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777)
期刊 (619)
会议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社会生活 (1397)
按年份分组
2015 (3)
2014 (29)
2013 (126)
2012 (138)
2011 (188)
2010 (141)
2009 (148)
2008 (167)
2007 (86)
2006 (37)
2005 (25)
2004 (15)
2003 (13)
2002 (19)
2001 (16)
2000 (13)
1999 (23)
1998 (20)
1997 (12)
1996 (18)
1995 (19)
1994 (15)
1993 (10)
1992 (6)
1991 (13)
1990 (8)
1989 (9)
1988 (5)
1987 (9)
1986 (12)
1985 (15)
1984 (5)
1983 (12)
1982 (2)
1981 (8)
1980 (3)
1979 (3)
1978 (1)
1977 (1)
1956 (1)
1955 (1)
1948 (1)
1947 (1)
按来源分组
绍兴晚报 (279)
天天商报 (220)
绍兴日报 (126)
绍兴县报 (71)
野草 (16)
今日浙江 (15)
中国酒 (13)
钱江晚报 (12)
鲁迅研究月刊 (11)
浙江档案杂志 (10)
荣宝斋 (10)
绍兴师专学报 (9)
绍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7)
艺术沙龙 (7)
长三角 (7)
都市快报 (7)
戏文 (6)
青少年书法 (6)
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6)
中国集体经济 (5)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
瞭望 (5)
美食 (5)
烹调知识 (5)
食品与生活 (5)
中国食品 (5)
杭州日报 (5)
上海鲁迅研究 (4)
文史杂志 (4)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4)
语文教学与研究 (4)
文史知识 (4)
浙江画报 (4)
文化交流 (4)
雨花 (4)
鲁迅研究动态 (4)
今日早报 (4)
宁波日报 (4)
农业考古 (3)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3)
领导文萃 (3)
浙江学刊 (3)
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 (3)
浙江人大 (3)
纪实 (3)
语文天地 (3)
食品与健康 (3)
浙江经济杂志 (3)
时代潮 (3)
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 (3)
民主 (3)
新文学史料 (3)
中国书画 (3)
语文教学通讯 (3)
寻根 (3)
风景名胜 (3)
浙江日报 (3)
世界遗产 (2)
股市动态分析 (2)
旅游时代 (2)
文史博览 (2)
浙江档案 (2)
文史天地 (2)
旅游 (2)
养生月刊 (2)
绿色中国 (2)
航空港 (2)
阅读与写作 (2)
广告大观(综合版) (2)
语文知识 (2)
秘书之友 (2)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美术杂志 (2)
景德镇陶瓷 (2)
写作 (2)
国学杂志 (2)
黄梅戏艺术 (2)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
每周电脑报 (2)
大众商务 (2)
中国乡镇企业 (2)
曲艺 (2)
钟山风雨 (2)
现代营销(经营版) (2)
浙江林业 (2)
文学界(专辑版) (2)
博览群书 (2)
消费指南 (2)
江苏政协 (2)
学习与思考 (2)
书屋 (2)
文史精华 (2)
上海调味品 (2)
了望 (2)
文献 (2)
中医药临床杂志 (2)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
小学生时代 (2)
优秀作文选评(小学版) (2)
语文月刊 (2)
中国地方志 (2)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 (2)
上海采风 (2)
沪港经济 (2)
新美术 (2)
浙中新报 (2)
台州晚报 (2)
新民晚报 (2)
农村信息报 (2)
市场报 (2)
上海文汇报 (2)
今日新昌 (2)
绍兴 +环境 (1)
传媒评论 (1)
文学教育(上) (1)
东西南北 (1)
新疆画报 (1)
中学语文 (1)
饮食科学 (1)
文学港 (1)
中国经济信息 (1)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1)
资源与人居环境 (1)
记者观察 (1)
北京文学 (1)
学习博览 (1)
党史纵横 (1)
回族文学 (1)
参花 (1)
意林(原创版) (1)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1)
江南 (1)
北京纪事 (1)
电网与清洁能源 (1)
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 (1)
浙江电化教育 (1)
当代电视 (1)
人民黄河 (1)
北京观察 (1)
宁夏画报(生活版) (1)
蒲松龄研究 (1)
法制资讯 (1)
现代中文学刊 (1)
蜜蜂杂志 (1)
档案春秋 (1)
图书馆杂志 (1)
中华戏曲 (1)
城市地理 (1)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1)
书法 (1)
湖北招生考试 (1)
绿叶 (1)
两岸关系 (1)
杂文月刊(选刊版) (1)
涉世之初 (1)
商周刊 (1)
现代企业文化(上旬) (1)
北方文学 (1)
辅导员 (1)
农电管理 (1)
上海集邮 (1)
中外文摘 (1)
历史教学(中学版) (1)
政府法制 (1)
科技传播 (1)
长江文艺 (1)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1)
学问 (1)
金融博览 (1)
视听纵横 (1)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1)
文学自由谈 (1)
新语文学习·高中 (1)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烹调知识·原创版 (1)
中文自修 (1)
当代学生 (1)
楼市 (1)
新闻天地(上半月刊) (1)
中国执业药师 (1)
茶.健康天地 (1)
海燕 (1)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1)
海内与海外 (1)
中国经济快讯 (1)
中国文化遗产 (1)
中国保险 (1)
紫禁城 (1)
陶瓷科学与艺术 (1)
中文自学指导 (1)
文教资料(初中版) (1)
文博 (1)
中国民族 (1)
新语文学习(小学低年级版) (1)
观察与思考 (1)
中国防伪 (1)
新作文(初中版) (1)
政工研究动态 (1)
鸭绿江(上半月) (1)
创业者 (1)
百姓生活 (1)
家教博览 (1)
党史博采 (1)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高一年级) (1)
孩子天地 (1)
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 (1)
企业研究 (1)
南京晓荘学院学报 (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读书杂志 (1)
档案管理 (1)
东南文化 (1)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今日中国(中文版) (1)
福建金融 (1)
高压电器 (1)
图书馆学刊 (1)
公关世界 (1)
中外企业家 (1)
浙江金融 (1)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1)
工业技术经济 (1)
名作欣赏 (1)
学术论坛 (1)
上海中医药杂志 (1)
安徽教育 (1)
中国经贸导刊 (1)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
新闻知识 (1)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1)
汉语学习 (1)
现代商贸工业 (1)
中国水产 (1)
师范教育 (1)
湘潮 (1)
电影新作 (1)
江苏教育 (1)
城市质量监督 (1)
教师博览 (1)
棋艺(象棋版) (1)
语文世界(初中版) (1)
科学24小时 (1)
当代人 (1)
老年人 (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学海 (1)
中国旅游 (1)
新文化史料 (1)
殷都学刊 (1)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
党史天地 (1)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
家庭教育 (1)
教师之友(小学版) (1)
大江周刊 (1)
朔方 (1)
祝您健康 (1)
航海杂志 (1)
装饰 (1)
诗刊 (1)
吉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清明 (1)
中华魂 (1)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
散文 (1)
出版广角 (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世纪行 (1)
中国作家 (1)
中国音乐 (1)
中医药学报 (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国档案 (1)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国美术馆 (1)
短篇小说(原创版) (1)
陶瓷研究 (1)
天下美食 (1)
文史参考 (1)
旅游纵览 (1)
快乐阅读 (1)
湖南农业 (1)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1)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1)
今古传奇(武侠版月末版) (1)
竞争力 (1)
新课程(教师版) (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
长城 (1)
当代江西 (1)
中国校园文学 (1)
农民文摘 (1)
翠苑 (1)
同舟共进 (1)
兰台世界 (1)
优秀作文选评:小学版 (1)
青年记者 (1)
老友 (1)
群言 (1)
人才开发杂志 (1)
帕米尔 (1)
读书文摘 (1)
苏州杂志 (1)
滇池 (1)
纺织服装周刊 (1)
图书情报论坛 (1)
证券导刊 (1)
杂文选刊(下旬版) (1)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1)
小学生创新作文 (1)
世纪 (1)
语文新圃 (1)
散文百家 (1)
精品(健康) (1)
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 (1)
民间传奇故事 (1)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1)
江西农业科技 (1)
城市住宅 (1)
初中生 (1)
医药世界 (1)
共产党人 (1)
文物 (1)
台声 (1)
统一论坛 (1)
黄河文学 (1)
东方养生 (1)
躬耕 (1)
散文诗世界 (1)
现代营销 (1)
绿色大世界 (1)
新青年(朋友版) (1)
中药材 (1)
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1)
书法之友 (1)
中华文化画报 (1)
中国酿造 (1)
中医药学刊 (1)
中医杂志 (1)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
茶叶通讯 (1)
大美术 (1)
度假旅游 (1)
福建文学 (1)
国际市场 (1)
中国钢笔书法 (1)
中学政史地(初中地理) (1)
中国新闻周刊 (1)
法律与生活 (1)
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1)
小读者 (1)
今日中国论坛 (1)
体育文化导刊 (1)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科学中国人 (1)
学生之友(初中版) (1)
中国科技翻译 (1)
幼儿教育 (1)
上海教育科研 (1)
前进论坛 (1)
厦门大学学报 (1)
党建 (1)
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 (1)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
中国商人 (1)
教育评论 (1)
故宫博物院院刊 (1)
浙江国土资源 (1)
山西老年 (1)
地球 (1)
思维与智慧 (1)
中国医院院长 (1)
规划师 (1)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
辞书研究 (1)
江南论坛 (1)
花木盆景 (1)
散文(海外版) (1)
敦煌学辑刊 (1)
中学生理科月刊 (1)
河北日报 (1)
现代金报 (1)
上虞日报 (1)
南方都市报 (1)
都市周报 (1)
大庆晚报 (1)
郑州晚报 (1)
深圳晚报 (1)
京华时报 (1)
西部时报 (1)
上饶晚报 (1)
上海商报 (1)
今日嵊州 (1)
大庆日报 (1)
城市假日 (1)
潮州日报 (1)
江南游报 (1)
衢州晚报 (1)
中国商报 (1)
鄞州日报 (1)
深圳特区报 (1)
绍兴文理学院报 (1)
经济参考报 (1)
今日德清 (1)
大江晚报 (1)
宁波晨报 (1)
侨报 (1)
南湖晚报 (1)
解放日报 (1)
北方新报 (1)
吴江日报 (1)
今日嵊州报 (1)
相关搜索词
让“新绍兴人”中的党员亮出身份
作者: 钟兰花  来源:绍兴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描述:让“新绍兴人”中的党员亮出身份
绍兴人喝酒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嵊州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描述: ■俞颖 绍兴是黄酒的故乡,酒文化早已深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有一年夏天,我途经绍兴,在一家小餐馆里用快餐。外面骄阳似火,餐厅内因为开着空调,显得十分凉爽。正吃着,店门外传来几声高呼:“老酒,老酒,老酒拿来!”话音刚落,几个人便大大咧咧闯进了小餐厅,个个五大三粗,衣着简朴,皮肤黝黑,有两位
全文:

■俞颖

绍兴是黄酒的故乡,酒文化早已深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有一年夏天,我途经绍兴,在一家小餐馆里用快餐。外面骄阳似火,餐厅内因为开着空调,显得十分凉爽。正吃着,店门外传来几声高呼:“老酒,老酒,老酒拿来!”话音刚落,几个人便大大咧咧闯进了小餐厅,个个五大三粗,衣着简朴,皮肤黝黑,有两位衣服上沾着泥浆石灰。听口音都是绍兴本地人,估计是附近工地上的建筑工人。店伙计见来了生意,赶忙一手拿着装酒的塑料可乐瓶,另一手拿着一叠小碗,满脸堆笑来到他们面前。酒是散卖的,大概按碗来收钱,伙计把小碗放在他们面前,一一加酒,直到碗沿为止。

“这是冰老酒。”伙计笑着说。在冬天,黄酒一般会热一热再喝;黄酒在夏天冰了喝,这还是头一回听到,不知是什么味道。几个大汉似乎也是第一次听到,有点发怔,但也没计较。一个满脸胡子的大个子碗里的酒满得几乎溢出,喝了一口还是很满,便把碗里的酒倒了一些给身旁满头天然卷发的壮汉的碗里。“卷毛头”却不领情,笑着用方言嘟囔“拉糊邋遢”,好像在怪“大胡子”把喝过的酒往自己这边倒,嫌脏。“大胡子”不加理会,顾自点了一盘千张包,用筷夹了一只。吃一小口,再喝一口冰黄酒,一只千张包还没吃完,酒已经喝了半碗。“卷毛头”点了一盘炒豆芽,也是和“大胡子”一样,夹一筷,再喝一口酒,没吃几筷,酒就喝了近一半。

这几个人边喝边谈,吃着简单的酒菜,谈着各地风俗人情、奇闻异事,也不猜拳行令,倒像是一群文人雅士在饮酒聚会。他们陶醉于其中,只管喝酒吃菜,不管吃完饭后还要去满是泥浆的工地,也不管还有太多繁重的体力活等着去干,这才真正叫:活在当下,好不自在!

时间过去了很多年,几位绍兴大汉在小餐厅喝酒吃菜的逍遥情形还历历在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几个工地上干活的壮汉喝酒也可以喝出如此兴致,如此文雅洒脱,也难怪绍兴地区自古就人才辈出,这就是文化的影响力吧!

[3图]敦煌:绍兴人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描述: 罗振玉 57窟,美人窟观音像 敦煌残卷 大漠深处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举世闻名。 100多年前,因“俗吏边氓不知爱古”,盗失几近,令人痛惜不已。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学者陈寅恪先生的话,就是整个民族的痛苦呐喊。 不幸之中的万幸,有三位绍兴人,曾
全文:

罗振玉

57窟,美人窟观音像

敦煌残卷

大漠深处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举世闻名。

100多年前,因“俗吏边氓不知爱古”,盗失几近,令人痛惜不已。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学者陈寅恪先生的话,就是整个民族的痛苦呐喊。

不幸之中的万幸,有三位绍兴人,曾为敦煌艺术宝库的发现、研究和保护奔走,从而引起国人“识货”。

今天,我们走进敦煌,在惊叹不已,在痛惜无比的同时,多少有一丝丝自慰与自豪。

这三位绍兴人的光辉名字为:叶昌炽,罗振玉,陈季侃。

●记者  周国勇

一片沙漠的隔壁,传说中的敦煌横亘如山。未到暑假,但这座“东方艺术宝库”游人如织。资深讲解员殷俊带领游客进入一个个洞窟间,讲得唇干舌燥。一边还要不断冲着拍照者“喊话”:别拍了!

不能拍照,不能录音,不能停留太久。游客跟着殷俊等讲解员不停“转悠”,在黑黢黢的洞室中欣赏壁画,寻找飞天。

参观的最后一站往往都是编号“16~17”的洞窟,而讲解也是惊人的一致:“第16窟是莫高窟735个洞窟中面积最大的一个,而17窟是最小的一个,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藏经洞。营建于1100年前的晚唐时期,因为道士王圆箓‘有知识没文化’,结果5万件宗教典籍、艺术品在1907年至1914年间,被英法俄日等国的文化侵略者劫走4.27万余件……”

人群中发出一阵“哦”的惋惜声,接着是各种对王道士的骂声。 

认识与流传

最早并如此让我们自豪走进敦煌的绍兴人,叫叶昌炽(1849~1917),一个清末著名藏书家和金石学家。他刚到兰州担任甘肃学政,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1900年,原湘军士兵、后流落敦煌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后,先是邀请当地的绅士前来参观。后来索性将洞中的文物和文献当作礼物送给敦煌及甘肃的主要官吏。同样在1902年新官上任的敦煌县令汪宗翰,在得到王道士送来的一些“样品”后甚为称赏,便选了几件转送甘肃学政叶昌炽。正是这位绍兴籍官员,首次确认了敦煌遗书的价值。

“根据史料,叶氏先后从汪处得到《大中五年(851年)洪辯告身牒碑》拓片、《宋乾德六年(968年)绘水月观英像》及梵文写经31页等。此后又从别处得到一些敦煌文物和文献。他没有到过敦煌,但鉴于文物珍贵,于是向甘肃藩台建议将敦煌宝藏运到省城兰州保存,终因路途遥远而搁浅。”2003年,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青年学者姚培锋在兰州大学《敦煌学辑刊》上发表《绍兴人与敦煌学》一文,讲述绍兴人与敦煌鲜为人知的历史联系。

“叶昌炽通过汪宗翰责令王道士将发现的文物和文献放回洞中封存起来,等候处理。但其实,敦煌遗书正被不断地偷运出洞。”尤其是在1906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叶昌炽被撤职回乡之后,劫难接踵而至。

1907年,英国的斯坦因用银子作价从王道士手中取走了第一批敦煌遗书和艺术品。接着,法国的伯希和、日本的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俄国的鄂登堡等外国探险家,也都悄悄“买”走了一批又一批文物文献。

在野的叶昌炽得知文物被盗的消息后,悔恨交加。他在1909年12月28日(宣统元年十月十六日)的日记中写道:“午后,张暗如来言,敦煌又新开一石室,唐宋写经画像甚多,为一法人以二百元捆载而去,可惜也!俗吏边氓安知爱古,令人思汪栗庵。”

就在叶昌炽离开兰州6年后,又一位绍兴人来到这里。而他同样经历了因敦煌劫难而遭受的心灵痛苦。

陈季侃(1883~1952),诸暨枫桥人,出身名门,本人于1902年中得举人。辛亥革命后,出任甘肃皋兰道员。民国9年(1920)12月,升任甘肃省省长。

因对敦煌写本很感兴趣,陈在甘肃期间得到属下献宝颇多,接触了大量敦煌遗书。“据估算,陈季侃通过别人赠送、自己购买等方式,收藏敦煌遗书达300余件。”为了得到陈氏的确切资料,姚培锋曾去诸暨枫桥找过一个老先生,“此人写过《枫桥史志》,解放初期又去杭州登门拜访过陈季侃的几个后人,因此他的资料是相当可靠的。”

“陈季侃的敦煌遗书有相当一部分在往来赠送中流传到了浙江,其中浙江博物馆1954年入藏的一批敦煌遗书中就有他的藏品,另有一部分藏于浙江图书馆和杭州灵隐寺。1999年,浙江省在普查中共发现敦煌遗书200余件。”

“在其中一些遗书上,留有主人的题跋。比如他在南北朝写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十二的卷前题跋中写道:‘犹忆在陇时,朋辈与余竞购者所藏皆已散亡,余亦何能永保?但求爱护有人,千百年珍物不致损毁吾人之手,吾愿已毕。’从中可见其对敦煌遗书遭遇的痛心和保护这些文物的决心。”姚培锋说。

整理与刊布

接触时间介于上述两位之间,但终生从事敦煌遗书整理、刊布、研究的,是另一位绍兴籍大学者——罗振玉(1866~1940)。

罗振玉祖籍上虞永丰乡(现小越镇)罗家村,生于江苏淮安。一生勤奋治学,学识渊博,研究范围几乎覆盖涉及古文字的所有领域。

但他还来不及开始甲骨文研究,一门后来叫做“敦煌学”的学科来到他的面前。令历史欣喜的是,他没有犹豫,紧紧抓住了它,由此成为“近代敦煌研究第一人”。

1909年中秋,在位于北京苏州胡同伯希和寓所的一个聚会上,罗振玉看到主人出示的《老子化胡经》、《尚书》残卷等敦煌写本时,“惊喜欲狂,如在梦寐”。这是罗氏接触敦煌遗书的开始,从此一生相许。

他听说在敦煌藏经洞尚存六朝至唐宋写本8000余件,便立即致电学部。经学部左丞乔树楠同意,并由罗代拟电文命陕甘总督毛实君,“请饬查检齐千佛洞书籍,解部。并造像古碑,勿令外人购买。”几经周折,1910年秋,这批宝藏终于运回京师学部。这就是北京图书馆收藏敦煌遗书的由来。

罗振玉在整理刊刻敦煌遗书方面更是成绩斐然。在见到敦煌写本的当月,罗振玉就在《东方杂志》上发表《敦煌石室书目及发见之原始》一文,后又著文《莫高窟石室秘录》,“这两篇文章的刊发首次在国内披露了敦煌文书的发现,并指出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引起国人的重视。”上虞百官中学青年教师万国通2004年起与老乡、兰州大学敦煌学科创始人齐陈骏取得联系,之后在齐的指导下开始罗振玉研究,其中敦煌一块成为研究中无法绕开的话题。

“当年秋,罗振玉与王国维等人合作,将伯希和从敦煌贿买的10多种石室遗书编为一集《敦煌石室遗书》。并都作了跋尾和考释,论说写本与流行本的异同、优劣,首开中国敦煌学先河。”

1913年,罗氏整理出版《鸣沙石室佚书》。

1917年,罗氏编辑出版《鸣沙石室佚书续编》。

又编辑《鸣沙石室古籍丛残》,收录群经丛残及群书丛残19种。

……

1919年从日本归国后,罗氏又先后编著《敦煌零拾》、《敦煌石室碎金》、《古写本隶古定尚书真本残卷》等重要著作。1939年,他去世的前一年,仍辑印出《贞松堂西陲秘籍丛残》,计三集35种。

“此外,罗氏还写出敦煌学研究论文多篇,著名的有《瓜沙曹氏年表》、《补唐书张义潮传》等。”万国通告诉记者,《补唐书张义潮传》是作者根据敦煌遗书《张延绶别传》和《李氏再修功德记》等残文写成,重新勾勒了被风沙掩盖的归义军节度使事迹,填补一项历史空白。

“又如《清一统志》称:古效谷城‘在沙州卫西’,而在敦煌所出《沙州都督府图经》中则云在州东北。罗振玉认为这些图经都是当时所撰,更为真实可靠,因而纠正了后人所修史书中的这一差错。”

“罗振玉因为与日本人勾结,是筹划伪满州国的智囊团成员之一而成为民族罪人,但他的学问是做得非常好的。特别在敦煌遗书的搜集、整理、刊布和研究方面,时间之早,贡献之大,堪称中国第一人。”万国通说。

闹市中难得那一片静和绿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描述:编者的话:绿心镜湖,几年间风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渐趋完善,居住人不断集聚,新城市中心名副其实。这里静谧清新的环境,水天一色的景致,固然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更离不了人的精心规划、布局和维护。镜湖新区的巨变,是绍兴大城市建设华丽的一笔,给市民带来了共同的福利。今天起本报将开辟专栏,带您领略镜湖新区正在
全文:绍兴市最大的天然淡水湖,目前基本保留原始面貌,以盛产鱼为名,湖上有建于明崇祯15年的省级文保单位——避塘,是古代江南水乡交通兼水利的设施。湖底有近1米的泥炭层,是绍兴此类矿产最丰富之地,可缓解温室效应
[2图]居里实验室里的绍兴人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描述: 施戈韬在居里实验室工作 与巴黎高师校长合影 在2012年中国·绍兴“名士之乡”人才峰会上,一位绍兴籍海外人才引起关注。这不光因为他是少数几位绍兴本地人之一,还因为他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是最年轻的与会者。 在8月25日下午,首届“赢在绍兴”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大赛决赛上,旅法
全文: 施戈韬在居里实验室工作 与巴黎高师校长合影 在2012年中国·绍兴“名士之乡”人才峰会上,一位绍兴籍海外人才引起关注。这不光因为他是少数几位绍兴本地人之一,还因为他出生于上世纪
29个绍兴人渡黄河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描述: □记者 钱峰 通讯员 建华 本报讯 5月20日,绍兴冬泳代表队一行29人来到河南省三门峡市参加2012中国三门峡横渡黄河活动,这也是我市首次组织人员参加横渡黄河。 据了解,横渡黄河活动由中国三门峡国际旅游节组委会、国家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国家游泳协会和河南省体育局联合主办。 当日上午
全文: □记者 钱峰 通讯员 建华 本报讯 5月20日,绍兴冬泳代表队一行29人来到河南省三门峡市参加2012中国三门峡横渡黄河活动,这也是我市首次组织人员参加横渡黄河。 据了解,横渡黄河活动
[1图]“新绍兴人”才艺秀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描述: “新绍兴人”才艺比拼昨晚在市区金时代广场举行,近3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在绍外来建设者参加比赛,此次活动由越城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主办。目前越城区的流动人口已达17万人之多。他们在此创业、生活、学习,已成为绍兴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记者 梁永锋 摄)
全文:

“新绍兴人”才艺比拼昨晚在市区金时代广场举行,近3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在绍外来建设者参加比赛,此次活动由越城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主办。目前越城区的流动人口已达17万人之多。他们在此创业、生活、学习,已成为绍兴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记者 梁永锋 摄)

[1图]新绍兴人才艺比拼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描述: 昨晚,当父母来自湖北、年仅十岁的栗殷禹小朋友有模有样地扮演起幼年王献之时,现场的观众无不被其活灵活现的表演所折服。当晚,由越城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主办、越城区外来建设者协会协办的越城区第六届文化体育节“新绍兴人”才艺比拼在市区金时代广场开演,来自河南、重庆、安徽、四川等的17位“新绍兴人”
全文:

昨晚,当父母来自湖北、年仅十岁的栗殷禹小朋友有模有样地扮演起幼年王献之时,现场的观众无不被其活灵活现的表演所折服。当晚,由越城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主办、越城区外来建设者协会协办的越城区第六届文化体育节“新绍兴人”才艺比拼在市区金时代广场开演,来自河南、重庆、安徽、四川等的17位“新绍兴人”为在场观众奉献了精彩的节目,以此表达对绍兴这座城?

天气冷了扇贝贵了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描述:□记者金丹丹实习生李芳芳 商报讯“天气冷了,想吃点烧烤热热身,可找遍几家烧烤店,都没有发现扇贝的影子。”市民陈先生说他自从在杭州吃过“扇贝王”后,一直对扇贝念念不忘,但在绍兴却难觅烤扇贝的影子。 另据杭城媒体报道,杭州的几家“扇贝王”最近生意冷清,扇贝这个在杭城夜宵界红极一时的烧烤品种,热度最近开始
全文:

□记者金丹丹实习生李芳芳

商报讯“天气冷了,想吃点烧烤热热身,可找遍几家烧烤店,都没有发现扇贝的影子。”市民陈先生说他自从在杭州吃过“扇贝王”后,一直对扇贝念念不忘,但在绍兴却难觅烤扇贝的影子。

另据杭城媒体报道,杭州的几家“扇贝王”最近生意冷清,扇贝这个在杭城夜宵界红极一时的烧烤品种,热度最近开始降下来了,并称最近扇贝进价高得离谱,已经赚不了几个钱。记者走访绍兴的几家烧烤店,发现扇贝在绍兴压根儿就没有红过,绍兴人只对生蚝情有独钟。另外,用来烤的扇贝一般都要16元一斤,比8元一斤的生蚝贵了一倍左右。

“扇贝,我们几乎从来就没卖过。除非有顾客提前跟我们说,并且指定要吃扇贝,我们才会准备些。”市区稽山路上一家烧烤店的丁老板如是说。

记者采访了好几家烧烤店,都得到了类似的答案。和杭州的“扇贝王”不同,绍兴压根儿就没有刮过“扇贝风”。

“最近几天更加没人点了。”丁老板告诉记者,客人到店里点的扇贝都要大个的,卖相要好点的,价格相对来讲有点高,而现在天气一冷扇贝的进价就贵了,加上绍兴人本来就比较少吃扇贝,所以现在烧烤店更是难觅扇贝的踪影。

面对哪个烧烤品种最受欢迎的问题,不少烧烤店的老板都给出了“生蚝”的答案。“我们这里只有生蚝,因为扇贝几乎没有人吃,吃生蚝的比较多,所以时间一长,我们就只卖生蚝了。”稽山路上另一家烧烤店的老板说道。

同样是海鲜烧烤,杭州刮“扇贝风”,怎么绍兴刮的却是“生蚝风”呢?业内人士认为,味道和价格是最重要的原因。

丁老板向记者解释道:“扇贝是好吃,但和生蚝比起来,生蚝的味觉效果明显比扇贝好很多。生蚝的汁水比扇贝更多,而且感更丰腴,营养丰富,所以大家都比较爱吃生蚝。”

还有就是价格问题。记者在东街菜市场发现了不同种类的扇贝,能在烧烤店烤的价格差不多16元一斤,而生蚝却只要8元一斤,稍低的价格也是烧烤店中意生蚝的原因之一。

谈谈做一个什么样的绍兴人
作者: 沈建辉  来源:绍兴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描述:谈谈做一个什么样的绍兴人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