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人叶军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他造出了世界上最准确的钟叶爸爸说他教孩子有一个秘诀

日期:2011.05.27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地址】 地址1

【来源】 都市快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在2003年,叶军(中)就曾获得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

面孔

他造出了世界上最准确的钟

叶爸爸说他教孩子有一个秘诀

通讯员 钟宏娇 记者 郭婧

年仅44岁的绍兴人叶军,凭借自己在原子分子光学领域的突出贡献,5月3日当选了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被认为是美国学术界最高荣誉之一)。

这个消息,低调的叶军家人一直没对外说,但好消息总是藏不住,昨天,这件事儿在绍兴传开了。

昨天下午,我们拨通叶军父母家的电话时,就听见叶父在电话那端感叹了句:“哎哟,消息传开了,都是来恭喜的电话。”

由于叶军身在美国,昨天下午正是当地的午夜,我们没能与叶军通上话。

仍住在绍兴老城区一幢普通公寓里的叶军父母,平淡而又自豪地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儿子。

可能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叶军”这个名字,在昨天才突然“横空出世”,但事实上,这个名字早就出现在美国物理学界的各种奖榜上,而且,他与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翰·霍尔有着密切联系,在霍尔的诺奖成就——解决光梳技术最关键的实验中发挥了作用。霍尔退休时,叶军还接管了他的实验室。

读物理专业是个偶然

现在的叶军,一心钻研于物理学科。但当年,选择物理专业,却是个偶然。

父亲叶善祥说,儿子叶军当年作文写得很好,语文成绩也非常不错,语文老师一直希望他报考文科。

“小学四年级以前,儿子还不太懂事,上课常开小差,老师也常来告状,我们也打过他的手心和屁股。”叶母樊常红说,但之后就没再让他们操过心了,成绩基本上都是年级前三名,发展全面,没有偏科。

到了高三时,叶军参加全国物理竞赛得了奖,还没高考呢,就被上海交大提前录取了,“我们当时也没多想,就觉得在上海有亲戚,儿子去读书也有照应,就让他去了。”樊常红说,可能就是因为物理竞赛得了奖招进去的,所以儿子后来被分到了应用物理专业。

父亲亲授的学习方法

如果不是读了物理专业,叶军也可能会成为一个出色的作家、记者或是其他。

因为,他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这又得感谢他的父母。

叶父和叶母都是大学生,叶父说,叶军小时候,家里就有一大书柜的书,至少有三四百本,叶军每天吃完饭,就会回房间看书,所以从小博览群书,语文基础打得很好。

“他这人还特别专注。”叶父说,不仅看书很专注,观察事物也很仔细,他记得叶军初中时曾写过一篇作文,详细地描写了一只蚂蚁怎样将苍蝇的尸体搬回自己的蚁窝。

而叶军成名后回家指导外甥学习时,传授的学习“秘诀”,就是叶父当年传授给他的。

“当年我跟他说,老师讲的课,懂了还不够,还要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没想到,他说,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这一招很管用。”

实验+创新的科学家

如果说,父母是叶军成长道路上奠定基础的良师。那么,霍尔,就是指引叶军在物理学研究道路上的一位名师。

从上海交大毕业后,叶军1991年到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在科罗拉多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导师正是霍尔。

也正是在读博这一阶段,叶军形成了自己比较清晰的物理思想:实验,以及创新。

“霍尔就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实验物理学家。”叶父说,儿子现在也非常注重实验,而与此同时,他坚持追求创新,做一个有创新的科学家。

叶军研究的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两个基本问题——时间和空间的测量。叶军创造出了一台世界上最准确的锶(sī)原子光钟——每7000万年仅误差1秒,精度超过了目前存放于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局的铯(sè)原子钟,并有望取代铯原子钟成为世界新的计时标准。

“做事严谨,什么事都要想想人家为什么会那样做,我们能发现做得更好的新方法吗?”叶军曾说,这是他在霍尔手下学到的一个最好品德。

强健的身体必不可少

一个人的成功,除了天分,肯定也少不了努力。

科学研究是非常枯燥又漫长的。

曾经去美国探望叶军的叶父叶母说,儿子时常一进实验室,就24小时见不到人,“总要有了结果,才肯出来,工作起来很忘我,很多人说他是工作狂”。

“幸亏他的身体底子好。”叶母说,做父母的其实挺担心儿子的身体吃不消,不过好在儿子从小就不忘体育锻炼,一米八二的个子长得还算结实。

“他现在也每天游泳、跑步……还是很注意锻炼的。”叶父说,叶军每次回国看望两老,就算只有两三天,也必定每早都陪他到塔山去散步,“这里面当然有儿子的一片孝心,但同时也是他自己的一个锻炼。”

叶军当然知道,自己若想像导师霍尔一样登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还有很多路要走。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