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对《沈园悲歌》的情感浅析
作者: 张西驰  来源:文学与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情感  痴恋 
描述:记忆中的陆游是个爱国诗人,但读完《沈园悲歌》后我认识到他也一个痴情的诗人。看起来是在感叹沈园的变迁。其实是哀悼人的情感的缺失。陆游的文辞优美,同时有很浓的温婉韵味。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同体会。
[0图]再尝一粒酸葡萄 情感读本
作者: 孙玉莹 甄光皓本册  来源: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情感  中学  课外读物 
描述:再尝一粒酸葡萄 情感读本
从升华说看文艺创作:以天下三大行书(《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为例
作者: 韩周琨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升华  动力  情感  书法创作 
描述: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把文艺创作的动力和精神分析理论结合起来,认为文艺作品是创作者被压抑的本能的动机性来源“里比多”升华转化的结晶。本文试图透过升华说的视角解读中国古代书家在书法创作的动力来源,分析其升华创作的背景和作品特征。
论东晋书法的情感表现
作者: 毕晓峰  来源:云南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东晋  书法  情感  王羲之  王献之 
描述:到以抒发情性为主的表情艺术,开始于东汉,到晋唐走向成熟。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来论述东晋书法的情感表现:第一部分举例概括说明东晋书法中的情感。在东晋特殊的历史氛围下,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尤其是
浅议王羲之《得示帖》的“形式”与“情感
作者: 彭双龙  来源:东方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羲之  得示帖  形式  情感  书法创作 
描述:王羲之的传世作品均是由后代临摹而流传下来,其中,尤属唐代双钩临摹本为最精。《得示帖》便是唐代摹本墨迹,也是王羲之手札中一件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得示帖》不仅具有高超的技法,而且是一件兼具“情感”与“形式”的佳作,对当代书法创作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绵绵此情系越风
作者: 钱璟  来源:戏文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越剧  戏剧  地方戏  中国  情感 
描述:绵绵此情系越风
不了“兰亭”情:解读《兰亭集序》的情感迁变
作者: 张晓丽  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兰亭集序》  情感  解读  《兰亭》  王羲之  暮春  笔调 
描述:暮春三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坐沐其中,不禁想起会稽山阴兰亭的那场修禊盛会,还有那篇千古名传的佳作——《兰亭集序》(以下简称《兰亭》)。在《兰亭》中,王羲之的情感由"乐"至"痛"继而又"悲"。开篇羲之用清新愉悦的笔调叙写了暮春三月文人雅士集会兰亭之乐。"
浅析《兰亭集序》所抒之情
作者: 王兴明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兰亭集序》  抒情  情感  高中  语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 
描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语),作为中国散文史上的名作,《兰亭集序》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激赏,除了文笔洗练、风格清新、辞采流丽以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文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千古真情动谁心?:《兰亭集序》情感探究
作者: 卢吉增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兰亭集序》  情感  真情  书法作品  相得益彰  文学价值  文章 
描述:一千六百多年前,一次兰亭盛会,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一帧精美绝伦的书法作品,也为我们留下了一篇千古美文。文以书名,书以文深,文章书法相得益彰。就其文学价值而言,文本中流露的作者复杂的情感是众人关注的热点,本文试从情感角度探究一二,以求教于方家。
用心写字
作者: 汪峣  来源: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兰亭序  用笔  文稿  书法作品  黄州  作时  心情  碑帖  情感  书写 
描述:高中时,我喜欢上了书法,课余经常翻出收集来的名家碑帖细细揣摩。其中,《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这三大行书,我百看不厌,爱不释手。《兰亭序》前半段记叙了聚会的欢乐,用笔如行云流水;后半段抒发生死无常的感慨,用笔则由俊逸渐转为豪迈。王羲之创作时的心情变化跃然纸上。
上页 1 2 ... 3 4 5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