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517)
报纸 (76)
学位论文 (15)
会议论文 (3)
按栏目分组
绍兴文化 (610)
社会生活 (1)
按年份分组
2015 (1)
2014 (14)
2013 (27)
2012 (55)
2011 (51)
2010 (26)
2009 (33)
2008 (26)
2007 (29)
2006 (29)
2005 (20)
2004 (17)
2003 (15)
2002 (13)
2001 (18)
2000 (15)
1999 (9)
1998 (16)
1997 (9)
1996 (23)
1995 (13)
1994 (40)
1993 (17)
1992 (13)
1991 (22)
1990 (26)
1989 (6)
1988 (7)
1987 (4)
1986 (10)
1985 (1)
1984 (1)
1983 (1)
1982 (1)
1981 (1)
1977 (1)
1957 (1)
按来源分组
浙江学刊 (29)
东南文化 (18)
中国民间文化 (16)
浙江社会科学 (14)
江南论坛 (11)
文化交流 (8)
戏文 (8)
长三角 (7)
今日浙江 (7)
南方文物 (6)
上海戏剧 (6)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6)
西南大学 (6)
绍兴文理学院报 (6)
长江文化论丛 (5)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5)
黄山日报 (5)
无锡日报 (5)
浙江国土资源 (4)
农业考古 (4)
当代作家评论 (4)
鲁迅研究月刊 (4)
浙江经济杂志 (4)
人民日报 (4)
苏州日报 (4)
嘉兴日报 (4)
长江论坛 (3)
历史教学 (3)
中州学刊 (3)
小说评论 (3)
文化月刊 (3)
剧影月报 (3)
文教资料 (3)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
吴越 +文化 (3)
都市快报 (3)
宁波日报 (3)
课外语文 (2)
百姓生活 (2)
杭州(周刊) (2)
群众 (2)
当代文坛 (2)
南方文坛 (2)
浙江体育科学 (2)
社会科学战线 (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江苏社会科学 (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
江汉考古 (2)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
管子学刊 (2)
社会科学研究 (2)
文艺争鸣 (2)
群言 (2)
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 (2)
历史研究 (2)
太湖 (2)
风景名胜 (2)
浙江工艺美术 (2)
杭州通讯 (2)
观察与思考 (2)
江汉论坛 (2)
农产品市场周刊 (2)
今日中国(中文版) (2)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
今日上海 (2)
民俗研究 (2)
中华文化论坛 (2)
上海城市发展 (2)
甘肃社会科学 (2)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
安徽农业科学 (2)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
天津社会科学 (2)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
杭州研究 (2)
考古 (2)
钱江晚报 (2)
浙江日报 (2)
京江晚报 (2)
金华日报 (2)
楼市 (1)
中原文物 (1)
体育文化导刊 (1)
资源与人居环境 (1)
江苏社联通讯 (1)
书画艺术 (1)
包装世界 (1)
中国集体经济 (1)
大众考古 (1)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1)
中华武术(研究) (1)
江苏农村经济 (1)
黑龙江史志 (1)
中国石油企业 (1)
现代装饰(理论) (1)
大众文艺(学术版) (1)
教育家 (1)
华商 (1)
宁波经济丛刊 (1)
人民音乐 (1)
杭州科技 (1)
房地产世界 (1)
炎黄纵横 (1)
当代贵州 (1)
辅导员下旬刊(教学研究) (1)
中国档案 (1)
视听纵横 (1)
决策 (1)
大众文艺 (1)
中华民居 (1)
社会科学论坛 (1)
宁波通讯 (1)
大家 (1)
现代城市 (1)
群文天地 (1)
小学科学(教师论坛) (1)
上海经济 (1)
上海商业 (1)
中国西部 (1)
城乡建设 (1)
北京档案 (1)
江苏教育研究:C版 (1)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1)
中国核工业 (1)
中国社会科学 (1)
中国职工教育 (1)
思想政治课教学 (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
红旗文稿 (1)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1)
歌迷大世界(江南音乐) (1)
现代装饰 (1)
中华少年 (1)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1)
中国三峡 (1)
湖北旅游 (1)
出版视野 (1)
杭州(下旬刊) (1)
青海湖 (1)
小城镇建设 (1)
镇江社会科学 (1)
山西老年 (1)
华人时刊 (1)
林业经济 (1)
社会杂志 (1)
内蒙古艺术 (1)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大舞台 (1)
当代韩国 (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企业研究 (1)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国经贸 (1)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
中国三峡建设 (1)
求索 (1)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考古与文物 (1)
语文教学与研究 (1)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江苏绿化 (1)
社科信息文荟 (1)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1)
剧本 (1)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
读书杂志 (1)
山东社会科学 (1)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安徽史学 (1)
中国音乐 (1)
中国图书评论 (1)
报刊之友 (1)
牡丹 (1)
复印报刊资料 音乐、舞蹈研究 (1)
中国音乐学 (1)
华文文学 (1)
电大教学 (1)
抚州师专学报 (1)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新疆地方志 (1)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丽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体育文史 (1)
戏曲艺术 (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
湖州师专学报 (1)
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1)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学术月刊 (1)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
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 (1)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博览群书 (1)
文学评论 (1)
学海 (1)
文艺评论 (1)
人文杂志 (1)
湖北社会科学 (1)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地理) (1)
探索 (1)
贵州文史天地 (1)
文学自由谈 (1)
历史教学问题 (1)
文史哲 (1)
美术研究 (1)
民族研究 (1)
考古通讯 (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台湾工作通讯 (1)
兵团建设 (1)
紫禁城 (1)
中华戏曲 (1)
杭州通讯(下半月) (1)
学习之友 (1)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1)
浙江林业 (1)
东方企业文化 (1)
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 (1)
日本学刊 (1)
上海文化年鉴 (1)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侨园 (1)
瞭望 (1)
文化市场 (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巴蜀史志 (1)
发展 (1)
人民文学 (1)
文物 (1)
中国老区建设 (1)
浙江方志 (1)
旅游纵览 (1)
艺术与投资 (1)
中华文化画报 (1)
老友 (1)
声屏世界 (1)
苏州杂志 (1)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1)
江苏地方志 (1)
中国钢笔书法 (1)
国际展望 (1)
中国地名 (1)
海燕 (1)
新湘评论 (1)
日语知识 (1)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地理学报 (1)
中国电子商情(视听前线) (1)
文史知识 (1)
中国政协 (1)
作文通讯:高中版 (1)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1)
统一论坛 (1)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1)
中国研究生 (1)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
舞蹈艺术 (1)
江西财经大学 (1)
江西社会科学 (1)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文自学指导 (1)
徽州社会科学 (1)
党政论坛 (1)
河南地质情报 (1)
咸宁学院学报 (1)
语文学刊 (1)
中国艺术研究院 (1)
南京师范大学 (1)
南昌大学 (1)
北京师范大学 (1)
沈阳师范大学 (1)
神州民俗 (1)
西江月(下旬) (1)
西江月 (1)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湖南农业科学 (1)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1)
前沿 (1)
中国林业教育 (1)
殷都学刊 (1)
探索与争鸣 (1)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1)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1)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
嘉兴学院学报 (1)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1)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1)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1)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1)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华夏考古 (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国城市经济 (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史学月刊 (1)
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1)
东京文学 (1)
科技管理研究 (1)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1)
山东纺织经济 (1)
技术与市场 (1)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名作欣赏 (1)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艺术科技 (1)
华章 (1)
特区经济 (1)
社会科学家 (1)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艺术百家 (1)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
沿海企业与科技 (1)
安徽大学 (1)
东北师范大学 (1)
浙江农林大学 (1)
浙江大学 (1)
齐鲁文化研究 (1)
河池学院学报 (1)
江苏文史研究 (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1)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1)
武进日报 (1)
拉萨晚报 (1)
江海晚报 (1)
姑苏晚报 (1)
光明日报 (1)
中国绿色时报 (1)
人民日报海外版 (1)
兰州晨报 (1)
新华日报 (1)
中国青年报 (1)
中国建设报 (1)
新民晚报美国版 (1)
新民晚报 (1)
吴江日报 (1)
金华晚报 (1)
大江晚报 (1)
中华读书报 (1)
杭州日报 (1)
无锡商报 (1)
中国旅游报 (1)
盐阜大众报 (1)
厦门晚报 (1)
南通日报 (1)
解放日报 (1)
江南晚报 (1)
湖州日报 (1)
国际金融报 (1)
建筑时报 (1)
深圳商报 (1)
连云港日报 (1)
常熟日报 (1)
相关搜索词
[2图]百寿图碑林不日在板桥镇面世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临安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 本月下旬,百寿图碑林将在板桥镇揭碑。百寿图中的“寿”字,由中国近现代海内外102位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或知名人士启功、沙孟海、叶浅予、钱君甸、吴冠中、谭家桢、吴祖光、周巍峙、陈丛周、苏步青、夏衍等书写。楷、行、草、隶、篆五种字体形态各一,风格迥异,远望如图,近观为
全文:

本月下旬,百寿图碑林将在板桥镇揭碑。百寿图中的“寿”字,由中国近现代海内外102位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或知名人士启功、沙孟海、叶浅予、钱君甸、吴冠中、谭家桢、吴祖光、周巍峙、陈丛周、苏步青、夏衍等书写。楷、行、草、隶、篆五种字体形态各一,风格迥异,远望如图,近观为书,真乃旷世之作。

这幅百寿图作品由原浙江日报社副总编辑傅通先先生历经多年努力,拜访了百余位名人大家求书赐宝之后得成,并由碑石雕刻师、板桥镇古韵石雕厂章世好先生精心选石、亲手献艺而成。其中刻成巨碑一块(见右图):高5.28米,宽1.38米,重达12吨,正面按百寿图原件放大比例雕刻;还刻成102块单个寿碑:每块高1.5米,宽0.85米。

下图为章世好在刻碑。

记者黄丁宁文并图

善于创新是吴越文化的秉性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临安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刘梦婷(临安市城市执法局): 善于创新是吴越文化的秉性,是这一区域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驱动力,也是促进临安发展的内在力量。纵观历史,没有吴越人不畏艰险、开发荆蛮的开拓创新精神,就没有吴越文明的融汇繁荣,就没有新的发展。没有钱镠的兴修水利、奖励蚕桑、招揽商旅等创新举措,就没有当时吴越境内“人为万石之家,户
全文:

刘梦婷(临安市城市执法局):

善于创新是吴越文化的秉性,是这一区域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驱动力,也是促进临安发展的内在力量。纵观历史,没有吴越人不畏艰险、开发荆蛮的开拓创新精神,就没有吴越文明的融汇繁荣,就没有新的发展。没有钱镠的兴修水利、奖励蚕桑、招揽商旅等创新举措,就没有当时吴越境内“人为万石之家,户有千金之堰”的富庶景象,就没有吴越的鼎盛。诚然,钱镠的辉煌属于吴越国那个时代,但他创新进取的精神却一直激励着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子民。在当今,临安人秉承了创新精神,创新有着更多的意义和内涵。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由于他们的求新求变、敢干敢冲,创造出了许多令人骄傲的成果。大力挖掘、宣扬创新精神,激发临安人以变革求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促进临安持续稳定发展的思想动力和智慧源泉。例如,临安的市树—银杏,它也印证了创新精神。生长在天目山有一株银杏树,从主干世世代代已衍生出大大小小22株,它是当今地球上存在的最古老的一种高等植物。这株“五世同堂”,也被称为“世界银杏之祖”,她在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不断创新突破,虽历经第四纪冰川的毁灭性浩劫仍幸存于世。如今虽是“五世同堂”,看上去依然苍劲古朴,生命力非常强盛,一代又一代繁衍,不断适应,不断生长,每年都吸引数万名朝拜者。当人们举目仰望时,无不领悟到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向往,银杏这种坚韧不拔,昂扬向上,生生不息,创新进取的生存状态,彰显了一种临安精神,成为临安永恒的标志。我们应学习银杏,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它将会把我们的城市精神点燃得更加富有时代特征,也更有魅力。

城市礼品是孕育传承吴越文化的新产业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临安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文/见习记者朱陈伟 “茶叶、笋干、山核桃作为临安老三宝,历来是我们馈赠亲友、招待客商的传统礼品。久而久之,我们长此以往地重复送着这些东西,先不说对方会不会感到有点‘审美疲劳’,就算我们自己也会觉得有点缺乏新意。更何况,这些传统土特产不宜长久保留,从纪念价值上来说也是相对不足。在与各地政府机构、企业、
全文:

文/见习记者朱陈伟

“茶叶、笋干、山核桃作为临安老三宝,历来是我们馈赠亲友、招待客商的传统礼品。久而久之,我们长此以往地重复送着这些东西,先不说对方会不会感到有点‘审美疲劳’,就算我们自己也会觉得有点缺乏新意。更何况,这些传统土特产不宜长久保留,从纪念价值上来说也是相对不足。在与各地政府机构、企业、团体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很难拿出一份既有纪念意义、又有收藏价值、不乏文化内涵且能够体现临安特色的礼品来。”谈及临安商务场合的送礼难题,市贸易局书记袁雪祥如是说。

“虽然目前每个城市都很注重自身整体品牌的推广,但普遍缺少能够反映城市精神特色、彰显城市文化内涵的载体。”所以,和很多市民一样,袁雪祥对本次临安市最佳城市礼(名)品评选活动高度关注。同时,作为一名长期奋斗在经济领域的工作者,袁雪祥也阐述了自己对城市礼品的一些看法和意见。“临安的城市礼品首先要能代表吴越文化内涵、反映临安精神、展示临安风采,并在后期通过政府的大力推广和自身的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带动我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新产业。”

“城市礼品要有吴越文化的底蕴”

“去年,杭州也开展了城市礼品的评选活动,最终从300件候选作品中选出了29件‘最杭州’的城市礼品。今年,很多城市都在评选城市礼品的过程中提出了‘最概念’,如‘最温州’、‘最上虞’。”那么,什么样的城市礼品“最临安”?袁雪祥说,最重要的是在对方每次看到城市礼品时,就能回想起临安的生态美景,感受到临安的人文风情,从而激发出他再回来看看临安、看看朋友的冲动。

如何让城市礼品“最临安”?袁雪祥认为,城市礼品要有凝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并与临安的形成与发展相关联。临安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王钱,不计个人荣辱得失,顾全大局,保境安民,发展经济的做法,为今天临安精神的形成、发展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历史需要传承,传承需要载体。“吴越文化源远流长,至今仍闪烁着历史文化的光芒,而城市礼品就是吴越文化最好的载体。通过城市礼品,我们可以将吴越文化的精髓代代传承下去,并影响更广范围的人群去认识、了解和接受吴越文化。”袁雪祥说,今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其内涵非常深刻,而评选城市礼品更是丰富了文化的内容。

临安地处吴越之地,其灵山秀水与吴越国血脉相连,文化中渗透着殷殷吴越情结,这是最具临安特色的。所以,饱含吴越文化的城市礼品,将会让对方深刻感触到临安的浓烈情调和鲜明特色,使人睹物思情、难以忘怀。

“通过城市礼品,带动新产业的发展”

“城市礼品可以以当地的自然风光、建筑物、名胜古迹、历史人物、民俗风情、趣闻轶事、民间传说等为题材进行挖掘和设计,也可以根据特色原材料对城市礼品进行更新。”袁雪祥介绍说,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在全国开展了一场“新加坡表征”的搜寻。在各方的建议下,一种将天然兰花保存于黄金内的丽西施兰花(RISIS)成为了独特的新加坡“城市礼品”。

“当游客来到新加坡机场、大型商店等地时,都会发现有兰花形状、金光闪闪的胸针、耳环、项链坠、领带夹、名片盒、装饰盘等供人选购。这些鲜花首饰,即便天天佩戴,也可保证10年不变形不变色,用来作摆设的鲜花装饰品,长年色泽如新,可以让兰花的美丽长久地保存下来,深受人们喜爱。因此,镀金兰花是新加坡政府为领导人出访准备的特选礼品之一。”袁雪祥表示,临安的城市礼品也可以借鉴新加坡这一成功做法,通过城市礼品,让广大客商对临安留下更深的印象,成为临安对外宣传的“金名片”。

此外,袁雪祥还建议,政府可以相应出台一些城市礼品的开发支持政策,并把城市礼品作为政府商务礼品的首选,让城市礼品走出去,让更多人认识临安、了解临安、关心临安,从而带动城市礼品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市文化事业的良性循环,孕育出一个新的经济活力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