今无锡梅城),称为泰伯城,亦名吴城,从泰伯至诸樊22世均都于此。诸樊在位十三年(公元前560——547),将吴国都城从无锡南迁苏州。泰伯无子嗣,死后由其弟仲雍继位。仲雍追随长兄泰伯之后共同避居江南,所以曰“恭”,同时这样做又顺从了其父古公的旨意,故又称“孝”,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他们的功业不仅是“恭、孝”、“让权”,而是他们代表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对整个江南的开发作出了特大贡献。两个都城皆在苏州、无锡之间,属太湖地域。但苏州、无锡一带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存没有非常明显的商周文化因素,而宁、镇地区长江北岸沿江地带以及安徽的部分地区却发现大量的西周时期的周文化因素与当地土著文化结合而形成的吴文化遗存。这说明泰伯、仲雍在无锡、苏州一带传播中原文化时,也把中原文化传播到了宁、镇和芜湖一带。吴文化的早期活动也随之传播和影响至以芜湖为中心的皖江地区,这里包括马鞍山、宣城、池州、铜陵等市和黄山部分地区以及江北的沿江市县。

西周时期,吴越文化的疆域泾渭分明,到了春秋时期,宁镇(包括安徽皖江地区)地区的吴文化面貌产生了明显的越化,而太湖地区吴文化因素也多了起来。这些变化体现在墓葬中,西周时期墓葬中出土有大量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多与中原地区青铜器类似。1978年秋,泾县南容发现了西周时的铜的编钟,1981,泾县黄村发现了春秋前的铜壶。春秋初期,广德县也有了青铜句罐,而到了春秋晚期,青铜器极少见了。到了汉代,皖南的宁国出现了车马神兽铜镜,这些变化说明越文化对吴文化进行了大量渗透和同化,这种变革是越族人的入侵所为,同时证明了越文化己渗透到皖南地区。青铜器具有吴文化特点,这种贵重物品只有贵族才用得起,这就说明青铜器是上层贵族人的标志。吴文化的创始人是周人,大伯奔吴与当地的土著融合,华夏化,形成了吴文化。“吴文化”和“越文化”同俗并土、共气共俗,逐渐在相互交融、激荡、流变与集成中形成统一的文化类型。传统的吴越文化是海派文化乃至今长江三角文化的渊薮和根基,后者则是前者的延续与新生。

[1图]□ 游 记 风雅兰亭
作者:暂无 来源:黄山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兰亭 
描述: □ 陈利生 我的兰亭印象,是从《兰亭集序》中来的。这篇优美的散文,把我的思绪带到了一千六百多年前的那个春天。闭上眼,想象那一场盛大的雅集—— 永和九年三月初三,那是一个怎样的日子啊!“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
全文:

□ 陈利生

我的兰亭印象,是从《兰亭集序》中来的。这篇优美的散文,把我的思绪带到了一千六百多年前的那个春天。闭上眼,想象那一场盛大的雅集——

永和九年三月初三,那是一个怎样的日子啊!“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今天来读这些文字,还是那么亲切。仿佛让我也领略到了当年那些文人们的幽古雅趣。

更重要的是,让兰亭真正出名的,还得归功于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的笔墨风韵,实在让历代的文人墨客倾心不已。

那就走吧,为了心中这个兰亭梦。

迎着初夏的骄阳,迈进了让我心仪的兰亭。兰渚山下,郁郁葱葱,山色空蒙。兰亭,栖之于灵秀江南,如空谷幽兰,氤氲着宁静幽远的诗意;兰亭,如一名亭亭玉立的抚琴女子,阅尽了尘世的烦扰,守候着千年的寂寞,独然隐身于会稽山麓。

兰亭是简约的。风过影动,满山竹叶“沙沙”有声,似在絮语,却多了一分静谧。一池绿荷,纤腰袅袅随风摆,平添了几分野趣。

鹅池,首先映入了我们的眼帘。一方盈盈碧水,悠然游着几只硕大可爱的白鹅。当然,这早已不是王羲之当年养的鹅了。白鹅是王羲之的宠物,鹅池是兰亭的心曲。

碑上的“鹅池”两字,字体雄浑,笔力遒劲。相传,一日王羲之欲写“鹅池”两字,刚写好“鹅”字,忽闻皇上传旨,急忙搁笔迎旨。小儿王献之手痒,顺手提笔,补写了一个“池”字,一碑两字,一肥腴,一瘦挺,父子同书,相得益彰,世称“父子碑”。

从鹅池往北行数十米,就到了当年王羲之他们曲水流觞的地方了。“曲水流觞”,是一条两岸堆砌着石头的蜿蜒小溪,绿荫之下,溪水清澈见底,溪边兰草恣意生长。绿水在轻纱薄雾的竹林中穿过,在每个小石凳前盘旋淌过,似乎还流淌着清逸的魏晋气息。

兰亭,注定是要和王羲之赴一次春天的约会的。

暮春之际,风和日丽。王羲之邀40多位文人雅士,相聚兰亭,时人称之为“修禊”。遥想王羲之他们在这条小溪畔饮酒赋诗的情形,不禁悠然神往。这不,你看,谢安来了,孙绰来了……名士们个个容光焕发,峨冠博带,列坐在兰亭弯弯曲曲的小溪边。兰亭雅集的一个重要的节目是“曲水流觞”。由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悠悠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住了,谁得作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有人建议把雅集的37首诗汇集成册,众人还公推王羲之来写序。

王羲之醉意正酣,乘着酒兴,舒纸握笔,一气呵成了《兰亭集序》。序文字字珠玑,极具丰神。字里行间倾注着书者一种旷达洒脱的情怀。唐太宗曾亲自撰文:“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者,其惟王逸少乎?”《兰亭集序》体现了为文之美与书法之美的完美结合。

翌日醒来,王羲之意犹未尽,又接二连三书写数十次,再无醉酒时写就的精妙绝伦。这时,他才明白,这篇序文是他一生中的顶峰之作,自己再也不可能超越它了。

兰亭是厚重的。自然给予兰亭质朴的天姿,文化造就了兰亭深邃的意境。

王右军祠如一叶小舟,泊在绿荷中央。祠内两侧的回廊墙壁上嵌刻有历代《兰亭集序》的诸多版本及古今名人题咏真迹。站在祠内,浏览名家墨宝,欣赏各种书风,每一块碑刻似乎都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一个个遥远的故事。我的眼前,幻化出一位位书家正在泼墨挥毫,饱蘸浓墨的笔在纸上笔走龙蛇,留下了一幅幅书法经典……

千年前的那个暮春早已远去,茂林修竹间,可曾还有文人雅士们爽朗的笑声和高亢的歌啸萦绕于耳际?可曾还有当年王羲之携谢安且行且吟谈笑风生的儒雅身姿?

阳光投映在波光粼粼的鹅池上。我分明看到了,兰亭圣地的古道上,走来一队长长的人流,都是富有雅致情怀的绍兴人,智永、贺知章、陆游、徐渭、赵之谦、徐生翁……他们走过两晋和南北朝,走过隋唐和宋元,走过明清和民国……羲之书法之风流遗韵,弥漫在兰亭的一草一木间,经久不散。

蔡永江先生及其兰亭砚雕
作者:暂无 来源:黄山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兰亭 
描述:□ 合肥 汤书昆  蔡永江先生是中国当代具有经典意义的砚雕艺术大师,歙砚雕刻技艺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在20余年的砚雕生涯中,通过潜心传承古砚艺术精粹,独具匠心与艺胆地拓展了砚艺审美的新境界,给今天平俗风气弥漫的砚雕行业贡献了若干新的审美创造经验,因而也引起了广泛而强烈的文化关注。今年1月,蔡永江的
全文:平俗风气弥漫的砚雕行业贡献了若干新的审美创造经验,因而也引起了广泛而强烈的文化关注。今年1月,蔡永江的歙砚作品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蔡永江先生1969年出生于江苏省的淮安县,这与绝大多数源起于歙砚
[1图]文史闲谭话说书写《兰亭集序》
作者:暂无 来源:黄山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兰亭 
描述: □屯溪邵竟源 最近观赏某市书法大赛获奖作品,其中有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简称兰亭,下同)是以楷书书写的,读来甚感别扭费解,欣赏佳作的兴趣荡然无存。原因是书者依据唐代摹本字形照搬照抄兰亭,如“峻领”“以为陈迹”“揽者”等,致使文章难以读通读懂。尽管该篇楷书有功底,用字有出处。 众所周
全文:

□屯溪邵竟源

最近观赏某市书法大赛获奖作品,其中有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简称兰亭,下同)是以楷书书写的,读来甚感别扭费解,欣赏佳作的兴趣荡然无存。原因是书者依据唐代摹本字形照搬照抄兰亭,如“峻领”“以为陈迹”“揽者”等,致使文章难以读通读懂。尽管该篇楷书有功底,用字有出处。

众所周知,兰亭的精彩绝伦和巨大价值表现在文章和书法(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从古到今,它的流传评价主要有两种途径(见示意表)。

从书法角度说,兰亭原创为天下第一行书、神品,王羲之为书圣、大书法家,这些在书界多有论述,广为人知。从文学角度讲,兰亭无疑是散文中的颠峰之作,是书家第一散文。该文经清代吴楚材等文士确认推崇,选入权威专集《古文观止》,现在又编入高中语文课本,影响深远,但在书界影响远不及唐代摹本。就这样,同一篇原创,由于历史、文学、文字和书法等的沿革变化,目前呈现给我们的兰亭形成两个主要版本:行书兰亭和散文兰亭。行书兰亭以仿真度最高的冯氏摹本为代表,324个字,忠于原创形式,书界流传;散文兰亭以《古文观止》所载为代表,325个字,由文学文字类专家主导,对原创用字有所改动,理顺文意,忠于原创内容,易于识读,社会公认。兰亭原创是文章和书法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这种文章和书法双佳的现象在古今中国文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世人爱书写兰亭,更多的可能是出于对该篇文章的喜爱,多书体书写兰亭就是例证。文中的“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茂林修竹、清流激湍,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等绝佳词句,更是脍炙人口流传甚广,全文景情交融,引人共鸣钦佩。

有两种版本就有两种书写选择,行书兰亭用作书法范本临摹,照书照写无可厚非。若要完整准确书写兰亭一文,似应依据《古文观止》等所载的散文兰亭书写为宜。笔者酷爱兰亭,常书之。书友诤言“书写有误,不符范帖”,令人啼笑皆非。此后每书一遍兰亭,必在卷末注上“文出《古文观止》”。元代赵孟頫临写的兰亭就有325个字的。

据说兰亭原创是作者在某次集会上一气呵成的一篇序文。短时内完成文章和书法的千古绝唱之作,充分显示出他高超的文化素养。现在看到的兰亭原创摹本印刷件,作品中几处添字、改字和删字的地方特别醒目。这些看似有损作品风采,其实增添了观赏趣味,强化了节奏感,真实自然。体现了作者对作品质量高度重视和严谨负责的态度,建立起见错即纠的好风范,给人以启迪。现代书者可能缺乏的就是这种追求完美的态度。如第十届书法作品国展楷书中有篇兰亭,用字基本同《古文观止》,可惜的是仅写了323个字。是作者没能校对出来,还是作者自我感觉漏字是小瑕疵,无伤大雅,不愿重书或添字,以免影响视觉效果?书法作品是“结果艺术”,而非“过程艺术”或“表演艺术”,作品完成后可以欣赏校验、再创作,直至满意为止。当年启功先生就是这样做的。漏字是硬伤,两三分钟即可查出,对于送展公之于世的作品,理应把关更严些,不要留下“一篇文章抄不全”的遗憾。

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的“三法”(笔法字法章法)与中国“三文”(文字文章文化)紧密关联,并为展示中国“三文”服务。同时,书写中亦须服从“集画成字,结字成词,组词成句,连句成文”的汉语书写规律。第十届书法国展上海展区438件展品的内容多为抄录古今中国名句名文和少量自撰文,就是有力佐证。现阶段有必要花气力消除以书掩文,“只知行书兰亭,不识散文兰亭”文化缺失的现象。

[1图]义化短波《兰亭雅集图》竹雕香筒获全国农业创意精品大赛金奖
作者:暂无 来源:黄山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兰亭 
描述: 由农业部主办的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于5月中旬在浙江天台举办,华东赛区共有6省1市参赛。 黄山徽州竹艺轩雕刻有限公司选送的《兰亭雅集图》竹雕香筒以其精美的雕刻工艺、丰富的文化内涵斩获金奖。据悉,此次大赛,我省共有58件作品参赛。 叶乔林/摄
全文: 由农业部主办的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于5月中旬在浙江天台举办,华东赛区共有6省1市参赛。 黄山徽州竹艺轩雕刻有限公司选送的《兰亭雅集图》竹雕香筒以其精美的雕刻工艺、丰富的文化内涵斩获金奖。据悉,此次大赛,我省共有58件作品参赛。 叶乔林/摄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