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302)
期刊 (4)
学位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经济发展 (307)
按年份分组
2014 (7)
2013 (35)
2012 (58)
2011 (59)
2010 (28)
2009 (16)
2008 (45)
2007 (17)
2006 (9)
2005 (8)
2004 (8)
2003 (11)
2002 (6)
按来源分组
绍兴晚报 (48)
天天商报 (36)
绍兴日报 (31)
浙江日报 (8)
绍兴县报 (8)
中国旅游报 (7)
钱江晚报 (7)
光明日报 (6)
人民日报 (4)
嘉兴日报 (4)
都市快报 (3)
新民晚报 (3)
榆林日报 (3)
台州晚报 (3)
东南商报 (3)
慈溪日报 (3)
常州晚报 (3)
东方博物 (2)
萧山日报 (2)
温州晚报 (2)
今日镇海 (2)
江海晚报 (2)
工人日报 (2)
江南游报 (2)
浙江老年报 (2)
上海文汇报 (2)
杭州日报 (2)
浙中新报 (2)
人民日报海外版 (2)
姑苏晚报 (2)
中国青年报 (2)
江苏商论 (1)
华中建筑 (1)
中国美术学院 (1)
西海都市报 (1)
京华时报 (1)
晋江经济报 (1)
新疆日报 (1)
新疆经济报 (1)
中华新闻报 (1)
扬州晚报 (1)
新乡日报 (1)
新华每日电讯 (1)
无锡日报 (1)
绍兴文理学院报 (1)
上城报 (1)
金华日报 (1)
葫芦岛日报 (1)
海峡时报 (1)
福建日报 (1)
都市晨刊 (1)
东方早报 (1)
中国知识产权报 (1)
中国文物报 (1)
中国社会科学报 (1)
鹰潭日报 (1)
现代金报 (1)
四川乐山日报 (1)
三峡晚报 (1)
三晋都市报 (1)
青年报 (1)
齐鲁晚报 (1)
南通日报 (1)
南方都市报 (1)
南昌晚报 (1)
每日商报 (1)
马鞍山日报 (1)
兰州晨报 (1)
国家电网报 (1)
国际金融报 (1)
国际航空报 (1)
东方城乡报 (1)
大河报 (1)
池州日报 (1)
郴州日报 (1)
潮州日报 (1)
巢湖晨刊 (1)
常熟日报 (1)
北京青年报 (1)
浙江邮电报 (1)
云南经济日报 (1)
延安日报 (1)
文学报 (1)
皖南晨刊 (1)
老年日报 (1)
今日早报 (1)
今日临安 (1)
环湖晨刊 (1)
华西都市报 (1)
华东新闻 (1)
华东旅游报 (1)
湖南工人报 (1)
福州晚报 (1)
承德晚报 (1)
常州日报 (1)
毕节日报 (1)
海峡都市报 (1)
中国新闻 (1)
浦东时报 (1)
开封日报 (1)
自贡日报 (1)
珠江商报 (1)
中国文化报 (1)
浙江法制报 (1)
徐州日报 (1)
武进日报 (1)
天台报 (1)
天津日报 (1)
宿迁晚报 (1)
石家庄日报 (1)
青岛早报 (1)
齐齐哈尔日报 (1)
南京晨报 (1)
南方日报 (1)
茂名晚报 (1)
茂名日报 (1)
今日德清 (1)
揭阳日报 (1)
江苏教育报 (1)
黄冈日报 (1)
淮安日报 (1)
贵阳日报 (1)
大江晚报 (1)
保定日报 (1)
皖江晚报 (1)
上虞日报 (1)
上海大学报 (1)
金华晚报 (1)
其它 (1)
相关搜索词
[1图]去鲁迅故里朝圣
作者:暂无 来源:德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鲁迅故里 
描述: 德州散文作家群像(之四:华锋) 一次寻常的旅游,因游者心情不同,便有了不同的体验。当一种感触刻骨铭心,却又不好表达时,作家便运用“太极”之术,“王顾左右而言他”,写出了自己真实的心境。 ——高艳国(特约主持人) 一桩夙愿,很久了,今年终于实现,且是在江南莺飞草长的四月。这天是周末,我来到
全文:

德州散文作家群像(之四:华锋)

一次寻常的旅游,因游者心情不同,便有了不同的体验。当一种感触刻骨铭心,却又不好表达时,作家便运用“太极”之术,“王顾左右而言他”,写出了自己真实的心境。

——高艳国(特约主持人)

一桩夙愿,很久了,今年终于实现,且是在江南莺飞草长的四月。这天是周末,我来到了心仪已久的浙江绍兴——鲁迅先生的故里。

与同行旅客心情不一样:与其说我是来绍兴旅游的,不如说是来朝圣的;与其说是来朝圣的,不如说是来寻根的。因为从形式上看,我与老伴确实搭的是旅游公司的大巴,也是以旅游的名义,从家乡山东来到绍兴的。每到一处,都是匆匆又匆匆,不得歇脚,走马观花,拍一些照片,仅示“到此一游”而已。可我到绍兴的心情和到别的景区大不一样,因为绍兴是鲁迅先生的故里,是我心中的一方圣地。更深一层说,我是来绍兴寻根的——不管别人是否对我侧目,我固执地认为,作为一个挚爱着文学的人,我的“根”应当在鲁迅故里。

从旅游大巴的车窗里,远远就望见了写有“鲁迅故里”4个“鲁体”大字并有鲁迅吸烟半身像的巨幅牌子,心里不禁微微一热:盼望已久的地方到了。黑白两色的横幅大牌子突出了此地的与众不同,大概牌子的设计者深知鲁迅先生当年特别喜爱黑白木刻吧,故这般处理。大巴停下来,走出车门一看,不禁诧异:哦,这么多人!只见到处人头攒动,如同节日庙会上的情景一般。我去过多处现代文化人的故里故居,在那些地方,大多是门可罗雀,游人最多的地方也不过数十人、百来人。在那些景点,我可以从容地参观、拍照,甚或驻足沉思。而在绍兴这条名为“鲁迅路”的街上,不料竟是如此情景,以至于我下车后想在“鲁迅故里”的巨幅牌子下拍摄一张照片也未能成功——因为牌子前的小广场上站满了人。我问导游今天是否游人特别多,他说平时游人也很多,春秋两季天天像今天这样。

跟随导游,我们参观“三味书屋”时,是人挤着人走过石板小桥、左拐进入“三味书屋”院内的。参观鲁迅故居时稍微宽松了点。但到了故居后面的“百草园”,因逢周末,这里挤满了中小学生,他们大呼小叫,争先恐后地在刻有“百草园”三字的石头前拍照。半人多高的石头上的“百草园”三个绿色行书字,是鲁迅的字体,我学习鲁迅的书法艺术多年,对这字体十分熟悉,感到很亲切。于是,心里顿生一念:一定要在此石头前拍摄一张照片。为拍上照片,我不得不加入孩子们排队拍照的行列中。排了一些时间,才轮到我们,终于拍上了“百草园”,心里一阵宽慰……

鲁迅故里的游人这么多,对我这个“朝圣者”来说,很感意外。匆匆来匆匆去的游览,缺少了庄重的朝圣意味。但事后又想,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所谓的朝圣,只不过是对鲁迅热爱有加的一种感觉而已。在中国,公认的圣人,是家乡山东的孔老夫子。但是,我参观曲阜“三孔”时的心情,却和来绍兴不一样:数十年来,随着深入阅读鲁迅作品和学习鲁迅书法艺术,我产生了特有的“鲁迅情结”,对鲁迅先生深深敬仰。他那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人格,他那穿透时空的思想,他力透纸背的犀利文字,他那深厚的文化修养,都 使我这个热爱书面文字的人认定:人人心中可能都有自己的圣人,而我心中的圣人就是鲁迅。按时下流行的说法,我是鲁迅的“铁杆粉丝”。

虽然在鲁迅故里的停留只有短短几个小时,但我觉得,只要踏上了这一方土地,接上了这里的“地气”,日后再慢慢“反刍”、回味,就会越来越觉得不虚此行。

(华锋 齐河人,曾任齐河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齐河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书记。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德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发表、出版作品近百万字,出版小说散文集《豁然开朗》等。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