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45)
期刊 (36)
图书 (5)
学位论文 (2)
抓取新闻 (1)
按栏目分组
绍兴文化 (41)
经济发展 (32)
地方文献 (11)
社会生活 (2)
绍兴名仕 (2)
绍兴动态 (1)
按年份分组
2022 (1)
2015 (1)
2014 (12)
2013 (13)
2012 (3)
2011 (7)
2010 (11)
2009 (3)
2008 (2)
2007 (4)
2006 (4)
2005 (3)
2004 (2)
2003 (3)
2002 (2)
2000 (2)
1999 (2)
1997 (2)
1996 (4)
1995 (1)
1994 (3)
1993 (1)
1992 (1)
1985 (1)
1981 (1)
按来源分组
绍兴日报 (4)
天天商报 (4)
绍兴晚报 (3)
新民晚报 (2)
台州日报 (2)
中国艺术报 (1)
现代快报 (1)
华夏酒报 (1)
鹰潭日报 (1)
现代金报 (1)
天水日报 (1)
南国早报 (1)
其它 (1)
潮州日报 (1)
自贡日报 (1)
中国经营报 (1)
浔阳晚报 (1)
大河报 (1)
天津日报 (1)
姑苏晚报 (1)
安徽商报 (1)
无锡日报 (1)
北京青年报 (1)
绵阳晚报 (1)
甘肃日报 (1)
商洛日报 (1)
亚太经济时报 (1)
重庆工商大学 (1)
温州都市报 (1)
淇河晨报 (1)
温岭日报 (1)
九江日报 (1)
今日嵊州 (1)
西安晚报 (1)
美术报 (1)
揭阳日报 (1)
江西教育 (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中学历史教学 (1)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1)
上海:中西书局 (1)
南京:凤凰出版社 (1)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1)
理论与创作 (1)
炎黄纵横 (1)
语文教学通讯 (1)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1)
好家长 (1)
中文自学指导 (1)
中国文学研究 (1)
家庭中医药 (1)
中国书画 (1)
中国绿色画报 (1)
中国文化研究 (1)
名作欣赏 (1)
广东社会科学 (1)
编辑之友 (1)
国学杂志 (1)
考试与招生 (1)
美与时代 (1)
语文世界(高中版) (1)
社科纵横 (1)
四川财政 (1)
档案管理 (1)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北方论丛 (1)
长三角 (1)
学术月刊 (1)
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1)
北京师范大学 (1)
北京晚报 (1)
浙江大学出版社 (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上海辞书出版社 (1)
语文教学通讯(D刊 学术刊) (1)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语文世界(初中版) (1)
相关搜索词
游斜川序
作者: 陶渊明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集》  游览者  山水田园诗  昆仑山  《桃花源记》  《醉翁亭记》  《游斜川》  《兰亭集序》  江西星子县  虚实相生 
描述:》,中华书局版)
陶渊明与玄言诗
作者: 孙若风  来源:汉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玄言诗  兰亭诗  玄学精神  自然之道  陶诗  魏晋玄学  研究者  诗语言  平民化 
描述:一东晋是玄言诗的一统天下。有研究者认为,陶渊明在玄风独扇之中顶风而立,改帜易旗,反对玄言诗。更多的研究者则漠视陶渊明与玄言诗的关系,似乎二者是井水不犯河水。实际上,陶渊明既受到玄风的浸染,又对玄言诗有所改革。陶诗面目大不同于玄
王羲之与陶渊明:从《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说开去
作者: 朱聪敏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D刊 学术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羲之  陶渊明  人生境界  山水观念  创作目的 
描述:朽,陶渊明“常著文章自娱”是美化生命,后者更能称得上诗意地生活.
陶渊明谢灵运诗歌比较研究
作者: 白振奎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谢灵运  诗歌  文学研究  陶渊明  诗歌  文学研究 
描述:陶渊明谢灵运诗歌比较研究
陶渊明与门第观念
作者: 王立群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门阀制度  门第观念  石崇  与门  《游斜川》  干支纪年  晋书  督邮  王羲之 
描述:地位,看不起下品浊流或‘乡里小人’,以世袭门阀
史书诗坛耀三星 千秋万古当齐名:论习凿齿与王羲之、陶渊明未能齐名之原因
作者: 吴直雄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习凿齿  王羲之  陶渊明  《汉晋春秋》  “越魏继汉论” 
描述:盖、所遮蔽,以致不显山露水,甚至为世人所误读.因而,探究其深刻原因,彰显其光辉业绩,实有必要.
趣闲而思远 文化视野中的陶渊明、谢灵运诗境研究
作者: 马晓坤  来源:浙江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谢灵运  385  433  诗歌  文学研究  陶渊明  365  427  诗歌  文学研究 
描述:趣闲而思远 文化视野中的陶渊明、谢灵运诗境研究
对王羲之陶渊明“郊游”的疑问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羲之 
描述:过完清明假期,4月7日五色土文史版刊出《中国古人如何踏青郊游》,既应景又普及古代踏青郊游风俗知识,读来饶有兴味。但文章在“魏晋时期郊游看重陶冶情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举的两个郊游例子,笔者以为不准确。 一是说王羲之《兰亭序》是留下事迹的郊游活动。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没说郊游而点出聚会的
全文:郊游一样。 二是说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郊游的最高境界,也似不妥。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是远离闹市居住并非郊游,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一样,是
论东晋隐逸风气与诗歌创作
作者: 文云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东晋隐逸  东晋诗歌  王羲之  陶渊明  谢灵运 
描述:章从四个方面来探讨东晋隐逸兴盛的原因。一是山水审美意识的崛起,激发了东晋士人寄寓山水,拥抱自然的隐逸心态;二是门阀政治、庄园经济的保障,使得东晋士人不再留恋仕途,而又能够衣食无虞的潇洒隐逸;三是玄风、道家思想的影响,各种思想尤以老庄道家及玄学为首,各自都有自己的隐逸理论,为东晋隐逸兴盛提供了一个适宜的思想氛围;四是性格、际遇方面的因素,仕途的不如意、性格的不适合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原因。 接下来探讨东晋隐逸的特点,这一章也分四个小节:一是表现在东晋隐逸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隐逸所代表的超越皇权政治,强调自我主体,正是象征着对于生命短促和人生价值的再认识,以及对人格独立和自由意识的觉醒;二是它表现为一种超逸的生活状态,这是一种审美化、艺术化的生活状态,生活的审美趣味及艺术的卓有成就使得隐逸是一种超逸的人生;三是它表现了一种返归自然的情结,代表着一种朴素的身体和心灵都回到自然,这既是一种物质自然界,也是自然的状态;四是它还代表了一种优雅的反抗姿态,不再直面统治阶级的压制,只是隐逸自然,舞文弄墨,反抗的姿态中渗进了不少生活的志趣风雅。 最后一章是谈东晋隐逸对诗歌创作的影响。这一章分三个部分。一是对诗歌主题的影响,诗歌表现出对隐逸主题的关注,在诗歌中以不同方式表现出东晋士人特有的对隐逸的向往与满足;二是对诗歌题材的拓展,隐逸的心绪感触及田园山水题材的出现和隐逸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三是对诗歌风格的影响,隐逸生活和隐逸人格的超逸精神与气质无疑把诗歌推向一种清新自然的风格。 综上所述,东晋隐逸是以老庄道家哲学为基本的理论基础,以自我意识觉醒为精神动因,以漫游山水,寄情山林,回归自然为外在表现,以崇尚自由、任情自适,追求超逸为内在精神风貌,它是一个独立于政治功利之外的逍遥自足的无为境界,并对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传神的图式——顾恺之对绘画史的创造
作者: 李砾  来源: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绘画史  顾恺之  图式  魏晋时期  书法艺术  诗歌艺术  王羲之  陶渊明 
描述:魏晋时期,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陶渊明的诗歌艺术都成功地再现了魏晋风度,在绘画方面则要首推顾恺之。[第一段]
上页 1 2 ... 7 8 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