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2)
报纸 (2)
图书 (1)
按栏目分组
绍兴文化 (5)
按年份分组
2008 (1)
1997 (1)
1992 (1)
1960 (1)
1958 (1)
按来源分组
人民日报 (2)
北京文艺 (1)
上海戏剧 (1)
北京:北京出版社 (1)
相关搜索词
[0图]马少波文集 卷五 文艺论评 二
作者: 马少波  来源:北京:北京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马少波  文集  文艺评论  中国  文集 
描述:马少波文集 卷五 文艺论评 二
一座精神文明的丰碑   ——越剧《巧凤》观后
作者: 马少波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一座精神文明的丰碑 ——越剧《巧凤》观后 马少波 在北京热烈庆祝教师节之际,浙江越剧团送来了一台讴歌优秀教师的好戏——《巧凤》。这是著名剧作家魏峨的新作,取材于江苏民办教师欣巧凤克服种种困难,长期收养一个好学的流浪儿,并把她培育成大学生的动人事迹。 剧本来源于现实生活,基本上是真人实事;但又
全文:

一座精神文明的丰碑

——越剧《巧凤》观后

马少波

在北京热烈庆祝教师节之际,浙江越剧团送来了一台讴歌优秀教师的好戏——《巧凤》。这是著名剧作家魏峨的新作,取材于江苏民办教师欣巧凤克服种种困难,长期收养一个好学的流浪儿,并把她培育成大学生的动人事迹。

剧本来源于现实生活,基本上是真人实事;但又不拘于生活原型,作了若干艺术的剪裁和补充,十分注重其典型化和艺术性。魏峨不愧是大手笔。他写得人物形象鲜明,剧情曲折生动,戏剧冲突组织得起伏跌宕,自然合理,针线细密。尤其是揭示巧凤忍辱负重的内心世界的笔墨,更见功力。对于为巧凤的高尚行为设置障碍的个别基层干部和散布流言的长舌妇,毫不姑息,或严加鞭笞,或善意的却是辛辣的讽刺,如狮搏兔,认真刻画。相形之下,越发显得这个慈母般的园丁胸怀开阔,光彩照人。

赵雪海(执行)、王树林的导演手法,为这个戏增色不少。戏处理得洗炼紧凑,奇峰迭起,善于选准剧作所提供的最典型、最闪光的思想和细节,着力开掘和渲染,使之淋漓尽致,动人心弦。例如第二场巧凤在汽车站上发现流落街头蓬头垢面的“小乞丐”默诵英语单词时,她简直惊呆了,观众也惊呆了;当她把“小乞丐”收养到家首先给她洗头时,“小乞丐”用惊异呆滞的眼光仰望着这位疑是梦境中的慈母。几个虚拟的剪影式的动作:女孩的头缓缓地低低地垂下去,母亲的双手轻轻地爱抚,款款地撩水,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灯光渐渐压暗,观众席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伴着泪水的掌声里,蕴含着对苦孩子有了归宿的喜悦,对老师用心血滋润这棵历尽风霜的嫩苗的崇敬,也体现了对艺术家匠心独运的感佩。可贵的是场场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作曲、舞美、灯光、服装都统一在导演总体构思之中,和谐、精致,显示了整体美。

饰演巧凤的越剧名旦周云娟音质甜亮圆润,唱工委婉动听,表演情动于中,舒卷自如,既从生活提炼升华,又追求朴实天然。她在巧凤被诬收养的孩子是她早年的“私生子”而被丈夫误解、为了供养孩子求学撑着病躯拉大板车以及夤夜寻儿诸场,塑造的这个平凡的英雄人物,达到了栩栩如生、深沉感人的化境。

孙丽君饰演的流浪儿,天真无邪,感情充沛。张伟忠饰演的成龙,何娟娟饰演的翠莲,邵龙饰演的乡长,华渭强饰演的王校长,俞仁海饰演的老邵头等,也都性格鲜明,分寸恰当。

这是一出富有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好戏,自去年教师节迄今已经演出了三百余场,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戏剧艺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无论生活原型的巧凤或艺术形象的巧凤,都是当代文明的一座丰碑。谨以小诗为贺:

勤劬为国育嘉禾,一片慈心一曲歌。负垂师恩弦诵远,文明碑碣更巍峨。

鲁迅先生的家乡戏  ——看绍剧“龙虎斗”
作者: 马少波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剧 
描述:鲁迅先生的家乡戏 ——看绍剧“龙虎斗” 马少波 在鲁迅先生笔下多次写到他的家乡戏——绍兴大班,真是神往已久了;直到今天,浙江绍剧团来京公演,才有机会看到,宿愿得偿,说不出的欢喜! 我首先看到的剧目是“龙虎斗”,这出戏是描写宋初奸臣欧阳方谋害忠良呼延寿廷,寿廷之子呼延赞为父报仇的故事。通常是
全文:

鲁迅先生的家乡戏

——看绍剧“龙虎斗”

马少波

在鲁迅先生笔下多次写到他的家乡戏——绍兴大班,真是神往已久了;直到今天,浙江绍剧团来京公演,才有机会看到,宿愿得偿,说不出的欢喜!

我首先看到的剧目是“龙虎斗”,这出戏是描写宋初奸臣欧阳方谋害忠良呼延寿廷,寿廷之子呼延赞为父报仇的故事。通常是把“龙虎斗”作为“下河东”的后部,现在剧本经过整理,把全部情节连在一起,故事更加完整,主题思想也更为突出了,整理者把某些情节作了适当的改动,改动的很好。

这出戏是绍剧优秀传统剧目之一,是一个大悲剧,使人看了,不禁重温西湖岳坟上那副“自古忠奸同冰炭;于今是非辨伪真”的诗联,我想,这两句诗就是“龙虎斗”的主题。阿Q所唱的“悔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我手执钢鞭将你打……”正是“龙虎斗”中的唱词。

我国不少剧种都有这一剧目,京剧、川剧、秦腔、晋剧、河北梆子、滇剧、豫剧叫作“下河东”,又名“白龙关”、“斩寿廷”,一般不常演后半部;汉剧、晋剧、川剧也有后半部“龙虎斗”剧目,叫作“风云会”。

绍剧的“龙虎斗”,保留了丰富优美的表演艺术,唱腔激越有力,有很多不常见的特有的身段,演员又创造性的加以发展,使这出戏在表演上更加饱满。

浙江绍剧团拥有不少的优秀演员,在这出戏里搭配的相当整齐,饰演呼延赞的名演员六龄童(章宗义)和饰演赵匡胤的名演员陈鹤皋,各有绝技,相得益彰。六龄童的工架稳定、身段妩媚、表情丰富、眼神灵动有威,表现呼延赞粗犷天真、刚直悍勇的性格和不共戴天的复仇精神,十分深刻;特别是威逼宋帝一场戏,很有气势。

陈鹤皋饰演的赵匡胤,气度轩昂,表演得不瘟不火,恰合身份,他的唱工洪亮而有韵味,感情丰富,多变化,悦耳受听,特别是向呼延赞哀求时的一段哭唱,与平常“哭头”不同,是唱中带哭,且哭且唱,极感动人。带哭音的唱法,各剧种都有,但是浑然一体、节奏鲜明、听起来又动人、又悦耳、结合得这样熨贴自然,是不多见的。

浙江绍剧团这次来京公演,带来了很多像“平顶山”、“芦花记”、“卖后宰门”、“渔樵会”、“龙凤锁”等传统剧目和六龄童最拿手的“西游记”中的许多好戏;此外,也有表现现代农村阶级斗争的“还乡女”,为首都观众带来了很大的眼福。

我们衷心祝贺绍剧的发展和繁荣,我们所看到的显然和鲁迅先生在童年所看到的大大不同了;绍兴大班的看客,也不再是“乌篷船里那些土财主的家眷”和“疏疏朗朗的站着的几十个本村和邻村的闲汉们了”;但是由于受“社戏”深刻的感染,当我坐在剧场里欣赏演出的时候,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坐着白篷船飘荡在点点渔火月夜朦胧的小河上,让那“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见鲁迅:“社戏”)

《西厢记版本与曲文考》序
作者: 马少波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厢记》  越剧  中国戏曲  改编者  改编本  王实甫  王西厢  古典戏剧  昆剧  王季思 
描述:,星煜函告他的《西厢记版本与曲文考》行将付梓,约我为之写序,我以对西厢记版本缺乏
小忽雷(七场越剧)
作者: 马少波 陆静岩  来源:北京文艺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小忽雷(七场越剧)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