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777)
期刊 (619)
会议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社会生活 (1397)
按年份分组
2015 (3)
2014 (29)
2013 (126)
2012 (138)
2011 (188)
2010 (141)
2009 (148)
2008 (167)
2007 (86)
2006 (37)
2005 (25)
2004 (15)
2003 (13)
2002 (19)
2001 (16)
2000 (13)
1999 (23)
1998 (20)
1997 (12)
1996 (18)
1995 (19)
1994 (15)
1993 (10)
1992 (6)
1991 (13)
1990 (8)
1989 (9)
1988 (5)
1987 (9)
1986 (12)
1985 (15)
1984 (5)
1983 (12)
1982 (2)
1981 (8)
1980 (3)
1979 (3)
1978 (1)
1977 (1)
1956 (1)
1955 (1)
1948 (1)
1947 (1)
按来源分组
绍兴晚报 (279)
天天商报 (220)
绍兴日报 (126)
绍兴县报 (71)
野草 (16)
今日浙江 (15)
中国酒 (13)
钱江晚报 (12)
鲁迅研究月刊 (11)
浙江档案杂志 (10)
荣宝斋 (10)
绍兴师专学报 (9)
绍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7)
艺术沙龙 (7)
长三角 (7)
都市快报 (7)
戏文 (6)
青少年书法 (6)
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6)
中国集体经济 (5)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
瞭望 (5)
美食 (5)
烹调知识 (5)
食品与生活 (5)
中国食品 (5)
杭州日报 (5)
上海鲁迅研究 (4)
文史杂志 (4)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4)
语文教学与研究 (4)
文史知识 (4)
浙江画报 (4)
文化交流 (4)
雨花 (4)
鲁迅研究动态 (4)
今日早报 (4)
宁波日报 (4)
农业考古 (3)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3)
领导文萃 (3)
浙江学刊 (3)
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 (3)
浙江人大 (3)
纪实 (3)
语文天地 (3)
食品与健康 (3)
浙江经济杂志 (3)
时代潮 (3)
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 (3)
民主 (3)
新文学史料 (3)
中国书画 (3)
语文教学通讯 (3)
寻根 (3)
风景名胜 (3)
浙江日报 (3)
世界遗产 (2)
股市动态分析 (2)
旅游时代 (2)
文史博览 (2)
浙江档案 (2)
文史天地 (2)
旅游 (2)
养生月刊 (2)
绿色中国 (2)
航空港 (2)
阅读与写作 (2)
广告大观(综合版) (2)
语文知识 (2)
秘书之友 (2)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美术杂志 (2)
景德镇陶瓷 (2)
写作 (2)
国学杂志 (2)
黄梅戏艺术 (2)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
每周电脑报 (2)
大众商务 (2)
中国乡镇企业 (2)
曲艺 (2)
钟山风雨 (2)
现代营销(经营版) (2)
浙江林业 (2)
文学界(专辑版) (2)
博览群书 (2)
消费指南 (2)
江苏政协 (2)
学习与思考 (2)
书屋 (2)
文史精华 (2)
上海调味品 (2)
了望 (2)
文献 (2)
中医药临床杂志 (2)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
小学生时代 (2)
优秀作文选评(小学版) (2)
语文月刊 (2)
中国地方志 (2)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 (2)
上海采风 (2)
沪港经济 (2)
新美术 (2)
浙中新报 (2)
台州晚报 (2)
新民晚报 (2)
农村信息报 (2)
市场报 (2)
上海文汇报 (2)
今日新昌 (2)
绍兴 +环境 (1)
传媒评论 (1)
文学教育(上) (1)
东西南北 (1)
新疆画报 (1)
中学语文 (1)
饮食科学 (1)
文学港 (1)
中国经济信息 (1)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1)
资源与人居环境 (1)
记者观察 (1)
北京文学 (1)
学习博览 (1)
党史纵横 (1)
回族文学 (1)
参花 (1)
意林(原创版) (1)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1)
江南 (1)
北京纪事 (1)
电网与清洁能源 (1)
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 (1)
浙江电化教育 (1)
当代电视 (1)
人民黄河 (1)
北京观察 (1)
宁夏画报(生活版) (1)
蒲松龄研究 (1)
法制资讯 (1)
现代中文学刊 (1)
蜜蜂杂志 (1)
档案春秋 (1)
图书馆杂志 (1)
中华戏曲 (1)
城市地理 (1)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1)
书法 (1)
湖北招生考试 (1)
绿叶 (1)
两岸关系 (1)
杂文月刊(选刊版) (1)
涉世之初 (1)
商周刊 (1)
现代企业文化(上旬) (1)
北方文学 (1)
辅导员 (1)
农电管理 (1)
上海集邮 (1)
中外文摘 (1)
历史教学(中学版) (1)
政府法制 (1)
科技传播 (1)
长江文艺 (1)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1)
学问 (1)
金融博览 (1)
视听纵横 (1)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1)
文学自由谈 (1)
新语文学习·高中 (1)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烹调知识·原创版 (1)
中文自修 (1)
当代学生 (1)
楼市 (1)
新闻天地(上半月刊) (1)
中国执业药师 (1)
茶.健康天地 (1)
海燕 (1)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1)
海内与海外 (1)
中国经济快讯 (1)
中国文化遗产 (1)
中国保险 (1)
紫禁城 (1)
陶瓷科学与艺术 (1)
中文自学指导 (1)
文教资料(初中版) (1)
文博 (1)
中国民族 (1)
新语文学习(小学低年级版) (1)
观察与思考 (1)
中国防伪 (1)
新作文(初中版) (1)
政工研究动态 (1)
鸭绿江(上半月) (1)
创业者 (1)
百姓生活 (1)
家教博览 (1)
党史博采 (1)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高一年级) (1)
孩子天地 (1)
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 (1)
企业研究 (1)
南京晓荘学院学报 (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读书杂志 (1)
档案管理 (1)
东南文化 (1)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今日中国(中文版) (1)
福建金融 (1)
高压电器 (1)
图书馆学刊 (1)
公关世界 (1)
中外企业家 (1)
浙江金融 (1)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1)
工业技术经济 (1)
名作欣赏 (1)
学术论坛 (1)
上海中医药杂志 (1)
安徽教育 (1)
中国经贸导刊 (1)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
新闻知识 (1)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1)
汉语学习 (1)
现代商贸工业 (1)
中国水产 (1)
师范教育 (1)
湘潮 (1)
电影新作 (1)
江苏教育 (1)
城市质量监督 (1)
教师博览 (1)
棋艺(象棋版) (1)
语文世界(初中版) (1)
科学24小时 (1)
当代人 (1)
老年人 (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学海 (1)
中国旅游 (1)
新文化史料 (1)
殷都学刊 (1)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
党史天地 (1)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
家庭教育 (1)
教师之友(小学版) (1)
大江周刊 (1)
朔方 (1)
祝您健康 (1)
航海杂志 (1)
装饰 (1)
诗刊 (1)
吉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清明 (1)
中华魂 (1)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
散文 (1)
出版广角 (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世纪行 (1)
中国作家 (1)
中国音乐 (1)
中医药学报 (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国档案 (1)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国美术馆 (1)
短篇小说(原创版) (1)
陶瓷研究 (1)
天下美食 (1)
文史参考 (1)
旅游纵览 (1)
快乐阅读 (1)
湖南农业 (1)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1)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1)
今古传奇(武侠版月末版) (1)
竞争力 (1)
新课程(教师版) (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
长城 (1)
当代江西 (1)
中国校园文学 (1)
农民文摘 (1)
翠苑 (1)
同舟共进 (1)
兰台世界 (1)
优秀作文选评:小学版 (1)
青年记者 (1)
老友 (1)
群言 (1)
人才开发杂志 (1)
帕米尔 (1)
读书文摘 (1)
苏州杂志 (1)
滇池 (1)
纺织服装周刊 (1)
图书情报论坛 (1)
证券导刊 (1)
杂文选刊(下旬版) (1)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1)
小学生创新作文 (1)
世纪 (1)
语文新圃 (1)
散文百家 (1)
精品(健康) (1)
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 (1)
民间传奇故事 (1)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1)
江西农业科技 (1)
城市住宅 (1)
初中生 (1)
医药世界 (1)
共产党人 (1)
文物 (1)
台声 (1)
统一论坛 (1)
黄河文学 (1)
东方养生 (1)
躬耕 (1)
散文诗世界 (1)
现代营销 (1)
绿色大世界 (1)
新青年(朋友版) (1)
中药材 (1)
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1)
书法之友 (1)
中华文化画报 (1)
中国酿造 (1)
中医药学刊 (1)
中医杂志 (1)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
茶叶通讯 (1)
大美术 (1)
度假旅游 (1)
福建文学 (1)
国际市场 (1)
中国钢笔书法 (1)
中学政史地(初中地理) (1)
中国新闻周刊 (1)
法律与生活 (1)
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1)
小读者 (1)
今日中国论坛 (1)
体育文化导刊 (1)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科学中国人 (1)
学生之友(初中版) (1)
中国科技翻译 (1)
幼儿教育 (1)
上海教育科研 (1)
前进论坛 (1)
厦门大学学报 (1)
党建 (1)
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 (1)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
中国商人 (1)
教育评论 (1)
故宫博物院院刊 (1)
浙江国土资源 (1)
山西老年 (1)
地球 (1)
思维与智慧 (1)
中国医院院长 (1)
规划师 (1)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
辞书研究 (1)
江南论坛 (1)
花木盆景 (1)
散文(海外版) (1)
敦煌学辑刊 (1)
中学生理科月刊 (1)
河北日报 (1)
现代金报 (1)
上虞日报 (1)
南方都市报 (1)
都市周报 (1)
大庆晚报 (1)
郑州晚报 (1)
深圳晚报 (1)
京华时报 (1)
西部时报 (1)
上饶晚报 (1)
上海商报 (1)
今日嵊州 (1)
大庆日报 (1)
城市假日 (1)
潮州日报 (1)
江南游报 (1)
衢州晚报 (1)
中国商报 (1)
鄞州日报 (1)
深圳特区报 (1)
绍兴文理学院报 (1)
经济参考报 (1)
今日德清 (1)
大江晚报 (1)
宁波晨报 (1)
侨报 (1)
南湖晚报 (1)
解放日报 (1)
北方新报 (1)
吴江日报 (1)
今日嵊州报 (1)
相关搜索词
绍兴人正月新春特色菜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县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描述: □熊君言 绍兴人的饮食习惯是几千年沿袭下来的,具有明显的越地饮食习惯,人们常用“蒸、煮、焐”来概括绍兴人的烹调特点,特别是到了过年期间和正月新春,绍兴人的饮食更有特色。 白鲞扣鸡。“白鲞扣鸡”是绍兴民间的传统佳肴。“白鲞”,即用大黄鱼加工制成的咸干品,味鲜美、肉结实,为名贵海产品,中医认为其味
全文:

□熊君言

绍兴人的饮食习惯是几千年沿袭下来的,具有明显的越地饮食习惯,人们常用“蒸、煮、焐”来概括绍兴人的烹调特点,特别是到了过年期间和正月新春,绍兴人的饮食更有特色。

白鲞扣鸡。“白鲞扣鸡”是绍兴民间的传统佳肴。“白鲞”,即用大黄鱼加工制成的咸干品,味鲜美、肉结实,为名贵海产品,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平,可开胃、消食、健脾、补虚。“越鸡”,为绍兴历史贡品、名特产,鲜嫩肥美,中医认为其味甘、性温,可温中益气、补精添髓,白鲞与越鸡配伍,同蒸成肴,可谓锦上添花,其味更胜一筹,两物均具滋补之功,加之新鲜,咸鲜互补,两味渗合,鸡有鲞香,鲞有鸡鲜,咸鲜入味,香醇清口,富有回味,不愧为肴中之珍品,绍兴“咸鲜合一”风味的典型代表。

虾油浸鸡。虾油为一种增鲜入味、气味清香的咸鲜调味品,用来浸渍新鲜的鸡鸭、鱼肉,风味尤佳。绍兴民间在春节时必备此菜,因其利于贮存,又其味鲜美,作为待客的主菜之一。“虾油浸鸡”清香味醇,清鲜入口。

鲞冻肉。“鲞冻肉”是绍兴的传统菜,民间除夕“分岁”时必备此菜。相传有一农户,婆婆刻薄,媳妇很是贤德。除夕“分岁”吃饭时,婆婆故意把鲞头烧入鲞冻肉中而专让媳妇食用。小叔见状批评其母,不该如此对待嫂嫂,媳妇听后笑对小叔道:“小叔错怪了婆婆好意,婆婆这是为让嫂嫂讨个吉利,今年有鲞头,明年更有享头了。”媳妇这番话打破了尴尬局面,婆婆深受感动,从此一家和睦,日子越过越好,因而流传至今。

“鲞冻肉”由文火细煮而成,鲞肉配伍,咸鲜合一,鲜香酥糯,红亮晶莹,油而不腻,别有风味。

扎肉。“扎肉”是绍兴传统风味菜。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相传明嘉靖时,奸党弄权,民不聊生。山阴(绍兴旧时为山阴、会稽两县)有田氏家祠,向有在每年冬至祭祖时,向各族丁分肉一斤的族规。这年时值大旱,田产收益大减,值年者无力按族规办事,便购来少量猪肉,切成小块,连皮带骨以竹箬壳紧扎,烧煮后分给族人,族人见值年者以块代斤,虽甚感不满,但一尝其味极佳,加之年成如此,也就默认了。以后竞相仿效,因肉块上均扎有箬壳,称为“扎肉”。扎肉历经改良,已成佳肴,色泽红亮晶莹,肉香酥爽韧,肥而不腻,酥而不碎。

糟鸡。“糟鸡”始于民间,为除夕夜饭及春节宴请中必不可少之菜肴。此菜以当年越鸡和酒糟为主要原料,经白煮、腌制、醉糟等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肉质细嫩、咸鲜适口、糟香醇厚的特点。

醉蟹。“醉蟹”,相传由在安徽作幕的绍兴师爷所创。当时,淮河两岸蟹多为患,当地百姓却不知食用,庄稼遭害,驱赶无方,十分惊恐。师爷便向州官提议,鼓励百姓捕捉,上交官府,他则备好许多大缸和食盐、黄酒,将蟹腌制起来,然后,到各地销售,绍兴俗称其为“淮蟹”。“醉蟹”是在此基础上改良而成,经选蟹、养蟹、制卤、浸泡、醉制等工序精制,清香肉活、味鲜吊舌。

鱼干。绍兴喜欢晒鱼干是传统习惯,基础是绍兴盛产淡水鱼。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人们已经在追求新鲜自然的今天,绍兴人仍将鱼干作为送礼的上品,尤其在春节期间送鱼干是很流行的,因此价格不菲。

八宝菜。主料采用高脚白菜腌成的咸菜、去根的黄豆芽,同时加入千张(切成丝)、萝卜(切成条)、冬笋(切成片)等,也可适量加入一点香菇、木耳等,用油爆炒。炒匀以后加水煮透,适量加盐(甚至不加)后起锅。

八宝菜是绍兴人在过年时节常备的下饭菜之一,此时往往多油腻,以八宝菜调剂口味深受民众的喜爱。

另外酱制菜肴、腌制菜肴也是小有名气,如酱鸭、酱鹅、腌菜等。许多在绍兴人眼里看起来土得掉渣的绍式传统菜,如今已成为绍兴人过年流行饮食的“香饽饽”。

“西安事变”中的四个绍兴人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县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描述:颖波 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是影响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它的发生与和平解决,对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和全面抗战局面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值得骄傲的是,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与我们绍兴颇有不解之缘,因为至少有四位绍兴籍人士亲历了这一事件,并且在其中担当了各自不同的角色。 作为
全文:

颖波

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是影响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它的发生与和平解决,对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和全面抗战局面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值得骄傲的是,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与我们绍兴颇有不解之缘,因为至少有四位绍兴籍人士亲历了这一事件,并且在其中担当了各自不同的角色。

作为中共中央核心领导人之一的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处理“西安事变”代表团的团长,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决策者和实施者之一,是一位在当时国共双方阵营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可以说,如果没有周恩来就没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就没有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就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周恩来在这场事变中发挥的第一个作用,是事变前冒险到西安与张学良进行了秘密会谈,达成了红军与东北军停止对抗,一致对外的共识。

周恩来发挥的第二个作用,是肯定和支持张学良关于和平解决事变的主张。事变发生后,周恩来根据党中央、毛主席制定的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政策,率中共代表团赴西安谈判,对张、杨逼蒋抗日这一行动作了充分的肯定。他对张学良说,只要蒋介石接受抗战,红军方面完全同意放蒋回南京。张学良感到有了红军强有力的支持,天不会塌下来,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周恩来发挥的第三个作用,是说服东北军和西北军中的一些高、中级军官同意放蒋回南京。当时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阻力相当大,东北军和西北军中的一些高、中级军官想不通,是周恩来苦口婆心地给他们分析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并指出逼蒋抗日的可能性。同时他还以卓越的见解,说明争取蒋介石抗日的必要性,最终使得这些军官心悦诚服,佩服共产党的宽宏大量和远见卓识。

周恩来发挥的第四个作用,是参与与南京方面的和平谈判并在其中起到主要作用。在谈判桌上,周恩来坚持原则,义正词严,说得蒋介石的全权代表宋子文、宋美龄无言可对,只得表示接受西安方面提出的八项主张,同意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2月24日,周恩来会见了蒋介石,在周的教育下,蒋介石不得不表示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西安事变”发生期间,绍兴县陶堰籍的邵力子也在西安。1933年至1936年期间,邵力子在陕西任省政府主席一职,他同情和支持西安爱国人士和青年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12月12日夜事变发生时,邵力子作为国民党要员也一度被拘禁,但他认为,“‘西安事变’的目的是要逼蒋联共抗日,是进步的、革命的行动,绝不是叛逆的行为。”12月13日,蒋介石要求张、杨同意他与邵力子见面会谈,邵力子就趁机对蒋说:“委员长还应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他们(指张、杨)的要求似乎可以考虑。”之后他又努力协助周恩来、叶剑英等促成事变和平解决,为国共两党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西安事变”中中流弹身亡的国民党要员邵元冲是绍兴县漓渚镇人,当时他的职务是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西安事变”前夕,邵元冲代表国民政府前往西安祭扫黄帝陵,由邵力子陪祭。12月12日夜发生事变时,邵元冲及陈诚等国民党高级人员均住宿于“西安招待所”。杨虎城所部第十七集团军围城搜索时,邵元冲不幸中流弹身亡,年仅四十八岁。

1936年前后,时任国民党陆军中将的绍兴县平水镇人祝绍周正率部参与西北防务。“西安事变”发生后,他曾指挥部队率先占领潼关,并请派飞机控制西安上空,对国民党亲日派欲进攻西安发动内战,以制蒋介石于死地起到抑制作用。“西安事变”后,他也曾受命参与谋划囚禁、审判、“管束”张学良事宜,是蒋介石的亲信之一。

美国进口车,绍兴人买的并不多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县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描述: 本报讯近几日,在汽车爱好者中传言,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此举将会造成原产于美国的通用、道奇、JEEP等汽车涨价。 商务部的立案审查在进口汽车市场上会有怎样的反应?美国进口车真的涨价了?对此,记者采访了有关汽车经销商。 经销商断然否认 “绍兴万
全文:

本报讯近几日,在汽车爱好者中传言,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此举将会造成原产于美国的通用、道奇、JEEP等汽车涨价。

商务部的立案审查在进口汽车市场上会有怎样的反应?美国进口车真的涨价了?对此,记者采访了有关汽车经销商。

经销商断然否认

“绍兴万通”和“绍兴汇丰”,是绍兴汽车市场上销售美国进口汽车的两大经销商,前者销售通用旗下的汽车,如别克昂科雷,后者主营克莱斯勒品牌的道奇、JEEP等。对于目前上述品牌的进口车涨价的传言,两家4S店的相关负责人均予以否认。

“绍兴万通”的李姓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场售价在50万元以上的别克昂科雷,一直供不应求,订车等待时间需要3个月,但没有涨价的迹象。虽然提现车需要加价四五万元,但这不同于涨价。而“绍兴汇丰”销售人员说,他们经销的美国进口车,现车确实比以前少,订车提车快则10个工作日、慢的一个月以内,主要原因还是总体进口数量少,但价格没有涨。

美国进口车数量不多

其实,原产美国的进口车绍兴人买的并不多。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08年,日本、欧盟和韩国位居我国前三大进口车来源地,而美国只位居第四,且美国进口车在中国整个汽车市场的份额仅为0.3%。今年上半年,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数字来看,出口我国的汽车数量都在几千辆左右,其中,福特汽车旗下的进口车大约为3500辆,克莱斯勒各品牌的进口车5200辆,通用汽车没有专门的进口车统计数字。

但是,相关人士表示,相比通用、福特两家公司,克莱斯勒公司由于在中国没有合资企业,因此若对美国进口车加征惩罚性关税,影响会相对显著些。

(本报记者任渊硕)

一年里4万多绍兴人无偿献血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县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描述: □本报记者王争 “能成为星级志愿者,我感到很光荣。”一名无偿献血者由衷地感慨。 1月17日上午,317名无偿献血“星级志愿者”在市区银泰大酒店受到表彰,虽然他们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但有着一个
全文: □本报记者王争 “能成为星级志愿者,我感到很光荣。”一名无偿献血者由衷地感慨。 1月17日上午,317名无偿献血“星级志愿者”在市区银泰大酒店受到表彰,虽然他们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但有着一个
旧时春节绍兴人如何祝福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县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描述: □涓文 祝福,是绍兴被视为年终大典的一种岁时习俗,俗话叫“请大菩萨”。它又被称为“作福”、“作年福”、“作冬福”。该风俗起源于元初,一般安排在旧历十二月二十日至三十日之间。 鲁迅《祝福》中有句话: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民以食为天
全文:

□涓文

祝福,是绍兴被视为年终大典的一种岁时习俗,俗话叫“请大菩萨”。它又被称为“作福”、“作年福”、“作冬福”。该风俗起源于元初,一般安排在旧历十二月二十日至三十日之间。

鲁迅《祝福》中有句话: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民以食为天。“祝福”最重头的也就在吃的方面,包括三茶六酒、五牲福礼等等。

照老年人的说法,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之家。因此,“祝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掸扫、洗刷得干干净净。这时候是女人们最忙的时候。这和鲁迅《祝福》就吻合了。祭祀那天,半夜刚过,人们就起床烧煮福礼。拂晓之前,按照“横神直祖”(祀神桌子按木纹横着摆,祭祖则反之)的规矩,将两张八仙桌子拼起来置于堂前靠近大门的位置,并大开正门。然后是上福礼香烛。福礼主要是鸡、肉、鱼三牲。考究的再加鹅及牛肉或羊肉,称五牲福礼。鸡或鹅要用筷子将其首戳在身躯上,使之昂首跪在盘中,头朝福神。在鸡、鹅及猪肉(猪肉以整方条肉,使之微微拱起,称“元宝肉”)上边,还要插七根或九根红漆竹筷(竹筷不能成双数)。鸡、鹅煮熟的肠盘在戳着的筷子上面,一并供祭。鱼以活鱼为好,一般在鱼眼上贴一张红纸。但也有用白鲞代替的,三牲(或五牲)福礼及粽子、年糕(年糕宽二寸许,长八寸左右,称祝福糕),一律盛装在红漆木制桶盘里面。福礼还包括三盅茶、六盘酒及盐、豆腐干和炖熟禽血各一碟。另置一桶盘放菜刀一柄,供神割食之需。所有福礼上边,都贴上用红纸剪出的元宝或双钱图案。一切放置停当,然后放上香炉、烛台(左右锡台土各挂一串锡箔纸制成的金银色大元宝——太锭)。这时,将上端摺成尖角的“南朝圣众"神像,两边各支一根细细的竹签,插到祭桌靠大门边的正中烧纸块上面,面对福礼,就位受祭。

由于祝福被认为关乎一家来年的福祉,所以妇女除在厨房烧煮福礼之外,不得到堂前参与祭祀。只有男性可以依辈分大小,逐个依次向外行四拜四叩头之礼。合家男子拜毕,接着再斟酒后立即送神(绍兴有快菩萨、慢祖宗之谚)。主祭人恭恭敬敬地双手执住竹签,将神像请下来,再连同化纸、太锭,放在天井里事前预备好的掸尘用过的竹梢堆上焚化。传说福神吃福礼,但就是不食鸡、鹅舌头。而留下舌头又会有“口舌之灾”。因此,当焚化即将结束之时,当家男人要用手指悄悄挖去鸡、鹅嘴中的舌尖,抛到屋檐上去,让神带走。最后在火堆四周奠上一盅有茶叶的酒,祭祀仪式便告完成。关上大门之后,一家人在室内喝散福酒,吃用烧福礼留下的鸡汤烧制的散福年糕。此时,天际才微露晨曦。按照绍兴习俗,在拂晓前(包括深夜)祝福的叫请“前进(音,绍兴话中意为勤劳)菩萨”:也有人为避免起早而在黄昏请“祝福菩萨”的,在黄昏时分祝福的叫请“懒惰菩萨”,但福礼、祭仪与凌晨举行者相同。现在绍兴城里百姓基本上请的是“懒惰菩萨”。

另外“祝福”时请“菩萨”的东西可繁可简。这里就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故事。说某地有一户人家很穷,到“祝福”时只有两绞(这里绞是量词)腌菜,也拿到桌子上来“请菩萨”,结果,由于大多数家庭都是大鱼大肉“伺候”,“菩萨”都吃腻了,吃到这穷家的时候胃口大开,结果来年这家发了大财。于是大家知道后,纷纷效仿,结果效仿的人家太多,第二年“菩萨"几乎只有腌菜吃,懊恼之极,就让该地所有家庭都远离福气。

看“祝福”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一些细节,在此基础上,更有意思的是听背后的故事,也就是“祝福”中所蕴涵的绍兴民俗文化的掌故、传说。最简单的比如桌子上单独有个刀盘,这是干什么呢?原来,传说是要让“菩萨”自己动手切肉吃,表示大方,桌子上的茶叶不能用水泡开也是同样道理。再如,“女眷回避"也是有很深的封建迷信渊源。

文学巨匠眼中的绍兴人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县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描述: □吕山 叶圣陶(1894-1988)是我国近现代文学巨匠,又是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苏州人。他早年写的一篇散文《三种船》,除了本地的,有一种船他称为“绍兴人的船”,“那种船上备着一面小铜锣,开船的时候就敲起来,算是信号;中途经过市镇,又敲起来,招呼乘客,因此得了这奇怪的名称。” 叶圣陶写船的样
全文:

□吕山

叶圣陶(1894-1988)是我国近现代文学巨匠,又是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苏州人。他早年写的一篇散文《三种船》,除了本地的,有一种船他称为“绍兴人的船”,“那种船上备着一面小铜锣,开船的时候就敲起来,算是信号;中途经过市镇,又敲起来,招呼乘客,因此得了这奇怪的名称。”

叶圣陶写船的样子:“方头,翘尾巴,弓形篷,横里只够两个人并排坐,所以船身特别见得长。船旁涂着绿油,底部却涂红油,轻载的时候,一道红色露出水面,与绿色作强烈的对照。篷纯黑色,舵或绿或红,不用,就倒插在船艄,上面歪歪斜斜标明所经乡镇的名称。”

依照上面的描写,这种船即绍兴人所谓的“埠船”,无论始发地和目的地,都有相对固定的埠头,因以名之。但说舵不用倒插在船艄,或许只是舵形的标识,我不曾见其有入水作舵的时候,再说从行进的速度而言,也并无把舵的必要的。

叶圣陶的文章又说:“近年来到各乡各镇去,都有了小轮船,不然,可以坐绍兴人的‘船’,也不比小轮船慢,而且价钱都很便宜。”苏州地处水乡,吃船饭的人自然也不会少,绍兴人的“船”,想要插进去分一杯羹,少不了一番竞争。叶圣陶的文章说:“据传闻,是与原有的航船有过一番斗争的。……大概交过了几回手吧;……总之那些绍兴人用腕力开辟了航线是事实。”这是初始阶段打天下,最终巩固胜利还是要靠气力实干出来的。叶圣陶的文章说:“‘船’的船夫差不多没有40岁以上的人,身体都强健,不懂得爱惜力气,一开船就拼命划。……船夫一边划船,一边随口唱绍兴戏,或者互相说笑,有猥亵的性谈,有绍兴风味的幽默谐语,因此,他们就忘记了疲劳,而旅客也得到了解闷的好资料。”关于便宜,文章说:“譬如从苏州到甪直是‘四九路’(36里),同样地划,航船要6个钟头,‘船’只要4个钟头,早两个钟头上岸,即使不想赶做什么事,身体究竟少受些拘束,何况船价同样是140文,14个铜板。”

叶圣陶在比较了并不快的苏州“快船”和没有一点活气的“航船”以后,说:“我们有一句话,‘麻雀豆腐绍兴人’,意思是说有麻雀豆腐的地方也就有绍兴人,绍兴人与麻雀豆腐一样普遍于各地。试把‘船’与航船比较,就可以证明绍兴人是生存斗争里的好角色。”这是对于绍兴人惯于吃苦耐劳优良品格的肯定。

绍兴人乘车去余杭提速半小时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县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描述:本报通讯员 钱科峰 11月27日,市民陈先生从绍兴客运中心坐上去余杭的班车,发现车辆比以前的新了。工作人员告诉他,绍兴至余杭班车当天起全程上高速公路行驶,比以往提速半小时,约一个半小时可达终点站。 余杭隶属于杭州市,与绍兴相距100公里,之前一直有沿途停靠的普客班车在营运。近日,市汽运集团根
全文:

本报通讯员 钱科峰

11月27日,市民陈先生从绍兴客运中心坐上去余杭的班车,发现车辆比以前的新了。工作人员告诉他,绍兴至余杭班车当天起全程上高速公路行驶,比以往提速半小时,约一个半小时可达终点站。

余杭隶属于杭州市,与绍兴相距100公里,之前一直有沿途停靠的普客班车在营运。近日,市汽运集团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了该班车的走向,使之全程高速直达,旅客乘坐班车可比原来节省半个小时。调整后,绍兴客运中心的始发时间为7:50和13:20,余杭客运站返绍时间为11:10和16:20,全程票价35元。

旧时绍兴人春节如何祭灶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县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描述: □范言 绍兴人过春节,一般是从廿三夜祭灶揭开序幕的。当然,在这前几天,家家舂糕裹粽,置办年货;择日洒扫屋宇(谓“掸尘”)。 祭灶,是一项在绍兴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
全文:

□范言

绍兴人过春节,一般是从廿三夜祭灶揭开序幕的。当然,在这前几天,家家舂糕裹粽,置办年货;择日洒扫屋宇(谓“掸尘”)。

祭灶,是一项在绍兴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传说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绍兴民间俗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俗传灶神嗜赌而出妻,以至自带子女,故有“女不祭灶”之谚。

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

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此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绍兴人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县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描述:,终于将失主找到,包里面是郑晓明和妻子近半年务工所攒的2万元血汗钱。 由于打算回家过年,1月3日上午,郑
全文:,终于将失主找到,包里面是郑晓明和妻子近半年务工所攒的2万元血汗钱。 由于打算回家过年,1月3日上午,郑晓明和妻子到市区府横街采购回家礼物。但当他们买好东西后,发现身上的包不见了,里面除了半年所攒下来
[1图]免费游首日 绍兴人喜尝鲜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县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描述: 昨天是“5·19”中国旅游日,也是首个“绍兴人免费游绍兴”的日子,各旅游景点迎来了大批本地游客。许多中老年人带着孩子游景点,景区里到处都是讲绍兴话的本地人。 昨日下午,下着雨,记者来到柯岩鲁镇景区,看到游客三五成群结伴,撑着伞在雨中游玩。柯桥市民王松茂和家人一起在景区一处雕塑前游玩。“我好多年没
全文:

昨天是“5·19”中国旅游日,也是首个“绍兴人免费游绍兴”的日子,各旅游景点迎来了大批本地游客。许多中老年人带着孩子游景点,景区里到处都是讲绍兴话的本地人。

昨日下午,下着雨,记者来到柯岩鲁镇景区,看到游客三五成群结伴,撑着伞在雨中游玩。柯桥市民王松茂和家人一起在景区一处雕塑前游玩。“我好多年没有来柯岩景区了,听说今天开始绍兴人可以免费游玩,所以就带着孙子和老伴一起来。”王松茂说,柯岩景区以前门票要100多元,现在免费游玩,对绍兴人来说很实惠的。记者了解到,柯岩景区当天共接待免费游市民达千人次。

本报记者 吕福安 文 赵炜 摄

上页 1 2 3 ... 6 7 8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