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302)
期刊 (4)
学位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经济发展 (307)
按年份分组
2014 (7)
2013 (35)
2012 (58)
2011 (59)
2010 (28)
2008 (45)
2007 (17)
2006 (9)
2005 (8)
2004 (8)
2003 (11)
2002 (6)
按来源分组
绍兴晚报 (48)
天天商报 (36)
绍兴日报 (31)
浙江日报 (8)
绍兴县报 (8)
中国旅游报 (7)
钱江晚报 (7)
光明日报 (6)
人民日报 (4)
嘉兴日报 (4)
都市快报 (3)
新民晚报 (3)
榆林日报 (3)
台州晚报 (3)
东南商报 (3)
慈溪日报 (3)
常州晚报 (3)
东方博物 (2)
萧山日报 (2)
温州晚报 (2)
今日镇海 (2)
江海晚报 (2)
工人日报 (2)
江南游报 (2)
浙江老年报 (2)
上海文汇报 (2)
杭州日报 (2)
浙中新报 (2)
人民日报海外版 (2)
姑苏晚报 (2)
中国青年报 (2)
江苏商论 (1)
华中建筑 (1)
中国美术学院 (1)
西海都市报 (1)
京华时报 (1)
晋江经济报 (1)
新疆日报 (1)
新疆经济报 (1)
中华新闻报 (1)
扬州晚报 (1)
新乡日报 (1)
新华每日电讯 (1)
无锡日报 (1)
绍兴文理学院报 (1)
上城报 (1)
金华日报 (1)
葫芦岛日报 (1)
海峡时报 (1)
福建日报 (1)
都市晨刊 (1)
东方早报 (1)
中国知识产权报 (1)
中国文物报 (1)
中国社会科学报 (1)
鹰潭日报 (1)
现代金报 (1)
四川乐山日报 (1)
三峡晚报 (1)
三晋都市报 (1)
青年报 (1)
齐鲁晚报 (1)
南通日报 (1)
南方都市报 (1)
南昌晚报 (1)
每日商报 (1)
马鞍山日报 (1)
兰州晨报 (1)
国家电网报 (1)
国际金融报 (1)
国际航空报 (1)
东方城乡报 (1)
大河报 (1)
池州日报 (1)
郴州日报 (1)
潮州日报 (1)
巢湖晨刊 (1)
常熟日报 (1)
北京青年报 (1)
浙江邮电报 (1)
云南经济日报 (1)
延安日报 (1)
文学报 (1)
皖南晨刊 (1)
老年日报 (1)
今日早报 (1)
今日临安 (1)
环湖晨刊 (1)
华西都市报 (1)
华东新闻 (1)
华东旅游报 (1)
湖南工人报 (1)
福州晚报 (1)
承德晚报 (1)
常州日报 (1)
毕节日报 (1)
海峡都市报 (1)
中国新闻 (1)
浦东时报 (1)
开封日报 (1)
自贡日报 (1)
珠江商报 (1)
中国文化报 (1)
浙江法制报 (1)
徐州日报 (1)
武进日报 (1)
天台报 (1)
天津日报 (1)
宿迁晚报 (1)
石家庄日报 (1)
青岛早报 (1)
齐齐哈尔日报 (1)
南京晨报 (1)
南方日报 (1)
茂名晚报 (1)
茂名日报 (1)
今日德清 (1)
揭阳日报 (1)
江苏教育报 (1)
黄冈日报 (1)
淮安日报 (1)
贵阳日报 (1)
德州日报 (1)
大江晚报 (1)
保定日报 (1)
皖江晚报 (1)
上虞日报 (1)
上海大学报 (1)
金华晚报 (1)
其它 (1)
相关搜索词
鲁迅故里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鲁迅故里 
描述:九村小学403班 宋含琪指导教师 王一鸣 清晨,妈妈带我乘车去绍兴参观鲁迅故里。 导游首先领着我们来到鲁迅早年读书的地方体味鲁迅早读。早晨,鲁迅到三味早读去读书,到了上午,鲁迅进入三味书屋学习。三味早读是一个静寂的园子,那里种着许多翠绿的竹子,一簇竹叶堆在另一簇竹叶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三味书屋陈列
全文:

九村小学403班 宋含琪指导教师 王一鸣 清晨,妈妈带我乘车去绍兴参观鲁迅故里。 导游首先领着我们来到鲁迅早年读书的地方体味鲁迅早读。早晨,鲁迅到三味早读去读书,到了上午,鲁迅进入三味书屋学习。三味早读是一个静寂的园子,那里种着许多翠绿的竹子,一簇竹叶堆在另一簇竹叶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三味书屋陈列着许多课桌和椅子,鲁迅的座位靠在墙角旁,光线十分昏暗。站在如今空荡荡的学堂里,我仿佛听到了学童们当年朗朗的读书声,看见了他们小手捧着书,全神贯注地听私塾先生上课的情景。听说,鲁迅有一次上学迟到了,被私塾先生批评了,小鲁迅就在自己的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但是,现在我却看不见那个“早”字了,它被一本厚厚的书盖着呢!因为这是鲁迅亲手刻的字,太珍贵!我还看到,鲁迅课桌的右上角有一句警言: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我想,小鲁迅对自己的要求可真高啊!出了三味书屋,我们来到鲁迅出生的地方,这里有一张陈旧的床,伟大的鲁迅先生就是在这张床上出生的。接着,我们又来到鲁迅少年时期居住的房间,里面的摆设十分简单,一张床看上去十分整洁,旁边是一张宽大的书桌。这张书桌每天都陪伴着小鲁迅,是鲁迅成长路上的好伙伴。桌旁有一个普通的书架,上面摆放着许多古典名著。 导游领着我们来到鲁迅家的菜园——百草园,这里曾是小鲁迅玩耍的地方。这里最醒目的就是一棵高大的皂荚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在阳光的照耀下,碧绿的树叶闪闪发光。粗壮的树干,长着厚厚的皮,显得饱经风霜!百草园的正中间是一个用石头围着的菜园,里面种着西红柿、茄子等蔬菜,给整个菜园带来勃勃生机。菜园里有一口井,这让我联想到鲁迅的家人当年就是在这儿打水浇菜的。 时间就像一辆小马车,不觉中,我们又前往大书法家王羲之曾经饮酒挥墨的兰亭参观游览。

走近鲁迅故里
作者:暂无 来源:黄冈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鲁迅故里 
描述:去绍兴旅行是我多年来的一个心愿,大抵是经受不住鲁迅先生笔下江南风情的诱惑吧。两次路过杭州,却因为时间仓促,竟与之失之交臂。想象中的绍兴游,是穿行在波光粼粼的水巷里,乌篷船、黑毡帽、茴香豆,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它们连同古城古街的茶馆、酒肆、民居,构成一幅淡雅清新的水墨画,让人产生一种与时光沟
全文:

去绍兴旅行是我多年来的一个心愿,大抵是经受不住鲁迅先生笔下江南风情的诱惑吧。两次路过杭州,却因为时间仓促,竟与之失之交臂。想象中的绍兴游,是穿行在波光粼粼的水巷里,乌篷船、黑毡帽、茴香豆,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它们连同古城古街的茶馆、酒肆、民居,构成一幅淡雅清新的水墨画,让人产生一种与时光沟通对接的感觉,似梦似幻,欲罢不能。

国庆长假,游兴勃发,我们和朋友一家三口乘火车抵达杭州,在萧山工作的侄女把我们接到家里安顿下来。第二天,我们便迫不及待地直奔绍兴而去。

正午时分,当我们来到鲁迅故里入口处时,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堵巨大的文化景墙,正上方镌刻有“鲁迅故里”四个大字,先生的版画头像和手迹占据了整个墙面。景墙前是一组青铜制作的雕塑作品,阿Q、孔乙己、少年润土、儿时的鲁迅……他们看上去都很活泼快乐。孩子们围着这些有趣的铜像,触摸、嬉戏、叫喊,大人们则不停地拍照留影。

随着参观的人流,我们依次进入鲁迅的故居、祖居,这些老房子的过道很长,门槛很多,那庭院深深的老台门内,那斑驳的时光隧道中,汇集了多少有趣的传说故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土谷祠到风情园,从恒济当铺到咸亨酒店……课本中熟悉的场景在眼前一一再现,让人既感到新鲜又惊奇。如果不是拥挤的人群,喧哗的叫卖声,或许我们可以感觉到先生的某些气息……三味书屋内,先生的课桌仍在,老师的讲台仍在,只是不见了戒尺、绣像,令人怅然若失。拍完照片,我问导游“三味”之意,导游讲解说: “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如此“三味”,果真让人玩味。

沿着古色古香的街面且停且行,在灯笼和旗幡的召唤下,我们终于寻找到一家咸亨酒店,黄酒和茴香豆激不起我们的食欲,倒是孔乙己的形象和臭豆腐干让孩子们欢呼雀跃起来。我们一边品尝臭豆腐干一边拍照,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

出得故里,大家念念不忘的是去坐乌篷船。然而哪里知道,好不容易排队到面前,却被告知要买联票方可。一张联票每人99元,岂不是冤哉枉也!好在沈园离此不远,于是踱步过去,但亦被告知门票每人70元,令人万分沮丧。大家坐下休息片刻,我凝视着远处先生的巨幅照壁,顿有所悟:以先生一己之力,怎能阻挡绍兴的滚滚商潮?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绍兴、先生的故里。没有了乌篷船,没有了沈园,还有隐藏在商业背后小桥流水的古城。在沈园门口,我们叫了两辆黄包车,车主一男一女,似乎是夫妻俩。师傅很热情,也很卖力,沿途不停地给我们介绍老街风景。当我们需要拍照时,他们很配合地停下来。随着黄包车一路颠簸,众多蕴含乡土情韵的古建筑也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那街巷、小河、老树、古井、石板路、拱桥,无一不是小城历史文化的证物……游走于狭窄的小巷里,仿佛置身先生笔下的故乡。当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想到了周庄,想到了乌镇,甚至想到了丽江……此刻的绍兴,终于姗姗展露出些许人文气息来,那是充满诗情画意、风情神韵的绍兴,那是远离市侩铜臭、波澜不兴的绍兴,那是诞生文化泰斗王充、蔡元培、胡愈之们的绍兴,那是滋润美丽精灵西施、唐婉、祝英台们的绍兴……

黄昏来临,我们踏上归程。薄暮中的绍兴,渐渐隐没在身后的世俗红尘之中。关上车窗,我暂时隔断了与绍兴的时空链接。在约有约无、约断约连的音乐声中,我的思绪飘得很远,很远。

拜访鲁迅故里
作者:暂无 来源:茂名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鲁迅故里 
描述:对绍兴这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鲁迅先生的故乡,我早已魂牵梦绕。鲁迅作品《故乡》、《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的美景,在我脑海中无数次浮现出来:小桥流水、河边的老屋、乌篷船……今年夏天,我终于有幸前往拜访。 在绍兴下了火车,买了张绍兴地图,在众多的旅游景点中,我第一个选定去鲁迅故居。鲁迅故居
全文:

对绍兴这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鲁迅先生的故乡,我早已魂牵梦绕。鲁迅作品《故乡》、《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的美景,在我脑海中无数次浮现出来:小桥流水、河边的老屋、乌篷船……今年夏天,我终于有幸前往拜访。

在绍兴下了火车,买了张绍兴地图,在众多的旅游景点中,我第一个选定去鲁迅故居。鲁迅故居与鲁迅祖居相邻,都是清代建造的大宅。在鲁迅祖居,一进门就看到门额上挂着“翰林”两个大字的横匾。鲁迅的祖父是当官的,因一科场案件牵连,鲁迅的父亲从此便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于是积郁成疾,家道中落。鲁迅祖居和故居面积都很大,房间很多,地面铺的是大块青石板。

在鲁迅故居,穿过一条狭长的过道,便到了后面的“百草园”。百草园面积约有一亩,现在人们在这里种上蔬菜,还在一圆形门边题上对联:“仰视桑椹熟,俯听蟋蟀鸣。”这里便是鲁迅童年时代玩耍的乐园。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夏天在这里乘凉,冬天在这里捕鸟。百草园里还有一小房子,专卖各种与鲁迅有关的纪念品。最后,在鲁迅卧室前,我伫立良久,仿佛看到青年时代的鲁迅在灯下苦读。鲁迅故宅后来卖给了姓朱的人家,自此以后,鲁迅再也没有回过绍兴。

在鲁迅故居对面,向东不到半里,走过一座小桥,便是三味书屋了。屋子不大,这老式建筑光线很暗,鲁迅的坐位在一个角落里,课桌的一角有鲁迅刻下的一个“早”字,是鲁迅勉励自己勤奋学习的。就是从这里,走出了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

鲁迅故居旁边是鲁迅纪念馆,这里陈列有鲁迅的照片、手稿、遗物,各个时期出版的鲁迅著作。在这里可了解鲁迅伟大的一生及他对中国文化运动作出的杰出贡献。鲁迅从怀着救国的抱负弃医从文,到投身爱国民主革命运动,他的一生从未放弃过用笔作武器的战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便是他的写照。

虽然时光流逝,岁月荏苒,但鲁迅的作品对我们影响之深,却依旧是不可估量的。从“五?四”运动起,鲁迅就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与旗手。他的作品向封建传统势力宣战,唤起了民众;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他的笔就是匕首和投枪。鲁迅的精神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方向。

如今,绍兴很多旅游景点就是以鲁迅小说中的人物来建造的。游人必去之处“咸享酒店”,门口有孔乙己塑像,里面热闹非凡,宾客如云。对许多人来说,游绍兴是必要到此吃茴香豆、喝黄酒的。商店里摆着的绍兴特产,也是茴香豆、黄酒了。在柯岩风景区,还可欣赏到《社戏》中的社戏,湖中有戏台,游客坐乌篷船,可亲自体会看社戏的滋味。还有一个凉亭的顶是仿照《阿Q正传》里的乌毡帽做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乌毡帽。

绍兴还有许多值得一游的地方,这里有秀丽的江南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众多中华英杰。周恩来、蔡元培、秋瑾、陆游都是绍兴人,他们的故居也吸引不少游客。还有大禹陵、越王台。越王台上的题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至今仍激励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奋斗。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与鲁迅有关的一切……

探访鲁迅故里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鲁迅故里 
描述:对绍兴这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鲁迅先生的故乡,我早已魂牵梦绕。鲁迅作品《故乡》、《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的美景,在我脑海中无数次浮现出来:小桥流水、河边的老屋、乌篷船……今年夏天,我终于有幸前往拜访。 百草园 在绍兴下了火车,买了张绍兴地图,在众多的旅游景点中,我第一个选定去鲁迅故居
全文:

对绍兴这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鲁迅先生的故乡,我早已魂牵梦绕。鲁迅作品《故乡》、《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的美景,在我脑海中无数次浮现出来:小桥流水、河边的老屋、乌篷船……今年夏天,我终于有幸前往拜访。

百草园

在绍兴下了火车,买了张绍兴地图,在众多的旅游景点中,我第一个选定去鲁迅故居。鲁迅故居与鲁迅祖居相邻,都是清代建造的大宅。在鲁迅祖居,一进门就看到门额上挂着“翰林”两个大字的横匾。鲁迅的祖父是当官的,因一科场案件牵连,鲁迅的父亲从此便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于是积郁成疾,家道中落。鲁迅祖居和故居面积都很大,房间很多,地面铺的是大块青石板。

在鲁迅故居,穿过一条狭长的过道,便到了百草园面积约有一亩,现在人们在这里种上蔬菜,还在一圆形门边题上对联:“仰视桑椹熟,俯听蟋蟀鸣。”这里便是鲁迅童年时代玩耍的乐园。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夏天在这里乘凉,冬天在这里捕鸟。百草园里还有一小房子,专卖各种与鲁迅有关的纪念品。最后,在鲁迅卧室前,我伫立良久,仿佛看到青年时代的鲁迅在灯下苦读。鲁迅故宅后来卖给了姓朱的人家,自此以后,鲁迅再也没有回过绍兴。

三味书屋

在鲁迅故居对面,向东不到半里,走过一座小桥,便是三味书屋了。屋子不大,这老式建筑光线很暗,鲁迅的坐位在一个角落里,课桌的一角有鲁迅刻下的一个“早”字,是鲁迅勉励自己勤奋学习的。就是从这里,走出了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

鲁迅故居旁边是鲁迅纪念馆,这里陈列有鲁迅的照片、手稿、遗物,各个时期出版的鲁迅著作。在这里可了解鲁迅伟大的一生及他对中国文化运动作出的杰出贡献。鲁迅从怀着救国的抱负弃医从文,到投身爱国民主革命运动,他的一生从未放弃过用笔做武器的战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便是他的写照。

虽然时光流逝,岁月荏苒,但鲁迅的作品对我们影响之深,却依旧是不可估量的。从“五·四”运动起,鲁迅就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与旗手。他的作品向封建传统势力宣战,唤起了民众;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他的笔就是匕首和投枪。直到如今,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作品仍是必不可少的。鲁迅的精神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方向。

咸亨酒店

如今,绍兴很多旅游景点就是以鲁迅小说中的人物来建造的。游人必去之处“咸亨酒店”,门口有孔乙己塑像,里面热闹非凡,宾客如云。对许多人来说,游绍兴是必要到此吃茴香豆、喝黄酒的。商店里摆着的绍兴特产,也是茴香豆、黄酒了。在柯岩风景区,还可欣赏到《社戏》中的社戏,湖中有戏台,游客坐乌篷船,可亲自体会看社戏的滋味。还有一个凉亭的顶是仿照《阿Q正传》里的乌毡帽做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乌毡帽。

绍兴还有许多值得一游的地方,这里有秀丽的江南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众多中华英杰。周恩来、蔡元培、秋瑾、陆游都是绍兴人,他们的故居也吸引不少游客。还有大禹陵、越王台。越王台上的题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至今仍激励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奋斗。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与鲁迅有关的一切……文/张奉连

春游鲁迅故里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鲁迅故里 
描述:张光辉 作为绍兴人,从小离开家乡,难得到绍兴城里去看一看。那时农村交通不便,虽然我家距绍兴城里只有30公里,但11岁离开家乡以前,从未去过绍兴市里。这次省亲回乡,抽空到绍兴转了转,感受了一下古城的风韵。 从上虞乘车到绍兴,二十分钟的路程。坐在车厢里细细品味着窗外的江南春色,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
全文:

张光辉

作为绍兴人,从小离开家乡,难得到绍兴城里去看一看。那时农村交通不便,虽然我家距绍兴城里只有30公里,但11岁离开家乡以前,从未去过绍兴市里。这次省亲回乡,抽空到绍兴转了转,感受了一下古城的风韵。

从上虞乘车到绍兴,二十分钟的路程。坐在车厢里细细品味着窗外的江南春色,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一排排新颖别致的江南民居、一条条缓缓流淌的小河、一座座披满绿色的山峦,不时从车窗掠过,一幅幅江南美景展现在眼前,不知不觉中火车驶进了绍兴站。夜间下了一场小雨,四月初的清晨乍暖还寒,气候显得有些阴冷,我穿上了外套。刚出绍兴站,几名三轮车夫便蜂拥而至,纷纷要揽这单生意。他们说,去游览古城乘汽车不行,因为古城道路狭窄,汽车无法行使,再说汽车有尾气,古城里不能进。在他们的怂恿下,我们租了一辆带棚三轮车,车夫是一名50岁左右的男子,他边蹬车边介绍绍兴的风土人情,听说我也是绍兴人,车夫显得更加热情,他带着我们走大街穿小巷,不一会来到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居。王羲之故居门庭冷落,没有几个人游览,车夫说,这里马上就要改建成庙宇,正在施工,因而游客稀少。我们只在大门口转了一圈,便坐上三轮车继续前进。车穿过一条狭长的小街,两边都是明清时代的建筑,白墙青瓦,古色古香,沿街店铺经营一些绍兴土特产。车夫介绍,这条街有600多年历史,是绍兴古城的主要标志,政府为了保护古城,这块地方不准开发房地产,只能对旧房进行修缮,维持明清风格,供外地人游览。街上有一座座石桥,造型各异,桥下是潺潺流水的小河,一只只乌篷船穿梭其间,别有一番景色。我在这小桥流水的地方拍了几张照片留作纪念,品味江南特有的景色。

到过绍兴的人,大凡要到鲁迅故里去游览,领略一下近代文坛巨匠的风采,感受一下绍兴古城淳朴厚实的历史文化。上午10点多钟,雨过天晴,气温开始回升。车夫带我们到了鲁迅故里--都昌坊口,这是今天游览的最后一站。这里人头攒动,好不热闹。鲁迅故里方圆有一公里左右,由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和咸亨酒店等组成,入口处有鲁迅先生巨幅画像。我们跟着一个旅游团后面,边游览边听导游口若悬河地讲解,初步了解了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各部分展馆的内容。

绍兴自古人杰地灵,群星灿烂,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13岁时,祖父因科场贿赂案下狱,父亲周伯宜因此一病不起,从此家道中落,饱受世态炎凉。鲁迅18岁那年,毅然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生活。他先后去南京、日本学习。1909年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和上海等地从事教学工作和文学创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享年56岁。

鲁迅一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在绍兴度过,他不仅在故乡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而且还进行了他初期的教学实践、文学创作和社会革命活动。故乡的生活经历不仅对他的思想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

鲁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是鲁迅先生的出生地。它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特有的深宅大院。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原系周家新台门的边门,是鲁迅家人出入的地方。从右侧门进去,穿过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在绍兴俗称天井,这里原来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鲁迅小时候夏天经常躺在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他的继祖母蒋氏则摇着芭蕉扇一边打扇,一边给小鲁迅猜谜,讲“猫是老虎的师父”、“水漫金山”等故事,使鲁迅从小就受到民间文学的熏陶,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后来,他在《狗?猫?鼠》、《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生动的回忆。

穿过桂花明堂,便来到鲁迅的卧室。1909年,鲁迅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间卧室是当时他在绍任教期间的卧室兼书房。鲁迅常常在这里备课、写作到深夜。他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就在这里写成。卧室里陈列着的铁梨木床是当年的原物。

穿过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两楼两底。拾阶而上,东首前半间是当年鲁迅家吃饭、会客的主要活动场所,绍兴俗称“小堂前”。鲁迅在绍任教时期,经常在这里接待来访的朋友和学生。客厅的右上角那张皮躺椅是鲁迅父亲用过的。与客厅一板之隔是鲁迅母亲的房间。南边那张八脚大床是鲁迅的母亲睡过的原物。东边的小床是当年鲁迅的弟弟周建人睡过的床。靠窗桌子上陈列着的是鲁迅母亲做针线活用的物品。鲁迅的母亲鲁瑞是绍兴乡下安桥头人,性格和善而坚毅,以自修达到能够看书的文化水平,一个很不平凡的母亲,她培养的三个儿子被现代文坛称为“周氏三杰”。

与鲁瑞卧室相隔一天井,就是鲁迅家烧菜做饭的灶间,也就是厨房。在厨房正前方的绍兴旧时大户人家所用的“三眼大灶”,是根据当事人回忆复原的,灶壁上绘有祈福避邪的图画和文字。北面墙上的菜罩是当年鲁迅家的佣人章福庆亲手制作的原物。章福庆有时将儿子运水带来帮忙,并与鲁迅结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鲁迅和运水第一次见面就在这厨房里。就是这个运水让鲁迅认识了一个在书本上见不到的陌生世界。1921年,鲁迅在创作小说《故乡》时,把运水作为模特儿,塑造了“闰土”这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记得中学时代读过鲁迅先生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眼前就是书上写的百草园。百草园的名称虽雅,但其实是一个普通的菜园,是当时新台门内十几户人家共有的一个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稻谷。童年鲁迅经常和小伙伴们在百草园内嬉戏玩耍,夏天在树荫下乘凉,秋天在泥墙根一带捉蟋蟀。冬天就在雪地上捕鸟。对于百草园,鲁迅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著名的散文中作了非常形象生动的描述:“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百草园就是鲁迅当年笔下的景致。

从鲁迅故居出来,东行数百步,往南走过一座石板桥,从一扇黑漆竹丝门进去,就到了鲁迅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很有名的私塾,它坐东朝西,原是寿家书房,鲁迅12岁开始到这儿读书,五年多的学习生涯,使他受益匪浅,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日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书屋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两边柱子上有一副抱对:“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写。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学生每天上学要先对着匾和图行礼,然后才开始读书。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东北角,是当年鲁迅使用过的原物。现在还可以看到当年鲁迅在桌子右下角亲手刻下的“早”字。关于这个“早”字,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鲁迅因家中有事,上学迟到了,受到先生的严厉批评,他为了提醒自己,就在书桌上刻下一个“早”字,勉励和告诫自己今后不可再迟到。

穿过马路。我们看到一组颇具规模的清代建筑群就是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祖居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台门建筑群,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鲁迅祖居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台门主体建筑有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后楼共四进。东首有坐东朝西的厢楼九间,西首有坐西朝东的厢楼七间,堂屋之间均有明堂和廊屋贯通。由“鲁迅祖居复原陈列”和“绍兴民俗陈列”两部分组成。

沿街的第一进俗称“台门斗”,建有头门、仪门。头门就是这六扇黑漆竹丝大门,俗称“竹丝台门”。接着便是仪门,左右各有耳房,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自右而左书着“翰林”两个字,左右还有泥金小楷的上下款,上款:“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杨昌浚为”,下款:“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这位钦点翰林的周福清便是鲁迅的祖父。这对周氏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荣耀,因而在周氏聚族的三个台门斗里都挂起完全相同的“翰林”匾。第二进为厅堂,绍兴俗称“大堂前”,是周氏族人举行重大喜庆活动和祭祖的公共活动场所。大厅是三开间的一个通间,正中上方挂着一块长方形白底黑字的“德寿堂”大匾,这是周氏老台门的堂名。大厅北面隔一天井是第三进,俗称“香火堂前”。是祭祀祖宗的场所。香火堂左右各有一间,左边为客厅、餐室,右边为佛堂、客房。香火堂北面再隔一个方形的石板天井是第四进。俗称“座楼”,是周家的主要生活住宅区。座楼中间一间小堂前一般作为平时会客、祭祖用。

周家老台门是周氏的祖宅,所以当时周氏有重大喜庆活动和祭祖都在老台门的大厅举行,鲁迅在绍兴时期,遇到节庆或祖先忌日,必去老台门行礼。鲁迅最后一次到老台门是1919年举家北迁之时。

最后,我们参观了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陈列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建筑,门楣上方“绍兴鲁迅纪念馆”七个鎏金大字为郭沫若所题。进入大门迎面是一座汉白玉鲁迅胸像。序厅左右墙上各挂有鲁迅手迹。整个陈列以鲁迅的思想发展为主线,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鲁迅少年时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情况;第二部分是鲁迅青少年时代在南京、日本、杭州、绍兴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与积极投身反清革命斗争的事迹;第三部分是辛亥革命后,鲁迅在北京、厦门、广州继续探索革命的新路,最后举起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大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第四部分是鲁迅在上海辉煌的十年;第五部分介绍了鲁迅逝世后,人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纪念他、学习他的照片。

绍兴还有许多与鲁迅有关的人文景观,离鲁迅故居不远有一家因鲁迅的名篇《孔乙己》而名扬四海的百年老店--咸亨酒店,想进去“拜访”一下孔乙己,品一品绍兴酒,嚼一嚼茴香豆,领略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但由于自己不胜酒力,而且里面客人太多,只好在沿街的面铺吃了一碗肉丝年糕,也算是品尝了绍兴特色小吃了。在绍兴酒展览馆,琳琅满目的古越龙山、女儿红、花雕酒,让人眼花缭乱。绍兴酒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可谓历史名酒,在绍兴喝绍兴酒应该是正宗的。于是我在古越龙山的石舫处拍照留念,又买了一小坛花雕酒带回天津,让家人尝一尝家乡的老酒,也算不虚此行吧。

[1图]“雏燕”飞进鲁迅故里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鲁迅故里 
描述: 昨天上午,北海小学109班雏燕小分队队员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来到鲁迅故里,特地组织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队员们在烈日下讲鲁迅的故事、朗诵诗歌,还向游客分发有关于鲁迅的资料,接下去还“跟着课本”游了鲁迅故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增长了不少课本外的知识。 (记者 吕锋 摄)
全文:

昨天上午,北海小学109班雏燕小分队队员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来到鲁迅故里,特地组织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队员们在烈日下讲鲁迅的故事、朗诵诗歌,还向游客分发有关于鲁迅的资料,接下去还“跟着课本”游了鲁迅故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增长了不少课本外的知识。 (记者 吕锋 摄)

鲁迅故里获580万中央资金
作者:暂无 来源:杭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鲁迅故里 
描述:鲁迅故里获580万中央资金
游鲁迅故里品绍兴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马鞍山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鲁迅故里 
描述:“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对鲁迅先生的印象是从少年时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始的。他那亲切动人的抒情笔触,以及对园景美好回忆的深情叙述,无不引起我对鲁迅先生文中描写到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向往。 不久前,我如愿以偿来到鲁迅的故乡——浙江绍兴,来这里找寻鲁迅先
全文: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对鲁迅先生的印象是从少年时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始的。他那亲切动人的抒情笔触,以及对园景美好回忆的深情叙述,无不引起我对鲁迅先生文中描写到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向往。 不久前,我如愿以偿来到鲁迅的故乡——浙江绍兴,来这里找寻鲁迅先生少年时的足迹。走在绍兴的大街上,街道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店铺作坊、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和姿态各异的拱桥石梁,房屋为白墙黑瓦,高不过三五层,低则二三层,近似于徽派建筑风格,同时又呈现出浓浓的水乡特色。进入鲁迅故居后,穿过大厅来到后院,这里就是曾经让我无比向往的百草园。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玩耍的地方,鲁迅儿时和他的小伙伴们就经常来此玩耍嬉戏,或采紫红的桑葚和酸甜的覆盆子,或捉蟋蟀、玩斑蝥。鲁迅的妈妈曾经对鲁迅说过百草园“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这个故事着实让年少时的我对百草园的草丛产生了恐惧和好奇。如今站在这片宽广的百草园中,“紫红的桑葚,酸甜的覆盆子,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已难寻旧踪,但鲁迅笔下那种浓厚的生活情趣依然能够带给我们丰富的想象。 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说:“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离开百草园,走过一座小石桥便可看见寿家台门,也就是著名的“三味书屋”的所在地。这是少年鲁迅上学的地方,我沿着鲁迅先生曾经的足迹走进这间书屋,房内正中墙上挂有 “三味书屋”的匾额和松鹿图。房柱上有一副对联写道:“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美有味是读书。”在书房的东北角有一张桌面上刻有“早”字的书桌,这是当年鲁迅先生的桌椅。据说鲁迅刻“早”字是因为小时候上学迟到被先生批评,刻字以自勉。 关于三味书屋,至今颇有争议的是名称 “三味”的由来。有关“三味”的解释,有人认为是指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引用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即“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音希海,即醋和肉酱)”。 而三味书屋的塾师寿镜吾的后人寿宇解释说:“我小的时候,祖父寿镜吾亲口对我说,三味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布衣指的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这第一点‘布衣暖’非常重要,这是我祖先峰岚公、韵樵公的思想核心,产业的失败,使他们看清了清王朝的腐朽本质,他们认为在祸国殃民的清王朝当官就是为虎作伥,是害人害己。于是,把三味书屋的办学方向作为教书育人的指南,不许自己的后人去应考做官,要甘于布衣暖、菜根香、品尝诗书的滋味。” 由此我联想到三味书屋内并无孔子画像和牌位,只有一副《松鹿图》,这一不同于多数私塾的特点是否因寿镜吾先生不赞同孔子教人出世的思想有关。我又想起清代官场有谚语云:“无绍不成衙。”说的是清代衙门中多绍兴籍的幕友和书吏。为何绍兴多师爷,而少有王侯将相,除了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与经济、文化原因外,或许与绍兴私塾的启蒙教育也有联系。寿镜吾老先生的办学方向是读书不只是为了做官,那么他的学生思想上也会受到其影响。而在绍兴从古至今像寿镜吾先生的私塾也许不止一家,长年累月的思想传承下,绍兴的一部分读书人思想发生了改变,不愿在清朝做官,便做起了“处于不显不隐之间”的师爷。据《绍兴县志资料》记载,绍兴有著名师爷150余人,如号称诗、书、画、文四绝的明代徐文长,是总督东南七省军务的封疆大臣胡宪宗的师爷。再如河南巡抚田文镜的师爷邬思道,曾为田弹劾隆科多出力,雍正曾在田文镜的请安摺上朱批:“朕安,邬先生安否?”足见邬思道深得雍正皇帝高度的赏识,但邬思道终其一生没有入仕做官。 说到绍兴,不得不说说绍兴黄酒,绍兴的黄酒已有2500年的酿酒历史,据《目氏春秋》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能酿造精良美酒了。在绍兴酒文化中,诗意盎然、情趣浓郁的酒联,堪称为一朵奇葩。绍兴的酒店十分讲究酒联的撰拟和装潢,咸亨酒店里就有两副联很引人注目。其一曰:“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另一联云:“上大人,孔乙己,高朋满座;化三千,七十二,玉壶生香。” 在绍兴酒文化的大家族中,酒具、酒器是变换特多,繁衍茂密的一族。绍兴的酒具、酒器有自己鲜明的地方特色,绍兴古代酒具多以陶瓷器为主,辅以青铜器和其他材料。因此绍兴的酒具与绍兴陶瓷成同步发展状态,这些陶瓷的酒具有不同的造型和花色繁多的图案,具有较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如:商周的鸭形壶、晋朝的鸡头壶与觞、唐朝的盏托与执壶、明朝的犀角觥、清朝的套杯等,让现代人看了都惊叹不已。 绍兴,因鲁迅而闻名遐迩的江南水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地方风采,令人仰慕神往。

鲁迅故里获580万元中央资金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鲁迅故里 
描述:□记者 钟宏娇 实习生 鲁一吟 本报讯 为进一步推动红色旅游发展,日前,国家发改委安排下达了2009年国家安排第四批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我市的鲁迅故居及鲁迅纪念馆等列入其中,获得580万元
全文:□记者 钟宏娇 实习生 鲁一吟 本报讯 为进一步推动红色旅游发展,日前,国家发改委安排下达了2009年国家安排第四批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我市的鲁迅故居及鲁迅纪念馆等列入其中,获得580万元
鲁迅故里闪耀“宜居乐山”
作者:暂无 来源:四川乐山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鲁迅故里 
描述:本报绍兴专电 昨(15)日,浙江省绍兴市国际大酒店会议室人潮涌动,嘉州新城、西岸第一城、竹公溪南侧地块、滨江路北段地块等巨幅的乐山房地产展板展现出乐山的城市发展,来自绍兴市房地产企业和媒体的百余人汇集于2010年乐山房地产恳谈会现场,共同感受沫若故里的强劲城市建设之风。副市长黄若建、周勇出席恳谈会。
全文:

本报绍兴专电 昨(15)日,浙江省绍兴市国际大酒店会议室人潮涌动,嘉州新城、西岸第一城、竹公溪南侧地块、滨江路北段地块等巨幅的乐山房地产展板展现出乐山的城市发展,来自绍兴市房地产企业和媒体的百余人汇集于2010年乐山房地产恳谈会现场,共同感受沫若故里的强劲城市建设之风。副市长黄若建、周勇出席恳谈会。 “乐山正在依托举世闻名的生态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全力打造中国西部首屈一指的宜居城市。”随着恳谈会上市领导对我市的推介,宜游宜居宜业的乐山受到大家的青睐。“乐山集‘名山、名佛、名人、名城’四位于一体,乐山景色秀丽、壮美、唯美。凭借优越的宜居环境和区位优势,乐山已把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和‘宜居’作为一个城市新的品牌来打造。绍兴市城市经济发展迅猛,境内有许多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其开发房地产的理念、营销模式在沿海属于一流,希望通过此次恳谈会,能够有更多的投资者到乐山投资。”精彩的推介,加上美仑美奂的乐山旅游房地产宣传片,进一步了解乐山、考察乐山、投资乐山成为绍兴房地产商的共同愿望。 “乐山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有开放的理念,有优惠的政策,有优质的服务,我们十分愿意到乐山投资发展。”恳谈会上,中国轻纺城绍兴四川商会会长吴顺祥高兴地说。浙江置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妙川对乐山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表现出浓厚兴趣,他表示,乐山不仅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城市发展迅速,投资空间巨大,明年初将带团到乐山考察投资。2年前在乐山投资6000万元发展酒店业的绍兴多彩鑫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钱勇,不久前又以1.86亿拍下乐山的一块土地,准备投资修建商住楼。他通过自己在乐山的发展体会,现场当起了乐山的“说客”,邀请广大绍兴客商到乐山投资兴业。 (本报记者 吕志勇)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