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2)
期刊 (1)
按栏目分组
绍兴文化 (3)
按年份分组
2012 (3)
按来源分组
古今谈 (1)
羊城晚报 (1)
深圳特区报 (1)
相关搜索词
[1图]越剧:落地唱书
作者: 郭梅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 越剧经典《红楼梦》 郭梅 越剧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浙江嵊县,就是现在的嵊州,当时的形式非常简单,伴奏用的笃鼓和檀板,故称“的笃班”或“小歌班”,后流行于浙江、上海以及江苏、江西、安徽等地,是历史最短的地方剧种之一。 1916年越剧进入上海,吸收了绍剧的唱腔和京剧的舞蹈以及丰富的表演艺
全文:

越剧经典《红楼梦》

郭梅

越剧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浙江嵊县,就是现在的嵊州,当时的形式非常简单,伴奏用的笃鼓和檀板,故称“的笃班”或“小歌班”,后流行于浙江、上海以及江苏、江西、安徽等地,是历史最短的地方剧种之一。

1916年越剧进入上海,吸收了绍剧的唱腔和京剧的舞蹈以及丰富的表演艺术,有了另外的一个别名:绍兴文戏。当时主要演出历史剧,艺人都是男性,因此“男班”一度成为绍兴文戏的代名词。到1923年,全部是女演员的“文武女班”产生了,绍兴文戏也成为两班的通称。抗战期间,“女班”在上海有了较大的发展,著名的演员有姚水娟、筱丹桂、尹桂芳等,主要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龙凤锁》等,“男班”和男女合演渐趋淘汰。越剧的唱腔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丰富起来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艺人金芝堂创造了“落地唱书调”,又称“呤吓调”或“呤呤调”。施银花是女子越剧的“花衫鼻祖”,她与琴师首创了“四工调”。上世纪40年代前期,袁雪芬演出《香妃》和范瑞娟演出《梁祝哀史》时,都与琴师周宝才合作,分别创造出柔美哀怨的“尺调腔”和“弦下腔”。后来这两种曲调发展成为越剧的主腔,并逐渐形成不同的流派。1945年,袁雪芬主张向话剧、昆剧等学习,对越剧做了一系列的改革。

越剧史上群星闪耀,比如女子越剧时期代表性的旦角有“三花一娟一桂”,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当时著名的小生是有屠杏花、竺素娥和马樟花。当然,众所周知的是越剧十姐妹——1947年,袁雪芬、尹桂芳、竺水招、筱丹桂、范瑞娟、徐玉兰、傅全香、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联合义演《山河恋》,史称“越剧十姐妹”。其中,袁雪芬曾将鲁迅的小说《祝福》改编为《祥林嫂》搬上越剧舞台,成为越剧史上的大事,它不仅是艺术的革新,也引起了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对越剧和地方戏曲的重视。十姐妹和陆锦花、张云霞等,都是流派创始人。另外,还有一个人在越剧界内外都享有盛名,她就是王文娟。王文娟也是浙江嵊县人,“王派”创始人,尤以演《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影响最大。她和徐玉兰合作的《红楼梦》、《追鱼》等被拍摄成彩色电影,影响甚巨。

现在,越剧是全国第二大剧种,2006年5月20日,越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一代的演员如茅威涛、钱惠丽、单仰萍、赵志刚、方亚芬、吴凤花、陈飞、萧雅、陈颖、韩婷婷、华怡青、王君安、胡敏华、章瑞虹等,已为观众所熟知。其中,赵志刚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男小生,很引人注目。浙江的小百花越剧团和上海的红楼越剧团等也在观众中享有盛誉,而浙江越剧团则以坚持男女合演和拍摄越剧电视剧而著称。

越剧,我的乡愁
作者: 郭梅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郭梅 我已经记不清自己是在什么时候第一次听说越剧这个剧种的,也记不得自己是在什么时候第一次听越剧和看越剧的,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真正开始迷上越剧并与之结下不解之缘的日子———1985年的中秋节,当时的我,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大一新生。 华东师大的文科学生都住在丽娃河西,我们女生住的八舍是当
全文:

□郭梅

我已经记不清自己是在什么时候第一次听说越剧这个剧种的,也记不得自己是在什么时候第一次听越剧和看越剧的,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真正开始迷上越剧并与之结下不解之缘的日子———1985年的中秋节,当时的我,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大一新生。

华东师大的文科学生都住在丽娃河西,我们女生住的八舍是当时学校里最新的宿舍楼,我和另外七个同学住在525寝室。我们寝室里只有一个上海姑娘,还有一个佳木斯姑娘,她有个嫁到上海的大姐;除了她俩,就算是离家最近的我,在交通远没有现在方便的当时,也得等寒假才能回家见到亲人。于是,在短暂的大学生涯的新鲜感过去之后,我们都陷入了深深的乡愁之中。

那时候,打长途还是很奢侈的,也很不方便,乡愁只能靠家信排解。现在想来,那段时间,也许是我这一生中给父母写信最多的一个历史阶段吧,可惜,当时盼星星盼月亮般盼来的父母的回信,不懂事的我竟都没有保存下来。而我给家里写的信,父母却按照时间先后整整齐齐地用夹子夹好,挂在门背后,一封都不少!

很快,入学后的第一个中秋到了。入夜,大家坐在被窝里,不知道是谁带的头,就一起哭了起来,越哭越伤心,越哭越委屈,川妹子说想妈妈做的火锅了,盘锦姑娘则说食堂的饭太差劲了,她家乡的米才是粒粒珍珠呢,而安徽女孩刚刚分清楚的边音和鼻音,这时候哭得抽抽噎噎的,显然又不分了……记得那天我久久不能入睡,就塞上耳机听收音机。恰巧,在上海文艺台的频道里听到了越剧———已经不记得其实也不需要记得当时听了哪些戏的哪些段子了,也不记得那如天籁入耳让我五脏六腑无比熨帖仿佛回到了家里的老墙门的声音是哪些艺术家发出来的———虽然她们的大名,在那以后的二十多年里,我一直可以如数家珍,她们的声音我也可以一听便知是哪派的哪个戏。但我确定,就是从那一个月圆之夜起,打上了家乡LOGO的越剧成了我的心头宝,从此,越剧就是我的乡愁!

打那以后,我背熟了电台播放越剧的时间表,只要没课就听。当然,越剧磁带也成了我广泛搜罗的重点内容之一,当时上海和杭州卖越剧磁带的书店,我都是常客。尤其是文学名著改编的越剧,我更是非纳入囊中而不欢的,比如徐、王派的《红楼梦》磁带,各种版本我都有,有一次因为大伯父借走其中一套且弄丢了,我还伤心得不得了———他弄丢的,不仅仅是三盘一套的“豪华版”《红楼梦》,而是我宿舍里的“闺中伴”,是我寂寥思乡时的“骨肉亲”啊。

当然,二十多年前的我自然不知道,有朝一日磁带会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黯然退场,先后取而代之的是录像带和光盘,还有电脑的视频文件———如今,我的电脑里理所当然有个文件夹就是专门收藏越剧的,而书柜的角落里则是数次搬家无论如何都舍不得扔的早已不再使用的磁带们;那个时候,我也不知道,在毕业多年之后回到母校,在已经颇具沧桑感的八舍楼下,只要一抬眸,我就可以准确地攫住525的那扇窗,似乎也攫住了当年八个姑娘的青春记忆;当然,当时我也不知道自己后来选择了戏曲专业,将看戏听戏变成了自己的工作和饭碗……

当年,越剧是我的乡愁,而现在,越剧依然是我的乡愁———关于青涩和青春岁月的乡愁。

郭梅

试论古典文化在越剧中的演绎
作者: 郭梅  来源:古今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典文化  越剧  演绎  艺术特点  文化内涵  发源  中华 
描述:越剧自发源伊始,就不断博取众长,从各兄弟剧种中移植优秀剧目、吸取宝贵经验,还结合自身情况,形成了清新婉约、长于抒情的艺术特点。此外,越剧更是从我们浩浩中华几干年的古典文化中汲取营养,逐渐形成了其极富古典文化内涵的特色。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