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2011年湖北武汉中考满分作文赏读
作者: 张泽远  来源:中学生作文指导(初中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考  武汉  湖北  王羲之  感受 
描述: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羲之学“书”,在广袤平原中感受“横”的舒展,在深山古藤上感受“竖”的坚韧。观察、体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简单的笔画与结构。
轰动江城──记吴凤花在武汉的特别演出
作者: 严峻  来源:戏文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演出  吴凤花  剧团  越剧  99年  绍兴  武汉 
描述:轰动江城──记吴凤花在武汉的特别演出
郭沫若和于立群:相濡以沫40年
作者: 张奉连  来源:档案时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郭沫若  周恩来  毛泽东诗词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书法  武汉  民族大义  编辑出版  兰亭序 
描述:"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1937年7月下旬,郭沫若出于民族大义,在抗战爆发仅仅半个月之后,冒着杀身之祸,从亡命十年之久的日本秘密返回祖国,郭沫若与安娜的悲剧就此铸定.此后,于立群作为郭沫若的夫人,与这位集诗人、学者与战士于一身的"文化界的班头"(周恩来语)同呼吸、共命运,长达半个世纪.
东吴已有“暮”字
作者: 于硕  来源:文物 年份:196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兰亭序  东吴  武汉  出土  三国时代  六书  考古  永和  假借  古文字 
描述:顷阅一九六五年《考古》第十期(新出),看到程欣人《武汉出土的两块东吴铅券释文》。文中所收吴景帝(孙休)永安五年(262)《彭卢买地铅券》,文在一百六十字以上。有句云:"谨
读两部“老城市”的杂感
作者: 童白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荆楚文化  李杭育  武汉  池莉  吴越文化  作家  读者群  大都市  休闲文化  写作风格 
描述:对大多数读者而言,李杭育和池莉的名字是不陌生的,作为活跃在中国当今文坛上的著名中青代作家,可谓文坛上的红男绿女,年龄相仿,均生长在养育自己文化的大都市。在当地的读者群中都颇受青睐。由这二位作家以散
越剧给我的“家”
作者: 格格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越剧  城市  天津  演出  武汉  名流  磁带  戏曲艺术  舞台  含糊其词 
描述:我一直很怕别人问我“你家是哪里的”,因为别人用几个字就能回答明白的问题,我往往都要长篇大论的解释半天,或者含糊其词,打打马虎眼混过去——让它是个谜也无妨。谁让咱情况复杂呢,也挺无奈的。不过,不管我走到哪个城市,那里都有足够充分的理由让我把它称为——“家”,因为那份源于越剧凝结
武汉首届全国(部分)城市越剧票友艺术节侧记
作者: 付楠  来源:戏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节  票友  越剧  武汉  城市  侧记  黄鹤楼  文化馆 
描述:十月,正值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季节,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香港、安徽合肥、湖南长沙、重庆、陕西西安、江苏镇江、青海、浙江宁波的越剧票友们满怀喜悦的心情,为欢庆八艺节的到来,先后来到了这长江之滨、黄鹤楼下,参加由武汉戏剧家协会及江岸区文化馆举办的武汉首届全国(部分)城市越剧票友艺术节。
红楼越剧团登台江城
作者: 宋文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六十年代  越剧  三十年代  观众审美心理  武汉  故事赋  青年团  传奇剧  舞台  电视台 
描述:春花、邢月红自家乡赴上海滩闯荡天下的恩怨情仇。另一部抒情传奇剧《风雪渔樵》取材于朱买臣休妻的传说,经编导的重新诠释,给这一古老的故事赋予了贴近当代观众审美心理的全新内蕴;而新编红楼剧《锦裳新曲》更可谓是全团实力派青年演员的一个整体亮相,越剧
关于越剧现象的思考
作者: 沈承宙  来源:戏文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越剧  观众  中学生  武汉  《孔乙己》  主要演员  戏迷  “困境”  长江洪水  约定俗成 
描述:关于越剧现象的思考
越音雅韵绕江城
作者: 刘静  来源:戏文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雅韵  江南水乡  戏迷  独特的艺术风格  武汉  越剧  通俗歌曲  保重身体  表现力  振作精神 
描述:越音雅韵绕江城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