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517)
报纸 (76)
学位论文 (15)
会议论文 (3)
按栏目分组
绍兴文化 (610)
社会生活 (1)
按年份分组
2015 (1)
2014 (14)
2013 (27)
2012 (55)
2011 (51)
2010 (26)
2009 (33)
2008 (26)
2007 (29)
2006 (29)
2005 (20)
2004 (17)
2003 (15)
2002 (13)
2001 (18)
2000 (15)
1999 (9)
1998 (16)
1997 (9)
1996 (23)
1995 (13)
1994 (40)
1993 (17)
1992 (13)
1991 (22)
1990 (26)
1989 (6)
1988 (7)
1987 (4)
1986 (10)
1985 (1)
1984 (1)
1983 (1)
1982 (1)
1981 (1)
1977 (1)
1957 (1)
按来源分组
浙江学刊 (29)
东南文化 (18)
中国民间文化 (16)
浙江社会科学 (14)
江南论坛 (11)
文化交流 (8)
戏文 (8)
长三角 (7)
今日浙江 (7)
南方文物 (6)
上海戏剧 (6)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6)
西南大学 (6)
绍兴文理学院报 (6)
长江文化论丛 (5)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5)
黄山日报 (5)
无锡日报 (5)
浙江国土资源 (4)
农业考古 (4)
当代作家评论 (4)
鲁迅研究月刊 (4)
浙江经济杂志 (4)
人民日报 (4)
苏州日报 (4)
嘉兴日报 (4)
长江论坛 (3)
历史教学 (3)
中州学刊 (3)
小说评论 (3)
文化月刊 (3)
剧影月报 (3)
文教资料 (3)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
吴越 +文化 (3)
都市快报 (3)
宁波日报 (3)
今日临安 (3)
课外语文 (2)
百姓生活 (2)
杭州(周刊) (2)
群众 (2)
当代文坛 (2)
南方文坛 (2)
浙江体育科学 (2)
社会科学战线 (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江苏社会科学 (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
江汉考古 (2)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
管子学刊 (2)
社会科学研究 (2)
文艺争鸣 (2)
群言 (2)
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 (2)
历史研究 (2)
太湖 (2)
风景名胜 (2)
浙江工艺美术 (2)
杭州通讯 (2)
观察与思考 (2)
江汉论坛 (2)
农产品市场周刊 (2)
今日中国(中文版) (2)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
今日上海 (2)
民俗研究 (2)
中华文化论坛 (2)
上海城市发展 (2)
甘肃社会科学 (2)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
安徽农业科学 (2)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
天津社会科学 (2)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
杭州研究 (2)
考古 (2)
钱江晚报 (2)
浙江日报 (2)
京江晚报 (2)
金华日报 (2)
楼市 (1)
中原文物 (1)
体育文化导刊 (1)
资源与人居环境 (1)
江苏社联通讯 (1)
书画艺术 (1)
包装世界 (1)
中国集体经济 (1)
大众考古 (1)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1)
中华武术(研究) (1)
江苏农村经济 (1)
黑龙江史志 (1)
中国石油企业 (1)
现代装饰(理论) (1)
大众文艺(学术版) (1)
教育家 (1)
华商 (1)
宁波经济丛刊 (1)
人民音乐 (1)
杭州科技 (1)
房地产世界 (1)
炎黄纵横 (1)
当代贵州 (1)
辅导员下旬刊(教学研究) (1)
中国档案 (1)
视听纵横 (1)
决策 (1)
大众文艺 (1)
中华民居 (1)
社会科学论坛 (1)
宁波通讯 (1)
大家 (1)
现代城市 (1)
群文天地 (1)
小学科学(教师论坛) (1)
上海经济 (1)
上海商业 (1)
中国西部 (1)
城乡建设 (1)
北京档案 (1)
江苏教育研究:C版 (1)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1)
中国核工业 (1)
中国社会科学 (1)
中国职工教育 (1)
思想政治课教学 (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
红旗文稿 (1)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1)
歌迷大世界(江南音乐) (1)
现代装饰 (1)
中华少年 (1)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1)
中国三峡 (1)
湖北旅游 (1)
出版视野 (1)
杭州(下旬刊) (1)
青海湖 (1)
小城镇建设 (1)
镇江社会科学 (1)
山西老年 (1)
华人时刊 (1)
林业经济 (1)
社会杂志 (1)
内蒙古艺术 (1)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大舞台 (1)
当代韩国 (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企业研究 (1)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国经贸 (1)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
中国三峡建设 (1)
求索 (1)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考古与文物 (1)
语文教学与研究 (1)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江苏绿化 (1)
社科信息文荟 (1)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1)
剧本 (1)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
读书杂志 (1)
山东社会科学 (1)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安徽史学 (1)
中国音乐 (1)
中国图书评论 (1)
报刊之友 (1)
牡丹 (1)
复印报刊资料 音乐、舞蹈研究 (1)
中国音乐学 (1)
华文文学 (1)
电大教学 (1)
抚州师专学报 (1)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新疆地方志 (1)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丽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体育文史 (1)
戏曲艺术 (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
湖州师专学报 (1)
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1)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学术月刊 (1)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
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 (1)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博览群书 (1)
文学评论 (1)
学海 (1)
文艺评论 (1)
人文杂志 (1)
湖北社会科学 (1)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地理) (1)
探索 (1)
贵州文史天地 (1)
文学自由谈 (1)
历史教学问题 (1)
文史哲 (1)
美术研究 (1)
民族研究 (1)
考古通讯 (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台湾工作通讯 (1)
兵团建设 (1)
紫禁城 (1)
中华戏曲 (1)
杭州通讯(下半月) (1)
学习之友 (1)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1)
浙江林业 (1)
东方企业文化 (1)
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 (1)
日本学刊 (1)
上海文化年鉴 (1)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侨园 (1)
瞭望 (1)
文化市场 (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巴蜀史志 (1)
发展 (1)
人民文学 (1)
文物 (1)
中国老区建设 (1)
浙江方志 (1)
旅游纵览 (1)
艺术与投资 (1)
中华文化画报 (1)
老友 (1)
声屏世界 (1)
苏州杂志 (1)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1)
江苏地方志 (1)
中国钢笔书法 (1)
国际展望 (1)
中国地名 (1)
海燕 (1)
新湘评论 (1)
日语知识 (1)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地理学报 (1)
中国电子商情(视听前线) (1)
文史知识 (1)
中国政协 (1)
作文通讯:高中版 (1)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1)
统一论坛 (1)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1)
中国研究生 (1)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
舞蹈艺术 (1)
江西财经大学 (1)
江西社会科学 (1)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文自学指导 (1)
徽州社会科学 (1)
党政论坛 (1)
河南地质情报 (1)
咸宁学院学报 (1)
语文学刊 (1)
中国艺术研究院 (1)
南京师范大学 (1)
南昌大学 (1)
北京师范大学 (1)
沈阳师范大学 (1)
神州民俗 (1)
西江月(下旬) (1)
西江月 (1)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湖南农业科学 (1)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1)
前沿 (1)
中国林业教育 (1)
殷都学刊 (1)
探索与争鸣 (1)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1)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1)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
嘉兴学院学报 (1)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1)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1)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1)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1)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华夏考古 (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国城市经济 (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史学月刊 (1)
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1)
东京文学 (1)
科技管理研究 (1)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1)
山东纺织经济 (1)
技术与市场 (1)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名作欣赏 (1)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艺术科技 (1)
华章 (1)
特区经济 (1)
社会科学家 (1)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艺术百家 (1)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
沿海企业与科技 (1)
安徽大学 (1)
东北师范大学 (1)
浙江农林大学 (1)
浙江大学 (1)
齐鲁文化研究 (1)
河池学院学报 (1)
江苏文史研究 (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1)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1)
武进日报 (1)
拉萨晚报 (1)
江海晚报 (1)
姑苏晚报 (1)
光明日报 (1)
中国绿色时报 (1)
人民日报海外版 (1)
兰州晨报 (1)
新华日报 (1)
中国青年报 (1)
中国建设报 (1)
新民晚报美国版 (1)
新民晚报 (1)
吴江日报 (1)
金华晚报 (1)
大江晚报 (1)
中华读书报 (1)
杭州日报 (1)
无锡商报 (1)
中国旅游报 (1)
盐阜大众报 (1)
厦门晚报 (1)
南通日报 (1)
解放日报 (1)
江南晚报 (1)
湖州日报 (1)
国际金融报 (1)
建筑时报 (1)
深圳商报 (1)
连云港日报 (1)
常熟日报 (1)
相关搜索词
[1图]普拉多探寻吴越文化
作者: 周爱学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 6月30日,由丰田旗下SUV品牌PRADO 普拉多和《华夏地理》联袂呈现的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行摄采风活动“魅力感光——2012年PRADO普拉多吴越巡礼文化探索之旅”在苏州圆满结束。 据悉,“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比赛自5月1日正式启动以来,备受各方瞩目,而连续两届赞
全文: 6月30日,由丰田旗下SUV品牌PRADO 普拉多和《华夏地理》联袂呈现的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行摄采风活动“魅力感光——2012年PRADO普拉多吴越巡礼文化探索之旅”在苏州圆满结束
善于创新是吴越文化的秉性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临安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刘梦婷(临安市城市执法局): 善于创新是吴越文化的秉性,是这一区域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驱动力,也是促进临安发展的内在力量。纵观历史,没有吴越人不畏艰险、开发荆蛮的开拓创新精神,就没有吴越文明的融汇繁荣,就没有新的发展。没有钱镠的兴修水利、奖励蚕桑、招揽商旅等创新举措,就没有当时吴越境内“人为万石之家,户
全文:

刘梦婷(临安市城市执法局):

善于创新是吴越文化的秉性,是这一区域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驱动力,也是促进临安发展的内在力量。纵观历史,没有吴越人不畏艰险、开发荆蛮的开拓创新精神,就没有吴越文明的融汇繁荣,就没有新的发展。没有钱镠的兴修水利、奖励蚕桑、招揽商旅等创新举措,就没有当时吴越境内“人为万石之家,户有千金之堰”的富庶景象,就没有吴越的鼎盛。诚然,钱镠的辉煌属于吴越国那个时代,但他创新进取的精神却一直激励着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子民。在当今,临安人秉承了创新精神,创新有着更多的意义和内涵。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由于他们的求新求变、敢干敢冲,创造出了许多令人骄傲的成果。大力挖掘、宣扬创新精神,激发临安人以变革求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促进临安持续稳定发展的思想动力和智慧源泉。例如,临安的市树—银杏,它也印证了创新精神。生长在天目山有一株银杏树,从主干世世代代已衍生出大大小小22株,它是当今地球上存在的最古老的一种高等植物。这株“五世同堂”,也被称为“世界银杏之祖”,她在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不断创新突破,虽历经第四纪冰川的毁灭性浩劫仍幸存于世。如今虽是“五世同堂”,看上去依然苍劲古朴,生命力非常强盛,一代又一代繁衍,不断适应,不断生长,每年都吸引数万名朝拜者。当人们举目仰望时,无不领悟到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向往,银杏这种坚韧不拔,昂扬向上,生生不息,创新进取的生存状态,彰显了一种临安精神,成为临安永恒的标志。我们应学习银杏,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它将会把我们的城市精神点燃得更加富有时代特征,也更有魅力。

[10图]镇江小记者“吴越文化夏令营”掠影
作者:暂无 来源:京江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 “像不像个小少爷” 在三味书屋里开课了 时空穿越 听私塾先生讲课很认真 敬业、专业的小记者 凝神 王右军祠中小记者们挥毫泼墨 标准手势 “三个男人一台戏” 合个影吧,给将来留一个快乐
全文:

“像不像个小少爷”

在三味书屋里开课了

时空穿越

听私塾先生讲课很认真

敬业、专业的小记者

凝神

王右军祠中小记者们挥毫泼墨

标准手势

“三个男人一台戏”

合个影吧,给将来留一个快乐的记忆

本报讯7月3日-5日,参加镇江报业传媒集团“七彩夏令营”的一组小记者们“跟着课本游绍兴”。

在采风过程中,小记者们近距离地了解到多位名人:鲁迅、陆游、王羲之。在游玩的同时,小记者们学到知识、开扩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鲁迅故里处处透露着文学气息;兰亭里,王羲之曲水流觞的情景历历在目;规模宏大、古典风格的大禹陵建筑群以及风景优美的柯岩景区让小记者们大开眼界。

此次活动,小记者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友情。

刘蔚 摄影报道

[1图]广义吴越文化研究四题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 一、“吴越文化”释义传统史学的先秦史研究视野,基本上局限于黄河流域,对长江流域的先秦文化,尤其是史前文化,了解甚少。到了20世纪30年代,长江流域开始发现秦代以前的考古资料,其文化面貌与黄河流域明显不同,令人耳目一新。于是,“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作为填补中华文化的
全文:

一、“吴越文化”释义传统史学的先秦史研究视野,基本上局限于黄河流域,对长江流域的先秦文化,尤其是史前文化,了解甚少。到了20世纪30年代,长江流域开始发现秦代以前的考古资料,其文化面貌与黄河流域明显不同,令人耳目一新。于是,“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作为填补中华文化的空白点而被提到研究日程上来。其中,以“吴越文化”提出最早。当时所说的“吴越文化”,泛指上古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的长江下游文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界也使用“吴越文化”一词,他们所说的“吴越文化”是指吴、越二国时期的文化,不包括史前文化。根据“考古学文化”的命名惯例,史前文化一般以最初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的小地名作为该文化的名称。例如,河姆渡文化遗址已发现数十处,其中以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最早,故称那数十处遗址性质相同的文化为“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遗址已发现数百处,其中以余杭良渚遗址发现最早,故称“良渚文化”。这些都是史前文化。至于历史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则以国家、民族的名称来命名,例如“商文化”、“周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等。

“吴越文化”既然以吴、越二国的国名来命名,作为考古学文化,自然应指吴、越二国时期的文化。

总之,中国的地域文化研究,是先从长江流域的上古文化起步的。到20世纪90年代,地域文化研究才出现全面开花、贯通古今的新局面。现在,“吴越文化”这个概念,事实上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吴越文化”囊括古今,狭义的“吴越文化”限于秦统一中国以前,甚至仅限于青铜时代,例如考古界所说的“吴越文化”就是如此。秦汉以后至现代,各地文化差别虽不如秦代以前那么明显,但仍有不同的区域特色,这种区域差别可能会永远存在。因此,研究广义的吴越文化,不仅有历史根据,而且更有现实意义。

二、吴越文化的中心区与亚区研究区域文化,首先要确定区域范围。吴越文化是长江下游的区域文化,长江下游就是吴越文化的区域范围。先秦古籍分“天下”为九州,其中的“扬州”,约当长江下游地区。中国古代一般以淮河为南北方的分界线。淮河以南的长江下游地区,从新石器时代以来,文化面貌相对比较一致。春秋战国时期,在这片土地上先后崛起吴、越二霸,因此我们称这一带为吴越文化区。

文化区不同于行政区,它的边界比较模糊。第一,行政区的边界是一条线,文化区的边界是一条带。第二,行政区是人为划定的,所以比较多变,文化区是地理因素与历史原因造成的,所以比较稳定。地理因素可变性极小,历史因素可变性稍大,因此文化区也不是完全不变的,某些历史原因可以引起文化区的局部调整。例如浙南地区,先秦时期的居民称瓯越,福建的居民称闽越,考古资料与历史资料表明,瓯越与闽越同其族系,文化一致,《史记》把他们合称为“东越”(《史记 东越列传》)。因此,新石器时代的浙南与福建是同一个文化区。春秋战国以后至秦汉时期,先是受越国的影响,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浙南的文化面貌逐渐与太湖、钱塘江流域趋同。至六朝时期,浙南文化与福建明显不同,而成为吴越文化的一个亚区。文化区的变化,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像行政区的改变那样,可以由一个行政命令而立刻实现。

在一个大文化区内,往往有中心区与亚区的区别。中心区的文化面貌比较典型,是该文化的代表。亚区的文化不典型,往往兼有其他邻区的文化色彩。中心文化区会随历史因素的变化而变迁。西周时期,吴文化的中心在宁镇。到春秋时期,吴文化由宁镇逐渐扩大到太湖地区。汉代以后至今,两千年间,吴越文化的中心地区,一直在吴会平原。鸦片战争以后,吴越文化的精英向上海聚集,上海成为吴越文化的中心点,并向西作扇形辐射。

在同一地域文化里,往往有几种不同的地方类型。例如吴越文化的中心区在太湖、钱塘江流域,而太湖、钱塘江流域的文化面貌可以钱塘江为界,分为浙西与浙东(或称吴文化与越文化)两种类型。括苍山以南的文化面貌,至今仍与太湖、钱塘江流域明显有别,可借用旧名,称之为瓯越文化。皖南的徽州地区,地理环境特殊,历史上曾形成很有特色的徽州文化。太湖地区的吴文化、宁绍地区的越文化、皖南的徽州文化、浙南的瓯越文化等等,都是吴越文化的地方类型。

三、吴越文化的类型变迁一万年间,广义吴越文化经历过几次沧桑巨变。文化有两大属性:一是民族性,二是时代性。文化首先隶属于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从新石器时代到战国中期,长江下游的基本居民与中原的华夏人不同,商周时期,太湖、钱塘江流域的基本居民都是古越人,这是大家公认的,这个地域的新石器时代的基本居民是不是也是古越人呢 对这个问题,看法就有分歧。从出土遗物的文化面貌分析,必与中原民族判然有别,这也是大家公认的。即使不是后来古越人的直接祖先,也应该是他们的相同种族,操相同语言。至于宁镇地区、滁河流域、皖南、赣东北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居民,就很难说出具体族名,但与中原不同族,也是大家公认的。在相当于中原夏商时期的皖南、宁镇地区的居民,很可能是淮夷。在马桥文化时期,太湖平原东部来了不少东夷人。吴灭徐后,徐故地居民变成吴国臣民,并有大量徐人流寓越国。总之,从新石器时代到战国,长江下游的基本居民,都不是中原的华夏人。在古代文献中,“夷”字的涵盖面比“越”大,一切异于华夏的民族,皆可称夷。因此,我们可以称新石器时代至战国中期的长江下游居民为“夷越”人,这四五千年的文化统称为“夷越文化”。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大败越”(《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国从此衰微,楚人从西向东、从北向南,渐次占领“故吴地”。到公元前222年,秦灭越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来到会稽,迁“大越民”到已经华夏化的“故吴地”,把华夏人迁来填补“大越”故地,并按“水南山北为阴”的华夏地名惯例,把“大越”更名为“山阴”。汉武帝时(公元前140一前87年)又迁瓯越、闽越到江淮地区。从楚威王“大败越”到汉武帝时期,经过200多年的种族大换班,吴越地区由夷越文化变为汉族文化,这是吴越文化的第一次转型。这次转型属民族属性的转型。吴越文化由春秋战国时期的尚武型变为汉代以后的崇文型,政治色彩由浓而转淡。《汉书 地理志》说:“吴、粤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吴粤之君”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二国君主,当时“其民”“好用剑,轻死易发”,有大量的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可作证明,已为大家所公认。但说“至今”(东汉)仍然如此,则不符合事实。首先,汉代的吴越地区“其民”已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之民。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都不能证明汉代的吴越人仍然“好用剑,轻死易发”。从汉代开始,这里(主要指中心文化区吴会平原)是全国最安静的地区之一,民风淳朴尚文。“逝者如斯夫”,《汉书 地理志》却在刻舟求剑。现在很多著作盲目引用《汉书 地理志》的上述语句,说秦汉吴越仍然尚武,永嘉南渡以后,才变为崇文。此说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与人类学、民族学原理相悖。

秦代与西汉,是吴越地区文化低潮时期,东汉时略有复苏。人们常把东汉时期吴越文化的复苏归因于两汉之际战乱期间大量中原人南迁吴越。这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东汉时期的复苏主要靠当地的自然和平发展,东汉时的吴越士人基本上都是原来的当地居民,不是两汉之际的新侨民。这与六朝时期的情况完全不同。

从外部带来的加速发展机会,是从东吴时期开始的。从东吴到南宋,吴越地区出现三次发展机遇。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是中华文明的三次劫难,幸亏长江以南土地辽阔,使中华文明有足够的退身之地。这三次劫难,有两次迫使朝廷搬家,即永嘉之乱与靖康之难。两次朝廷搬家,都搬到吴越地区,第一次搬到南京,第二次搬到杭州。六朝时期的建康(南京),南宋时期的临安(杭州),都是当时吴越地区最繁华的城市,但都不是吴越文化的代表。因为在这两个城市占主导地位的并不是吴越文化,而是来自中原的异质文化。南宋的杭州与苏州,通用语不是吴语,而是北方官话,苏州较快改行吴语,而杭州话至今仍与周围地区语言有所差异。三次移民潮带来中原先进文化,经长期融合消化,明清时期的吴越文化才呈现纯正、成熟、鼎盛状态。三次移民潮改变了南北方的经济文化地位。从南宋开始以迄现今,吴越地区成为中国经济文化的重心所在地,吴越文化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区域文化。

从汉代到明清,吴越文化一直是中国汉族文化的一个地区类型。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文化,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先进的一种类型,两者民族性不同,语言、习俗、心理特征自然有别,不可混为一谈。

鸦片战争以后,吴越文化又经历第二次转型。这次转型是全国性的,不限于吴越地区。吴越地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文化精英聚集上海,使上海成为中国文化转型的枢纽,吴越地区成为文化转型的最先进地区。经过这次转型,吴越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率先与世界接轨,从古代型变为近代型。

四、吴越文化的超时空特色文化不但有民族性、时代性,而且有地域性。吴越文化经过两次转型,民族性与时代性都基本变了,唯地域性没有改变,它仍然处于长江下游地区,受这里的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制约。“换了人间”,换了时间,却换不了地域空间,这就是广义的地域文化可能存在的原因。

上下一万年的广义吴越文化,有哪些共同特征 与其他地域文化相比,吴越文化有哪些个性特点 这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有些人以“开放”、“爱国”、“勤劳勇敢”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词语来概括某一地域文化的特点,恐怕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些词语同样适用于其他地域文化。文化的地域特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自然环境;二是生产方式;三是人文环境。

长江下游温湿多水,河网纵横,使人性柔;长江下游种植水稻,养蚕缫丝,生产方式精致细密,使人心细;长江下游自古多艺术,南宋以后有“江南人文薮”之称,使人气质文雅。

柔、细、雅,就是广义吴越文化的共同个性特征。“换了人间”,换了时间,换不了这些地域特点。且验之事实吧。

七千年前的中国各地史前文化,哪一个地方的艺术品,能像河姆渡出土的象牙雕刻“鸟日同体”图那么精致、柔雅,富于想象

四五千年前的中国各地史前文化,哪个地方的艺术品像良渚文化玉雕那么精致高雅

春秋晚期,吴越争霸,尚武精神发挥到极致,但是即使在这一非常特殊的时间里,吴越兵器仍然是全国兵器中最精致的艺术品。当时最美的文字是鸟篆书,鸟篆书以越国最发达。夫差与勾践都有卧薪尝胆精神,卧薪尝胆是以柔克刚。

汉代以后,“换了人间”的吴越地区,其民风不再是“轻死易发”,柔、细、雅的气质特征就显得更为突出。由于吴越地区远离传统的政治中心,又有江河阻隔,战争较少,社会安定,对政治纷争容易产生隔岸观火的心理状态。东晋与南宋,虽曾一度成为政治中心,但统治者都是惊弓之鸟,侨民都是死里逃生的难民,故思想普遍消极,这使吴越文化的尚文倾向进一步发展。

两汉时期,吴越出的人才,多属文学与子学方面,经学相当薄弱。此后两千年,这里的科技与文艺人才特多,军政雄才较少。这个特点在明清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历算、朴学、书画等领域,几乎成为吴越人的一统天下。两次西学东渐,基本上都由吴越文人来承接。鸦片战争以后,以上海为首的吴越地区,是全国经济文化最先进、风气最开放的地方,但在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期间,这里没有出过先知先觉、呼风唤雨的政治领袖,而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方面则遥遥领先于全国,出了大量人才。他们的特长不是呼风唤雨,而是精耕细作。

《红楼梦》与越剧可以看做是吴越文化的样品,其柔、细、雅的文化气质表露得淋漓尽致。曹雪芹祖籍北方,那与他创作《红楼梦》毫无关系。他生在江南,长在江南。他的祖父曹寅特别钟爱江南文化,他比一般江南文士更精通江南文化,家里有昆曲戏班,自己编写剧本,曹府里充满吴越文化气氛。曹雪芹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长大的。《红楼梦》虽写于北京,却毫无燕赵文化的气息。洋溢在《红楼梦》里的是阴柔之美,连男主角都像是江南女子。

越剧与其他剧种相比,其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出现了“女子小生”。小生既然是女子所扮,自然有浓厚的脂粉气,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样。以女小生为特色,这就决定了越剧的风格是柔美、细腻、文雅。从剧目、唱腔到服装都充满着柔、细、雅的特点。中国有数百种戏曲剧种,以越剧演《红楼梦》最成功,因为越剧与《红楼梦》是从同一个娘胎里出来,具有共同的文化气质。这个娘胎就是吴越文化,其文化气质都是柔、细、雅。

薪尽火传的吴越文化研究
作者:暂无 来源:无锡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王照宇 在区域文化研究中,对于江南地区的吴越文化进行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传统。 时光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当时吴地有一位名叫卫聚贤的学者,用自己的一半薪水充作研究经费,对吴文化进行研究,并在1937年出版了一部名为《吴文化研究论丛》的著作。在这部书中,他首次正式提出了“吴越文化”的概念,这一概
全文:脚步刚刚迈过的2011年1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由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会领衔编纂的名为《中国吴越文化丛书》的五卷本大型学术研究和普及宣传的吴越文化研究丛书,是书内容浩繁,视角新颖,学风谨严,它的出版
[1图]吴越文化研究的新成果―――评《广义吴越文化通论》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 吴越文化在中华文明传承史上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态,是我国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36年,蔡元培、卫聚贤诸先生发起组织“吴越史地研究会”,他们以研究吴越文化为宗旨,广泛开展各种学术活动,成为吴越文化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吴越文化研究再度复兴,先后有“百越民族
全文:》 (五卷本,作家出版社出版2011年)等专著相继问世,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吴越文化研究已蔚然成风。 最近,董楚平先生等著《广义吴越文化通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月出
[1图]吴越文化研究的新成果——评《广义吴越文化通论》
作者: 孟文镛  来源:中华读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 吴越文化在中华文明传承史上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态,是我国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36年,蔡元培、卫聚贤诸先生发起组织“吴越史地研究会”, 他们以研究吴越文化为宗旨,广泛开展各种学术活动,成为吴越文化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上世纪80年代以后,吴越文化研究再度复兴,先后有“百越民族史研
全文:。比如,全书分上编和下编,无论是叙述内容、资料运用,还是行文风格等方面,差异迥然,缺乏必要的统一。若能拆之为二,另行出版,不失为恰当的选择。当然,瑕不掩瑜。有理由相信,该书的出版必将有助于推动吴越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  《广义吴越文化通论》,董楚平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月,99.00元
“跟着课本游绍兴”吴越文化夏令营费用:750元
作者:暂无 来源:京江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 第一天:早上出发,乘旅游巴士前往绍兴,开始欢乐的夏令营之旅。中餐后,在【鲁迅故里】“民族脊梁”广场上,进行隆重的“跟着课本游绍兴”——吴越文化夏令营开营仪式。 参观鲁迅祖居,穿长衫、戴瓜皮帽,在“三味书屋”与私塾跟先生一起念《三字经》、对对子。在百草园上一堂户外课,寻找课本里的“桑葚、菜畦、石
全文:

第一天:早上出发,乘旅游巴士前往绍兴,开始欢乐的夏令营之旅。中餐后,在【鲁迅故里】“民族脊梁”广场上,进行隆重的“跟着课本游绍兴”——吴越文化夏令营开营仪式。

参观鲁迅祖居,穿长衫、戴瓜皮帽,在“三味书屋”与私塾跟先生一起念《三字经》、对对子。在百草园上一堂户外课,寻找课本里的“桑葚、菜畦、石井栏、泥墙根、皂荚树……”在咸亨酒店与孔乙己亲密接触。游览与杭州西湖、嘉兴南湖并称为浙江三大名湖的——【东湖景区】 

第二天:早餐后参观【大禹陵景区】,在大禹陵享殿参加祭祀仪式,撞钟、恭读祭文、敬献花篮,缅怀大禹作为华夏民族立国之祖的丰功伟绩。赴百鸟乐园观看鸟艺表演;赴兰亭,游览【兰亭景区】,欣赏历代名家墨宝、专场参与“我写我秀”;不太会写也不要紧,用毛笔描红吧,写好后带回家让爸妈一起欣赏。

第三天:游览【柯岩鉴湖鲁镇风景区】,感受水乡的似水风情;参观黄酒手工艺。结束快乐夏令营。

[1图]《广义吴越文化通论》《越中书法史》隆重首发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 本报讯 风和日丽的3月22日下午,由我中心组织完成的越文化研究新的标志性成果《广义吴越文化通论》、《越中书法史》两书在校长助理寿永明教授的主持下,于铁城科教馆一楼会议室隆重首发。包括省社联秘书长周鹤鸣、省社联民管处处长刘东、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院院长黄胜平、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会专家张铁
全文:。 据悉,《广义吴越文化通论》为80万字巨著,2012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重点推出,系中心循《优秀学术专著资助出版暂行条例》征集组织完成的越文化研究成果,分上编《广义吴越文化史》和下编《吴越
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院入驻吴博园
作者:暂无 来源:无锡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本报讯为进一步加强新区吴越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昨天,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院暨无锡吴越文化研究中心入驻吴博园。市领导许刚、王立人出席入驻挂牌仪式。 2008年以来,江南大学与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会、无锡市人大常委会新区工作委员会合作,成立了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院和无锡吴越文化研究中心,并紧紧围绕吴越文
全文:、无锡市人大常委会新区工作委员会合作,成立了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院和无锡吴越文化研究中心,并紧紧围绕吴越文化历史文化课题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先后撰写编辑出版了《中国吴越文化比较研究》、《中国吴越文化人物研究》等著作。 当天还召开了2012德文化学术研讨组稿会议。(小沐)
上页 1 2 ... 4 5 6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