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0图]不可不知的3000个文化常识 超值白金版
作者: 星汉  来源: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书是一座浓缩了古今中外文化常识的知识宝库。包括文学、哲学思想、宗教神话、历史考古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儒释道书家书风辨
作者: 王学仲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羲之  颜真卿  郑道昭  书法理论  黄庭坚  书风  道家  道教  儒家思想  董其昌 
描述:儒释道书家书风辨王学仲长时间影响中国文化思想发展的儒、释、道,是中国的三大哲学体系,中国的文学与艺术,莫不留下其影响痕迹,印下其哲学思想的烙印。本文专题探讨中国书法家在儒家、道家、释家的哲学影响下,所产生的三种不同书风,即端严垂范的儒家书风、妙语通禅...
书法与儒佛道
作者: 林清书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儒佛道  书法艺术  阴阳  王羲之  世家  元气论  书法家  美学思想  欣赏者  佛教 
描述:所谓儒佛道,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它们的哲学思想,即儒学、佛学、道学;一为宗教,即儒教、佛教、道教。这两个方面都对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探讨一下书法与儒佛道的关系:儒佛道的传播与书法艺术的发展;儒佛道与书法的美学思想。
从《兰亭序》书文之赏解读魏晋园林文化
作者: 戴秋思 张兴国  来源:中国园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兰亭序》  书法  文学  魏晋园林文化 
描述:想的重大转变、山水自然审美意识的真正觉醒、哲学思想对园林的影响、"曲水流觞"文化实践在后世的持续发展等方面对魏晋园林文化意象进行了解析。揭示出魏晋园林是中国自然山水园林文化的奠基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一大转折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山村开遍哲学花   ——评彩色影片越剧《半篮花生》
作者: 闻哨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山村开遍哲学花——评彩色影片越剧《半篮花生》 闻哨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号召革命文艺工作者要歌颂“新的人物,新的世界”。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我国的各条战线和各个生活领域中,都引起了巨大的变革和深刻的变化。热情歌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涌现的新生事物,歌颂工农兵群众新的精神
全文:面一个值得欢迎的新收获。这个小戏热情地歌颂了贫下中农认真学习毛主席哲学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解决三大革命运动中的实际问题,生动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的一片崭新的气象
[1图]清歌一曲舞娉婷 越音牵住两岸情 邵占维与台湾同胞共同欣赏由赵志刚演绎的杭州越剧大戏《山水黄公望》 2011-09-05
作者:暂无 来源:杭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 赵志刚扮演的黄公望让台湾观众为之倾倒 本报台湾专电(记者 李稹)看!全场满座,捧场人连过道走廊上都站满。听!掌声雷动,知音人拍手持续3分多钟不停歇—— 9月3日21:30,杭州越剧三团大戏《山水黄公望》台湾首演在南投县落下帷幕,掌声欢呼声四起,不时有人高喊:“谢谢邵市长,谢谢杭州的朋友,为
全文:山居图》…… 这是一段爱情故事,更是一出饱含着朴素辩证哲学思想的戏剧,格调高雅。黄公望从“痴权、痴情、痴功名”到“痴山、痴水、痴大道”的顿悟,阐释了“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愿景,也传递了“心怀苍生
[1图]清歌一曲舞娉婷 越音牵住两岸情 邵占维与台湾同胞共同欣赏由赵志刚演绎的杭州越剧大戏《山水黄公望》 2011-09-05
作者:暂无 来源:杭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 赵志刚扮演的黄公望让台湾观众为之倾倒 本报台湾专电(记者 李稹)看!全场满座,捧场人连过道走廊上都站满。听!掌声雷动,知音人拍手持续3分多钟不停歇—— 9月3日21:30,杭州越剧三团大戏《山水黄公望》台湾首演在南投县落下帷幕,掌声欢呼声四起,不时有人高喊:“谢谢邵市长,谢谢杭州的朋友,为
全文:山居图》…… 这是一段爱情故事,更是一出饱含着朴素辩证哲学思想的戏剧,格调高雅。黄公望从“痴权、痴情、痴功名”到“痴山、痴水、痴大道”的顿悟,阐释了“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愿景,也传递了“心怀苍生
关于《兰亭序》真伪之争鸣
作者: 李玉铭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兰亭序 
描述:关于《兰亭序》真伪之争鸣 李玉铭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享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序》,其来龙去脉始终是一个谜。相传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人,“暮春之初,会于会稽之兰亭,修禊事也”。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诸诗友饮酒唱和,得诗37首并序,积成一集。王羲之
全文:法风格、哲学思想等方面,进一步肯定、完善了自己提出的“依托说”,并对高二适进行了反批评。 继郭沫若、高二适论争之后,1965年下半年,《文物》、《光明日报》等报刊先后发表了严北溟、唐风等人支持高二适而
永远的王羲之
作者: 李妍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羲之 
描述:一个人能够让1700年后的人们还记着他,纪念 他,为他召开研讨会、座谈会、书画笔会容易么?跨越 17个世纪史海沧桑的历练,难道还不能说是修成 “正果”、达到永恒了么?纵观中华青史,历朝历代有 多少人或刻碑勒石、或兴庙建祠、或炼丹求寿、或摩 崖凿字,不遗余力地追求永恒,但最终都是江山依旧 在,好梦转成
全文:不可能。在哲学上,多数人原 来都认为王羲之更多的是师法老庄,其实在今天看 来,老与庄的哲学思想在许多方面都有着本质 的不同,王羲之那一代文人及王羲之本人处在 魏晋那样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他们的精神境 界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