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一秀 ——记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会会长,《江南风》杂志社社长、总编辑黄胜平

日期:2010.01.29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地址】 地址1

【来源】 江海晚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黄胜平近照。

◆黄胜平在2009年江苏省吴越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2009年5月,时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的王荣对办会办刊工作给予具体指导。

▲中共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和黄胜平在一起。

黄胜平是南通启海人,1953年出生,上世纪70年代入伍提干后从事军队新闻和理论工作,80年代初转业到无锡,从事党委宣传理论工作。1981年起,先后在无锡市委宣传部任农村处处长、研究室主任、部务委员,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兼《江南论坛》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无锡新区(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等职。他常年笔耕不辍,发微烛隐,著作等身,代表作有《在希望的田野上——来自苏南农村的报告》、《市场经济与思维变迁》、《苏南改革和发展新思路》、《国有企业模拟民营企业运行》、《中国苏南发展研究》、《中国民营经济导论》、《无锡竞争优势研究》、《中国长三角发展研究》、《无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中国自主创新探路》、《中国开发科学发展概论》等20余部,由他执行主编的填补学界空白的百万字巨著《中国太湖史》、《无锡文化大观》等更是翔实厚重,为人称道。

上下求索笔端尽显华章

从上世纪80年代起,黄胜平敏锐地觉察到历史上一直得风气之先的苏南地区正孕育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变革大发展的“井喷”,那就是以乡镇工业异军突起为发端和标志的经济建设大潮的到来,奠定了这一地区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区域的地位。他为之激动和兴奋,他决心全身心投入这一奔腾不羁的历史潮流,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之鼓与呼,为之添砖加瓦。是时,黄胜平正担任无锡市委宣传部农村处处长,对异军突起的乡镇工业的研究和推进与其说是他的本职工作,不如说是他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那几年,办公室几乎找不到他的身影,他的足迹在鞍马劳顿的旅途中,在村镇简朴的旅店里,在一个个乡镇企业的办公室和车间里。他广交乡镇干部、企业家和普通工人朋友,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和他们一起探讨乡镇工业面临的困难和发展前景,写出了一篇篇有质量的调查研究报告和理论探索文章,市报、省报、中央级的报刊纷纷发表了他有关无锡和苏南乡镇企业的理论文章,在无锡和苏南经济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开始熟悉“黄胜平”这个名字,为理论界这位虎虎有生气的后起之秀拍手叫好。

1991年4月12日,《人民日报》理论版以整版的篇幅刊登了黄胜平撰写的《对科学社会主义在无锡农村的伟大实践的考察》,洋洋洒洒2万多字,以雄辩的事实系统地总结了科学社会主义在无锡农村成功实践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深刻地分析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困难、新矛盾和新问题。一经问世,便在全国引起了轰动。该文发表的当天早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而后,《南方日报》、《大众日报》等全国十多家报刊相继在显要位置全文转载。时任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的总编辑戴舟如是评价道:“这篇历经十年求索的饱蘸心血之作,是黄胜平对锦绣江南特别是对苏南农村进行经济文化建设调查研究的一个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苏南成功实践的记录,是苏南人民新生活的生动写照!”

时隔三个月,1991年7月16日《人民日报》重锤再擂,以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的名义摘要刊登了社会各界对这篇文章的反映,题目为《一篇有说服力的宣传社会主义的文章》,是对黄胜平理论贡献的再次肯定。

除此之外,黄胜平对党风建设和社会生活各领域都颇为关注,时有佳文妙章问世。上世纪80年代,他写了一篇《渺小与渺茫》的文章,深刻剖析了党内存在的“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被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胡乔木发现,推荐给了《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刊登了这篇文章,并配发了编者按;黄胜平发现江阴发生的为办一个项目,跑了45次北京,盖了745个图章的怪事,作了实情调查后,他写了一篇题为《45次进京与745个图章》的文章,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后得到了中央领导杨尚昆和胡启立同志的高度赞扬。

在谈及成功的经验与秘诀时,黄胜平淡然一笑:“我是党培养的一个理论工作者和社科工作者,凭的就是社会责任感,为党的工作造势,是最好的参政议政,是服务大政方针的最好途径。”

竭精殆虑成就江南论坛

2004年,《江南论坛》复刊十周年之际,黄胜平回启东送给我们一本《江南论坛》复刊十周年大型纪念画册,我们从中掂量出收获的分量,从中窥见了他们论坛事业的成长和发展、忘我的拼搏精神、殚精竭虑的思想境界。《江南论坛》是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飞等在抗战中创办的理论刊物,是革命战争年代江南地区颇具影响的区域性党刊。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黄胜平等的奔走呼号下,这份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理论刊物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复刊了。黄胜平带领论坛人忠实地继承了优良的革命传统,艰苦奋斗、呕心沥血、潜心办刊,经过十年辛勤耕耘,终于使刊物成为我国长三角地区一本颇具影响的区域性、综合性省级理论刊物,先后荣膺了江苏省一级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等荣誉称号,从中央到省市领导都对该刊有较高的评价。黄胜平本人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全国经济期刊优秀总编辑。《江南论坛》自1993年复刊,作为一份综合性社科类理论学术期刊,黄胜平深谙办刊定位的重要性,地方性传媒应该立足地方,扩大涵盖面,把触角伸出去,走跨区域的办刊之路。这一跨就跨了三大步。

第一步:1993年至1996年,省内跨市联办,成为苏、锡、常三市共同的阵地;第二步:1997年至2002年,形成环太湖跨省际办刊格局;第三步:2003年起,努力办成长三角地区的信息平台。有人形象地形容说,江南论坛从三市吴侬软语的小合唱到环太湖七城“包孕吴越”的大合唱,再到长三角地区十六个城市的交响乐。作为“现场总导演”,黄胜平的“三部曲”演绎了他走过的辉煌历程,见证了论坛人的顽强拼搏。《江南论坛》作为一本地域性很强、专业性也很强的理论刊物在“群雄逐鹿”中非但没有被淘汰或趋于萎缩,相反坚持自己的办刊方针,由双月而单月,发行量稳步上升,知名度逐渐扩大,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为了使刊物越办越好、长盛不衰,他在坚持“经济理论为主、应用理论为主、江南特色为主”的办刊方针指导下,对外广结善缘,对内苦练内功。黄胜平不仅成就了一本杂志,更培养了一批人,熔铸了一种精神!黄胜平经营的《江南论坛》历经12个春秋,共向国内外出版发行了100余万份杂志,编辑发表了7500余篇文章,约2000万字。可以这么说,苏南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江南论坛》作出了积极的理论贡献。

披肝沥胆投身新区高地

2004年4月,黄胜平调到无锡新区任党工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岗位调动,角色转换,工作千头万绪,可黄胜平对理论的研究探索依旧坚持不懈,并且在无锡新区这一改革开放前沿、外资投资热土、高新技术高地很快找到了新的定位和坐标。

黄胜平一到新区除了做好党委的工作和纪检工作之外,就重视办好《无锡新区》这本刊物,努力把它打造成展示高新区风貌的重要窗口。同时,他在全国开发区领域率先成立了无锡国家高新区发展研究院,他亲自担任研究院的院长。该院成立不久便成功举办了无锡新区“二次创业”发展战略高层论坛,开展了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创办了内部刊物《决策咨询要报》,与上海浦东发展研究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等重要媒体发表了一系列有较高质量的文章,中共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多次对研究院工作及研究成果作出重要批示。由黄胜平主持的若干重要课题研究,由于对无锡和新区的实践结合得紧,问题看得深,对策提得准,许多研究成果先后都被转化为市委和新区党工委的决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比如:关于新区吴越文化资源“三泰一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关于新区也要打太湖牌、建议将滨湖区新安镇划入新区联合开发、关于新区要建立人大和政协组织、关于国家高新区要成为贯彻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示范区等。

说起吴越文化和“三泰一址”,那是黄胜平到新区工作后所紧紧抓住的一大重点。无锡新区所辖的梅村镇和鸿山镇是江南吴文化的发源地,所谓的“三泰一址”就是梅村的泰伯庙、鸿山的泰伯陵、梅村鸿山境内的泰伯渎和鸿山境内的战国时期越国贵族墓遗址。这“三泰一址”是无锡和江南地区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渊源。黄胜平和无锡高新区发展研究院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写出了《既要抓好经济开发,又要重视文化开发》等研究报告,对市、区提出了吴越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战略构想,对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以“三泰一址”为核心,全方位保护和开发建设中国吴文化博览园。为了配合无锡和新区大规模的吴越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他根据市委领导指示和要求,成立了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会;与江南大学文学院等联合创建了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院和《江南风》杂志,他作为中国吴文化博览园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兼任了会长、院长和总编辑。围绕“研究吴越经济文化,促进江南科学发展”的办会办院办刊宗旨,黄胜平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和正在撰写、编辑和出版《江南文化新探》、《中国吴越文化研究选粹》、《中国吴越文化人物研究》、《中国吴越春秋风云》、《中国开发区文化初探》、《在中国吴越遗址上行走——无锡新区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吴文化古韵》等系列图书作品。

这些学术组织、这些学术活动和学术作品在苏南和长三角已经和正在发生着广泛的积极的影响。每谈及此,他是如数家珍、激动亢奋之情溢于言表。

黄胜平出生于江岸海滨,铸就了宽阔开放的胸怀和坚韧进取的性格,而后到部队大熔炉锤炼,又投身苏南这方热土,他思想敏锐,作风踏实,一支生花妙笔出神入化。欣逢改革开放的大好时光,他施展抱负,驰骋于宣传理论战线,硕果累累。他是南通的骄子,无愧“江南一秀”之美誉。

本报通讯员志冲单洪翼民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