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517)
报纸 (76)
学位论文 (15)
会议论文 (3)
按栏目分组
绍兴文化 (610)
社会生活 (1)
按年份分组
2015 (1)
2014 (14)
2013 (27)
2012 (55)
2011 (51)
2010 (26)
2009 (33)
2008 (26)
2007 (29)
2006 (29)
2005 (20)
2004 (17)
2003 (15)
2002 (13)
2001 (18)
2000 (15)
1999 (9)
1998 (16)
1997 (9)
1996 (23)
1995 (13)
1994 (40)
1993 (17)
1992 (13)
1991 (22)
1990 (26)
1989 (6)
1988 (7)
1987 (4)
1986 (10)
1985 (1)
1984 (1)
1983 (1)
1982 (1)
1981 (1)
1977 (1)
1957 (1)
按来源分组
浙江学刊 (29)
东南文化 (18)
中国民间文化 (16)
浙江社会科学 (14)
江南论坛 (11)
文化交流 (8)
戏文 (8)
长三角 (7)
今日浙江 (7)
南方文物 (6)
上海戏剧 (6)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6)
西南大学 (6)
绍兴文理学院报 (6)
长江文化论丛 (5)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5)
黄山日报 (5)
无锡日报 (5)
浙江国土资源 (4)
农业考古 (4)
当代作家评论 (4)
鲁迅研究月刊 (4)
浙江经济杂志 (4)
苏州日报 (4)
嘉兴日报 (4)
长江论坛 (3)
历史教学 (3)
中州学刊 (3)
小说评论 (3)
文化月刊 (3)
剧影月报 (3)
文教资料 (3)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
吴越 +文化 (3)
都市快报 (3)
宁波日报 (3)
今日临安 (3)
课外语文 (2)
百姓生活 (2)
杭州(周刊) (2)
群众 (2)
当代文坛 (2)
南方文坛 (2)
浙江体育科学 (2)
社会科学战线 (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江苏社会科学 (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
江汉考古 (2)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
管子学刊 (2)
社会科学研究 (2)
文艺争鸣 (2)
群言 (2)
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 (2)
历史研究 (2)
太湖 (2)
风景名胜 (2)
浙江工艺美术 (2)
杭州通讯 (2)
观察与思考 (2)
江汉论坛 (2)
农产品市场周刊 (2)
今日中国(中文版) (2)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
今日上海 (2)
民俗研究 (2)
中华文化论坛 (2)
上海城市发展 (2)
甘肃社会科学 (2)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
安徽农业科学 (2)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
天津社会科学 (2)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
杭州研究 (2)
考古 (2)
钱江晚报 (2)
浙江日报 (2)
京江晚报 (2)
金华日报 (2)
楼市 (1)
中原文物 (1)
体育文化导刊 (1)
资源与人居环境 (1)
江苏社联通讯 (1)
书画艺术 (1)
包装世界 (1)
中国集体经济 (1)
大众考古 (1)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1)
中华武术(研究) (1)
江苏农村经济 (1)
黑龙江史志 (1)
中国石油企业 (1)
现代装饰(理论) (1)
大众文艺(学术版) (1)
教育家 (1)
华商 (1)
宁波经济丛刊 (1)
人民音乐 (1)
杭州科技 (1)
房地产世界 (1)
炎黄纵横 (1)
当代贵州 (1)
辅导员下旬刊(教学研究) (1)
中国档案 (1)
视听纵横 (1)
决策 (1)
大众文艺 (1)
中华民居 (1)
社会科学论坛 (1)
宁波通讯 (1)
大家 (1)
现代城市 (1)
群文天地 (1)
小学科学(教师论坛) (1)
上海经济 (1)
上海商业 (1)
中国西部 (1)
城乡建设 (1)
北京档案 (1)
江苏教育研究:C版 (1)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1)
中国核工业 (1)
中国社会科学 (1)
中国职工教育 (1)
思想政治课教学 (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
红旗文稿 (1)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1)
歌迷大世界(江南音乐) (1)
现代装饰 (1)
中华少年 (1)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1)
中国三峡 (1)
湖北旅游 (1)
出版视野 (1)
杭州(下旬刊) (1)
青海湖 (1)
小城镇建设 (1)
镇江社会科学 (1)
山西老年 (1)
华人时刊 (1)
林业经济 (1)
社会杂志 (1)
内蒙古艺术 (1)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大舞台 (1)
当代韩国 (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企业研究 (1)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国经贸 (1)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
中国三峡建设 (1)
求索 (1)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考古与文物 (1)
语文教学与研究 (1)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江苏绿化 (1)
社科信息文荟 (1)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1)
剧本 (1)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
读书杂志 (1)
山东社会科学 (1)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安徽史学 (1)
中国音乐 (1)
中国图书评论 (1)
报刊之友 (1)
牡丹 (1)
复印报刊资料 音乐、舞蹈研究 (1)
中国音乐学 (1)
华文文学 (1)
电大教学 (1)
抚州师专学报 (1)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新疆地方志 (1)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丽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体育文史 (1)
戏曲艺术 (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
湖州师专学报 (1)
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1)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学术月刊 (1)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
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 (1)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博览群书 (1)
文学评论 (1)
学海 (1)
文艺评论 (1)
人文杂志 (1)
湖北社会科学 (1)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地理) (1)
探索 (1)
贵州文史天地 (1)
文学自由谈 (1)
历史教学问题 (1)
文史哲 (1)
美术研究 (1)
民族研究 (1)
考古通讯 (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台湾工作通讯 (1)
兵团建设 (1)
紫禁城 (1)
中华戏曲 (1)
杭州通讯(下半月) (1)
学习之友 (1)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1)
浙江林业 (1)
东方企业文化 (1)
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 (1)
日本学刊 (1)
上海文化年鉴 (1)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侨园 (1)
瞭望 (1)
文化市场 (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巴蜀史志 (1)
发展 (1)
人民文学 (1)
文物 (1)
中国老区建设 (1)
浙江方志 (1)
旅游纵览 (1)
艺术与投资 (1)
中华文化画报 (1)
老友 (1)
声屏世界 (1)
苏州杂志 (1)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1)
江苏地方志 (1)
中国钢笔书法 (1)
国际展望 (1)
中国地名 (1)
海燕 (1)
新湘评论 (1)
日语知识 (1)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地理学报 (1)
中国电子商情(视听前线) (1)
文史知识 (1)
中国政协 (1)
作文通讯:高中版 (1)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1)
统一论坛 (1)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1)
中国研究生 (1)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
舞蹈艺术 (1)
江西财经大学 (1)
江西社会科学 (1)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文自学指导 (1)
徽州社会科学 (1)
党政论坛 (1)
河南地质情报 (1)
咸宁学院学报 (1)
语文学刊 (1)
中国艺术研究院 (1)
南京师范大学 (1)
南昌大学 (1)
北京师范大学 (1)
沈阳师范大学 (1)
神州民俗 (1)
西江月(下旬) (1)
西江月 (1)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湖南农业科学 (1)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1)
前沿 (1)
中国林业教育 (1)
殷都学刊 (1)
探索与争鸣 (1)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1)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1)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
嘉兴学院学报 (1)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1)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1)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1)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1)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华夏考古 (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国城市经济 (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史学月刊 (1)
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1)
东京文学 (1)
科技管理研究 (1)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1)
山东纺织经济 (1)
技术与市场 (1)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名作欣赏 (1)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艺术科技 (1)
华章 (1)
特区经济 (1)
社会科学家 (1)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艺术百家 (1)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
沿海企业与科技 (1)
安徽大学 (1)
东北师范大学 (1)
浙江农林大学 (1)
浙江大学 (1)
齐鲁文化研究 (1)
河池学院学报 (1)
江苏文史研究 (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1)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1)
武进日报 (1)
拉萨晚报 (1)
江海晚报 (1)
姑苏晚报 (1)
光明日报 (1)
中国绿色时报 (1)
人民日报海外版 (1)
兰州晨报 (1)
新华日报 (1)
中国青年报 (1)
中国建设报 (1)
新民晚报美国版 (1)
新民晚报 (1)
吴江日报 (1)
金华晚报 (1)
大江晚报 (1)
中华读书报 (1)
杭州日报 (1)
无锡商报 (1)
中国旅游报 (1)
盐阜大众报 (1)
厦门晚报 (1)
南通日报 (1)
解放日报 (1)
江南晚报 (1)
湖州日报 (1)
国际金融报 (1)
建筑时报 (1)
深圳商报 (1)
连云港日报 (1)
常熟日报 (1)
相关搜索词
吴越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新书评介)——《中国吴越文化丛书》简评
作者: 杨晓晗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江南锦绣,自古而然。江南地区长期以来的繁荣特别是当代江南地区的发展,与吴越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是植根于吴越文化这一沃土的。因此,深入研究吴越文化,不仅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研究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

江南锦绣,自古而然。江南地区长期以来的繁荣特别是当代江南地区的发展,与吴越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是植根于吴越文化这一沃土的。因此,深入研究吴越文化,不仅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研究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会、浙江省越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组织、黄胜平等主编的《中国吴越文化丛书》(作家出版社出版),集中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研究吴越文化的优秀学术成果,并在普及吴越文化方面作了新的尝试。

《中国吴越文化丛书》包括《中国吴越文化研究选粹》、《中国吴越文化比较研究》、《中国吴越文化人物研究》、《中国吴越春秋风云》和《中国吴文化特色教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是该丛书的一大特点。该丛书共200余万字,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历史、军事、民族、宗教、人口、艺术、考古等诸多领域。书中对于什么是吴越文化、吴文化和越文化有什么区别、吴越文化研究有哪些代表性的重要成果、研究和弘扬吴越文化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吴越文化与当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科学发展有什么关系等问题都有深入的论述,通过综合性研究成果与专题性研究文章的有机结合,全方位地展示了吴越文化的全貌。注重吴越文化的普及,是该丛书的另一重要特点。丛书中除了专业性的学术研究成果,还有大量吴越文化中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等,较好地普及了吴越文化的相关知识。 

以吴越文化为基础推进长三角文化一体化
作者: 陈丹丹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以吴越文化为基础推进长三角文化一体化
吴越文化的历史轨迹与当代意义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会专家组吴越文化是江南文化的主体,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吴越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深厚人文积淀的区域文化,创造出许许多多为世人瞩目、令今人骄傲的优秀文化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独有贡献。今天,在文化与经
全文:

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会专家组吴越文化是江南文化的主体,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吴越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深厚人文积淀的区域文化,创造出许许多多为世人瞩目、令今人骄傲的优秀文化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独有贡献。今天,在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吴越文化的历史轨迹与当代意义,是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吴越文化的起源所谓吴越文化,由吴文化和越文化构成。吴文化,主要指以江苏无锡梅里为核心的环太湖区域的吴地文化;越文化,主要指以浙江绍兴为核心区域的越地文化。越文化的兴起要早于吴文化,它的前身是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越文化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先越文化阶段,即旧石器时代末到新石器时代的以绍兴会稽为中心的历史文化,并沿着海岸向南向北发展,沿着长江水系向西、西南、西北发展。二是中越文化阶段,这是长江下游文明时代的开始阶段,以4000多年前大禹在绍兴会稽召集诸国大会、以先越文化中最先进的“越”部落为基础建立“夏后之国”为标志。三是后越文化阶段,即春秋时代的越文化。吴文化较之越文化,发展相对较晚。河姆渡文化繁衍稳定于越地,少有北移。后来的良渚文化才越过钱塘,抵达长江。3000多年前,太湖流域仍以渔猎为主、农耕为辅。后来泰伯奔吴,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化荆蛮之方,与华夏同风”,从而使吴地超过了越地。历史上,越国一直比较弱小,在数百年中基本上为吴国所控制。这期间历经争斗,终以勾践灭吴改变了格局。但当时吴文化毕竟在总体上高于越文化,所以不久吴强越弱的态势又复萌。到了汉代,“吴越”已经基本上是连称而不分彼此。三国时期,东吴割据江东,与魏蜀成鼎足之势,越地是其稳定的后方。吴文化和越文化同属江南文化,除了春秋时期吴越争霸在政治上相对立外,更多的是相统一,共性大于个性。它们同宗同源,具有很大的相容性。这种相容性既体现在两地相通的吴语体系,又体现在相似的生活方式和相近的社会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吴文化与越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统一,从而形成吴越文化这一区域文化,并成为江南文化的主体。在五代十国时期,这里正式成立了以钱镠为国王的吴越国,从而实现了吴越政治、经济、文化高度一体化。历史上的繁盛如果说中华各地的区域文化是一群兄弟姊妹,那么,吴越文化则更像是一对双胞胎。几千年来,吴越文化推动着江南发展,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在历史上,吴越两地的文化出现了几次大的融汇,并在融汇中兴盛繁荣。东晋、南朝时期的繁盛。东晋时期,大批北人涌入江南,中原文化遍洒吴越。随着人口的繁衍,吴越两地人多地少的矛盾凸显,必须精耕细作才能收获足够的粮食和物产。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渗透于吴越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催生出心思的细密、技术的精巧。在心灵手巧的吴越人中,涌现出数不胜数的能工巧匠,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科学家、思想家比肩而立,群星璀璨。唐、宋时期的繁盛。唐宋两朝,吴越两地文风鼎盛、人文荟萃。在初唐与盛唐之间,吴越涌现出一批风流倜傥、个性不羁、有名士风采的文人,以文词俊逸扬名于京城的“吴中四士”——贺知章、包融、张旭和张若虚是他们中的代表。到盛唐、中唐,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几度流连忘返于金陵、浙东一带。从钱塘江畔的渡口西行,穿越浙东运河,经萧山到绍兴鉴湖;顺浙东运河向东至上虞,南入曹娥江、剡中,再到天姥山、天台山,有600多位唐代诗人行吟其间,留下1000多首诗。唐诗之后的宋词,又为吴越文化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秦观、柳永、辛弃疾、姜夔、吴文英、陆游、王安石、苏轼等诗词大家,咏足了吴越山水的秀美,也尽显了吴越人的刚毅慷慨与柔情缠绵。元、明、清时期的繁盛。这一时期,吴越文化已比北方文化更为兴盛繁荣,并开始向北方汩汩渗透。这种渗透已不是吴人或越人的分别行为,而是以吴越作为一个整体向北方辐射的。它不仅表现在文学、艺术等方面,还包含了科学、哲学、经济学等元素。“东南财富地,江浙人文薮”。从南宋到元明清,科举考试的主体也是吴越人。吴越在当时俨然成为中华文明的一块高地。明代中叶以后,西学东渐,吴越得风气之先,资本主义在中国的萌芽几乎同时在吴越两地发生。近代以后的繁盛。近代以来,吴越两地文化多在上海交汇,且北承京津、南通港粤、西接巴蜀,广纳湘鄂、齐鲁诸路名流英才,兼收东洋日本、西洋欧美的新思潮。吴越文化在嬗变中提升,在兼容并蓄中走向现代。新中国成立后,吴越文化在曲折中发展。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迅速崛起,使吴越文化重焕青春。当前研究的意义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吴越文化,促进吴越文化繁荣发展,不仅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吴越文化有助于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吴越文化传统中有许多极具生命力的精华,在当前有助于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比如,企业可以借鉴吴越文化中不畏艰险、开发荆蛮的开拓精神,敢于开拓创新,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借鉴吴越文化中卧薪尝胆、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树立“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信念,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借鉴吴越文化中招贤纳士、食客盈门的经验,在引进人才和用好人才上下功夫;借鉴吴越文化中长于用计、讲究谋略的经验,重视智库建设和决策咨询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的决策管理水平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总之,可以发掘和利用吴越文化中的精华,使之成为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思想动力和智慧源泉。研究吴越文化有助于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既有其经济条件、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因素,更有文化方面的因素。成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往往植根于文化的共性。长三角地区分属浙江、江苏和上海三个省级行政区,是中国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是中国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吴越地域占据长三角的核心地带,历史上经历了长期的交流融合,具有共同的语言习俗和文化特征,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同质内涵的特色文化,在我国区域文化中独树一帜。共同拥有吴越文化的长三角地区,正是由于文化的相容性而在今天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道路上展现出勃勃生机。进一步加强吴越文化研究,可以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奠定重要的文化基础。研究吴越文化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大力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吴越文化中充满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大禹为百姓利益而奋不顾身、公而忘私的精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东林党人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精神,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神,常州学派的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讲究经世致用的精神,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人的置业办厂、实业救国精神等等,均体现出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关注民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另外,吴越文化中相互谦让的“至德”精神,对于今天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也有重要意义。(执笔:杜亮黄胜平)

以吴越文化为基础推进长三角文化一体化(学术交流)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陈丹丹江苏省常熟市委和市政府、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的“2009江苏省吴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常熟市召开。与会者围绕吴越文化的历史起源、传承发展、整合创新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提出应以吴越文化为基础推进长三角文化一体化。与会者指出,以江苏省为代表的吴文化与以浙江省为代表的越文化是中华文化长河中的
全文:

陈丹丹江苏省常熟市委和市政府、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的“2009江苏省吴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常熟市召开。与会者围绕吴越文化的历史起源、传承发展、整合创新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提出应以吴越文化为基础推进长三角文化一体化。与会者指出,以江苏省为代表的吴文化与以浙江省为代表的越文化是中华文化长河中的两支清流,在历史上相依相融、相激相荡,不可分割。虽然吴越两地的地理条件有所不同,接受中原文化辐射有先有后,兴衰更迭各有反复,但两地气候相近、水系相通、饭稻羹鱼相同,这为吴越两地的文化相融提供了物质条件。吴越两地的语言同属吴语体系,又具有相似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等。而以上海市为代表的海派文化,则是由海外文化与吴越文化等交汇而成。吴越文化作为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区域文化,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与会者认为,共同的区域文化可以有效降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合作成本,使生产要素、人力资源等在区域内顺畅流动,进而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区域竞争优势。目前,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之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展现出勃勃生机。吴越文化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区域文化,对于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以吴越文化为基础,加强对江、浙、沪三地文化的整合与创新,推动长三角地区文化一体化进程,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不断提升长三角地区的整体竞争力。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