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5)
学位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绍兴文化 (6)
按年份分组
2014 (2)
2006 (1)
1996 (1)
1994 (1)
1984 (1)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 (2)
剧本 (1)
戏剧、戏曲研究 (1)
戏文 (1)
中国艺术研究院 (1)
相关搜索词
《红楼梦》越剧改编研究
作者: 佟静  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红楼梦  越剧  戏曲改编  越剧改编 
描述:化史意义。本论文研究按历史阶段划分章节,梳理剧目资料,分析《红楼梦》越剧改编在不同时期的叙事策略、文本结构、旨趣倾向、价值取舍及其折射出的历史语境中的文化建构。戏曲改编同样会涉及的其它方面如表演、导演、唱腔等,本论文不对其做艺术分析,但对于进入21世纪后舞台表演和影视呈现所承载的视觉文化内涵,本文在第四章的第三节从视觉文化研究的维度进行了简要阐述。绪论部分是对前人研究的述评,总结前人的学术成果,以此作为自己研究的借鉴,同时评析其中的不足和疏漏,使自己的这次研究能够成为学术史的一点补充。第一章是民国时期的《红楼梦》越剧改编研究,越剧改编《红楼梦》始于战时上海的“沦陷”期,彼时的历史和文化语境对越剧选择编演《红楼梦》具有某种旨趣上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改编初步奠定了越剧“红楼戏”的基本叙事架构。第二章是1949年至1954年的改编研究,之所以将界限划在1954年,是因为在这一年的9月份发生了“红学”界的大事件,即“红学批判”运动,这次由毛泽东亲自发起的、文艺及知识界全部参与的运动影响了《红楼梦》的越剧改编旨趣和立场。从新中国成立到“红学批判”之前的这段时期,越剧“红楼戏”的创演非常活跃,其改编的价值立场和叙事结构相比于民国时期骤然而变,在反封建婚俗的历史语境下,这一时期的《红楼梦》越剧改编迎合了社会大改造时期的时代话语。第三章是1955年至1965年的改编研究,即“红学批判”到文革前,这段时期的《红楼梦》越剧改编呈现了高水准的艺术水平。苏青和徐进改编的两部戏相映成趣,各有特色,徐进的改编本已成为经典作品。该章节分析其剧本及舞台表演的叙事学建构、价值取向及对前人作品的承袭和超越。第四章是新时期以来至当代即1978年至2014年的改编研究。这段时期《红楼梦》的越剧改编在电视剧创作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同时对经典版越剧《红楼梦》进行了不同意旨的重拍。这段时期电视电影媒介的介入对舞台表演的重构具有某种程度的影响,该章节还从视觉文化研究的维度对此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戏曲改编的范本之作——简评诸暨市越剧团新编越剧《秦香莲》
作者: 秦关  来源:戏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秦香莲》  戏曲改编  诸暨市  戏剧人物  越剧  剧团  简评  范本 
描述:戏曲改编的范本之作——简评诸暨市越剧团新编越剧《秦香莲》
二十世纪莎士比亚戏剧的奇葩--中国戏曲莎剧
作者: 曹树钧  来源:戏剧、戏曲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戏曲  莎士比亚戏剧  莎剧  二十世纪  戏曲改编  改编方法  哈姆雷特  麦克白夫人  越剧  “中国化” 
描述:,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愿望和利益,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气息,这一点,与中国戏曲十分接近.
赋予新意的改编——越剧《瑞云》观后感
作者: 寒声  来源:剧本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曲改编  越剧  八十年代  电视  观众  爱情故事  改编者  核心思想  中国民间  聊斋志异 
描述:哉!”也是蒲松龄想象中的人物和秀才所言:“天下唯真才人为能多情,不以妍媸易念也。”“不以盛衰相忘,妍丑易念”,是中国民间的一种美德,也是这一故事的精髓,是作者写作《瑞云》的核心思想。越剧《瑞云》所以改编得较好,是把贺生与
再接再厉,更臻完善——关于越剧《王子复仇记》的思考
作者: 曹树钧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子  莎剧  于越  越剧  改编方法  戏曲改编  国王  复仇故事  人物塑造  观众 
描述: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王》剧全体创作人员不畏艰难,在认真研究莎剧之后,没有将它演成一个以情节曲折取胜的复仇故事,而是着重展现王子为重整乾坤与王权篡夺者所进行的一场殊死斗争,努力突出人物性格,这是此次演出突出“莎味”的一个重要表现。莎士比亚的杰作,不仅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而且有栩栩如生的人物。他的剧作是将情节的生动性与人物塑造的典型性高度结合的不朽范本。《王》剧中的几个人物,国王的阴险狡诈,王后(孙智君饰)的软弱、慈祥,雪大人(张国华饰)的阿谀逢迎、昏庸狡黠,运用越剧的艺术手段,塑造得还是比较丰满的,并且在演出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 在人物塑造中,赵志刚主演的王子,更让观众耳目一新,刮目相看。在世界名著的画廊中,人物创造之所
独特与多样的自觉 从淮剧《祥林嫂》谈地方戏曲在改编文学作品上的多样性
作者: 马航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戏曲  祥林嫂  淮剧  多样性  独特性  戏曲改编  越剧  剧种  文化自觉  艺术创造 
描述:剧拥有越剧所无的独特之处。这是没有疑问的。果不其然。2014年淮剧《祥林嫂》再度来沪演出,笔者得以初观,即为其戏剧结构的独特变化所惊,惊其打破了以往读小说,看越剧的经验与惯性。贺老六居然在祥林嫂逃婚后的第二场就出现,并在后者的苦苦哀求下携其出山,进了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