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1)
报纸 (1)
按栏目分组
绍兴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06 (2)
按来源分组
今日浙江 (1)
中国文化报 (1)
相关搜索词
原生态越剧值得关注
作者: 陈伟民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1906年3月27日,浙江嵊州东王村演出了大戏《双金花》等剧目。这种在几只稻桶合并铺上木板的简易台上的演出,把单纯的落地唱书变成了有角色的戏剧表演。一个新的剧种就这样在嵊州诞生了。$$如今,起源于嵊州、发祥在上海的越剧佳韵传唱了百年。越剧界公认的13个流派均创始于上海;《梁祝》、《西厢记》、《红楼梦
全文:

1906年3月27日,浙江嵊州东王村演出了大戏《双金花》等剧目。这种在几只稻桶合并铺上木板的简易台上的演出,把单纯的落地唱书变成了有角色的戏剧表演。一个新的剧种就这样在嵊州诞生了。$$如今,起源于嵊州、发祥在上海的越剧佳韵传唱了百年。越剧界公认的13个流派均创始于上海;《梁祝》、《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等国家级经典剧目及其6部越剧电影均是上海制造,并从上海走向全国乃至海外。然而,站在越剧百年华诞的时间截点回望历史,我们不能忘记越剧的起源。$$一个地方能拥有一门影响全国乃至世界的艺术,是一笔无价之宝。但是,对这门古老艺术,无论是守望抑或关注、关心,还是寻求创新发展的人们不禁会问:嵊州,作为一个百年越剧的传奇“草台”,还能再延续下一个百年的辉煌吗?在越乡的草根土壤里依靠口传心授的承继模式,在已经以市场为主导的今天还能生生不息吗?随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异,越剧的延续和发展,还能保持原来的格调吗?$$众所周知,越剧是一种草根文化,一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因而来自民间、扎根民间、繁荣于民间。民间是她生存发展深厚的社会基础。当然,人们不排斥越剧发展的多元走向,但她无论在大都市的舞台表现“阳春白雪”,还是在乡村渔岛的草台表现“下里巴人”,都离不开江南越乡的灵性和民间情怀,包括具有浓浓古越方言的韵味。$$去年,浙江部分单位曾组成调研小组,赴越剧界元老袁雪芬、傅全香故里——嵊州崇仁等乡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发现这一带农村长年活跃着相当数量的民间越剧团,他们用“草台班子露天戏”的方式,传承着原创性极强的“原生态”越剧。据了解,当地流传演出的这类越剧曲目有五六百出。这种本乡本土、原汁原味的越剧,正是鲁迅笔下的“社戏”形式,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乡民们反映,越剧无论走得多远,它的“根”仍然在嵊州。$$流传于越剧故乡嵊州农村的“原生态”越剧,是越剧的“根”,也是越剧发展的不竭源泉。目前越剧已成为全国仅次于京剧的第二大剧种,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原生态越剧在江浙一带农村非常受欢迎,民营戏班极其盛行。据统计,类似的民营剧团在浙江已经发展到452个,从业人员1.5万余名,还有一大批季节性的民营剧团不计算在内。这些在农村土生土长的、农民自己的艺术团体,长年活跃在山区、海岛、乡村,每个剧团每年演出在200-600场,平均为350场以上。由于每场演出基本是在村里的广场上,以每场1000个观众、每个团每年演出350场计算,452个民营剧团每年在农村演出场数就达15.8万场次,观众人数近1.6亿人次,营业额约3.88亿元。$$然而,由于这门口头艺术的草根性,民间越剧团绝大多数没有剧本,许许多多的唱词都在演员的肚子里,有的唱词演员只知道音,不知道怎么写。由于一代传承一代,许多唱词给唱“扁”了、念“歪”了。很多曲目因为没有文字记载,又长年没有演出,就慢慢失传了。因此,采用现代技术手段,收集保存这些濒临失传的原生态越剧曲目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为此,浙江音像出版社已开始着手抢救保护这一文化资源,目前已拍摄完成30部,除了供浙江省部分县市电视台播出外,同时制作成光盘,按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农村发行。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原生态越剧的摄制过程包括收集、整理、拍摄、编写、制作等,是一个相对困难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希望社会各界大力支持,让越剧越唱越火。

临安旅游要与西湖黄山接轨
作者: 陈伟民  来源:今日浙江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文旅游资源  临安市  生态示范区建设  森林覆盖率  吴越文化  文化积淀  发源地 
描述:临安旅游要与西湖黄山接轨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