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漫谈书法欣赏
作者: 姚山晨  来源: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法欣赏  书法艺术  书法实践  书法作品  欣赏者  客观性  《兰亭序》  刘熙载  多样统一  审美经验 
描述:漫谈书法欣赏姚山晨面对同一幅优美的书法作品,有的人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精神的愉悦和情绪的激动,形之于色,眉飞色舞;评之于言,妙语联珠;动之于情,如饮醇酒,不知不觉沉醉在艺术享受之中。有的人却无动于衷,不知其妙,不感其美,显出一副茫然的样子。何至于此?...
论中国书法艺术的综合性
作者: 纪光治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书法艺术  书法创作  中国文字  书法作品  书法家  节奏感  《兰亭序》  综合性特征  书法欣赏  音乐美 
描述:是对中国文字审美特征的简明概括.中国文字意、音、形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综合性.笔者仅就鲁迅先生所说的“文字三美”,略论中国书法艺术的综合性特征.
论书法程式
作者: 黄映恺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程式  书法作品  书法创作  创作主体  书法线条  书法欣赏  公共性  中国画  诗意的言说  王羲之 
描述:格意义上有建构功能
浅谈书法艺术欣赏的主要标准
作者: 邹光霖  来源:新疆艺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法艺术风格  艺术欣赏  艺术效果  《兰亭序》  标准形  章法美  书法欣赏  结构美  节奏美  意境美 
描述:浅谈书法艺术欣赏的主要标准
谈谈书法欣赏
作者: 任敬文  来源: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法欣赏  书法艺术  书法家  书法作品  欣赏者  毛笔  《祭侄文稿》  线条  草书  王羲之 
描述:我国的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不仅作为国之瑰宝流传千载,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之中,而且远播海外,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独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初中书法欣赏课浅议
作者: 厉川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欣赏课  书法作品  书法欣赏  产生年代  教师  语文教学  瘦金体  光学仪器  《兰亭序》  学习积极性 
描述:初中书法欣赏课浅议厉川(江西光学仪器总厂中学)记得去年初三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卷中有一道选择题,将篆、隶、楷、行、草书体按照产生年代排列。这道题有语文教学的内容,其中也包含对书体源流演变的认识。要使每个学生部有一双欣赏美的眼睛,书法欣赏课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古诗词教学提升书法欣赏能力
作者: 王连萍  来源: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书法欣赏  书法作品  引导学生  意境美  欣赏能力  颜真卿  线条美  兰亭序  教师 
描述:一、通过对古诗词的欣赏去寻求书法的线条美中国书法是抽象的线条艺术,这种点画线条不是板滞的,而是灵动的。"书法作品通过线条的起伏流动、粗细曲直、干湿变化,以及轻重疾徐、光润滞涩、枯硬软柔的墨痕,传达出创作者心灵的焦灼、畅
平和雅正 韵致有别:《妹至帖》《大报帖》欣赏有感
作者: 郑长安  来源: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法欣赏  审美价值  释读  切割  结字  用笔  兰亭序  帖子  黄庭经  摹本 
描述:可能很高。现传的王羲之书迹,除行书《兰亭序》、小楷《乐毅论》《黄庭经》外,大多数字帖还是行草简札,多的不过十余行百余字,如《蜀都帖》11行102字,《官奴帖》11行120字。短的仪有2行10字,如《药草帖》《敬豫帖》。字数的多少,甚至文辞能否释读,对书法欣赏而言,也不是那么重要。当然,如果能释读文字内容,那么对书法欣赏无疑是大有助益的。
书法欣赏
作者:暂无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法欣赏  中国红十字会  《平复帖》  《十七帖》  书法家  协会会员  艺术总监  王羲之 
描述:陈硕 字伯玉,号芝溪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红十字会公益书法家,江苏国画院特聘书法家,《书画文献》主编,问梅画馆艺术总监。章草作品从陆机《平复帖》、皇象《急就章》、索靖《月仪帖》以及王羲之《十七帖》诸家化出,
御笔怡情,遗墨流香——甘肃省图书馆藏清代帝王书画赏析
作者: 曾雪梅  来源:图书与情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帝王  清代  《兰亭序》  艺术修养  甘肃省图书馆  馆藏艺术品  绘画欣赏  书法欣赏 
描述:弄到手的王羲之《兰亭序》真迹随同埋葬;宋徽宗赵佶是北宋最昏庸的皇帝,整天不理朝政,以致半壁江山沦陷于金人之手,但他在中国绘画史上享有盛誉,是一位杰出的全能画家,于山水、人物、花鸟、亭台楼阁无所不精;明代的宣宗朱瞻基、宪宗朱见深、孝宗朱祐樘都爱好绘画,所作精细,笔墨雅润。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在其二百七十多年的统治中,尽管在文化学术上始终以钳制思想为主,但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不亚于前朝,在承袭千余年传统书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中国书画艺术,使中国书画史走进了一个风格流派异彩纷呈的繁荣昌盛期。清代皇家宫廷是荟萃书画名流的重要场所,从社会上网罗不少“内廷供奉”之士专职从事书画艺术创造。不仅如此,满清入关后的顺治、康熙、乾隆、嘉庆等十位皇帝,亦个个喜爱书法丹青,以陶冶情操,以抒怀寄情,给后世留下了众多极具史料研究和艺术文物价值的遗珍墨宝。甘肃省图书馆藏有清代五幅帝王遗墨真迹,即乾隆《楷书中堂》,嘉庆《楷书五言诗轴》,道光《楷书八言诗联》,咸丰《楷书“镜海流慈”横幅》,慈禧太后《秋荷图轴》。甘图所藏上述作品,都盖有旧藏主人收藏印记:“袍罕张建鉴藏书画章”朱文长方印;“张建眼福”阴文方印。张建(1878-1958),甘肃临夏人,字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