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68098)
期刊 (20039)
图书 (9922)
抓取新闻 (236)
学位论文 (232)
会议论文 (206)
人物 (55)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40021)
绍兴文化 (26102)
经济发展 (14348)
社会生活 (9522)
绍兴动态 (4702)
绍兴名仕 (4093)
按年份分组
2022 (81)
2021 (110)
2020 (45)
2019 (37)
2017 (436)
2016 (1465)
2015 (3853)
2014 (46053)
2013 (3819)
2012 (4073)
2011 (4269)
2010 (3728)
2009 (3317)
2008 (2715)
2007 (2360)
2006 (2271)
2005 (1377)
2004 (1221)
2003 (1033)
2002 (871)
2001 (819)
2000 (845)
1999 (792)
1998 (687)
1997 (606)
1996 (687)
1995 (568)
1994 (525)
1993 (430)
1992 (327)
1991 (369)
1990 (323)
1989 (311)
1988 (380)
1987 (308)
1986 (359)
1985 (331)
1984 (313)
1983 (376)
1982 (356)
1981 (370)
1980 (261)
1979 (247)
1978 (114)
1977 (126)
1976 (151)
1975 (53)
1974 (65)
1973 (97)
1972 (95)
1971 (18)
1970 (6)
1969 (2)
1968 (12)
1967 (22)
1966 (84)
1965 (78)
1964 (102)
1963 (189)
1962 (358)
1961 (360)
1960 (981)
1959 (874)
1958 (262)
1957 (146)
1956 (83)
1955 (36)
1954 (27)
1953 (15)
1952 (22)
1951 (75)
1950 (40)
1949 (21)
1948 (34)
1947 (54)
1946 (61)
1945 (4)
1944 (19)
1943 (19)
1942 (4)
1941 (19)
1940 (11)
1939 (11)
1938 (16)
1937 (21)
1936 (36)
1935 (21)
1934 (26)
1933 (18)
1932 (9)
1931 (9)
1930 (14)
1929 (12)
1928 (11)
1927 (5)
1926 (5)
1925 (4)
1924 (3)
1923 (6)
1922 (3)
1921 (3)
1920 (15)
1919 (6)
1918 (3)
1917 (3)
1916 (2)
1915 (1)
1914 (1)
1911 (18)
1902 (1)
1898 (40)
1896 (1)
1887 (1)
按来源分组
其它 (5130)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5)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35)
北京:中华书局 (105)
文物出版社 (100)
中央文献出版社 (97)
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 (91)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79)
陕西人民出版社 (7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4)
天津人民出版社 (71)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68)
人民出版社 (67)
浙江人民出版社 (54)
上海文艺出版社 (52)
上海人民出版社 (50)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49)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49)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8)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47)
北京:作家出版社 (47)
北京:中国书店 (46)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45)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5)
北京大学出版社 (44)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44)
青岛:青岛出版社 (43)
中华书局 (42)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42)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42)
中国青年出版社 (41)
吉林人民出版社 (41)
北京:文物出版社 (39)
越剧 (39)
湖南人民出版社 (38)
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38)
中共党史出版社 (36)
东海文艺出版社 (36)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36)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36)
人民美术出版社 (35)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35)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35)
宁波:宁波出版社 (34)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4)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34)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34)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34)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33)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3)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33)
山东人民出版社 (32)
重庆出版社 (32)
荣宝斋 (3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31)
浙江文艺出版社 (30)
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30)
北京:华夏出版社 (30)
北京:北京出版社 (30)
四川人民出版社 (29)
上海:学林出版社 (29)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9)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9)
福建教育出版社 (28)
河北教育出版社 (28)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8)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8)
辽宁人民出版社 (27)
上海书店 (27)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5)
鲁迅全集出版社 (25)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5)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5)
中国华侨出版社 (24)
华文出版社 (24)
浙江大学 (24)
上海书店出版社 (24)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4)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4)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4)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4)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4)
河南人民出版社 (23)
贵州人民出版社 (23)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3)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3)
北京:人民出版社 (22)
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2)
河北人民出版社 (21)
商务印书馆 (21)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1)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1)
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1)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21)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1)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1)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1)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
北京:方志出版社 (20)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
重庆:重庆出版社 (20)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
巴蜀书社 (19)
花城出版社 (19)
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 (19)
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19)
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19)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19)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
北京:金盾出版社 (19)
吴越 +文化 (19)
百花文艺出版社 (18)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8)
合肥:黄山书社 (18)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8)
长沙:岳麓书社 (18)
南京:凤凰出版社 (18)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8)
福建人民出版社 (17)
北京出版社 (17)
红旗出版社 (17)
东方出版社 (17)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7)
线装书局 (17)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7)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7)
广州:花城出版社 (17)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7)
兰亭 (17)
安徽人民出版社 (16)
山西人民出版社 (16)
江苏教育出版社 (16)
天一出版社 (16)
华夏出版社 (16)
杭州:杭州出版社 (16)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6)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6)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6)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16)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6)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6)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6)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16)
上海书画出版社 (15)
人民日报出版社 (15)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5)
新文艺出版社 (15)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5)
北京:学苑出版社 (15)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15)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5)
北京:新华出版社 (15)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15)
广州:广州出版社 (15)
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15)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5)
北京:科学出版社 (15)
上海:百家出版社 (15)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5)
山东文艺出版社 (14)
山东大学出版社 (14)
江苏文艺出版社 (14)
南开大学出版社 (14)
益民书局 (14)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4)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4)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4)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4)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14)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4)
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14)
湖南文艺出版社 (13)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3)
中国文史出版社 (13)
岳麓书社 (13)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3)
外文出版社 (13)
宁夏人民出版社 (13)
远方出版社 (13)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3)
沈阳:辽海出版社 (13)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13)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1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3)
北京:京华出版社 (13)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 (13)
北京:台海出版社 (13)
绍兴 +经济 (13)
广西人民出版社 (12)
长江文艺出版社 (12)
河南大学出版社 (12)
文化艺术出版社 (12)
山东教育出版社 (12)
东方出版中心 (12)
吉林文史出版社 (12)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2)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12)
苏州:古吴轩出版社 (12)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2)
沈阳:沈阳出版社 (12)
武汉:武汉出版社 (12)
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12)
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 (12)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2)
北京:商务印书馆 (12)
北京:线装书局 (12)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2)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2)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12)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2)
绍兴 +旅游 (1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1)
辽海出版社 (11)
解放军出版社 (11)
齐鲁书社 (11)
中国电影出版社 (11)
山东画报出版社 (11)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1)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1)
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11)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1)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1)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1)
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11)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11)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1)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1)
北京:东方出版社 (11)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11)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1)
北京:团结出版社 (11)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1)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1)
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 (11)
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11)
北京:海洋出版社 (11)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1)
上海文化出版社 (10)
文汇出版社 (10)
太白文艺出版社 (10)
四川文艺出版社 (10)
学林出版社 (10)
中国戏剧出版社 (10)
漓江出版社 (10)
江西美术出版社 (10)
春风文艺出版社 (10)
辽宁大学出版社 (10)
团结出版社 (10)
江西人民出版社 (10)
光明日报出版社 (10)
浙江教育出版社 (10)
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10)
济南:齐鲁书社 (10)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 (10)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0)
北京:群众出版社 (10)
济南:明天出版社 (10)
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10)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0)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0)
西安:三秦出版社 (10)
开明书店 (10)
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10)
科学出版社 (9)
作家出版社 (9)
世界知识出版社 (9)
新蕾出版社 (9)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9)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9)
天津古籍出版社 (9)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
安徽教育出版社 (9)
中国戏剧家协会浙江分会绍兴县绍剧搜集小组 (9)
上海古籍书店 (9)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9)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9)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9)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9)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9)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9)
深圳:海天出版社 (9)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9)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9)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9)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9)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9)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
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9)
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9)
上海:文汇出版社 (9)
绍兴 +桥 (9)
绍兴 +黄酒 (9)
中国画报出版社 (8)
辽宁教育出版社 (8)
甘肃人民出版社 (8)
广西教育出版社 (8)
吉林大学出版社 (8)
花山文艺出版社 (8)
安徽大学出版社 (8)
云南人民出版社 (8)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8)
湖南教育出版社 (8)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8)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
中州古籍出版社 (8)
四川大学出版社 (8)
泥土社 (8)
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 (8)
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 (8)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8)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8)
成都:巴蜀书社 (8)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8)
济南:济南出版社 (8)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8)
北京:现代出版社 (8)
北京:九州出版社 (8)
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8)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8)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8)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8)
北京:外文出版社 (8)
郑州:文心出版社 (8)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8)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8)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8)
北京:知识出版社 (8)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8)
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8)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7)
海南出版社 (7)
中国工人出版社 (7)
上海辞书出版社 (7)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7)
新疆大学出版社 (7)
荣宝斋出版社 (7)
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7)
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 (7)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7)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7)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7)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7)
北京:红旗出版社 (7)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7)
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7)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7)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7)
北京:华文出版社 (7)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7)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7)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7)
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7)
北京:同心出版社 (7)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7)
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 (7)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7)
北京:朝华出版社 (7)
王羲之 (7)
新疆人民出版社 (6)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
浙江古籍出版社 (6)
江苏美术出版社 (6)
南京大学出版社 (6)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6)
河南文艺出版社 (6)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6)
武汉大学出版社 (6)
人民教育出版社 (6)
青海人民出版社 (6)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6)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6)
浙江大学出版社 (6)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6)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6)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6)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6)
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 (6)
长春:长春出版社 (6)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6)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6)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6)
北京:金城出版社 (6)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6)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6)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6)
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6)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6)
厦门:鹭江出版社 (6)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6)
桂林:漓江出版社 (6)
北京:西苑出版社 (6)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6)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6)
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6)
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 (6)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6)
文字改革出版社 (6)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6)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6)
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6)
北京:华龄出版社 (6)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6)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6)
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 (6)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6)
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6)
绍兴 +产业 (6)
中原书局 (5)
武汉出版社 (5)
书目文献出版社 (5)
少年儿童出版社 (5)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
人民中国出版社 (5)
宁波出版社 (5)
大象出版社 (5)
时代文艺出版社 (5)
作家书屋 (5)
中山大学出版社 (5)
西苑出版社 (5)
黄河文艺出版社 (5)
宝文堂书店 (5)
北京:中国ISBN中心 (5)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5)
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 (5)
武汉:崇文书局 (5)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5)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5)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5)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5)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5)
北京:研究出版社 (5)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5)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5)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5)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5)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5)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5)
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5)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5)
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 (5)
太原:希望出版社 (5)
北京:蓝天出版社 (5)
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5)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5)
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5)
北京:农业出版社 (5)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5)
北京:长征出版社 (5)
大连:大连出版社 (5)
北京:测绘出版社 (5)
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5)
轻工业出版社 (5)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5)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5)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5)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5)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5)
绍兴 +农业 (5)
西泠印社出版社 (4)
绍兴鲁迅研究学会 (4)
云南教育出版社 (4)
华龄出版社 (4)
海峡文艺出版社 (4)
百家出版社 (4)
广东鲁迅研究小组 (4)
中国文联出版社 (4)
贵州教育出版社 (4)
上海市中小学教材编写组 (4)
教育科学出版社 (4)
凤凰出版社 (4)
上海大学出版社 (4)
中国书店 (4)
重庆大学出版社 (4)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4)
当代中国出版社 (4)
崇文书局 (4)
四川教育出版社 (4)
南京出版社 (4)
西北大学出版社 (4)
杭州出版社 (4)
北新书局 (4)
上海百家出版社 (4)
天马出版有限公司 (4)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4)
万里书店 (4)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4)
北京:长城出版社 (4)
正中书局 (4)
天津市古籍书店 (4)
西安:未来出版社 (4)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4)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4)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4)
北京:学习出版社 (4)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4)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4)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4)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4)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4)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4)
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4)
海口:海南出版社 (4)
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4)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4)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4)
北京:长江出版社 (4)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4)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4)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4)
南京:南京出版社 (4)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4)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4)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4)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4)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4)
北京:华艺出版社 (4)
扬州:广陵书社 (4)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4)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4)
绍兴师范专科学校 (4)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4)
绍剧 (4)
上海译文出版社 (3)
近代中国出版社 (3)
中国书籍出版社 (3)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
中国言实出版社 (3)
古典文学出版社 (3)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3)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3)
文史哲出版社 (3)
中国商业出版社 (3)
今日中国出版社 (3)
京华出版社 (3)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3)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3)
党建读物出版社 (3)
群言出版社 (3)
广东经济出版社 (3)
江苏古籍出版社 (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 (3)
吉林美术出版社 (3)
广西美术出版社 (3)
四联出版社 (3)
新星出版社 (3)
传记文学出版社 (3)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3)
石油工业出版社 (3)
中州书画社 (3)
现代出版社 (3)
广东旅游出版社 (3)
中央编译出版社 (3)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3)
河北美术出版社 (3)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3)
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3)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
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3)
郑州:大象出版社 (3)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3)
音乐出版社 (3)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3)
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 (3)
名望出版社 (3)
北京:新时代出版社 (3)
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3)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3)
二玄社 (3)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3)
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3)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3)
济南:黄河出版社 (3)
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3)
北京:学苑音像出版社 (3)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3)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3)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3)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3)
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 (3)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3)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3)
武汉:长江出版社 (3)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3)
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3)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3)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3)
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3)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3)
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3)
珠海:珠海出版社 (3)
北京:地震出版社 (3)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3)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3)
北京:新星出版社 (3)
北京:民族出版社 (3)
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3)
广州:新世纪出版社 (3)
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3)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3)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3)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3)
沈阳:白山出版社 (3)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3)
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 (3)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3)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3)
西安:西安出版社 (3)
北京:群言出版社 (3)
上海书籍出版社 (3)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
北京:龙门书局 (3)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3)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3)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3)
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3)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3)
越瓷 (3)
蔡元培故居 (3)
兰亭序 (3)
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2)
中国致公出版社 (2)
苏州大学出版社 (2)
大众文艺出版社 (2)
安徽文艺出版社 (2)
中西书局 (2)
通俗读物出版社 (2)
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
哈尔滨出版社 (2)
文津出版社 (2)
杭州大学出版社 (2)
长征出版社 (2)
上海鲁迅纪念馆 (2)
成都出版社 (2)
全球书店 (2)
峨嵋出版社 (2)
台湾学生书局 (2)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
山西教育出版社 (2)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出版社 (2)
知识产权出版社 (2)
气象出版社 (2)
吉林书店 (2)
中国档案出版社 (2)
上海全球书店 (2)
广陵书社 (2)
山西师范学院中文系 (2)
台湾商务印书馆 (2)
金盾出版社 (2)
中国纺织出版社 (2)
大中书局 (2)
东南大学出版社 (2)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
江西教育出版社 (2)
宗教文化出版社 (2)
兰州大学出版社 (2)
沈阳出版社 (2)
香港万源图书公司 (2)
平明出版社 (2)
金城出版社 (2)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
河南师范大学函授部 (2)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
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 (2)
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 (2)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
新华书店 (2)
通辽: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 (2)
北京:劳动出版社 (2)
世界图书广东出版公司 (2)
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2)
中国美术学院社 (2)
北京:气象出版社 (2)
中国轻工业年鉴社 (2)
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 (2)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
济南:泰山出版社 (2)
北京:语文出版社 (2)
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2)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2)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
中国出版社 (2)
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2)
北京:档案出版社 (2)
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 (2)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2)
北京:凤凰出版集团;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
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
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2)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
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2)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
北京:中华地图学社 (2)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
香港:银河出版社 (2)
柯岩 (2)
绍兴 +商业 (2)
绍兴 +书法 (2)
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
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1)
中正书局 (1)
中国卓越出版公司 (1)
古吴轩出版社 (1)
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室 (1)
大连出版社 (1)
淮阴县文教局教研室 (1)
巴盟教师进修学校 (1)
邳县文教局教学资料编写组 (1)
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 (1)
北平文化学社 (1)
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组 (1)
白山出版社 (1)
?众图书公司 (1)
山西出版集团 (1)
平顶山市图书馆 (1)
华欣文化事业中心 (1)
抗战出版部 (1)
汕头大学出版社 (1)
文通书局出版社 (1)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1)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1)
曲阜师范学院图书馆 (1)
济南出版社 (1)
中国民航出版社 (1)
柯文出版社 (1)
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
武汉大学经济系七二级工农兵学员 (1)
复文图书出版社 (1)
各埠中华书局 (1)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
中原农民出版社 (1)
波文书局 (1)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1)
陕西旅游出版社 (1)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 (1)
铁岭市艺术研究所 (1)
专利文献出版社 (1)
广东师范中文系函授教材编写组 (1)
西南民族学院语文系 (1)
东北书店 (1)
珠海出版社 (1)
中亚书店 (1)
大中华书局 (1)
延安新华书店 (1)
台湾文化协进会刊 (1)
文光书局 (1)
新象书店 (1)
安徽工农大学中文系 (1)
人物出版社 (1)
生活导报社 (1)
陕西师范大学革委会政宣部 (1)
生活书店 (1)
山西省《运城地区报》拼音版编辑部 (1)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
光华出版社 (1)
泰山出版社 (1)
开封师范学院革命委员会 (1)
云南大学出版社 (1)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处 (1)
湖北省图书馆 (1)
辽宁大学中文系评论组 (1)
山西师范学院 (1)
甘肃师范大学科学研究科 (1)
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 (1)
通辽师范学院出版 (1)
江苏师范学院 (1)
郑州大学图书馆 (1)
重庆人民出版社 (1)
清华大学出版社 (1)
民馨书店 (1)
启智书局 (1)
新时代书局出版 (1)
生物出版社 (1)
离骚出版社 (1)
青光书局 (1)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
江西省广昌县印刷厂印 (1)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
兵器工业出版社 (1)
安徽美术出版社 (1)
党建读物出版 (1)
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1)
江苏文史资料编辑室出版社 (1)
东北戏曲新报社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
棠棣出版社 (1)
星洲出版社 (1)
云南民族出版社 (1)
旅游教育出版社 (1)
上海北新书局出版 (1)
万卷出版公司 (1)
光明书局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
上海仿古书店 (1)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
中国农业出版社 (1)
上海北新书局 (1)
北京大学中文系 (1)
学海出版社 (1)
南充师范学院鲁迅作品浅析编写小组 (1)
苏州市第四十二中学 (1)
天津市南开区文教局教育教学研究组 (1)
吉林图书馆 (1)
华艺出版社 (1)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
天天出版社 (1)
云南美术出版社 (1)
辽宁民族出版社 (1)
石油化工工业出版社 (1)
北京师范学院 (1)
丹东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1)
阿坝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1)
汶川县旅游局 (1)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
大光出版社有限公司 (1)
长安出版社 (1)
河南省文联筹委会 (1)
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民间文学教学组 (1)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1)
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 (1)
绍兴县文化广播电视局 (1)
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 (1)
浙江省艺术研究社 (1)
上海:新美术出版社 (1)
新知识出版社 (1)
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1)
福州:海风出版社 (1)
北京:时事出版社 (1)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
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1)
中国儿童书店 (1)
《戏剧界》杂志社编辑出版 (1)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
苏南人民出版社 (1)
艺术出版社 (1)
天下书报社 (1)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
上海天下书报社出版 (1)
中国出版集团;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1)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
上海:世界图书上海出版公司 (1)
潮锋出版社 (1)
厦门越剧团 (1)
厦门越剧团翻印 (1)
杂志公司 (1)
汇文书店 (1)
中央文化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印发 (1)
世界书报出版社 (1)
上杂出版社 (1)
上海:上海火星出版社 (1)
上海倡明书局出版 (1)
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1)
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 (1)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 (1)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
国际村文库书店有限公司 (1)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1)
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 (1)
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 (1)
海鸥出版公司 (1)
成都古籍书店 (1)
益群书店 (1)
有正书局 (1)
武汉古籍书店 (1)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 (1)
北京:北京书籍出版社 (1)
武汉市古籍书店 (1)
香港:名人出版社 (1)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
郑州:海燕出版社 (1)
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 (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1)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
香港昆鹏有限公司 (1)
济南: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 (1)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
北京:工商出版社 (1)
中国轻工业年临鉴社 (1)
浙江年鉴社 (1)
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 (1)
新业书局 (1)
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 (1)
商务出版社 (1)
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 (1)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1)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1)
黄山出版社 (1)
历史教学社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1)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1)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
东南亚研究所 (1)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
慈溪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1)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1)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1)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
江苏研究社 (1)
南京:译林出版社 (1)
上海:上海书店 (1)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1)
香港金陵书社出版公司 (1)
辽东文学社 (1)
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 (1)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
非正式出版物 (1)
郑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1)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1)
杭州大学历史系资料室 (1)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1)
亚洲文化艺术出版公司 (1)
北京:中国线装书局 (1)
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 (1)
浙江省文物考古所 (1)
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 (1)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
北京:北京出版社;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1)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
芒:德宏民族出版社 (1)
浙江省高等师范院校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教学研究会 (1)
湘潭大学教材科 (1)
北京:地质出版社 (1)
水利水电出版社 (1)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
喀会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 (1)
水利出版社 (1)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
北京:昆仑出版社 (1)
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
江汉石油报社 (1)
华乐出版社 (1)
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 (1)
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现文学教研组 (1)
黑龙江省函授广播学院 (1)
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
中国人民文化出版社 (1)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
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1)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1)
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1)
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1)
天津:新蕾出版社 (1)
人文出版社 (1)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
江苏年鉴杂志社 (1)
汉文正楷印书局 (1)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1)
人民画报社 (1)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
台湾:台视出版社 (1)
大冶市诗词楹联学会;西塞山诗社 (1)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
《西湖》文艺编辑部 (1)
中华国际出版社 (1)
香港南苑书屋 (1)
石笕茶 (1)
鲁迅故里 (1)
大禹陵 (1)
沈园 (1)
绍兴 +工业 (1)
绍兴 +水乡 (1)
绍兴 +戏曲 (1)
相关搜索词
王羲之价格谜底即将揭开
作者: 张娟  来源:中国商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羲之 
描述:王羲之价格谜底即将揭开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作者: 岳丕栋  来源:中国商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羲之 
描述:唐太宗在位时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 年)命玄奘在弘福寺翻译从印度取回的佛教经 文,太宗制序表彰其事。高宗为太子及为帝时 对《三藏圣教序记》刻石立碑先后有三种:1. 褚遂良楷书,永徽四年(公元653
全文:唐太宗在位时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 年)命玄奘在弘福寺翻译从印度取回的佛教经 文,太宗制序表彰其事。高宗为太子及为帝时 对《三藏圣教序记》刻石立碑先后有三种:1. 褚遂良楷书,永徽四年(公元653
王羲之点燃内地秋拍首轮高潮
作者: 孙巧拙  来源:中国商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羲之 
描述:王羲之点燃内地秋拍首轮高潮
姑苏人尽尝绍兴黄酒茴香豆
作者: 陈铭 谭梅  来源:中国商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黄酒 
描述:本报记者陈铭通讯员谭梅苏州报道: 近日,中华老字号绍兴咸亨酒店又一爿 连锁店在苏州开张迎客。如今,姑苏市民 在当地就可领略鲁迅笔下的乡土民情, 品尝茴香豆、豆腐干和绍兴黄酒等特色 酒菜。这是该店继在北京、上海、南京等 地之后,开设的第11爿连锁店。$$ 绍兴咸亨酒店创建于清光绪二十 年 (1894年
全文:

本报记者陈铭通讯员谭梅苏州报道: 近日,中华老字号绍兴咸亨酒店又一爿 连锁店在苏州开张迎客。如今,姑苏市民 在当地就可领略鲁迅笔下的乡土民情, 品尝茴香豆、豆腐干和绍兴黄酒等特色 酒菜。这是该店继在北京、上海、南京等 地之后,开设的第11爿连锁店。$$ 绍兴咸亨酒店创建于清光绪二十 年 (1894年),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该店以绍兴历史文 化为依托,以鲁迅文化的精髓,将古越 历史渊源、传统饮食风俗、乡土民情特 色和现代经营理念融于一体,其“咸 亨”服务商标不但在国内获得专用权, 而且在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国 家和地区注册。尤其近年来,他们适应 餐饮业态变化,主动参与竞争,把发展 连锁业作为做大做强的决策选择,加 快立足绍兴、走向全国的步伐。古城苏 州成为他们开拓的目标之一,而选址 在该市石路商贸区南浩街称得上珠联 璧合。$$ 由江苏亚细亚集团开发的南浩街, 明清建筑风格的店铺鳞次栉比,酒肆茶 楼林立,乡土风情浓厚。咸亨苏州店开设 在该街西口,营业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 五层大楼完全按照“咸亨”品牌统一风格 装潢,店堂门口置有孔乙己塑像,两个古 城传统文化交融相映,耐人寻味。该店适 应不同顾客需求,一楼大厅供散客堂吃, 供应咸亨独有的茴香豆、豆腐干、咸鸡和 各色臭卤小菜,8元钱一碗的自制“太雕 十六”黄酒,清香厚醇。二楼大堂供应各 种炒菜,档次略高,三楼各种包厢,可办 具有浙绍特色的高档筵席。开业3天来, 光顾者络绎不绝,争相品尝,生意兴隆, 场面火爆。

“金庸风暴”中的越剧王子
作者: 顾育豹  来源:中国商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据有关人士预测,文坛和 影视界的“金庸风暴”还 将席卷到下个世纪。从 1975年香港电视史上第一部 古装武侠电视剧《射雕英雄 传》起,到央视在无锡拍摄《笑 傲江湖》的25年间,金庸小说 已经不知在电视电影里出现 了多少遍。时势造英雄,电视 塑明星。历来谢绝出演影视片 的著名越剧小生茅威涛,此次 受著
全文:

据有关人士预测,文坛和 影视界的“金庸风暴”还 将席卷到下个世纪。从 1975年香港电视史上第一部 古装武侠电视剧《射雕英雄 传》起,到央视在无锡拍摄《笑 傲江湖》的25年间,金庸小说 已经不知在电视电影里出现 了多少遍。时势造英雄,电视 塑明星。历来谢绝出演影视片 的著名越剧小生茅威涛,此次 受著名导演黄健中之邀扮演 东方不败一角,备受广大观众 的关注。$$ 东方不败是《笑傲江湖》 中的悬念,他出场次数最少, 可他的出场却最为惊天动地; 他最无为而治,可种种武林恩 怨却聚集于他一身;他是最阴 柔的阴阳人,行为举止思维模 式都渐渐女性化了,却又是最 威狠的一个枭雄,其威名令所 有的江湖人闻之丧胆。现为浙 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的茅威 涛,在越剧《西厢记》、《孔乙 己》等演出中均有过上乘表 现。此番“触电”扮演东方不 败,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形 象。目前,茅威涛已在无锡将 东方不败的镜头全部拍毕。据 剧组介绍,她不仅在身段上有 优势,有小生气度,举手投足 之间都有英气,而且在表现东 方不败之“男人努力做女人” 的感觉时把握也很准确。茅威 涛认为,东方不败“自宫”后已 经升华了,武功天下第一的 “她”已不可能还停留在世俗的 争斗中。作为演员,则须努力 配合导演拍好戏。金庸先生 专程赴无锡探视《笑傲江湖》 剧组时,对茅威涛饰演的东方 不败非常满意。$$ 茅威涛在越剧表演中反 串过不少 男性角 色,剃光 头演孔乙 己更是轰 动全国。 此次剧组 邀她演东 方不败, 会否有东施效颦于香港电影 《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之 虞?香港电影中的东方不 败,是由台湾电影明星林青 霞扮演的。金康先生曾在多 种场合声称:徐克导演请林 青霞演东方不败令他不愉 快!其实,林青霞是扮演漂 亮女角的大明星,强求其扮 演男角,委实难以成功。而 茅威涛则是“越剧女小 生”,由她扮演东方不败, 会完全有别于林青霞。茅威 涛多年来拥有那么多的戏 迷,不仅仅是因为她唱越剧 的缘故,更多的因素是因为 她是女小生,就像梅兰芳大 师是京剧花旦一样。经常有 影视导演邀请茅威涛演一些 女性角色,她总会谢绝,追 问一下,她说:“我想象不 出我怎样去演女人,我没有 经验,我不知道怎么演。”$$ 《笑傲江湖》中未出场前 传说最多、形象最为神秘的 人物非东方不败莫属。央视 版的《笑傲江湖》中东方不败 扮演者也是千呼万唤始出 来。最先定的林京来未能成 行,于是茅威涛脱颖而出。

百年越剧的时尚变革
作者: 郑立华  来源:中国商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T11月4日至13 日,为了庆祝和纪念 越剧诞辰百年,浙江 小百花越剧团的巡回 演出到达北京,以“穿 越百年·感受经典” 为主题,在首都剧场 接连奉献三部大戏 《梁祝》、《春琴传》、 《藏书之家》,掀起了 越剧的又一轮热潮。 同时,关于越剧生存 和发展的讨论,也再 一次引起业内外人士 的关注。$E
全文:

$T11月4日至13 日,为了庆祝和纪念 越剧诞辰百年,浙江 小百花越剧团的巡回 演出到达北京,以“穿 越百年·感受经典” 为主题,在首都剧场 接连奉献三部大戏 《梁祝》、《春琴传》、 《藏书之家》,掀起了 越剧的又一轮热潮。 同时,关于越剧生存 和发展的讨论,也再 一次引起业内外人士 的关注。$E$$ 怎一个“新”字了得$$ 在剧场里,很多观众确 实感受到了茅威涛塑造的 梁山伯的悲剧气氛,不时有 人抹眼泪。$$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是中国越剧界 的后起之秀,自1984年成立以来,先 后排演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小百 花的风格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分界,前 十年,《陆游与唐琬》、《五女拜寿》、《西 厢记》、《红丝错》等剧目完美体现了惟 美轻柔,而后十年里,小百花则走了一 条艰难的创新之路。如今,小百花逐渐 形成了这样一种艺术格局:“在文化守 望中重塑中外经典,在都市越剧中发 展草根魅力,在与主流艺术的对话中 寻求个性化生存。”尽管小百花排演的 一些新戏,比如7年前的《孔乙己》曾 引起过很大争议,但这些争议逐渐被 人们理解和接受,从而使越剧在一定 程度上得以比较繁荣地向前发展。$$ 这次巡演的三部大戏也都秉承了 创新的理念。这三部戏的导演都是现 任职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一级导演 郭晓男,也是越剧名角茅威涛的丈 夫。郭晓男擅长舞台剧的导演,自上个 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执导了几十部 舞台剧,剧种跨越了京剧、昆曲、话剧、 歌剧、音乐剧、淮剧、越剧等,他的“旧 中创新,新中有根,移步换形”的探索 精神,恰好与茅威涛对越剧的创新尝 试合拍。$$ 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对经典 的再度演绎和重新打造。时尚惟美的 舞台呈现,恰到好处的文本剪裁,贯穿 始终的同名小提琴协奏曲,既保留了 原著精华,又拓展了这个千年爱情传 说的人文含义。以往《梁祝》是以范(瑞 娟)派、傅〔全香)派来表现,这次浙江 小百花版改以尹(桂芳)派、傅派来演 绎,其中以领衔主演茅威涛塑造的“梁 山伯”这一形象尤为人瞩目,是她在尹 派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的一个值得期待 的新角色。$$ 在剧场里,很多观众确实感受到 了茅威涛塑造的梁山伯的悲剧气氛, 不时有人抹眼泪。演出结束的时候,观 众迟迟不肯退场,如果不是乐池的阻 挡,大概观众们就要冲到台上了。$$ 另两部戏《藏书之家》和《春琴传》 则以别开生面的题材独树一帜。荣获 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新剧目奖”原 创越剧《藏书之家》以宁波天一阁藏书 楼为原型,塑造了一群古代“书痴”的 形象,通过收书、藏书、补书、护书过程 中的矛盾冲突和感情纠葛,表达了社 会转型之际的一种文化守望精神。其 厚重的题材和凝重的样式,为轻柔婉 约的女子越剧平添一道风格迥异的人 文景观。《藏书之家》以才子佳人式的 爱情故事从属于“文化守望”的主题, 是对越剧表现领域的尝试和开拓。$$ 《春琴传》根据日本惟美主义文学 大师谷崎润一郎小说改编,是一部越 剧舞台上难得一见的日本题材作品。 剧中人身穿和服,足登木屐,舞台上洋 溢着诸多的“异域风情”:粉色的和服 落满娇艳的花朵,樱花、大海等明丽的 布景前,着木屐的少女举伞依次前行; 东瀛风味的三弦琴与优美委婉的越剧 唱腔相间;刺目滴血的面具等现代象 征手法频频出现。$$ “爱越俱乐部”$$ “越剧观众,不再单纯只 是草创时期的山村农民,在 我们的‘爱越俱乐部’里,还 包括很多高学历的越剧爱好 者。”$$ 同剧场里的热闹气氛相比,在谈 论越剧出路的时候,人们的表情立刻 变得严肃而紧张。近年来,越剧和其 他剧种一样,也面临着几大困惑。一 成不变的传统剧目难以吸引年轻人 的目光,而迎合年轻人口味的尝试又 不被老年观众认可。以前根据痞子蔡 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改编 的青春版越剧,很多老年观众都大摇 其头。$$ 不改革创新肯定没有出路,而一 旦创新后又有人担心高雅越剧“曲高 和寡”,7年前,《孔乙己》让很多人感到 耳目一新,但也有很多人说看不懂。$$ 探查众多纷争的原因,应该是观 众群的分野越来越明显。就像茅威涛 坚持认为的,“应该把越剧的消费人 群予以分类”。如今,越剧的生存环境 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剧 观众,不再单纯只是草创时期的山村 农民,也不是上海租界时期的家庭妇 女。随着公民教育水平的提高,戏剧 爱好者的欣赏需求也在变化”。她说, 以女性为例,这样的变化尤其大。除 了家居女性的欣赏水平与审美趣味 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还出现了一个新 的女大学生票友群体,她们对戏剧欣 赏格局的影响,是每一个生活在这个 时代的越剧演员都不能漠然视之 的。茅威涛说,“在我们的‘爱越俱乐 部’里,还包括很多高学历的越剧爱 好者。在这样的背景下,越剧当然需 要重新为自己定位。”$$ 面对诱惑何去何从$$ 影视剧也可以带 动和促进戏剧的发 展。很多演员因为出演 影视剧而出名,继而重 新回到舞台时,带来了 更多观众关注话剧。然 而茅威涛却认为这种 “曲线救戏”的路线不 适合越剧。$$ 在庞大而复杂的娱乐化文 化背景中,戏曲受到了来自各方 面的冲击和挤压,尤其是影视剧 的影响巨大。与戏剧相比,出演 影视剧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 和功力,而且出位迅速,演员很 容易名利双收,因此很多戏曲话 剧演员,纷纷转向投入影视剧的 怀抱。$$ 小百花剧团一向以美女众 多著称,现在影视上较有名气的 何赛飞、陶慧敏都是从这里走出 来的,茅威涛本人也因在电视剧 《笑傲江湖》里反串东方不败而 名气陡增,但茅威涛说:“如果越 剧演员20天不练功,再上台腿 都哆嗦,所以不敢长时间把精力 放在影视上。”$$ 在一定程度上,影视剧也可 以带动和促进戏剧的发展。很多 演员因为出演影视剧而出名,继 而重新回到舞台时,带来了更多 观众关注话剧。然而茅威涛却认 为这种“曲线救戏”的路线不适 合越剧,越剧与话剧不一样,戏 曲的东西长期不练是不行的。在 谈话间,她没有给好友何赛飞留 情面,而是直接指出何赛飞长期 拍摄影视剧疏于练功,以至于再 次受邀回到越剧舞台时,功力还 不如年轻演员。$$ 在谈到越剧面临的影视冲 击时,茅威涛说:“越剧1984年 第一次进京演出的盛况可以用 万人空巷来形容,而现在我们是 再怎么宣传也不及《夜宴》,我们 只能坚守住剧场的阵地。今年我 也过了不惑之年,是在顶着巨大 的压力求生存。”$$ 作为中国第一越剧女小生 的茅威涛,无疑是仍然活跃在 越剧舞台上的“五朵金花”中 最重要的一朵,她如今已成为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据 悉,当年享誉全国的“五朵金 花”,如今除了茅威涛和董柯 娣,其余3人已经离开了剧团: 方雪雯移民去了美国,何英也去 了美国,何赛飞作为影视演员的 知名度也远远高于她的越剧演 员身份。$$ 面对诱惑,小百花采取了 “高薪”的措施,据郭晓男导演透 露,不管青年还是中年演员,很 多人都是开着私家车上班的, 演员的收入也是戏曲类演员 中最高的,尤其是在江浙一带 的演出出场费从不打折。也正 是这个原因,在很多剧种演员 因生活所困被迫改行的时候,小 百花留住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 越剧人才。$$ 茅威涛是个很有个性的演 员。她表示,虽然她对越剧的前 途并不乐观,但仍然能看到希 望。她敢于在媒体面前直言: “我不希望每次一见到媒体就 做越剧普及的工作,我承认我 是一个有争议的人,但正因为 独特才会有争议。现在大家总 提戏曲不景气,我也有不太乐观 的时候,但越剧不只是我自己的 喜好,更是一种责任。7年来,我 一直举步维艰,今天终于看到一 丝曙光。”$$ 对越剧的现有状态,茅威 涛毫不推卸责任,“如果曾经 那么辉煌的越剧在我们的手里 失传或者低落,那么我们就是罪 人。”$$ $F资料$E $T越剧始于“沿门唱书”$$ 在清咸丰年间(1851-1861), 浙江省嵊州市(原嵊县)有一部分 农民,开始用田头说唱、山歌小调 等民间说唱艺术去“沿门唱书”,并 创造了“四工合调”。到同治年间 (1862-1874),“沿门唱书”逐渐从 站立人家门口演唱变为在厅堂、茶 楼内演唱,称为“落地唱书”,是当 时嵊州农民谋生的辅助手段。随着 唱书艺人不断增多,唱书地域扩展 到宁波、绍兴、金华等地,唱书方式 从地上走向台上,成为“走台书”。$$ 1906年春,嵊州唱书艺人在于 潜、余杭两地应听众的要求,开始 将几只稻桶合并钱铺木板的简易 台上说唱,一人担任一角色,首次 改说唱为演唱。不到一年时间,境 内几乎所有艺人都合班上台表演, 正式组成戏班。一个新的剧种就这 样在嵊州诞生了。当时,对这样演 出的戏班有好几种喊法,一称“小 歌班”,另称“的笃班”,也有人称 “剡剧”或“嵊剧”。$$ 因为起初的戏班几乎全是男 演员,以后,逐渐变成女演员,所以 又有“绍兴文戏男班”和“绍兴文戏 女班”之说。在上海“大世界”中,与 绍兴文戏同时演出的许多女班,如 “女子新戏”、“女子申曲”、“女子苏 滩”等。女子登台,备受观众欢迎, 也影响和冲击绍兴文戏男班。到 1923年2月,剡溪南岸上碧溪(今 属城关镇)试办女子科班。同年5 月,苍岩镇施家吞正式开办女子科 班,获得成功,涌现了施银花、沈兴 妹、赵瑞花、屠杏花等名演员。这副 科班在越剧史上称为第一副女子 科班。从始办到解散历时6个年 头,为女子越剧的兴起和发展开了 个好头。$$ 上世纪30年代中期,嵊州(县) 农村女子科班(绍兴文戏女班)十 分普及。到1938年,日寇侵袭浙 江,大批绍兴、宁波一带的人士去 上海避乱和谋生,为女班进上海演 出提供了大量的观众。那时起,“绍 兴文戏女班”接踵拥入上海,影响 也逐渐扩大,报刊、广告开始称其 为“越剧”。$$ 新中国成立后,越剧进行了 “改人、改制、改戏”的“三改”学习, 走上了全面繁荣发展的时期。$E

百年越剧 奋斗中的绚丽
作者: 贾关法  来源:中国商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的越剧,在百年奋斗中已成长为我国第二大剧种。其唯美主义的表演风格、细腻婉约的表演程式、极具东方特色的服饰,谱写了一出出抒情而浪漫的经典剧目。如今,在越剧之乡,更是兴起了一场越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讨论。人们有理由相信,越剧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颗璀灿明珠。$$
全文: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的越剧,在百年奋斗中已成长为我国第二大剧种。其唯美主义的表演风格、细腻婉约的表演程式、极具东方特色的服饰,谱写了一出出抒情而浪漫的经典剧目。如今,在越剧之乡,更是兴起了一场越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讨论。人们有理由相信,越剧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颗璀灿明珠。$$百年越剧,留下了许多历史实物。老戏单、老海报、老唱片、手抄本、纪念册等藏品,不仅见证了越剧百年曲折而漫长的发展历程,也成为了启示后人的有益教材。$$一张20世纪30年代的越剧戏单《觉民舞台》上,《十八相送》、《相马本》、《楼台会》等多姿多彩的剧目,充分显现了越剧发展初期的光茫。$$20世纪初,浙江嵊州一带的民间说唱艺人,以“落地唱书”化妆登台。此后,一群群迫于生计的年轻女性,走出穷乡僻壤,踏上了可歌可泣的艺术人生之旅。她们以百折不回的精神,在艺海中磨砺,从农村闯进大都市。历经几代人薪火相传,唱红海内外,使越剧在我国近400种地方戏曲中脱颖而出,发展成为仅次于京剧的第二大剧种,书写了中国艺术史上的辉煌篇章。$$翻开这一篇章,我们也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经典之作。《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最有影响的越剧经典剧目。从上世纪20年代登上舞台起,至今魅力不衰。1953年,该剧目被摄制成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艺术影片。从此,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凄美的爱情绝唱传遍世界。该剧也被录制成唱片,如1979年由范瑞娟和傅全香演唱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唱片就是例证。$$优秀的传统剧目又岂止《梁祝》,《西厢记》、《红楼梦》、《碧玉簪》、《祥林嫂》、《盘夫索夫》等百余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越剧,同样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而善于吸取其他戏曲的精华、勇于创新,则是越剧永葆青春的秘诀。$$从1942年袁雪芬在上海大耒剧场拉开越剧革新的帷幕,到1946年鲁迅名著《祝福》改编成越剧《祥林嫂》震动中国文坛,再到1947年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以优美抒情和诗情画意独特风格著称的越剧,跳出了“才子佳人”的窠臼,走进了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歌颂真、善、美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越剧之花更加绚丽多彩。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建设新中国以及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题材融入一大批具有强烈时代特色和浓厚生活气息的新戏中,促进了越剧艺术的繁荣发展。 $$$F袖珍戏考 可唱可藏$E $$越剧戏考,对于戏迷们而言,无疑是最亲密的伙伴,戏考是戏曲唱段和唱腔的汇编,大多为64开袖珍型。戏迷们将戏考往口袋里一揣,什么时候戏瘾犯了,就掏出来读一读,唱一唱,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如今,这些陪伴戏迷多年的戏考,也走进了收藏爱好者的视野。$$越剧诞生之日,也是越剧戏考面世之日,算算看,如今它已是一位世纪老人了。越剧戏考最初为手抄本,多为反映农民生活的小戏唱段,如《十件头》、《赖婚记》等。早期的越剧戏考显得天真、质朴、稚拙,是十分珍贵的戏曲史料。$$民国时期,越剧戏考日益成熟。从民国初期到上世纪30年代,女子越剧四闯上海滩。终因扮相俊俏美丽,唱腔清丽柔润,剧目丰富多彩而声誉鹊起,而越剧戏考也就越来越吃香。那个时候,上海各家书局出版发行的越剧戏考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新中国成立后,越剧戏考更是百花齐放。1950年由上海汇文书店发行的《越剧袖珍戏考》是新中国第一本越剧戏考。这本袖珍戏考也正好满足了越剧爱好者欣赏越剧优秀唱段和各种流派唱腔的需要。当时上海有11家广播电台播出该剧,深受听众欢迎。此戏考录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邢竹琴等越剧表演艺术家演唱的35出越剧唱段,如《万里长城》、《忠魂鹃血》、《祥林嫂》等。最可贵的是,除传统剧目外,还有《小放牛》等歌颂新社会、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新戏。由此看来,小小的越剧戏考也深深烙上了时代的印迹。$$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秀辈出,流派纷呈成为越剧戏考最显著的特色。各地朝气蓬勃的小百花越剧团不断创新,追求越剧的古典美、现代美、青春美和艺术美。这些洋溢着新时期时代色彩的越剧戏考,如今正大放异彩,已经成为收藏爱好者们竞相寻觅的佳品。 $$$F剧照让瞬间永恒$E $$到戏院,一边品茶一边听戏,这可是越剧戏迷们莫大的享受。而一些经典越剧剧目也从戏台搬上了荧屏,并留下了大量的剧照。它们将剧目中最精彩的瞬间定格,再现了越剧的无穷魅力。如今,对于研究者和收藏者而言,这些剧照则成为了一笔珍贵而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与一般照片不同,越剧剧照除了独特的表演艺术的可赏性外,其艳丽多彩的传统服饰,寄情寓意的道具和虚实结合的布景,还有韵味浓郁的舞台美术,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早期的越剧剧照存世量凤毛麟角,十分珍稀,尤其是那些在越剧发展史上“有故事”的剧照,更是可遇不可求的收藏佳品。如1938年8月8日在上海“天香戏院”,越剧名伶姚水娟主演的《花木兰》,以弘扬民族精神在沪上引起轰动,连演27场,场场爆满,一时传为佳话。当时的《戏报》等媒体特为此推出评论特刊。$$此外,那些在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走红越剧剧照也是收藏的重点。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经典越剧《红楼梦》唱红大江南北,一时间,《红楼梦》剧照洛阳纸贵,成为收藏宠儿。各种版本的《红楼梦》剧照繁花似锦,充分展示了古典名著与越剧艺术完美融合的魅力。$$而亲自签名的剧照也尤其值得关注。这种剧照的内涵更加丰富,其“附加值”往往要比原本的剧照高出许多。 $$$F越剧资料收藏四法$E $$越剧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一个精华。越剧资料是我国传统戏曲史的重要证物,包括戏单、戏刊、戏考、剧本手抄本、演出海报、剧照、舞美设计、纪念册、唱片等。目前这些还是一个收藏冷门。对于一个有志于戏剧资料专题收藏的人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收藏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文讲述的几种收藏方法,对于其他剧种亦可作为借鉴。$$以史为序法 这是一种按年代先后收藏的方法。若精力、财力充裕,且收藏得法,能构成一部规模宏大、波澜壮阔、精彩纷呈、催人奋进的越剧百年史话。但因时空跨度大、涉及面广,收藏难度较大,容易产生藏品庞杂、良莠不齐、 缺乏重点等弊病。$$专一投入法 即集中精力专门收藏某一阶段或某一题材的越剧资料,并达到一定研究深度的方法。如专门收藏“文革”前17年的越剧资料,专门收藏“梁祝”越剧资料等。此法的优点是相对缩小了收藏范围,提高了效率,但要求收藏者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并倾情投入。$$趣味收藏法 这是一种从收藏者个人审美出发,追求娱乐性的收藏方法。如一些老戏迷,每观越剧,必于节目单上留言或即兴赋诗,然后珍藏之,几十年后重读,乐趣无穷。$$烘云托月法 即围绕越剧资料,将其他相关藏品兼收并蓄。如以《红楼梦》越剧资料为主,收藏由该剧延伸或移植的其他艺术品。

一方端砚 兰亭留芳
作者: 王圣立  来源:中国商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兰亭 
描述:笔者收藏有一方“兰亭图”端砚,长20.3厘米,宽13.5厘米,高6厘米,重4.1公斤。通身紫褐色,地地道道的紫端。笔者购藏这方端砚后,曾用草酸和去污粉反复清洗了6次,仍然有大量墨色沁入砚体,包浆自然,闪现宝光,莹亮滋润。无论是寒冬酷暑,还是晴天雨季,只要用手轻按砚身任何地方,立刻就留下了水汪汪的手指
全文:

笔者收藏有一方“兰亭图”端砚,长20.3厘米,宽13.5厘米,高6厘米,重4.1公斤。通身紫褐色,地地道道的紫端。笔者购藏这方端砚后,曾用草酸和去污粉反复清洗了6次,仍然有大量墨色沁入砚体,包浆自然,闪现宝光,莹亮滋润。无论是寒冬酷暑,还是晴天雨季,只要用手轻按砚身任何地方,立刻就留下了水汪汪的手指印,该砚发墨之好可想而知。$$此方“兰亭图”端砚,正面浅浮雕“兰亭修禊图”,四周同样浅浮雕“曲水流觞图”。线刻流水,完全是明代绘画风格,并配有唐代王之涣诗句。砚背刻有111个行书字,流利遒劲,很见功底。其中有两个字因年久磕碰损伤无法辨认。内容为:“永和九年暮春月内史山荫幽兴发群贤吟咏无足称叙引抽毫纵奇扎爱爱重写终不如神肋留为万世法廿八行三百字之字最多无一似昭凌竟发不知归模写典刑犹可秘彦远记模不记褚要录班班纪名氏后生省得苦求奇寻购褚模惊一世寄言好事但赏健俗说□□那有是嘉靖己丑年四月仲淹书涌阳”。$$最后“涌阳”二字为仲淹之号,长方形单框内刻“涌阳”两个篆字。$$端砚正面左下角刻有两行竖行,可能是准备给砚主刻名所用吧,但因此处正是石瘿无法动刀之缘故,所以空留两竖行至今。$$砚上的铭文简要记述了王羲之书写《兰亭序》之来历以及对后世书法的深远影响。此铭文作于明代嘉靖己丑年四月,即1529年4月,屈指算来,距今已有474年了。$$此砚历经近5个世纪的风雨沧桑,虽有少许磕磕碰碰,但品相之完美,实属难得。$$这方“兰亭图”端砚,无论从砚质、绘画、铭文都堪称端砚精品,尤其是有明确纪年铭文,更显珍贵。

“兰亭图”端砚流芳
作者: 王圣立  来源:中国商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兰亭 
描述:我热衷于收藏端砚,其中一方“兰亭图”端砚更为珍贵。该砚长20.3厘米,宽13.5厘米,高6厘米,重4.1千克。通身紫褐色,为地地道道的紫端。我购藏这方端砚后,用草酸和去污粉反复清洗了6次,仍然有大量墨色泌入砚体,包浆自然,闪现宝光,莹亮滋润。无论是寒冬酷暑,还是晴天雨季,只要用手轻按砚身任何地方,即
全文:

我热衷于收藏端砚,其中一方“兰亭图”端砚更为珍贵。该砚长20.3厘米,宽13.5厘米,高6厘米,重4.1千克。通身紫褐色,为地地道道的紫端。我购藏这方端砚后,用草酸和去污粉反复清洗了6次,仍然有大量墨色泌入砚体,包浆自然,闪现宝光,莹亮滋润。无论是寒冬酷暑,还是晴天雨季,只要用手轻按砚身任何地方,即刻就会出现水汪汪的手指印,该砚发墨之好可想而知。$$“兰亭图”端砚,正面浅浮雕“兰亭修棂图”,四周均为浅浮雕“水流图”。线刻流水,完全是明代绘画风格,并配有唐代王之涣诗句。砚背刻有111个行书字,流利遒劲,很见功底。其中有两个字因年久磕碰损伤无法辨认。其内容为简要记述王羲之书写《兰亭序》的来历和对后世书法的深远影响。此铭文作于明代嘉靖已丑年四月,即1529年4月,距今已有474年了。此砚历经近5个世纪的风雨沧桑,虽有少许磕碰,但没有影响整体品相的完美,实属难得。$$乾隆皇帝终生嗜砚,最钟爱五方古砚,其中有一方明代“兰亭图”砚,其砚形、浅浮雕图案与我的“兰亭图”端砚大同小异,只是乾隆皇帝在他那方砚的正面左下角刻有御赏铭文而已。我这方端砚正面左下角同样留有两竖行的位置,可能也是准备给砚主作铭之用吧。$$笔者认为,此“兰亭图”端砚为明嘉靖年间所制,无论砚质、绘画、铭文都堪称端砚精品。

傅抱石、王羲之和“兰亭雅集”
作者: 杨永平  来源:中国商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兰亭 
描述:大凡知道一点书画常识的人,想必 不会没有听说过王右军的《兰亭集序》 的;大凡读过这篇短文而又具有一定想 象能力的,可能都会不由自主地在眼前 浮现出这样的场景来:在绍兴郊外一个 叫兰亭的地方,茂林修竹,曲径通幽, 一群憨态可拘的文人士大夫正在纵酒狂 欢,曲水流觞,筹觥交错;乃至会联想 到书圣对着眼前几
全文:

大凡知道一点书画常识的人,想必 不会没有听说过王右军的《兰亭集序》 的;大凡读过这篇短文而又具有一定想 象能力的,可能都会不由自主地在眼前 浮现出这样的场景来:在绍兴郊外一个 叫兰亭的地方,茂林修竹,曲径通幽, 一群憨态可拘的文人士大夫正在纵酒狂 欢,曲水流觞,筹觥交错;乃至会联想 到书圣对着眼前几只悠游的白鹅,用一 杆微醉的毛笔,在士大夫们的喝彩声 中,留下这檄千古流芳的美文──多么 令人神往的一个场景!$$ 傅抱石大概是属于那种特别富有想 象力的人的,要不然,他怎么能够创作 出这么生动而又丰富的画面,来描写那 场雅集:画面上方虚化了的青山在氤氲 的烟岚之中隐隐绰绰,几进黑瓦红梁的 楼榭亭台,栏边立侍女两名。亭下是一 弯幽溪,曲折蜿蜒,溪畔便是雅集着的 文人及他们的侍从了。整个画面,共59 人,为传世傅氏画作中人物最多的,几 乎遍布画面的各个角落。他们三五成 群,或盘坐于溪畔小憩,或立于桥头借 着酒兴纵论指点,或沿通幽之曲径信步 吟哦,或于树下静静探讨诗歌曲赋,或 俯身悬杆取觞,或袒衣仰天长啸,或掩 面长叹息,或纵情高歌唱,或持酒,或 搏弈,或睥睨,或谑笑,或欠身,或入 定,或得意,或落魄,远者神韵宛然, 近者须眉毕现,长者温文儒雅,童子少 不经事……文人们酒后的痴态,让傅抱 石的笔墨,摹写得入木三分,淋漓尽 致。$$ 当然,与大多数描述这一故事却又 流于俗弊刻板的作品相比,本件拍品具 有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与其时的傅 抱石与其时的王羲之之间一定程度上的 能够感同身受不无关系。$$ 东晋偏安江南一隅,由于有大量从 北方过来的知识分子,所以文化发达。 这些流亡的文人及其后人一方面在曹魏 以来一直延续着的政治高压的打压下, 郁郁不得志;另一方面,报国无门复国 无望,又使得他们在精神上承受了更大 的痛苦。所以,他们往往选择或纵情酒 色,或归隐林泉,或寄情文章曲赋,这 种对现实的逃避成了当时士大夫们一种 无奈的崇尚与流行。但声色犬马的“雅 集”,并不能掩饰他们内心的惶恐、无 助、绝望以及对故土的深深依恋。傅抱 石是很能体会这种复杂心理的。本件拍 品作者自题“甲申(1944)长夏写于重 庆西郊金刚坡下新喻傅抱石”。其时抗 战烽烟正浓,枪声正烈,傅抱石以一介 教书匠寓居重庆后方,虽然得以免于浴 血,但是,江山只剩半壁,作为传统的 知识分子,傅抱石内心的痛苦可想而 知。所以,他常常在醉酒的同时,用笔 墨宣泄心中的愤懑与痛楚。这或许正是 我们所见的傅氏人物总是满面愤世嫉俗 的形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件拍品的众多人物似乎也定格于 这样的一种程式。但是,细细赏玩,却 又能读出中间的无穷异趣来。文人们虽 在身材、面容、衣饰、发式、表情、动 作乃至衣襟之色泽上几无相同处,但一 样地透着孤高、迷茫、失落与悲怆。这 种外部形式的多样化与精神世界的抽象 化,都被傅抱石以极其简约的笔墨,形 象深刻地刻划出来了。而微雨过后山峦 迷朦,树木的葱笼,空气的润泽,在大 片氤氲而不粘滞的烘染中,在痴狂而不 迷乱的“抱石坡”中,透出清新自然的 田园气息来。这是王羲之理想的归宿 吗?在一样的醉酒中,后世的画者与前 世的书者心神相接了。世人皆醉我独 醒,傅抱石真圣手也。$$ 此幅巨作将于12月中旬在上海朵云 轩秋拍中露面,相信会有一番较量。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