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263)
期刊 (17)
图书 (8)
学位论文 (2)
人物 (1)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159)
绍兴文化 (80)
经济发展 (34)
绍兴动态 (9)
绍兴名仕 (8)
社会生活 (1)
按年份分组
2015 (2)
2014 (178)
2013 (7)
2012 (11)
2011 (20)
2010 (12)
2009 (12)
2008 (11)
2007 (8)
2006 (5)
2005 (3)
2004 (4)
2002 (6)
2001 (3)
1997 (1)
1994 (1)
1993 (1)
1991 (1)
1990 (2)
1989 (2)
1988 (1)
按来源分组
绍兴晚报 (95)
天天商报 (38)
绍兴日报 (35)
其它 (10)
绍兴县报 (4)
北京青年报 (4)
中国文化报 (3)
浙江经济杂志 (3)
信息日报 (2)
华夏酒报 (2)
绍兴文理学院报 (2)
福州晚报 (2)
今日早报 (2)
嘉兴日报 (2)
成都日报 (2)
今日嵊州报 (2)
京华时报 (2)
北京晨报 (2)
中外文化交流 (2)
上海戏剧 (2)
山东文艺出版社 (2)
光明日报 (1)
中国知识产权报 (1)
今日桐庐 (1)
书法报 (1)
扬州时报 (1)
杭州日报 (1)
余姚日报 (1)
太原晚报 (1)
温州日报 (1)
江海晚报 (1)
大众日报 (1)
瑞安日报 (1)
彭城晚报 (1)
鄂州日报 (1)
人民日报海外版 (1)
河南电力报 (1)
国家电网报 (1)
上海文汇报 (1)
申江服务导报 (1)
新闻晚报 (1)
东南商报 (1)
新华每日电讯 (1)
中国信息报 (1)
浙江大学 (1)
佛山日报 (1)
南国都市报 (1)
北京晚报 (1)
上海法治报 (1)
天天新报 (1)
青年报 (1)
大河报 (1)
宁波晚报 (1)
新民晚报 (1)
武汉晚报 (1)
都市快报 (1)
常州日报 (1)
泰山晨刊 (1)
鄞州日报 (1)
今日路桥 (1)
都市晨报 (1)
宁波日报 (1)
楚天金报 (1)
成都商报 (1)
安徽商报 (1)
江南晚报 (1)
甘肃经济日报 (1)
今日嵊州 (1)
西安日报 (1)
台州日报 (1)
威海日报 (1)
苏州日报 (1)
都市晨刊 (1)
梧州日报 (1)
黄河口晚刊 (1)
烟台晚报 (1)
中医药学报 (1)
清华大学 (1)
法学杂志 (1)
中国科技论坛 (1)
中国勘察设计 (1)
上海采风 (1)
剧影月报 (1)
股市动态分析 (1)
收藏 (1)
宏观经济管理 (1)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
中国城市金融 (1)
中央文献出版社 (1)
辽宁画报出版社 (1)
北京大学出版社 (1)
齐鲁书社 (1)
中国戏剧出版社 (1)
相关搜索词
[2图]越剧在福州的两个切面
作者:暂无 来源:东南快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 1959年,越剧尹派创始人尹桂芳率芳华越剧团全体演职员南下福建,这个声名赫赫的越剧团从此落户福州。六十年一甲子,芳华恰若文化传播的使者,以一棵榕树包容与守护的姿态,为榕城植入了越剧的文化基因。 福州是闽剧的故乡,越剧作为外来剧种,两种迥异的文化基因交叠,没有排斥、没有变异,反因这种交融突变出更丰
全文:

1959年,越剧尹派创始人尹桂芳率芳华越剧团全体演职员南下福建,这个声名赫赫的越剧团从此落户福州。六十年一甲子,芳华恰若文化传播的使者,以一棵榕树包容与守护的姿态,为榕城植入了越剧的文化基因。

福州是闽剧的故乡,越剧作为外来剧种,两种迥异的文化基因交叠,没有排斥、没有变异,反因这种交融突变出更丰富多元性。

虾油缸里酿出的一坛绍兴酒

1963年,由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电影《红楼梦》成为我国里程碑式的经典,著名唱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制造了“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轰动反响。

十几年后,一位还在读高中的福州女孩偶观此剧,这次初相逢,成就了女孩与越剧30多年的戏缘人生。

女孩名叫唐莉,现为福建省越剧之友联谊会副秘书长。这位土生土长的福州人,泡在满是虾油味的老福州中长大,当越剧风尘仆仆地走近她时,那股满溢着柔软香糯的味道,仿佛还掺着点绍兴酒的酒香,与虾油味的中和,在她身上产生了奇妙的效果。唐莉的越剧缘,也因此被人们称为“虾油缸里酿出的绍兴酒”。

“1978年我还在念高中,越剧电影《红楼梦》我一口气看了三十多遍。那时候电影院买票都很紧张,《红楼梦》一天排片好几场,我就买连票,从中午到傍晚,连着看两三场。”唐莉自此迷恋上越剧,她不仅爱听,还想方设法地学唱。

“我开始欣赏越剧的那个年代,只有收音机。每周的广播节目单一公布,有些越剧类的戏曲节目被排在凌晨两三点播出。我一早就调好闹钟,先睡,等闹钟一响,就窝在被窝里偷偷地听。”

“以前的广播节目,没有互动的热线,要点播喜欢的戏曲,得写信到广播电台,有很多人都点名要听越剧。”通过这类广播节目,唐莉结识了一批钟爱越剧的戏曲爱好者。电波中,他们是互不相识的听众,因为共同的爱好,他们组织了三次越剧爱好者座谈会,煞有介事地发展起线下组织。

这个座谈会可谓福建省越剧之友联谊会的前身。经这些越剧爱好者的倡议,1989年,福建省越剧之友联谊会正式成立,依托省艺术研究院和芳华越剧团共同管理。如今,联谊会发展了两三百名福州当地的会员,以70后、80后的年轻人居多,甚至不乏90后的身影。唐莉说,这些戏迷有个特点,“福州人多、年轻人多、高学历的人多。”

闽浙基因碰撞下的民间越剧

榕城越剧社是来自民间的越剧爱好者组织,鼎盛时期,仅乐队就有近30人,前台唱戏者近50人,剧社的影响力波及宁德、厦门等地,异地爱好者也曾慕名拜访。

马孝岙和张世芳是榕城越剧社的缔造者。马孝岙祖籍绍兴嵊州,正是越剧的发源地,1984年,马孝岙进入福建艺术学校学艺,毕业后进入福建省芳华越剧团,成为演奏班的一名乐手。

张世芳是福州市第二建筑公司前党委书记,已年过六旬。因为越剧,马孝岙与张世芳一见如故、一拍即合,成就了一段忘年之交。

2003年,张世芳游览西湖,只听得湖畔凉亭传来袅娜婉转之声,那是越剧《惜别离》选段。“旋律实在太美了,听得我心动。”此后不久,张世芳在烟台山遇到了正在演奏越剧的马孝岙,两人自此相识。

时年8月,马孝岙、张世芳等越剧戏迷饶有兴致地泛舟西湖,马孝岙立于船中,口衔一支横笛,吹奏竹笛名曲《姑苏行》。游船行处,小桥流水穿梭、亭台楼阁掩映,竹笛中飘来《姑苏行》宽厚柔美的音色、错落有致的笛声,恰似一曲欢快的行板,萦绕于西湖清澈的湖水之上,众多游客闻声而来,心驰神往地尾随飘出笛声的游船流连。

一曲《姑苏行》,让马孝岙等戏迷声名鹊起,“第二天,就有人找到我,要拜我为师。”几次三番之后,越剧戏迷越聚越多,2004年,众人决定创建榕城越剧社,创办至今,剧社先后在白马河公园、西湖公园、温泉公园、于山等地搞活动。

这个依靠自筹经费,组织免费培训、公益演出的民间剧社,迎来了第十个年头的发展节点。榕城越剧社是福州越剧民间基因的缩影,今年他们还计划在西湖成立一个免费的越剧培训班,让更多市民有机会接触越剧。

对话

芳华越剧团艺术总监李敏:

没有戏迷关爱芳华无法走到现在

记者:越剧在福建的反响如何?芳华与福建当地的戏迷有哪些互动?

李敏:越剧在福建还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这些戏迷,多是一些二三十岁的孩子,有的在高校里从事教育工作,有的从事记者等媒体工作,戏迷的文化水平都比较高。

“芳华”与福建当地的一些越剧爱好者组织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联系。他们搞活动、办培训班,我们都会给予一定支持,芳华的演员包括我,有时候也会参加。前一阵子,我们还把越剧之友联谊会的唐莉请到浙江来,参加全国越剧的越迷大赛。

1959年,老先生尹桂芳把芳华带到福建以后,应该说我们是扎根福建了。现在已经60多年,一路走来也不容易,如果没有政府和戏迷的关爱,我们无法走到现在。

记者:“芳华”近几年推出了哪些新的剧目?李敏:《倩女幽魂》、《唐婉》、《张羽煮海》、《玉蜻蜓》、《盘妻索妻》、《柳永》等等,有的是移植过来的剧目,从老戏库里翻出来的。剧团的生存和发展,也需要新旧结合。每一个剧目,从创作的初衷来说,都希望要有所改变,都希望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但是很多时候创作一出戏并不是那么简单,就像十月怀胎一样,腹稿打好、前期工作都做好,等到真正呱呱坠地,就是合成彩排的时候,舞台、灯光、舞美、音乐、服装……好不好,一切都要等彩排的时候才能呈现,还要等待观众的检阅。

记者:越剧多是以才子佳人等爱情类的题材为主,未来是否会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

李敏:越剧在这个方面也是力争突破的,但是我觉得更能表现越剧风格的还是以爱情题材的故事为主,也许这个剧种在这方面能有更好的发挥吧,能发挥得更加细腻、更加唯美。

其实我现在也觉得有些困惑,好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对我们来说,我们想要突破创新,但是从我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包括观众的反映、剧院承接方的偏爱,好像都喜欢看老的、经典的。这些老百姓,哪怕是他们熟得不得了的戏,只要是他们喜欢的,演再多他们也爱看,他们甚至自己还会唱。

记者:面对未来的传承和发展,芳华有哪些大体的规划?

李敏:应该说,我们最大的计划就是打造出好的剧目在全国推广。目前我们剧团的主创人员还相对缺乏,希望未来也能在人才引进方面有所突破。

本报记者林鹏浩除属名外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