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2)
报纸 (1)
按栏目分组
绍兴文化 (2)
经济发展 (1)
按年份分组
2006 (2)
2002 (1)
按来源分组
江苏地方志 (2)
南京日报 (1)
相关搜索词
王羲之一家与南京
作者: 刘宗意  来源:南京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羲之 
描述:$T正在朝天宫南京 市博物馆举行的《龙蟠 虎踞──南京历史文 化展》中,有一批上世 纪六七十年代在象山、 老虎山等南京城郊地 区出土的六朝墓志,它 们都出自王氏家族、谢 氏家族等六朝时期名 门望族的墓葬。书圣王 羲之所在的王氏家族与 南京有着密切关系,至 今仍有王羲之的大批后 裔居住在南京。$E$$
全文:

$T正在朝天宫南京 市博物馆举行的《龙蟠 虎踞──南京历史文 化展》中,有一批上世 纪六七十年代在象山、 老虎山等南京城郊地 区出土的六朝墓志,它 们都出自王氏家族、谢 氏家族等六朝时期名 门望族的墓葬。书圣王 羲之所在的王氏家族与 南京有着密切关系,至 今仍有王羲之的大批后 裔居住在南京。$E$$ 王羲之不乐做官乐山水$$ 王羲之大约生于303年。他的二叔 王应(y■)是濮阳太守,王廙听说琅琊王 及王氏南渡,遂带着老母和家族人南奔 渡江。估计幼小的王羲之和母亲、哥哥, 还有三叔王彬,都是随王廙来到南京 的。当时,王氏家族就住在乌衣巷。$$ 由于王氏家族势力强盛,一度控制 了东晋朝政,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 王羲之自然也得到了家族中诸位长辈很 好的关照。他幼时不爱说话,大家没把他 看作优秀子弟,但堂叔王敦却夸他说: “汝是吾家佳弟子。”后来他“坦腹东床”, 被太尉郗鉴看中,把女儿嫁给了他。$$ 二叔王廙多才多艺,尤以书法在当 时最为知名,是王羲之的启蒙老师。而 王羲之的岳父郗鉴也是书法世家。$$ 当时的大族在浙江会稽(今绍兴) 都置有田产,王羲之不乐在南京做官, 更乐于生活在会稽,自称“素无廊庙之 志”。他平生真正做官的时间不算长,出 任临川太守和江州刺史都很短暂。先为 宁远将军,后来朝廷爱其才气,几次召 他为参与朝政的侍中和吏部尚书,他都 不干。又任他为护军将军,他推让不掉, 勉强为职。晚年因会稽内史王述母丧去 职,王羲之被任命为右军将军、会稽内 史。美丽的浙东山水和诸多名士,促成 了他的书法代表作《兰亭序》的诞生。$$ 好景不常,会稽内史才当了四年, 他就辞职了,原因是与王述赌气。王述 与王羲之同年,名气也相当,王述属太 原王氏,其父王承被誉为东晋“中兴第一 名臣”,连重臣王导等人都在其下。王羲 之看不起王述,他在上任会稽内史时,去 王述家吊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门。而王述 以为王羲之还会来看他,每每洒扫等待 而落空,两人怨恨加深。$$ 王述守孝期满,被任命为扬州太守, 成了王羲之的上司,临去京师前,在会稽 巡视了一番,最后才去跟王羲之打招呼。 王羲之以为是耻辱,居然请求朝廷把会 稽从扬州划分出来归属越州,自己可以 不做王述的下级,此举“大为时贤所笑”。 后来王述莅临会稽视察,王羲之不堪忍 受,便称病去职。$$ 王羲之没有再回到南京,他忘情于浙 江山水,还与道士研讨服药石之道,终因服 食“五石散”致病,361年去世,葬于浙江。$$ 晋室南迁缘起王家$$ 公元317年,西晋被匈奴所灭。在此之前 的307年,西晋的一部分人和皇族预见到了西 晋的灭亡,已经向南方逃亡,渡过了长江,来到 建康(今南京)。建言南迁的是王氏家族,其中首 倡此意的就是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在建 康,司马睿称帝,建立东晋。$$ 之所以建议晋室迁至南京,源于王旷一 水短暂的南京之行。$$ 303年,义阳人张昌造反,他的部将石冰攻 占建业。西晋朝廷派右将军陈敏渡江打败了石 冰。这时,王羲之的父亲王旷被任命为丹阳太 守,来到建业。王旷到任仅一年,右将军陈敏又 举兵造反,把他和扬州刺史都赶走了。王旷这次 短暂的南行,却成了一个新王朝诞生和王氏家 族鼎盛的铺垫,也是南京再次成为都城的铺垫。$$ 当时,西晋皇族的八个封王自相残杀,造 成天下大乱,朝廷大权落入东海王司马越之 手。追随东海王的第三代琅琊王司马睿正奉 命镇守下邳,王氏家族精英人物王敦、王导等 是司马睿的幕僚,王旷又与司马睿是姨兄弟, 王旷因此也来到下邳。$$ 此时,战乱局面已不可收拾,北方少数民 族又乘机南侵,朝廷岌岌可危。王敦、王导等 入关起门在屋里秘密商议后路。王旷来到屋 外,诸人不让他进。王旷戳破窗纸见都是王家 人在开会,就吓唬说:“现在天下大乱,各位想 有什么图谋?我要告官去!”众人只好让他进 来。王旷进来后就提出了渡江到建业避乱的 主张。这是没有到过江南的王氏族人不会想 到的。因为这个魏晋时期著名的大族,向来以 北方为家族政治活动的舞台。王敦、王导是王 旷的堂弟,不知为何起先不让王旷参与密谋, 如果王氏精英们始终不让王旷进屋,后来的 历史就不会是那样发展了。$$ 王旷的主张被东海王司马越采纳,遂任 命琅琊王司马睿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 诸军事,目的是使西晋王朝能有退步,以备不 测。307年,在王导的策划下,王氏及其他大 族随同琅琊王南渡,来到建业。10年后,西晋 被灭,司马睿在南京建立东晋,史称司马睿为 晋元帝。王旷的一句话成就了东晋103年基 业,《晋书·王羲之传》说:“元帝之过江也,旷 首创其议。”南京在东吴建都之后,又成为东 晋、南朝宋齐梁陈的都城,后来被称为“六朝 古都”。$$ 但王旷没有随众人南渡,而是去当了淮 南太守。309年,匈奴刘聪进攻上党,围壶关。 王旷和将军施融、曹超抵抗刘聪失败。两个将 军战死,而王旷却生死不明,从此不见于史书 记载,有学者认为其中有隐情。$$ 家族墓志引发的争论$$ 王羲之家族中,三叔王彬为官声誉最 好,“为人朴素方直……虽居显贵,常布衣素 食。”曾担任建造皇宫的总负责,以营创勋劳, 赐爵关内侯,当了朝廷右相,死后又有谥号 王彬之子王彪之当了宰相,与谢安共同执政, 也享有盛誉。$$ 上世纪60年代,在南京北郊象山发现了 王彬的家族墓地,近40年中陆续出土王彬的 继室、儿女及孙辈的墓葬10座,大多有墓志, 意义重大。郭沫若曾以王彬之子王兴之、女儿 王丹虎的墓志和南郊出土的东晋谢鲲墓志作 为依据,于1965年发表了《从王谢墓志的出 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郭说:《兰亭序》“文字 都是依托的,墨迹不用说也是假的了。”否定 《兰亭序》为王羲之所作。郭的观点得到不少 人的支持,而南京书法家高二适则撰文反驳, 由此展开了一场著名的“兰亭论辩”,成为当 代书坛的重大事件,至今余波未息。$$ 上世纪80年代南京市博物馆在南郊铁心 桥司家山发现了东晋宰相谢安长兄谢奕一门的 墓地,其中有一座谢球夫妇合葬墓。墓志中写 有:“球妻琅琊王德光,祖羲之,右军将军、会稽 内史,父焕之,海盐令。”谢球之妻王德光是王羲 之的孙女,这是出土的墓志中第一次出现王羲 之的名字,也是东晋王谢两大家族联姻的证明。 相信以后南京还会出土与王羲之有关的墓志。$$ 王羲之后裔 世居南京$$ 王氏在东晋、 南朝出了不少 宰相,而王羲之一支的后人中, 没有一人能得到这个最高官位。 他的七子一女中,五子有书法作 品传世,最小的王献之成为书法 大家。王献之的前妻是太尉郗鉴 的孙女,后被迫离婚。王献之又 娶了新安公主,生有一女叫神 爱,后来当了晋安帝的皇后。王 献之最为动人传说的是与爱妾 桃叶的故事。南京秦淮河桃叶渡 就是因王献之在此迎接桃叶并 写了一首诗而闻名。$$ 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性格 落拓不羁,恃才傲物,后弃官 去了会稽,死在当地。还有一 种说法,据庞树根、王宁邦《江 宁王氏宗谱发现记》一文说, 王徽之免职后隐居江宁竹山, 并建有别墅,死后葬于此。南 宋末年,王羲之23代孙王五 四举家迁来江宁山阴村,而后 繁衍发达,现已发展到江宁、 溧水的十多个村落,还有迁往 周边省份的,至今已到王羲之 的第50多代孙。

王羲之家族与南京
作者: 刘宗意  来源:江苏地方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京  王羲之  家族  司马懿  西晋 
描述:王羲之家族与南京
东晋王氏墓志之“白石”考
作者: 刘宗意  来源:江苏地方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墓志  出土  东晋  朝廷  兰亭  象山  晋朝  白石  南朝  郭沫若 
描述: 1965年,由郭沫若一篇《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弓l起了书法演变史研究的一场大辩论,甚至惊动了毛泽东主席。被郭作为论据来否定《兰亭序》是王羲之真迹的王谢墓志,就是当年出土于南京北郊象山的东晋王兴之夫妇墓志和王丹虎墓志,以及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