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263)
期刊 (17)
图书 (8)
学位论文 (2)
人物 (1)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159)
绍兴文化 (80)
经济发展 (34)
绍兴动态 (9)
绍兴名仕 (8)
社会生活 (1)
按年份分组
2015 (2)
2014 (178)
2013 (7)
2012 (11)
2011 (20)
2010 (12)
2009 (12)
2007 (8)
2006 (5)
2005 (3)
2004 (4)
2002 (6)
2001 (3)
1997 (1)
1994 (1)
1993 (1)
1991 (1)
1990 (2)
1989 (2)
1988 (1)
按来源分组
绍兴晚报 (95)
天天商报 (38)
绍兴日报 (35)
其它 (10)
绍兴县报 (4)
北京青年报 (4)
中国文化报 (3)
浙江经济杂志 (3)
信息日报 (2)
华夏酒报 (2)
绍兴文理学院报 (2)
福州晚报 (2)
今日早报 (2)
嘉兴日报 (2)
成都日报 (2)
今日嵊州报 (2)
京华时报 (2)
北京晨报 (2)
中外文化交流 (2)
上海戏剧 (2)
山东文艺出版社 (2)
光明日报 (1)
中国知识产权报 (1)
今日桐庐 (1)
书法报 (1)
扬州时报 (1)
杭州日报 (1)
余姚日报 (1)
太原晚报 (1)
温州日报 (1)
东南快报 (1)
江海晚报 (1)
大众日报 (1)
瑞安日报 (1)
彭城晚报 (1)
鄂州日报 (1)
人民日报海外版 (1)
河南电力报 (1)
国家电网报 (1)
上海文汇报 (1)
申江服务导报 (1)
新闻晚报 (1)
东南商报 (1)
新华每日电讯 (1)
中国信息报 (1)
浙江大学 (1)
佛山日报 (1)
南国都市报 (1)
北京晚报 (1)
上海法治报 (1)
天天新报 (1)
青年报 (1)
大河报 (1)
宁波晚报 (1)
新民晚报 (1)
武汉晚报 (1)
都市快报 (1)
常州日报 (1)
泰山晨刊 (1)
鄞州日报 (1)
今日路桥 (1)
都市晨报 (1)
宁波日报 (1)
楚天金报 (1)
成都商报 (1)
安徽商报 (1)
江南晚报 (1)
甘肃经济日报 (1)
今日嵊州 (1)
西安日报 (1)
台州日报 (1)
威海日报 (1)
苏州日报 (1)
都市晨刊 (1)
梧州日报 (1)
黄河口晚刊 (1)
烟台晚报 (1)
中医药学报 (1)
清华大学 (1)
法学杂志 (1)
中国科技论坛 (1)
中国勘察设计 (1)
上海采风 (1)
剧影月报 (1)
股市动态分析 (1)
收藏 (1)
宏观经济管理 (1)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
中国城市金融 (1)
中央文献出版社 (1)
辽宁画报出版社 (1)
北京大学出版社 (1)
齐鲁书社 (1)
中国戏剧出版社 (1)
相关搜索词
越剧电影《红楼梦》5月上映
作者:暂无 来源:梧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越剧电影《红楼梦》剧组4月9日透露,影片将于5月9日上映。这版《红楼梦》同时拍摄了经典版和交响版,将先后上映。 经典版《红楼梦》的定位是原汁原味,希望能够唤醒中老年观众的怀旧情结。总导演韦翔东介绍,1962年版电影《红楼梦》中的经典唱段一句不落收纳进了经典版,并将1962年版中因片长限制而删掉的《劝
全文:

越剧电影《红楼梦》剧组4月9日透露,影片将于5月9日上映。这版《红楼梦》同时拍摄了经典版和交响版,将先后上映。 经典版《红楼梦》的定位是原汁原味,希望能够唤醒中老年观众的怀旧情结。总导演韦翔东介绍,1962年版电影《红楼梦》中的经典唱段一句不落收纳进了经典版,并将1962年版中因片长限制而删掉的《劝黛》等段落完整恢复。交响版《红楼梦》将西方交响乐与中国经典文学、戏曲艺术相结合。韦翔东说,交响版主演集合了上海、浙江等地最顶尖的越剧演员,“扮演贾宝玉的是‘越剧王子’赵志刚,扮演林黛玉的是‘袁派第一旦’方亚芬。在1989版电影《红楼梦》中扮演林黛玉的陶慧敏,在告别越剧舞台将近20年后重操旧业,演绎薛宝钗。” 经典版将于5月9日在首都电影院登场,连续放映10天后,交响版将于5月20日起连映10天。

越剧电影《红楼梦》两版连映
作者:暂无 来源:京华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 本报讯 (记者王铮)越剧电影《红楼梦》剧组昨天透露,影片将于5月9日上映。这版《红楼梦》同时拍摄了经典版和交响版,将先后上映。 经典版《红楼梦》的定位是原汁原味,希望能够唤醒中老年观众的怀旧情结。总导演韦翔东介绍,1962年版电影《红楼梦》中的经典唱段一句不落收纳进了经典版,并将1962年版中
全文:

本报讯 (记者王铮)越剧电影《红楼梦》剧组昨天透露,影片将于5月9日上映。这版《红楼梦》同时拍摄了经典版和交响版,将先后上映。

经典版《红楼梦》的定位是原汁原味,希望能够唤醒中老年观众的怀旧情结。总导演韦翔东介绍,1962年版电影《红楼梦》中的经典唱段一句不落收纳进了经典版,并将1962年版中因片长限制而删掉的《劝黛》等段落完整恢复。交响版《红楼梦》将西方交响乐与中国经典文学、戏曲艺术相结合。韦翔东说,交响版主演集合了上海、浙江等地最顶尖的越剧演员,“扮演贾宝玉的是‘越剧王子’赵志刚,扮演林黛玉的是‘袁派第一旦’方亚芬。在1989版电影《红楼梦》中扮演林黛玉的陶慧敏,在告别越剧舞台将近20年后重操旧业,演绎薛宝钗。”

经典版将于5月9日在首都电影院登场,连续放映10天后,交响版将于5月20日起连映10天。

宓风光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嵊州泥塑)传承人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嵊州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嵊州泥塑 
描述:宓风光,1956年11月出生,省工艺美术大师、省民间艺术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嵊州泥塑)传承人。1978年师从柳成荫,在师父的影响下,把无锡泥塑艺术融入嵊州泥塑,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浙派泥塑,与天津、无锡并列,形成中国泥塑三大派系。 宓风光1989年创办嵊州“浙江泥人宓”研究所,继承先辈的传统技艺与
全文:

宓风光,1956年11月出生,省工艺美术大师、省民间艺术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嵊州泥塑)传承人。1978年师从柳成荫,在师父的影响下,把无锡泥塑艺术融入嵊州泥塑,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浙派泥塑,与天津、无锡并列,形成中国泥塑三大派系。

宓风光1989年创办嵊州“浙江泥人宓”研究所,继承先辈的传统技艺与技法,发挥其速写绘画才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创作的系列作品 《百脸谱》、《中华民族》、《世界首脑人物》、《千人脸谱》、《水浒人物》等均获全国金奖。此外,还以全新的手法创作了单件精品,如《三百六十行》、《老夫老妻》、《屈原》、《藏民》等1000多件,创立了独树一帜的泥人宓,全国闻名。

宓风光的作品栩栩如生、神态逼真,尤其是人物,更是个性鲜明,活灵活现,让人们得到了完善高雅的艺术享受。

宓风光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嵊州泥塑)传承人

《王羲之与兰亭序》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兰亭序 
描述:“可以说,《王羲之与兰亭序》是《漫话兰亭》的深化版,如果说,十年前出版的《漫话兰亭》更多的是资料的汇集,那么,《王羲之与兰亭序》适度体现了自己的思想。”喻革良的话给人一种跨越时间的感觉。 1989年,喻革良调入兰亭景区工作,乍临书法胜地,对一直爱好书法的他是一种欣慰,但同时内心也多了一份责任感,“在
全文:

“可以说,《王羲之与兰亭序》是《漫话兰亭》的深化版,如果说,十年前出版的《漫话兰亭》更多的是资料的汇集,那么,《王羲之与兰亭序》适度体现了自己的思想。”喻革良的话给人一种跨越时间的感觉。 1989年,喻革良调入兰亭景区工作,乍临书法胜地,对一直爱好书法的他是一种欣慰,但同时内心也多了一份责任感,“在其位谋其政”,他希望自己能在书法圣地做一些相关的研究,于是开始收集与王羲之相关的资料,不久,即与人合著了《漫话兰亭》一书,为游客全面了解兰亭作了一番别致的“导游”。 喻革良写完《漫话兰亭》后,觉得王羲之与兰亭的研究还有许多东西可以涉足,许多题目可以作专门研讨。在参加山东临沂召开的全国性书法学术研讨会上,喻革良作了一次尝试,其“历代帝王与王羲之”的论述,引起了与会者的重视。他开始有计划地研究类似的题目,慢慢有了撰写《王羲之与兰亭序》的想法。 “我不断在思考一些问题,王羲之成为书圣,跟历代帝王的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这样做利弊互存。王字成为学书者的正脉,对书法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但隐匿其间的负面作用也不得不提。我们应该学王羲之的精神,而不仅是对他的书法一笔一画的简单临摹。”喻革良认为,许多人虽然苦练王字,但只知亦步亦趋,导致书艺走向僵化,就是这种负面影响下的牺牲品。 喻革良把这些想法汇集成洋洋十多万字的《王羲之与兰亭序》,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抛砖引玉,让更多的学书者树立“学王字,学的是王羲之精神”的理性姿态。

泰山脚下兰亭韵
作者:暂无 来源:泰山晨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兰亭 
描述:名厨:丽景广场酒店兰亭轩总厨李炳强。 李炳强师傅是广东人,1986年开始从事这一行,一直致力于对传统粤菜的改革和创新。每到一个地方,李师傅都注意观察当地的饮食习俗和文化特色、风物特产,努力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特产融合到传统菜品中,创造出适合当地食客以及现代口味的新菜品。来到泰安后,依托于丽景广场酒店良
全文:

名厨:丽景广场酒店兰亭轩总厨李炳强。 李炳强师傅是广东人,1986年开始从事这一行,一直致力于对传统粤菜的改革和创新。每到一个地方,李师傅都注意观察当地的饮食习俗和文化特色、风物特产,努力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特产融合到传统菜品中,创造出适合当地食客以及现代口味的新菜品。来到泰安后,依托于丽景广场酒店良好环境,李炳强开始认真研究泰安的饮食文化和风俗物产,创造出体现泰安特色的全新菜品。 孜孜不倦的研究和努力也为他赢得了丰硕的成果:1989年的首届海南椰子节厨艺大赛一等奖;2001年中日中药药膳比赛一等奖;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做菜。这一系列的荣誉是对李炳强长时间孜孜不倦、埋头苦干的奖赏。 李炳强告诉记者,在他的理念里,做好每一道菜才是他最想做的事,因为从菜品中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对他来说,是无上乐事。 主打菜:宫廷鱼头王 李炳强告诉记者,这道菜具有很强的泰安特色。泰山上有丰富的天然中药材,甜美的泉水,为新菜品的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于是他与酒店餐饮总监徐廷涛研究创制新菜品,经过反复的实验,制作出了这道融合了泰安特色的宫廷鱼头王。“宫廷”是借了古代皇帝泰山封禅时曾钦点鱼头的典故,选用东平湖的大鱼头,用纯正的泰山泉水和泰山中药“四宝”为辅料,精心烹制而成。口感香、浓、滑,有补脑、祛头风的保健功效。 李师傅还特意强调,丽景广场酒店的菜品从原材料到成品完全是自己加工的,保证了菜品的营养和健康。 晨刊记者 魏宁图/文

请观众近影院看越剧《红楼梦》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两个版本汇集越剧名家——— 本报讯1962年由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电影《红楼梦》是中国戏曲史、中国电影史上公认的一座里程碑,46年过去了,当年的宝黛钗都已成为耄耋老人,而新一代的越剧名家也到了艺术的黄金期。日前,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联合上海越剧院以及众多越剧名角,
全文:

两个版本汇集越剧名家———

本报讯1962年由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电影《红楼梦》是中国戏曲史、中国电影史上公认的一座里程碑,46年过去了,当年的宝黛钗都已成为耄耋老人,而新一代的越剧名家也到了艺术的黄金期。日前,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联合上海越剧院以及众多越剧名角,依照舞台剧纪录片的形式,联合拍摄了两个不同版本的数字高清越剧电影《红楼梦》,将从5月9日起在首都电影院独家公映。《红楼梦》也将成为正式进入院线的第一部戏曲舞台艺术片。

两个不同版本的《红楼梦》分别是经典版和交响版,其中经典版定位在传承、交响版着重于创新。经典版恢复了1958年195分钟的演出版,将1962年拍摄电影时因时长删去的《劝黛》一段完整再现。全剧从黛玉进府讲到宝玉出走,片中演员大都是1962版《红楼梦》主演的嫡传弟子,也是各流派的领军人物。特别是扮演贾宝玉的郑国凤和扮演特别是扮演贾宝玉的郑国凤和扮演林黛玉的王志萍无论从扮相到唱腔都酷似当年的徐玉兰和王文娟。而交响版则以元妃省亲作为开场,以太虚幻境结尾,着重表现了贾府盛极而衰的过程,将西方交响乐与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戏曲完美结合。片中扮演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分别是“越剧王子”赵志刚和“袁派第一旦”方亚芬,曾在1989年拍摄的电影版《红楼梦》中扮演林黛玉的陶慧敏也将“重操旧业”扮演薛宝钗。

戏曲影片进入院线无疑是需要勇气的,经过上海、天津、宁波等城市的尝试,70万的票房给了主办方以信心。据悉,1978年,1962版电影《红楼梦》恢复公映时,北京地区最先公映的就是首都电影院,30年后,两部新版电影再次选择首都电影院放映可谓别具深意。5月9日,经典版将率先登场,一天三场连续放映10天;5月20日,交响版随后亮相,同样放映10天。除首映式外,票价将不超过50元。

临近中秋杭州城里演的全是越剧
作者:暂无 来源:都市快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下周演出 主播记者 张盛 下周是中秋,所以杭州城里的演出全是越剧,也算是合了这个传统节日。 9月8日,红星剧院有杭州越剧院的名小生陈雪萍开的折子戏专场,一共三折,全是越迷很熟悉的:《见娘》《回十八》《楼台会》。而9月9日,陈雪萍还将拿出自己的一部新排的大戏《新狮吼记》,这部大戏走的是杭州越剧院这两年
全文:

下周演出 主播记者 张盛 下周是中秋,所以杭州城里的演出全是越剧,也算是合了这个传统节日。 9月8日,红星剧院有杭州越剧院的名小生陈雪萍开的折子戏专场,一共三折,全是越迷很熟悉的:《见娘》《回十八》《楼台会》。而9月9日,陈雪萍还将拿出自己的一部新排的大戏《新狮吼记》,这部大戏走的是杭州越剧院这两年来一贯的轻松搞笑风格,把陈季常和柳月娥这一对欢喜冤家的故事描写得非常有趣,古人怕老婆,怕得妙趣横生、一波三折。而同时,宁波小百花越剧团的姑娘们也在杭州剧院表演大戏《阿育王》,据说那场面连杭州剧院经理看了都觉得很震撼,完全在舞台上恢复古印度那股金光华丽的风情。出演“阿育王”的是宁波小百花越剧团的当家小生张小君,这姑娘虽然是女小生,但是嗓子开阔嘹亮,更难得的是扮相异常英武,很有骁勇善战的阿育王气质。而对越剧来说,这样阳刚气强烈的戏也算少见,越迷们若有兴趣,可去瞧瞧新鲜。 一个久违了的女歌手陈慧娴,9月13日准备在上海大舞台开个人演唱会。很多年过三十的人都对这个女歌手印象深刻。1984年初,法安利唱片制作公司推出的一张《少女杂志》将三个女中学生带进了大众的视野,其中最耀眼的一个就是18岁的陈慧娴。她由此脱颖而出、一炮而红。1989年陈慧娴在红馆举办了6场“几时再见”演唱会。在“千千阕歌”的歌声中,舞伴们一一向她吻别;泣不成声的陈慧娴终于也依依不舍地缓缓走下舞台,留给人们一个离去的背影,同时将她那近乎完美的80年代永远地留给了大家。这次陈慧娴复出,不晓得她的演唱是否还会像当年那么牵动人心。 除了陈慧娴的怀旧演唱会,曾经在上海演得很火的小剧场话剧《双面胶》又将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这个由网络小说改编的戏剧,说的是一场婆媳大战,而且是上海媳妇与东北婆婆之间的战争。据说这部话剧上演时,很多上海媳妇会随着剧情很有感触地抹眼泪,因为票房好,所以这次才会再次上演,而且一演就是近一个月。杭州观众若有兴趣,也可去观摩一下这部热门小话剧。

[1图]萧雅:越剧还是要姓“越”
作者:暂无 来源:武汉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 萧雅:越剧还是要姓“越” 黄丽娟 18年后再现全本《盘妻索妻》 本报讯 (记者 黄丽娟)喜欢越剧的观众对 《盘妻索妻》这出戏一定耳熟能详。18年前,尹桂芳嫡传门徒萧雅主演的该剧在香港引起轰动。此后 ,《盘妻索妻》多以折子戏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18年后,萧雅再次在剧中扮演主角
全文:

萧雅:越剧还是要姓“越”

黄丽娟

18年后再现全本《盘妻索妻》

本报讯 (记者 黄丽娟)喜欢越剧的观众对 《盘妻索妻》这出戏一定耳熟能详。18年前,尹桂芳嫡传门徒萧雅主演的该剧在香港引起轰动。此后 ,《盘妻索妻》多以折子戏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18年后,萧雅再次在剧中扮演主角梁玉书,并对该剧进行了大幅度修改。昨日,谈到即将于7月4日在湖北剧院上演的《盘妻索妻》以及7月5日上演的《巡按斩父》,萧雅表示,创新是有的,但是越剧还是要姓“越”。

·难演,要挖掘经典

《盘妻索妻》自1989年在香港完整地演过一次后,国内一直没人再完整地演过。萧雅说,这是因为这出戏难度很大。新《盘妻索妻》由原来的3个半小时压缩为2个半小时,精简的部分主要为儿子与父亲的戏份以及背景交代,以往脍炙人口的折子戏、唱段如《盘妻》、《中秋》、《洞房》等都一字不改。

·创新,要保留传统

萧雅认为,新的《盘妻索妻》配乐改动最大,在突出民族乐的同时,也采用了合成器,过门上也更加紧凑。她认为自己在新版的表演比旧版更为出色,她说:“17年前我是看重‘作’,本身经历、阅历都有限,自己在舞台上作,但心情并没有到位。现在我自认心性成熟了很多,能体会台词后面的潜台词。一个演员光会唱、作还不够,必须有艺术感悟。”

重新打造的《盘妻索妻》不但在表演、舞美、灯光、服装等方面给人新的感觉;萧雅在剧中的扇子功更胜当年,已是一大“绝活”;更主要的是她把通俗歌曲中的轻声气声唱法加上美声唱法融进尹派唱腔,丰富了越剧的表现力,使之富有时代感,为越剧争取了大批青年观众。创新会不会惹来老观众的不满?萧雅表示不会,“每个剧种有它的特色,越剧讲究的是江南阴柔之美。创新的基础是看清传统的东西,绝对不能忘本。”

票务热线:88873004 51517575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明星版有人指称“剧本侵权”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记者 沈兴国 商报讯 今年6月8日,《梁山伯与祝英台》明星版在绍兴大剧院首演获得成功。然而,令绍兴市演出有限公司(下简称演出公司)意想不到的是,这场演出竟会惹上了侵权官司。日前,《梁山伯与祝英台》剧本著作权继承人刘家兄妹认为,演出公司在未经允许且未支付任何报酬的情况下擅自演出侵犯了他们的权益,遂
全文:》的著作权。 2008年6月8日,由被告制作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明星版,于绍兴大剧院进行首演。该演出汇集了全国越剧舞台上最优秀的演出阵容和最具人气的越剧八大流派,顿时产生轰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也前来
本报主办闽剧越剧迷大联欢-梅花奖得主将与票友“同唱一台戏”
作者:暂无 来源:福州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本报讯 闽剧“旧赛乐”剧社和福建越剧之友联谊会是我省两个知名的戏迷团队,在本报牵头下,双方约定9月21日晚在福建省实验闽剧艺术中心“同唱一台戏”,届时曾获得国家戏剧最高奖的福州三朵耀眼“梅花”——陈洪翔、李敏、周虹将亲临现场,展示拿手唱段,与广大戏迷同乐。50位晚报读者可免费领取入场券。 在庆祝闽剧
全文:,凡持有本报2008或2009年度订阅发票,45岁以下的读者,凭个人身份证,今日16:30至18:00或晚上8:00至9:00,到位于小柳路85号的福州晚报文化部领票,50张送完为止。读者也可到福建省实验闽剧院购票,购票热线:87811203、13950318665,联系人刘先生。■本报记者 顾伟
Rss订阅