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6)
按栏目分组
绍兴文化 (6)
按年份分组
2012 (2)
2007 (1)
2000 (1)
1998 (1)
1994 (1)
按来源分组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1)
中国画画刊 (1)
北京纪事 (1)
新闻与成才 (1)
华夏文化 (1)
国际人才交流 (1)
相关搜索词
一阁抱尽墨海香——著名书画家张鸿钧先生
作者: 李元冲  来源:国际人才交流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画家  墨海  王羲之《兰亭序》  寓意于物  清代学者  于右任  审美意识  碎琼乱玉  书画同源  诗中有画 
描述:降,木叶尽脱,不得袖手;骄阳似火,地面如锅,运笔如往。幼小鸿钧,深禀自家墨风灵气,天性醉于书画,虽严寒酷暑,亦无摩顶放踵之苦,而少年磨剑,已有击石之心。故童身未脱,竞誉满乡里。入学后,假日常携同学优游于径水之畔,戏清波、观鱼鸟、望长空、眺绿野,乐而忘归。同学中有困惫欲归者,劝其还,鸿钧则曰广我来不得远山烟霞,归而何乐之有?”鸿钧初习唐楷,师范颜、柳。入中学后,研习孙过庭、文徵明,涉猎汉隶、北魏诸体。年至弱冠,得王羲之《兰亭序》、《圣教序》、于右任《真草千宇文》。每忆及此,鸿钧则曰:“余当时得此三帖,如涸辙之鲍,忽遇东海碧波,惊喜之情,不可言状。后遂倾心临摹,不觉饥饱,不知日夜。”神引鬼唆般地追求,使年青的鸿钧情至如醉如痴。一次.父令其上街卖菜,以换全家隔宿之粮,不料他竟将卖菜所得之钱全数购置文房四宝。地气养人杰,数年...
中国书法的魅力
作者: 张振国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书法  魅力  书法家  艺术形式  生命力  王羲之  审美意趣  书画同源  字如其人  图画文字 
描述:中国书法的魅力○张振国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悬挂在房间里,久看不厌,而且越看越有味道。其魅力何来?这恐怕难以用一个“美”字了得。笔者认为其魅力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精神的魅力;二是书艺的魅力;三是造化的魅力。常言“书法通神”,这个“神”当然不是六合之外并不存...
老树春深笔墨情
作者: 初德斌 孙继航  来源:新闻与成才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笔墨  书画艺术  中国书画  青岛市  书法艺术  梅花  《兰亭序》  书画家  学习成绩  书画同源 
描述:老树春深笔墨情
唐龙,字画修德
作者: 冯岚  来源:北京纪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抽象画  行草书法  色彩融合  书画同源  微雕  北京人  兰亭序  人生  作品  顿悟 
描述:。他对德行与人生的感悟从他的字画之中便可窥一隅。 40几年的书法修炼,成就了今日的唐龙。他曾痴迷于产碑、石门的狂辣、奔放,用笔潇洒厚重,充满力量。而近两年,他反复临摹王羲之《兰亭序》不下百遍,从不过心神,到突然顿悟,他理解了每一个字、每一部分偏旁、每一处笔画的异同和巧妙。“时至今日,我认为把《兰亭序》临好了,才算进了书法的门道儿。”唐龙顿悟出《兰亭序》中字体的收放极为纯熟,正像人生修行。从前锋芒毕露的他渐渐收敛心神,总结出行草的精髓是狂放中的控制。他比喻:“狂放,就像用草棍撩逗一条静态中的蛇,蛇突然蹿出去的动感;而控制在于稳,好比漂浮在没有一丝涟漪的水面上的鸭子。”正所谓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大抵就是这个样子吧。 唐龙深信,书法水平的高低与一个人的德行好坏紧密相连。
浙江·绍兴 三五成群:姚晓冬、余昌梅、余宏达、陈力农山阴联展
作者: 李秀文  来源:中国画画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阴  绍兴  兰亭序  艺术家  雅集  帷幕  浙江  主办单位  书画同源  重量级 
描述:古有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今有三五成群,高谈嬉笑会于兰渚山麓之右军祠,泼墨挥毫。三五成群——姚晓冬、余昌梅、余宏达、陈力农山阴联展在人文荟萃的绍兴兰亭拉开帷幕。"三五成群"一词出自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二
刘樾老师书法教学有真经
作者: 张宏韬  来源: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法教学  书法艺术  老师  兰亭序  书画同源  线条  用笔  书写  中国画  教学重点 
描述:刘樾老师在行书教学中,重视打基础、求变化、抓互补,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学习难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打基础——抓好行书的基础训练。首先,引导大家弄清学行书为什么要从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圣教序》入手?他说,《兰亭序》的行书技法丰富,具有中和之美、变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