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3)
报纸 (1)
图书 (1)
按栏目分组
绍兴文化 (5)
按年份分组
2011 (1)
2007 (1)
2006 (2)
2000 (1)
按来源分组
新华月报 上半月 (1)
今日浙江 (1)
瞭望 (1)
中国艺术报 (1)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
相关搜索词
[0图]文化印痕 上海2000-2010
作者: 赵兰英  来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题,或在角度选择上,或在文字表达上,或在写作方法上,或在思想挖掘上,或在篇章结构上,写出了一位资深媒体人对上海文化十年进程的别样思考。收集在本书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但也能看到些许历史的印痕和轨迹。从这一点说,编写这本书,对于一座城市的记录,就有了"史"的意义。
此心只为越剧有
作者: 赵兰英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正是越剧百年时。上海新康花园袁雪芬寓所,花香扑鼻。窗外,庭院中盛开的花儿,艳得摄人。室内,巧手插成的花篮,美得可人。隔着一张小桌,袁雪芬与记者近距离交谈。思绪在这一时刻,变得有些无章。精神在这一时刻,却显得越发清晰。85岁的袁雪芬,那颗跳动的心,只属于越剧。 借鉴话剧和昆曲改革越剧 1942年的越剧
全文:

正是越剧百年时。上海新康花园袁雪芬寓所,花香扑鼻。窗外,庭院中盛开的花儿,艳得摄人。室内,巧手插成的花篮,美得可人。隔着一张小桌,袁雪芬与记者近距离交谈。思绪在这一时刻,变得有些无章。精神在这一时刻,却显得越发清晰。85岁的袁雪芬,那颗跳动的心,只属于越剧。 借鉴话剧和昆曲改革越剧 1942年的越剧改革,在越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而始作俑者就是袁雪芬。袁雪芬出生在浙江嵊县农村,父亲是乡村私塾的教书先生。11岁那年,在母亲的支持下,被生活所迫的袁雪芬,瞒着父亲,到邻村的戏班子学戏。在藤条和竹片的抽打下,6个月后袁雪芬和姐妹们就上台演戏了。黑色的乌篷船,划过清洌洌的河水,载着小姐妹们,唱遍绍兴地区。很快,袁雪芬就唱红了,挑起了大梁。那时的越剧,称之为女子绍兴文戏。在此之前,越剧戏班还是一个唱书班、小歌班。 1938年,16岁的袁雪芬,随戏班来到上海。上海是一个大码头,各种文艺形式在这里都有一席之地。好学的袁雪芬,演戏之余,经常去看话剧、昆曲、京剧、沪剧,还有电影等等。有一次在兰心大戏院看话剧《文天祥》,她被深深感染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爱国情怀,打动了每一个观众,场上掌声热烈而又持续不断。1942年的上海,正在日寇铁蹄的蹂躏下,话剧竟然能上演这样的好戏,内容好,形式又好,袁雪芬在震撼之余,产生这样的念头:用话剧改造越剧。那时的越剧,多为“幕表戏”,即没有剧本,没有舞台布景,没有规定服装,由师傅向演员说一下大致的剧情,演员在台上即兴编造,内容色情、陈旧。有时,台上台下对讲,言词很肮脏。台后更是混乱,演职员工说说笑笑,地痞流氓进进出出,小报记者来来去去。袁雪芬早就厌烦了这一切。话剧不仅内容好,演出时还有舞台布景,演员的表演也真切、自然、认真,越剧为什么就不能这样呢?20岁的袁雪芬,感到只有改革,才能改变剧种,也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不久,好姐妹马樟花逝世,袁雪芬悲痛万分。长期辛劳,加之精神郁闷,她得了肺结核病。身心俱伤的袁雪芬,愤然离开舞台,回到家乡。休息了没几个月,上海几个剧场的老板,今天这个来,明天那个去,邀她去演出。这时候,她提出了要求:回去演出可以,但必须改革,要像话剧一样,有固定的剧本,要有正规的舞台布景和服装,要聘请编导,要建立演出制度,要用油彩化妆等等。老板说,这样要增加很多开销,编导人员的薪金无法发给。袁雪芬回答:“就从我的薪水里扣。”这样,袁雪芬回到上海,在大来剧场实践着她的“改革梦”。 同是年轻人的南薇、韩义、蓝明等被请进戏班,专事编、导、舞、音等工作。改革演出的第一出戏是《古庙冤魂》,舞台上第一次有了布景道具,演员第一次用上了油彩浓妆。紧接着,《雨夜惊梦》、《雪地孤鸿》、《天上人间》、《木兰从军》、《断肠人》、《香妃》、《西厢记》、《琵琶记》、《绝代艳后》等新创的和老戏新编的戏,一出接一出登台演出。这些新戏,反对封建意识,表现民族精神,宣扬爱国思想。袁雪芬率领她的雪声剧团,通宵排戏,日夜两场演出,累得不行,钱也比其他戏班拿得少。但是,大伙心甘情愿,互相扶持。传统昆曲载歌载舞的演技,也被越剧吸收进来,加以发挥。逐渐,越剧编、导、演、舞、美的综合体制建立起来了。 一切新生事物,在出现的初期总会有不同声音。越剧改革自然“逃”不过这一关。后台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地痞流氓不能随意进出,恨得牙根痒痒。演职员也不能随意说话、嬉闹,意见颇多。一些观众对改革不习惯,议论纷纷。但是,越来越多的同行和观众认可这场改革。众多姐妹剧团,加入了改革的行列。越剧发展掀开新的一页。 声腔曲调是区别不同剧种的主要标志,也是塑造人物、抒发情感、表现剧情的主要艺术手段。“四工调”是女子越剧曲调的主要标志,节奏明快跳跃。改革中,越剧演出的题材不断扩大,这使袁雪芬越来越感到,越剧原有的音乐唱腔太贫乏,无法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她明白,必须创造出更多的本剧种曲调,才能很好发展。《香妃》一剧的演出,使她在越剧唱腔的改革上又跨出了一步。这出戏在表现香妃看到丈夫头颅时的情景是:大步倒退后,惊呆,再停顿后,唱出“啊……啊……”的“四工调”。袁雪芬在排演时,未根据原来的唱腔和戏词,从胸中发出对丈夫名字的高叫。琴师周宝财看到她突然冒出了一个高音,随即用碎弓也加高一个音。接着,袁雪芬哭出了一个“我的苦命的夫啊”的长腔。台下的观众被这如泣如诉的长腔所感染,一个个痛哭流涕。这个唱腔后来被定为“尺调”。在逐步完善后,成为越剧的主调。“尺调”的出现,又使越剧出现了丝弦、流水等各种板式。音乐家刘如曾这样评论道:“昆曲有‘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说法,在越剧也有‘一个调发展一个剧种’的事实。” 回忆60余年前的改革,袁雪芬说:“除了我们这些立志改革的青年人外,可以形象地说,昆曲和话剧是越剧改革发展的奶娘。” 塑造不同时期鲜活的女性形象 从11岁登上舞台,袁雪芬在戏剧界走过74个春秋。今天,她仍是上海越剧院一名在岗的工作人员。她告诉记者,她愿意终身为越剧服务。剧院排新戏,她都要到场,给青年演员指点指点。她这一生主演的剧目数以百计,饰演的妇女形象丰富多彩,《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英台、《琵琶记》中的赵五娘、《双烈记》中的梁红玉、《香妃》中的香妃、《断肠人》中的唐婉、《洛神》中的甄静、《木兰从军》中的木兰、《王昭君》中的王昭君等等。她却反反复复对记者说,她有很多遗憾,其中最遗憾的是,她想塑造5位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典型妇女形象,但是没有全部完成。这5位典型妇女形象是:《祥林嫂》中的祥林嫂、《秋瑾》中的秋瑾、《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白蛇传》中的白娘子,以及一位现代妇女。 《祥林嫂》是越剧改革绽放出的一朵奇葩,祥林嫂是袁雪芬为之付出最多、也是最喜欢的一个角色。1946年的一天,负责雪声剧团编务工作的南薇,读到一篇介绍鲁迅作品《祝福》中祥林嫂的文章,便征求袁雪芬的意见:能否改编演出?那时的袁雪芬只知鲁迅其名,并不理解鲁迅作品的深刻性,更不知其思想之伟大。但是,祥林嫂这个人物,她却似曾相识。她从浙江农村出来,熟悉家乡的风土人情,因此,当下她就决定要改编演出。在上海女青年会的安排下,她和南薇一起去拜访了许广平先生,获得了她的支持和理解。 1946年5月6日,《祥林嫂》对外彩排。第二天,田汉和于伶两位戏剧前辈邀请她去聊聊,肯定了《祥林嫂》的演出,同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祥林嫂》公演后,社会反响热烈。舆论认为,祥林嫂的悲剧不是个人命运,而是吃人的社会造成的。1948年夏,《祥林嫂》被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造成轰动效应。1949年,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放映了这部影片。会后,周恩来总理请夏衍同志转达他的意见:在国统区能够拍出《祥林嫂》这部影片很不容易。但是,看得出来影片中加牛少爷和长工女儿祥林嫂儿时的情节,是为了迁就观众。他希望能按鲁迅原著精神重新改编,使之成为有保留价值的剧目。 从演出《祥林嫂》后,袁雪芬自觉地读了鲁迅的许多作品。总理的指示,促使她一遍又一遍地了解原著。渐渐地,她认识了祥林嫂这个人物的深刻性和典型性,感到值得自己用毕生精力去塑造。1956年,鲁迅逝世20周年纪念之日,《祥林嫂》再度公演。为了更能体现鲁迅原著精神,袁雪芬组织了创作集体,对剧本重新改编。为此,创作集体还回到鲁迅故乡绍兴体验生活。二度公演的《祥林嫂》,较之1946年本,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改变。一切硬加进去、不符原著精神的情节,都被删去,在祥林嫂这个人物的刻画上,作了诸多努力。1962年,《祥林嫂》作第3次修改。那时候,袁雪芬再读《祝福》原著,对原著中一段话有了新的辨析。那段话是:“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袁雪芬懊恼过去在阅读时,怎么忽略了这段话。这段话虽然只有几十个字,但是十分耐人寻味,可以挖掘祥林嫂的内心痛苦之处。如果能将祥林嫂的内心痛苦形象地展现在舞台上,让观众感受到祥林嫂备受煎熬的心灵,那么对揭示原著的精神内涵,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基于这样的认识,1962年本的《祥林嫂》,进一步揭示出夫权、族权、政权、神权对祥林嫂心灵造成的伤害。1977年,《祥林嫂》第四次公演。从“文革”炼狱中走出的袁雪芬对祥林嫂的命运,有了切身体会。在演到祥林嫂捐了门槛回来,以为自己又有了做人的权力时,她想到自己所遭受的灾难,泪水夺眶而出,嘴角眉梢处闪现出一丝苦笑。四演祥林嫂,每一次都不一样,每一次都有新的提高,每一次都更合乎人物性格,每一次都更接近原著精神。那么,袁雪芬是否对自己倾毕生心血所塑造的祥林嫂这一形象就满意了呢?她说,还有许多遗憾。比如,1977年演出的《祥林嫂》,因为刚从“四人帮”的桎梏中走出,有可能多些个人情感。 在袁雪芬的心中,祥林嫂是中国贫苦劳动女性的代表,崔莺莺是贵族相府小姐的典型,白娘子是中国坚强女性的化身,秋瑾是近代革命女性的骄傲。也许观众没有想到,袁雪芬在最初演《西厢记》时,是反串饰演小生张生一角,那是1943年冬季。1953年,金日成来中国,周恩来指示上海排演《西厢记》为招待演出剧目,而且指定袁雪芬演崔莺莺,傅全香演红娘,范瑞娟演张生。袁雪芬原本不喜欢莺莺这个人物,认为她表里不一,近乎虚伪,与自己的性格和处事方法大不一样。总理点名让她演莺莺,这就把她“逼上了梁山”。她认真读了原著,又在他人的启发帮助下认识到,1000多年前的相国小姐,生活在不透风的高墙内,一切都在严密控制下,但内心对自由、幸福又有着美好的向往,因此内心深处充满矛盾,在处理问题时,往往患得患失,想进又退,想退又进。这是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特定性格。由此,从不喜欢到喜欢,从被动到主动,从抵触到充满创作欲望,袁雪芬在自己的舞台生涯中,又完成了一位典型女性的创造。 袁雪芬自己说,她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她几乎看遍各个剧种演出的《白蛇传》,心里琢磨,越剧如果要演的话,应该是另外一个样式,神话色彩更应该浓些,浪漫情调更应该足些。有一次看朝鲜访问团在上海市政府大礼堂演出的一出戏。剧中,在展现钢水奔流场面时,两条洪流从舞台两侧直泻而下,非常壮观。袁雪芬这时候想起了《白蛇传》中《水漫金山》一折,应该用水袖来表现。这出戏,袁雪芬尝试演出了3场,后来因病没有演下去。未能塑造好白娘子,是袁雪芬一大遗憾。秋瑾,也是她心中放不下的角色。她为没有塑造好自己所崇敬和景仰的人,而深深遗憾。塑造好一位当代妇女典型形象,也是她心中的美好愿望。可惜,她始终没有遇到好的本子和机会。 惟愿香雪竞争妍 “忆昔三千六百天,风雨花朵经考验。堪叹柳絮随风落,惟愿香雪竞争妍。”这是袁雪芬1984年为上海越剧院某届学员所作的贺诗。只读过两年书的袁雪芬,常常用诗表达心中的感受。她的诗与文,在戏曲演员中,少有人媲美。这与她好读书、勤思考有关系。今天,她已经85岁高龄了,每天仍读书看报。她最近在看的书,与戏剧理论有关。她说:“理论总是落后实践。现在有很多观点也不一致,我想多看看、多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 这首诗,更是袁雪芬心迹的表达。“惟愿香雪竞争妍”,她希望年轻人快快成长。在很多人眼里,她很严厉,有时甚至不近人情。1978年,袁雪芬获得平反,走上工作岗位。看到好端端的剧院,被破坏得不成样子,她很伤心,但最为伤心的是年轻演员胸无大志,庸庸碌碌。她第一次到后台,看到有的演员在吃东西,有的演员在打毛线,有的演员在说笑。还有些演员,为了卸妆快,只化面部,耳朵后面和颈部都不化。有的演员为早回家,演出途中就脱下戏服去洗澡,然后将自己的衣服穿在里面,再套上人物服装,散场时,将戏服一脱就走。连起码的劳动态度都没有了,哪还有责任心、事业心?袁雪芬毫不留情地一一指出。她在报上撰文,和青年演员谈艺术创造。她希望年轻演员从普通的小事做起,培养起责任心、事业心。她说:“一个演员的气质,是他平常的思想境界、精神面貌、政治素质在舞台上的必然反映。”一个演员只有先在台下做好人,才会在台上演好戏。 在一次艺术座谈会上,常年与袁雪芬搭戏的著名演员范瑞娟回忆说:1944年她和袁雪芬在上海九星大戏院演《香妃》,她演乾隆,袁演香妃。化好妆后,她看到袁雪芬板着脸,理都不理她。范瑞娟很奇怪,她为什么这么不开心?是不是自己得罪她了?后来,她才知道,袁雪芬是在酝酿感情。用袁雪芬的话说,这叫“带戏上场”。“带戏上场”,要求演员在进入后台后,就要进入角色,培养感情。袁雪芬在第四次演《祥林嫂》时,因为年迈体弱,只演后半场。但是,每次演出,她都提前化妆,在一旁酝酿。等到上场,她早已进入剧情,准确地把人物神态、感情,与上半场衔接起来。有些上场戏,她不是从舞台侧幕起步,而是从离开侧幕几尺远的地方就起步。这开头的几步,观众是看不到的,但当走出侧幕,观众看得见时,她的步伐、神态就已经很自然、到位了。 “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这是袁雪芬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其实,这句话并不仅仅是袁雪芬那一代演员追求的目标,任何时期,尤其是市场化的今天,一个优秀演员,更要把好这一关。袁雪芬说,今天演员的条件太好了,有编剧编戏,有导演说戏,有作曲配音。也正因为这样,有些青年演员失去了自我。过去的一些优秀演员,身段、唱腔等都是自己设计的,因此,在前辈演员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艺术条件并不好,但却能扬长避短,形成自己的特点和流派。过去的演员还要提防地痞流氓,与黑势力作斗争。今天的演员,应该多提高自己的修养,在钱字上把好关,多演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戏。她说,繁荣越剧,有众多因素,但是,有没有人才还是第一位的。 今天,文艺体制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展开,越剧也走过百年历史。袁雪芬说,中国地方戏曲有300多种,它们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地方戏曲对人们的文化、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如今仍存于各地的古戏台,就是一个证明。目不识丁的群众,扶老携幼来看戏,他们正是在这里获得了最初的文化,听到了代代相传的忠心、爱国、孝义等故事。在市场化的今天,我们仍要有各种政策,保护我们的民间戏曲。 在撰写此稿期间,传来袁雪芬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的消息。那天,在颁奖台上,她几次深深向观众鞠躬致意。她说:“获奖令我诚惶诚恐。一项事业光靠一个人是不行的。我站在这里只是一个代表。如果当年没有一大批知识分子参加越剧改革,越剧就没有今天。我要在这里感谢他们。我现在又拿奖杯又拿奖状,心里有愧。因为很多为越剧做出贡献的人都没有到场,我在这里再次向他们鞠躬。” 此心只为越剧有。当一个人将她的一生,与一项事业联在一起,并且比自己的生命还要看重时,这个人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雪芬大姐,愿你身心永远健康。

世纪同龄一朵云--朵云轩百年记
作者: 赵兰英  来源:瞭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朵云轩  《十竹斋书画谱》  木版水印  中国书画  洛神赋图卷》  圣教序  王羲之  《兰亭序》  艺术品拍卖  书画拍卖 
描述:世纪同龄一朵云--朵云轩百年记
袁雪芬,此心只为越剧有
作者: 赵兰英  来源:今日浙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袁雪芬  越剧  剧种 
描述:100年,对于一个人而言,显然太久;对于一个剧种而言,不免年轻。2006年,100岁的越剧,85岁的袁雪芬——袁雪芬老了,但她以生命与之相依的越剧依然鲜活。无论是昨天、今天还是未来,袁雪芬的精湛技艺和高洁操守,将永远是构成越剧光芒的动人部分
袁雪芬:此心只为越剧有
作者: 赵兰英  来源:新华月报 上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袁雪芬:此心只为越剧有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